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艺术·生活

墅藏·生活的艺术-红廷别墅今日艺术汇当代艺术展开幕用艺术表达生...在一次人民大学举办的书画展览会上,认识了徐湛先生,特别是在听了他介绍自己的创作经历后,被深深地打动了。他说:一次他开车在路上,突然看到一群鸡正过马路,他紧急刹车。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母鸡不时地回头看小鸡,直到鸡群安全地过了马路,他才

墅藏·生活的艺术-红廷别墅 今日艺术汇当代艺术展开幕 用艺术表达生...

在一次人民大学举办的书画展览会上,认识了徐湛先生,特别是在听了他介绍自己的创作经历后,被深深地打动了。他说:一次他开车在路上,突然看到一群鸡正过马路,他紧急刹车。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母鸡不时地回头看小鸡,直到鸡群安全地过了马路,他才驱车向前,他深有感触地说,这不是跟人间母子情一样吗?这场景一直留在他的脑海里,最后形成了他的一幅作品《一路观花一路歌》(图1)。母鸡的专注和小鸡叽喳活泼的神态,加之背景鲜花的衬托以及下款“一路观花,一路歌”的跋语,形成一幅构图完整、生活情趣浓郁的小品图。徐湛先生的作品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影响力,艺术与生活的互融是关键,艺术家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又用艺术去滋养生活,这样的良性循环使艺术家充满了持久的创作活力。

我这篇拙文与其说是评论,不如说是读书心得,因为我手头这两部教材《跟徐湛学国画》,是我几十年在校教书所见到的教材中最具特色、最有感染力的。其中的作品全部是自己创作的精品力作,可读性强、艺术性高,而且每幅作品后都有解读,从构思、构图、技法、神韵等各个角度加以分析,对读者来说既是一个学习过程,也是一个鉴赏过程,这既是一部高质量的教材,又是一部高水平的画册,难怪从2007年第一部到2009年第二部的出版,至今发行量已达数十万册。我所想到的问题在教材中几乎都谈到了,而更多的是我没有想到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一、 技法入心

一谈到技法,人们就容易想到笔法,诸如线法、墨法、色法、水法、皴法、章法,等等,这些技法确实很重要,没有掌握这些技法,也就不可能形成画作。但是绘画面对的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不捕捉到人物、飞禽鸟兽、花草树木的形态特征,纯粹的技法也就无用武之地。徐湛老师在《教材》的开篇中写道:“每个人都有两个老师。第一个老师的作用是把现成的技法和知识教给你,通过面授或临摹引导学生入门;另一个老师就是现实生活,就是大自然。古人常强调‘师造化,我们就是要在大自然中探求对象的‘物理‘物态‘物情,寻求一种与心灵合拍的天人合一的感受。大自然中的花鸟千姿百态,大自然中的色彩变幻莫测。大自然是一个无限的天地,它会给我们带来无数新的灵感和创意;大自然给予我们无数新的题材和创作内容,使我们的心灵深处不断撞击出火花;大自然赋予我们激情和冲动,让我们终生受用不尽。因此,临摹和采风(写生)是初学阶段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方面。”[1]水墨花鸟画的技法从哪里来?一是对绘画精品的临摹,二是到大自然中去写生。这部《教材》恰恰是二者融合的产物,它为初学者提供了临摹的最佳范本。《燕语秾春处处情》(图2)这幅作品:花簇由数串紫藤花组成,各串花的排列主次分明,高低不一,花形有变化,色彩有浓淡,花串前后层次分明,相互照应。特别是三只飞燕的来临,如沐春风,情暖气爽。“小燕子身材矫健、活泼可爱,在浓墨的映衬下透出一点润润的腮红,这种纯墨与淡色的搭配有一种高雅内在之美,这正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体现。”[2]这种画龙点睛的评点,既是笔法,又是画眼。这种以先鉴赏后临习的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提高学员审美素质的基础上,来促进其学习和创作的积极性。《谷幽春浓》(图3)画家在画作下写了这样一段话:“这幅作品重点是追求意境和层次。早晨的山谷万籁寂静,只有两只白头翁小鸟哝语交谈。通过鸟的动态——一诉一听,可以看出情深意浓。太阳照在连翘花上,显得格外耀眼。画面采取对比衬托的手法,用浓重的石头和中等色调的竹子把金黄色的花‘挤了出来,有一种清新明快、充满阳光之感。临摹时应该抓住这种精神。”这幅作品气势浓烈,连翘花耀眼夺目,即谓“春浓”,万物都在生长,即谓“石头”和“竹子”把花“挤”了出来,一切事物都处在生长、变化过程中。这是用物情写人情,用自然写社会,“临摹时应该抓住这种精神”。这样的提示,抓住了画作的要领,避免陷入画奴的泥潭。由于画家站在这样的情感高度,因此他的作品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和气势。

