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论美术鉴赏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辛弃疾爱国词词鉴赏浅谈美术鉴赏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落伍网陈昕摘要:美术鉴赏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美术鉴赏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评价美术作品,逐步提高审美能力,还应该提升学生个体的生命境界。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包含了生命意识教育、生命关怀教育、生命姿态教育、

辛弃疾爱国词词鉴赏浅谈美术鉴赏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落伍网

陈昕

摘 要:美术鉴赏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美术鉴赏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评价美术作品,逐步提高审美能力,还应该提升学生个体的生命境界。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包含了生命意识教育、生命关怀教育、生命姿态教育、生命体验教育。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生命意识;生命关怀;生命姿态;生命体验

生命教育是直面生命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在各科教学中,美术鉴赏教学与生命教育的关系尤为密切。因为一件经典的美术作品实际上就是一个生命形式的呈现。美术鉴赏则是学生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也是通过美术作品对生命进行透视体验共鸣的过程。因此,美术鉴赏教学的目的,不但是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评价美术作品,逐步提高其审美能力,还更应该帮助学生超越个体的局限,站到更高的艺术审美层面上,去感受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生命教育应该渗透在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中,教师要努力挖掘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中所蕴含的生命教育内容,比如生命意识教育、生命关怀教育、生命姿态教育、生命体验教育等。

一、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是生命个体对生命状态的自觉认识。它包括生命的意义及价值、生存与死亡、生命和自然等相关问题的感受和认识。生命意识教育在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中则体现为:

(一)生命意义与价值

人类在意识领域一直探讨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问题,艺术家也通过艺术作品呈现这一哲学性的命题。在我们的中学美术鉴赏教材中,就有蕴含着对生命意义和价值探究的经典作品。

法国保罗·高更画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图1)就是一幅哲理性非常强的作品,它是画家在生命最低潮的时刻完成的。巨大的画面如同史诗般向我们展现了生命的不同阶段。画面的右下角,躺卧着一个沉睡中的婴儿,似乎暗喻生命的诞生和开始。画面的正中央是一位腰间围着白布的男子,顶天立地,伸手采摘树上的果实,是旺盛的生命巅峰。画面的最左端的一位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似乎是生命的死亡与完结。高更借着原始文化中还存在的生命信仰,把对生命意义追问的史诗性的议题展开在画面中,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可以让学生关注生命、思考生命意义。

(二)对死亡的观照

死亡是生命过程不可逾越的界限,它的存在构成了生命内在的张力。人类始终在追求如何超越死亡。

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艺术家们从尼罗河定期泛滥和太阳的朝起夕落中悟到生命的永恒定律,他们认为:人的灵魂是永世不灭的,死亡则意味着灵魂去冥界经历的一次冒险,如果能够平安回来,他的灵魂就会再次回到身体,人就能复活。因此,无论是雄伟的金字塔还是庄严稳定、正面模式的人像雕塑,都是古埃及人生死观的体现。

米开朗基罗的四件同一主题的《哀悼基督》,则体现了艺术家在不同人生阶段对死亡的感悟。第一件是23岁的米开朗基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所塑的《哀悼基督》(图2),作品为他赢得了举世盛名。然而,才23岁,生命刚刚开始,此时他理解的死亡是如此美丽、圣洁。躺在母亲怀中的耶稣,仿佛使死亡重回婴儿般的纯净安宁。第二件作品(图3)是艺术家70岁所做,此时的他步入衰老病痛的岁月,觉得自己距离死亡愈来愈近,他重新省视自己年轻时的作品,青春的华美仍然如此使人赞叹,但垂垂老矣的艺术家知道“死亡”是多么沉重的主题。圣母半蹲着,用双手和膝盖努力支撑着耶稣的尸体,她似乎无法接受自己孩子的死亡,她要这孩子站起来,用脸颊紧紧贴近孩子的头,仿佛要把自己的体温传给冰冷的尸体。然而,孩子已站不起来了,上身的重量重压在腿上,腿被压弯了,使一旁的玛德莲也无力搀扶。雕像的顶端,一个戴头巾的男子,无比悲悯地俯视着这死亡的场景。有人说他正是米开朗基罗自己,他在这里凝视着死亡,圣者的死亡,同时也是他自己的死亡,为一生信仰完成的死亡。作品中保留了大量粗犷的、未经修饰的表面,更显示了艺术家表现死亡的沉重与朴素的特质。第三件作品(图4)中,戴头巾的男子消失了,圣母与玛德莲在两侧扶着耶稣的尸体。尸体正面朝着我们,扭曲着呈S形,下肢如枯枝搬萎缩,他似乎更沉重了,而一只手,一只不合理的、巨大的手从耶稣的腋下伸出,支撑着千钧的重量,那是圣母的手,母亲的手,更像是艺术家自己的手,面对死亡的沉重,他似乎依然坚强而执着。最后一件作品(图5),当然是“未完成”的,带着艺术家最后的修改痕迹。玛德莲也不见了,只剩了两个人体——耶稣和母亲紧紧依靠在一起,完全是一个整体。细瘦的身体已不再沉重,解脱了肉体的负担,背负着母亲一起向天上飞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米开朗基罗饱受一身的病痛,上下楼梯都难以行动,连写信都有问题,常常口述由朋友代笔。然而,他最后的《哀悼基督》仍然如此包含生命的强度。他似乎已经超越了现实的困境,摆脱了肉体的沉重,从精神领域进行了生命的突围,用精神来抚慰灵魂,实现生命的超越。

