校博物馆举办六安最新出土战国两汉青铜兵器展
刘春
六安是座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名字也颇有来历。很多人在读“六安”时把“六”读成“l iù”,其实不然。六安,夏属法祖皋陶后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六(读lù,今六安市北,在寿县发掘的斗鸡台遗址疑为皋陶故地,至今在六安城东二十里有皋陶陵墓,墓前立清代江西布政使司吴坤修的石碑),因此六安城又称皋城。西周至春秋,大小封国林立,先后属英、六、舒蓼、舒鸠、舒庸等,历史上称这一区域为群舒。战国时期,诸侯兼并,先后隶属吴、楚,楚与吴在皖西地区展开过长达百年的战争。公元前241年,楚迁都寿春(今寿县),称郢,后亡于秦战国末期。秦统一中国后,置潜县,其余属九江郡,置六县、寿春、安丰三县,郡治寿春。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封刘寄(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之子刘庆为六安国王,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lù)安之名由此开始。
近年来,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文物部门在六安城区周边发掘了大量战国、两汉等时期的墓葬。其中城北和城西以战国墓葬为主,城东开发区以两汉时期的墓葬居多。从墓葬发掘情况来看,除一部分是中下阶层的贵族墓葬外,绝大多数是平民墓葬。出土文物数千件,主要有铜、铁、陶、玉等随葬品。铜兵器主要在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墓中出土,类型有剑、戈、矛、镞、弩机等(见图1、图2)。它们在形制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纹饰上大部分以素面为主,也有少量精美纹饰,制作工艺十分熟练。很多武器至发掘时刃口锋利,寒气逼人。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具有祭祀特权与强大的军力,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历朝历代都把最先进的技术首先应用于制作兵器,战国两汉时期的青铜冶炼技术早就被使用在兵器制造上。再加上六安地区楚吴双方以及群舒、蔡等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催生了大量武器装备需求,从而形成了这一时期青铜兵器广泛生产和使用的高峰。古代兵器种类很多,这与当时的生产方式和战争方法有关。有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已经永久地消失,或者作为随葬品埋藏在地下,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的随着时代变迁继续演化存在。然而它们曾经的辉煌,值得今天的人们去了解和铭记,这是中华历史壮烈而辉煌的一章。
一、青铜剑
剑,古代冷兵器之一,属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剑常用于砍、割和刺,轻便易使上手快,直刺旁击、左右飞舞都能运用自如。且构造简单,容易制造,所以成为人们近距离搏杀和防身的最佳武器。
青铜剑始于商代,主要由剑身和剑茎两部分组成。剑的各部分名称为锋、脊、刃、格、茎、箍、首(见图3)。不同历史时期的剑的造型不太一样,总体上为:长条形,前端尖,后端安有短柄,两边有刃。春秋战国之际流行厚格剑,圆茎上有箍便于缠缑。战国时期流行薄格剑,两从均匀,腊有长有短,圆茎无箍。汉代,青铜剑承袭了秦代的风格,多属于扁茎长剑。东汉末年,因为钢铁剑的流行,青铜剑趋于消失。
战国两汉时期,不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平时生活,或者人死后的墓葬之中,佩剑是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是男子显示仪表和风度的服饰,是一种流行趋势,相当于标配。这时期到处弥漫着好剑之风,并形成一股浓烈的文化氛围。在这一氛围中,武艺的推崇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因此,在六安周边的大部分战国两汉墓葬中都有青铜剑出土,数量非常多(见图4~图6)。出土剑的剑身、剑格有纹饰者不多,绝大部分素面。出土时剑鞘几乎不在,剑体基本完好,并伴有玉质的璏、珌等剑饰等。
二、青铜戈、矛、戟
1.戈
戈,字如其形,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带柄格斗兵器,受石器时代的石镰启发而产生,流行于商至汉代。目前发现的最早青铜戈出土于河南偃师县二里头遗址,距今约3500年。戈的整体造型为长柄、平头,刃在下面。可横击,又可用于勾杀。后来因为作战需要和使用方法的不同,戈分为长、中、短三种,长戈用于车站,短戈用于步兵。戈由戈头、戈柲(手持的长柄,多为竹、木质,柲顶端捆扎戈头)和戈柲下端的鐏组成(见图7)。有的戈无鐏或在战争时候遗落,而柲经过长时间的地下掩埋也多数腐蚀不见,就只剩下一个戈头,现在人们在博物馆里所见到的青铜戈就只是一个戈头。戈头由胡、内、穿、刃、援、阑等部分组成(见图8)。
不同时代的青铜戈在保持基本样式不变的前提下,都会进行一些细节上的改变,总体上是在前代的基础上做一些调整。东周盛行中胡戈和长胡戈(春秋以中胡为主,战国中长胡兼用)。秦戈沿袭了战国铜戈的标准形态,基本特点是:长胡,三穿或四穿,曲援,内上翘。汉代,由于骑兵和步兵的发展,戈逐渐被矛和戟取代,不再作为兵器使用。
虽然同样都是青铜制造,造型也基本一样,但不同的青铜戈的作用并不相同。大部分青铜戈是作为武器使用的实用器(见图9~图12),极少一部分是作为馈赠或者象征身份的礼器。作为礼器的戈通常有以下两类:一是带有铭文的青铜戈(见图13)。六安出土有三件带有铭文的战国青铜戈,其铭文涉及到楚、蔡、吴三国,可见当时此地的纷争和交流。此类戈规格较高,不仅仅可以作为实用器,而且是象征贵族身份的礼器。二是装饰华丽、纹饰繁复的青铜戈,如有的青铜戈镂空有龙纹、云雷纹等纹饰(见图7),不宜作为武器使用,也是礼器。
2.矛
关于矛的故事最有名的莫过于出自《韩非子·难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成语故事,具有很强的中国传统哲学意义。原始社会,人类就会使用兽角或削尖的木棍来刺杀动物,在兽角后面绑个木棍就是矛的雏形。后来矛成为一种用于直刺、长柄有刃的格斗兵器。矛的构造简单,只有矛头、矛柄两部分,矛头各部分名称为锋、刃、叶、脊、纽(乔),如图14所示。矛前往往有两个丰环纽,或在矛叶基部留出两个小孔,可垂挂矛缨。
矛与戈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对难兄难弟。早期戈的使用频率大于矛,矛在商代是仅次于戈的格斗兵器,并成为军队大量装备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西周时期矛仍居于次要地位。战国晚期产生的窄体矛,更具杀伤力。车战时代,两阵相对较远,必须使用长兵器才可以最先打击敌人,因而利用矛等来作为进攻的兵器,而佐之箭弩,所以有的矛柄特别长。汉代,随着战车的没落、马战的到来,这时候矛取代了戈的位置。但时间不太长,刺杀力更强的枪的出现,矛已觉其太长,经常出现周转不灵的现象,也逐渐不再使用。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六安出土战国两汉青铜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