所谓技法入心,就是将画法与物法融为一体,通过情感的滋养,转化为主体的表现能力。

二、书法入画

在徐老师已出版的两本教材中,花类有34种:连翘花、银藤花、紫藤花、凌霄花、牵牛花、丝瓜、葫芦、荔枝、柿子、石榴、寿桃、雁来红、鸡冠花、牡丹花、葡萄、枇杷、仙人掌、竹子、芭蕉、菊花、向日葵、山里红、水仙花、百合花、玉兰花、红叶、慈姑、荷花、芦苇、秋海棠、仙客来、兰草、月季花、梅花;鸟类有17种:小鸡、燕子、麻雀、大鸡、松鼠、八哥鸟、翠鸟、蜻蜓、鸭子、苍鹭、金鱼、鲤鱼、珍珠鸟、孔雀、蝴蝶、喜鹊。50余种的花鸟类,创作出的百余幅作品,每幅都“笔墨变化灵巧,形式丰富多彩,从他笔下‘跃出的禽鸟、‘怒放的鲜花,都具有蓬勃生命力和鲜明的个性风格”[3]。这里需要多么丰富、精湛的笔墨功夫,这样的功夫从哪里来?从书法中来。古今有关书画一体的论述有许多,《芥子园画传》中这样说:“画竹具字法之四体:竿劲直如篆,节波趯如隶,枝纵横如草,叶整齐如真。竹虽画则亦字矣。”[4]这不仅仅是指字形相似,而且还指笔法的力度、波势和神韵。历代的绘画大家,也往往是书法大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是绘画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这种情况:有很好的书法基础,转而学习绘画就比较容易,而有的人绘画已经成“家”了,但书法却过不了关。这是因为,书法是笔法的汉字艺术,笔法是关键,很单一,但很难把握,没有一定时间的临习和创作,笔法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因为笔法在历代书法精品中,需要我们不间断地临习和揣摩:甲骨文,体验汉字的形象化特征和趣味性;篆书,把握汉字结构的丰富性(大篆)以及笔法的对称与均衡(小篆);隶书,是笔法承上启下的字体,是锤炼笔法力度和波折的关键;楷书,整体把握书法的笔法;行书,掌握笔法的灵动性;草书,笔法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书法中的笔法几乎囊括了绘画中状物的需要,只是形态有所不同而已。