学习经典美术作品中艺术家关于生死的解读,是学生对生命意识的一种体验,它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生和死,启示我们更好地珍视生命,激发潜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三)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

中国的艺术们常常喜歡描绘自己身边的自然。为了表现江南烟雨的自然景色,米氏父子创造了以横点为主的融泼墨、破墨、积墨、浓墨、淡墨、焦墨于一炉的“米点皴”,表现迷濛变化的“云山”之趣,成为歌颂江南山水的优美篇章;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图6),表现的则是中国北方大气磅礴的山水。画家用细密而尖锐的毛笔直接触点,构成干燥而坚实的黄土高原上山石壁立的气度,远观之,震惊于突起大山的雄浑苍莽,慢慢近看,树丛、泉石、行旅、人骡一一走入眼前,我们仿佛感受到岩石的肌理、土壤的质地、树的筋节以及人的静谧,在敬畏这伟大而丰厚的山川世界的同时,也感受着人与自然的稳定与和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中国的艺术家们借用山水,展开一片辽阔奇绝的宇宙山川,使个人的生命得以扩大提高。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关注自然,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与自然的特殊感情,尊重自然之道,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提升生命的境界。

二、生命关怀教育

生命关怀贯穿于人生命的各个阶段,强调对生命的尊重,维护人的尊严与权力,旨在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价值与尊严。它是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中学美术鉴赏教材中,许多作品都蕴含着这一主题。

罗中立的《父亲》(图7),正是画家对改革开放初期劳动人民生命状态的深切关注,他以深沉的感情,从生命的角度,用巨幅领袖画的尺寸和超级写实主义的手法,为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劳动人民呐喊。《父亲》这幅画最初构思的产生,是画家在1975年除夕之夜那天看到的那位守粪农民:“除夕欢乐的夜晚降临了……但这位离家守粪的农民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只见昏灯下他仍在那儿,夜来的寒冷将他挤到粪池边的一个墙脚里,身体缩成了一个团,而眼睛,一双牛羊般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粪池,如同被逼到一个死角里,除了保护自己之外,绝不准备作任何反抗的人一样……”画家当时心中产生猛烈震动,同情、怜悯、感慨,这样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是我们每个人的父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需要我们每个人的關怀。

如果说《父亲》反映的是生命与时代的冲突,法国画家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图8)反映的则是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梅杜萨之筏》取材于历史真实事件。由于贵族船长的无能,使“梅杜萨号”巡洋舰不幸遇险,船长独自逃生,扔下 150多位官兵靠临时搭建的一只小木筏在汪洋大海上漂流,最后只剩15人获救。面对这样的悲剧,当时的路易十八政府企图掩盖真相,试图忽略生命的尊严。画家籍里柯怀着愤慨的情绪,从真实再现出发,用动荡、富有激情的三角形构图,森严与沉抑的色调,强烈的明暗对比,再现了最后绝望时刻最令人震颤的场景。画面中强大的悲剧气氛震撼着观者的心灵。

在美术作品中教师帮助学生体会艺术家对生命的关注及悲天悯人的情怀,从而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三、生命姿态教育

每一件美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呈现某种生命姿态。也许张扬个性,追求生命的舒展和自由;也许坚韧执着,生生不息;也许宁静致远,超然脱俗……生命姿态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像艺术家那样敏感地体验生命,拥有良好的生命姿态。

(一)关于生命的张扬

艺术上的“创造力”常常是时代压力下不肯妥协而迸发的生命光彩。中国古代有很多追求身心自由、张扬生命个性的伟大艺术家,他们通过一些动植物形象,寄托自己的精神情感,表达更深层次的自我。

徐渭笔下的墨葡萄,水墨淋漓,气势磅礴,通过与“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诗意的结合,成为徐渭狂放洒脱、愤世嫉俗的象征,是他用自己的生命试图冲撞牢不可破的封建厚墙。八大山人的“泪痕却比墨痕多”,也呼应着徐渭,他勾画的鱼、鸟常昂着头,作“白眼向人”之状,显出倔强的性格和孤独、冷漠、高傲的心态,抒写着胸中抑郁之气,追求生命的尊严。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笔下的竹子更加不是自然界的竹子,而是他内心奋励昂扬的傲岸之气。“一枝一叶总关情”,是对劳动人民的一腔同情,是画家承担时代苦闷下叫嚣而出的呐喊,更是生命的飞扬。