徐湛先生画作的成就,与他精湛的书法功底有关。他的书法,师从欧阳中石先生,清劲洒脱,奇正相携,他擅长隶书、行书(图4、5、6),特别是隶书,极具特色。隶书的形态很丰富:《曹全碑》为秀丽一路,平和简静,刚以柔出,行笔以外拓为主,笔画圆润而精气内含;《张迁碑》结体高古典雅,朴厚宽舒,用笔以方为主,棱角分明,这是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隶书。而到了清代,金农自身的隶书就风格多样,有用楷书的笔法写隶书,有用汉简的风格写隶书(其实那时汉简尚未出土,实则受民间书法的影响),之后又出现了漆书。近现代写隶书的不计其数,但是风格凸显的并不多。看到徐湛先生的隶书,确实让我眼前一亮。他的《龙逸堂》尚有《曹全》的韵味,而《正气歌》的风格,恰是“正气”凛然,他以内敛强化力度,蚕头基本没有,燕尾也不轻易出锋,横折处甚至可以断笔另起,竖画落笔趋方,有一种斩钉截铁之感。孙过庭《书谱》有言:“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他的行书无疑受欧阳中石先生的影响较大,斜中取正,清新高雅,俊朗古朴。书法的功力对他的绘画创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画作《秋高气爽》(图7),竹子傲然伫立,迎着晨风,叶子向上翻扬,蒸蒸日上,气宇轩昂,表现出人生清雅脱俗、朴实无华的高尚意境,竹竿的中锋用笔,坚挺有力;竹叶的侧锋用笔,潇洒自如。他的另一幅作品《雨洗娟娟净 风吹细细香》(图8)是用双勾画竹,这是典型的以书入画,有“写”的味道,但不能用小篆的笔法,而可以借用大篆的笔法,有提顿轉折的变化。前景是双勾竹,后景是点厾竹,两大层次清楚,画面清爽。后景的荷花,墨色淋漓,墨韵非凡,正是出淤泥而不染,超凡脱俗,与前景竹性坚贞,刚烈不屈,虚心直节,不畏严寒,拥有崇高的品质象征相匹配。书法的笔法在绘画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三、诗情画意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诗与画相融合的传统,题画诗的出现是最早诗与画融合的产物,唐代王维的画与诗就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徐湛先生的画与诗结缘,从以上的画作中,我们已经看到画家的诗人气质,徐湛先生每幅画的题跋、落款几乎都是诗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饱含着深情厚意。艺术就是情感的载体,没有诗人的气质和情感,成不了真正的艺术家。他的画作《缘》(图9)表达了徐湛先生与欧阳中石先生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这是典型的画中有诗和诗中有画的作品。画墨牡丹,“意思不在画花,而在表达一种人生的缘分”(徐湛语),这种缘分,是艺术追求上纯洁与真诚的相识、相投和相融,“墨牡丹高雅绝俗,洗净铅华不染尘”(同上)。画作以不同层次墨色表现花头的轻盈、叶子的厚重以及枝干的勁力,用笔豪放,色调单纯而不单调。这幅作品的厚重处还在于欧阳中石先生的题诗:“百卉争春各自香,天生国色拜花王。花王也有云泥种,意态风流属洛阳。”徐湛先生的跋款:“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沐风雨便是缘。”前诗以赞美洛阳牡丹为例,称赞徐湛先生画作的独到之处;后诗借白居易的诗句,道出彼此由于共同的追求所经历过的风风雨雨,虽不曾相识,却像朋友一样相知,今日相识是缘分。《竹解吾心》这幅画(图10)中,题写了郑板桥诗:“一枝复一枝,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画家以画作解读诗句:竹子纵横交错,坚挺有力,浓淡变化,疏密得当;笔在心里、心在笔端,胸有成竹;枝枝连叶、叶叶连枝,笔墨情趣自然生动地呈现了出来。画作顶端的一幅扇面书法“竹解吾心为挚友,劲节碧华伴清风”又是对画作的提升,“是借竹抒怀之作”(画家自解)。

艺术意境的创造,是客观景物作为主观情感的象征。在中国画和诗中,画家和诗人都爱以自然景象作为抒情、表现的对象。董其昌说:“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艺术家以诗心,观望自然,诗由此产生,这便是诗中有画;画由自然而感发,由物象转化为形象,这便是画中有诗。欧阳修的古诗《盘车图诗》中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遁形。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从中我们可看出诗画融合的事实。自然景物见于绘画,皆因魏晋玄学与自然的关系。魏晋玄学对自然的发现,提供了两者融合的连结点,但也只是精神上、内容上的连结。文人画进入画坛,使得诗与画从精神内容上的融合发展到形式上的融合。诗与画的融合,当以画为主,画因诗的感动力与想象力而将意境变得更加深远。以下的三幅画(图11、12、13)《君看此花枝,中有风露香》《风吹一曲荷塘丽丽,寥寥数笔情意浓浓》《风吹一曲荷塘丽丽,寥寥数笔情意浓浓》明显都是见景生情而作,而后以诗落款。把诗与画直接融入在一个画面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这只有在中国画中才能表现出来,而在西方绘画中却不曾有过。诗画在内在精神上的结合,推动了诗画意境的融合。诗意的追求,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画在表现空间和艺术深度。