(二)关于生命的执着

生命中有顺境,亦有逆境,是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还是不忘初心,坚持前行。有些美术家的一生及他们的作品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对生命的执着追求。

荷兰画家梵高,一辈子充满了世俗意义上的失败,生活的困顿,疾病的困扰,艺术信仰的不被理解,都未能阻挡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圣雷米精神疗养院时期,梵高在小小的囚禁的病房里,利用疾病发作的间隙,疯狂地用自己的生命在作画。《星空》(图9)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夜晚天地间的景象化作了浓厚、有力的颜料浆,顺着画笔跳动的轨迹,而涌起阵阵旋涡。卷曲旋转的星云,耀目的明月,还有那株黑色的柏树像黑色的火焰燃烧向天空,这是梵高燃烧生命,对无限宽广天空的呐喊,也是对其信仰的坚守。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在麦田里,他疯狂地把颜料挥霍在画布上,来不及调和,也来不及涂抹,他知道为了自己的信仰,他已走到精神崩溃的边缘,但那又如何,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表现那“美”的奇迹,即便用死亡做代价,即便要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交换,他也在所不惜!这是何等的执着!

四、生命体验教育

生命教育的起点是生命体验,只有对生命的深刻体验,才能进行真正的生命教育。中学美术鉴赏教材中有很多经典作品给了我们不同的生命体验。

(一)体验悲壮与崇高

中学美术教材中的经典美术作品中展示出生命的悲壮、崇高,引起人们的悲痛、震撼,同时给人以思考、勇气和鞭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这些伟大的作品中汲取有益的养料,铸就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强化生命意识,升华生命价值。

罗丹的雕塑作品《加莱义民》(图10)讲述这样一个悲壮的故事。14世纪中期英法战争中,法国加莱市面临英军屠城的命运。有六位市民勇敢地站出来,甘愿牺牲自己来保护全城老小的生命。罗丹如实地表现这一历史事件的场面,深入刻画了这六位勇士的不同的性格特征以及他们在牺牲前真实而自然的心理状态。有的视死如归,有的悲愤,有的痛苦,有的矛盾,真实地描述了这群非凡的凡人——他们的人性、他们的精神。

(二)体验不屈与奋进

如果说生命是一篇跌宕起伏的乐章,当旋律进入低谷,有人则傲骨铮铮、不屈不挠不愿向困难险阻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如勇敢的战士谱写生命有力的乐章。苏轼的《枯木竹石图》(图11)洋溢着生命的奋进、充斥着苏子一贯秉承的积极进取。苏轼宦途的失意,生活的颠沛流离并没有打垮他,而是借枯木顽石寄情遣兴,写出胸中逸气,傲岸于人间。画中扭曲的枝干被巨石所压,树干硬生生被扭过一个360度的弯,却仍然充沛着生命激情,在画的顶端伸展开,犹如鹿角,又似向上张开的双手,是生命的昂扬奋进!

(三)体验自省与忏悔

人类需要自省与忏悔。自省与忏悔不是逃避而是担当,不是死亡而是重生。经历了自省和忏悔,人才能真正成熟起来。比如战争会对艺术家的精神带来矛盾与冲突,促使艺术家反思、自省与忏悔。日本的丸木位里夫妇的《原子弹灾难图》(图12)就展现了失败者对战争的痛苦回忆。原子弹使日本的广岛和长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这是对日本战争罪行的惩罚,同时画家用画笔问道:战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无论你是对是错,是胜是败,战争都只会导致一个结果——毁灭、破坏和持久的苦难。

另外,像拉菲尔笔下的圣母形象则是人类最美好温情的体验;丰子恺漫画中的“儿童相”是对童心的呼唤;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则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这些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真体验,在鉴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

美术鉴赏教学,要能从生命意义的层次上意识到所承担的重任,拓展学生生命纵深空间,探索生命成长道路,充实生命的意义世界。目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这是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开端。美术教学的最终目标正是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让学生学会感悟生命、仰视生命,实现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蒋勋.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

[2]蒋勋.美的沉思[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

[3]王定功.生命课堂的基本特征和建构路径[J].教育研究,2015,(10).

作者简介:陈 昕,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论美术鉴赏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辛弃疾爱国词词鉴赏浅谈美术鉴赏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落伍网陈昕摘要:美术鉴赏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美术鉴赏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评价美术作品,逐步提高审美能力,还应该提升学生个体的生命境界。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包含了生命意识教育、生命关怀教育、生命姿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