四、桃李芬芳

徐湛,字澄华,1945年5月生于北京,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专攻写意花鸟画和书法,师从李苦禅、郭味蕖和欧阳中石,在中国写意花鸟画、书法、诗词及美学理论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的书画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风格清新,雅俗共赏,不但笔墨厚重,丰润华滋,且充满诗情画意,格调高雅。其作品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与写实功夫,又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和生活基础,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为当今中国画坛广泛瞩目。他现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华学院)教授、中华文化学院中国花鸟画研修院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荣宝斋画院特邀画家,曾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讲授写意花鸟画180多讲,近些年又在央视书画频道《跟徐湛学国画》栏目讲授写意花鸟画近百讲,并出版了与其配套的多种教材和教学光盘,深得书画爱好者的喜爱及专家、学者的好评,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追求中国花鸟画创新方面起到了学术带头作用。1996年被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聘为书画艺术讲座主讲教授,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学会认定为20世纪全世界有突出贡献的500名专家学者之一,并颁发了银质证章。北京电视台曾两次拍摄专题片,介绍他的作品和成就。著述有《跟徐湛学国画》第一、二、三集,《儿童国画学步》《徐湛风景速写集》《徐湛花鸟画集》、电视教学片《梅兰竹菊画法》、合著书有《学书概览》等。1981年曾在日本举办过个人画展,1987年在香港、澳门举办中国南北画家联展,1990年7月和1991年9月两次入选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现代中国巨匠绘画展》。1990年10月,徐湛的8幅作品作为中国政府的国礼赠送给以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日本前首相宇野宗佑等为代表的八国政府代表团团长。1994年在韩国汉城举办的国际美术大展中获得一等奖和金牌。

他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如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国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王港清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刘晓燕教授等,还有一批书画界的后起之秀,如郑山麓、刘学思、王嘉平、田添等,真可谓是桃李芬芳满天下,后起人才挑大梁。他所担任院长的中国花鸟画研修院自2006年创办以来培养了大批书画界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拥有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无论从师资环境还是学术氛围上,全面周到的服务使学院立于书画培训的长青之地。在专业设置上,多样而专精,科学且有效。基础部分,包含成人班和少儿班,为各个年龄段提供适合的教学体系。专业上,不仅有书法、国画教学,还有素描、色彩等专业,为各类美术院校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有升学需求的学员,为他们打开了艺术求学之路。在书画普及部分,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灵活多样,学员不仅有中国的各类人群,而且有外国的书画爱好者;教学内容,不仅有正规的课堂教学,还有课外的各类讲座以及校外的写生、实习。这一切徐湛院长都亲临指导、亲自授课、讲学。《中国教育报》曾发表文章,称赞他是“创造两种作品的画家”:一种是高水平的书画作品;一种是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注释:

[1][2]徐淇.跟徐湛学国画[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2,14.

[3]国画大家徐湛生命的跃动[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2.

[4]人民美术出版社.芥子园画传(第二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113.

作者简介:

曹利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艺术·生活

墅藏·生活的艺术-红廷别墅今日艺术汇当代艺术展开幕用艺术表达生...在一次人民大学举办的书画展览会上,认识了徐湛先生,特别是在听了他介绍自己的创作经历后,被深深地打动了。他说:一次他开车在路上,突然看到一群鸡正过马路,他紧急刹车。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母鸡不时地回头看小鸡,直到鸡群安全地过了马路,他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