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屈大均是一位思想先行者,他的人生轨迹,充分体现了岭南文化精神,他是一位在岭南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作家和诗人。纵观屈大均一生的艺术创作和人生经历,其与岭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岭南文化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对屈大均主体精神、意识形态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屈大均认真吸取岭南文化的营养,学习岭南文化的表现技巧,在他的著作和诗词中饱含大量岭南文化内容,从而使他在文学创作中取得如此辉煌成就。
[关键词]屈大均 岭南文化 人生经历
屈大均生于明崇祯三年(1630),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广东番禺人。屈大均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著名诗人、学者,他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而以诗的成就最高,被称为明末清初诗坛“岭南三大家”之首。
屈大均多才多艺,不论天文地理、经济时事、文学科技等均有独到的研究,而且取得丰厚的成果。可以说,在我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屈大均是一位思想先行者,他的人生轨迹,充分体现了岭南文化精神,他是一位在岭南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作家和诗人。纵观屈大均一生的艺术创作和人生经历,其与岭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岭南文化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对屈大均主体精神、意识形态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屈大均认真吸取岭南文化的营养,学习岭南文化的表现技巧,在他的著作和诗词中饱含大量岭南文化内容,从而使他在文学创作中取得如此辉煌成就。
据目前收集屈大均作品比较齐全的《屈大均全集》,共收集诗词6721首,其中结集诗歌6365首,佚诗35首,词322首;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可谓“诸体毕备”,五言、七言、杂体诗等各体齐全;他的《广东新语》,记述了广东天文地理、经济风物、人物风俗,书中集诸史志之所长,记述翔实,内容丰富,对广东民俗文化作系统记述;他在《皇明四朝成仁录》中记载崇祯、弘光、隆武、永历四朝使节之士的事迹,成为研究南明历史所必备的珍贵材料。
一、屈大均坎坷的人生经历,形成忠贞报国思想,他的拳拳赤子之心与中华文化、岭南文化紧密相连,他的文学创作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人民性。
屈大均生于明清易代之际,他深受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环境与崇高民族气节的影响。他16岁时补南海县生员并跟随名儒陈邦彦读书于粤秀山,治《周易》、《毛诗》及舆地之学,为他后来治学奠定扎实基础。次年(1646)清军陷广州,面对故国沦丧的现实,他的父亲告诫他:“今之时,仕则无义,洁其身,所以存大伦也,小子勉之。”又次年,18岁的屈大均怀抱报国捐躯之志参加了他的老师陈邦彦以及陈子壮、张家玉等发动的抗清军事斗争,各路反清义军相约围攻广州,不克,抗清斗争失败。陈邦彦转到清远坚持抗敌。是年10月邦彦不幸被俘,受到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不屈,最后被敌人杀害于广州。屈大均痛失良师,挺身而出,收拾老师遗体偷偷安葬。
父训、国难、师仇,对大均强烈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的形成影响甚大。他曾经表示:“予痛先生忠烈,以师雠益恨,坚志不仕。”他在《死事先业师赠兵部尚书陈岩野(邦彦字)先生哀辞》中云:
“有弟子兮后死,曾抄场兮舆尸。抱遗弓兮哽咽,拾齿发兮囊之。
愤师仇兮未复,与国耻兮孳孳。早佯狂兮不仕,矢漆身兮报之。”
这表明大均已经立下终身不仕清朝的决心;尽管后来清廷多次给予他出仕机会,他决不改初衷,确实是说到做到,始终独善其身。
大均随后转至肇庆,谒见永历帝,向南明永历帝呈《中兴六大典书》,不久因父病危急归。清顺治七年(1650),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为避祸,于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法名今种,字一灵,又字骚余。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1656),开始北游,入会稽至南京谒明孝陵,又到北京,寻崇祯帝死所哭拜。又东出山海关,周览辽东、辽西形胜,留意山川险阻,志图恢复。他凭吊袁崇焕督师故垒,赋《出塞》及《塞上曲》。返回关内后,流连于齐鲁吴越间,在会稽与魏耕共谋密策。顺治十六年(1659),由魏耕秘密写信导引郑成功与张煌言举兵攻入长江,克江南四府三州二十四县。后事败,魏耕被铡。清廷知屈大均参与其谋,指名搜捕,于是避居桐庐。
南明永历王朝覆亡后,他仍奉永历正朔,以表抗清之志。其后屈大均又参加吴三桂反清部队,监军桂林;不久,察知吴有野心而无谋,事必无成,就辞去。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成功的孙子克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
屈大均对故国一往情深。他讴歌统一,反对分裂;爱国爱乡的情结将屈大均拳拳赤子之心同中华文化、岭南民族文化连结在一起,使他的诗歌与文学著作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人民性。屈大均诗歌最具时代精神的部分,是抒发民族情感与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它是屈大均诗作的“主旋律”。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屈大均二十八岁,削发为僧已七年。这是清廷已经统治全国大部分疆域,但南明政权依然存在,抗清斗争仍然在一些地方激烈的进行着;为结交各地英杰,努力奋斗,救国救民,大均这些年一直奔走四方。他离开广东北游;第二年春大均到达北京,复转至山东。行经山东荏平县,登鲁连台遗址,勾起了他深沉的感慨。
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善于计谋划策,常周游列国,排难解纷。终身不愿为官,晚年逃隐于海上。
在屈大均的心目中,鲁仲连作为一位布衣之士,能够排解大难,建立奇功,保持国家的尊严,成为反清复明志士们所企慕的典范。屈大均在登鲁连台时,深有所感,写下《鲁连台》这首诗。
“一笑无秦帝,飘然归海东。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这首诗笔力奇横,语言精练警策,雄健宏阔,描写了鲁仲连对秦的蔑视和对击秦的信心。反映诗人企望能够尽快出现一位可以完成反清复明大业,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豪杰的热切心情。诗歌风格阳刚壮美,借古人古事,抒写复明之志,情感慷慨激烈,充满民族正气。此诗一出,便广为流传。又如《旧京感怀》:
“内桥东去是长干,马上春人拥薄寒。三月风光愁里度,六朝花柳梦中看。
江南哀后无词赋,塞北归来有羽翰。形势只余坯土在,钟山何必更龙蟠?”
诗人从再次游览故都南京,触景伤情,抒写亡国之痛与复明之志,情感慷慨激昂,体现出诗人的民族正气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二、屈大均作为一位诗人、学者,他与岭南民间文化、民俗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一)屈大均幼年所受的教养和社会经历,使他能够有机会不断吸取岭南民俗文化的营养。
屈大均出生于南海县西场(即今之广州西场),少年时期居住在广州撒金巷(今广州积金巷),撒金巷附近有浮丘山和珊瑚井。古老繁华的撒金巷附近一带流传着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屈大均在《西园》诗中有:“少小撒金仙巷住,仙人精舍傍芙蓉。”的描述;在《答伍炼师》又写道:“予幼好吹笙,吹笙作凤鸣;浮丘垂玉手,相接上层城。”童年时期屈大均幼小心灵受到民间传说故事的有益涵养,而这种基本教养在他后来的反清斗争和他的诗词创作中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屈大均幼时聪明活泼,数就珊瑚井旁嬉戏为谣。他从小听歌谣、唱歌谣、并创作歌谣。《浮丘谣》是流传下来最早的诗歌作品。
“浮丘叔、浮丘丈人同一目。
撒豆成金人不知,肩上珊瑚担一束。”
这是一首童谣。童谣,是适合儿童理解和述说的一种韵文形式。这首童谣没有任何假仁假义的描写,充满了儿童的纯真和童趣;诗歌语言谐趣、通俗,符合儿童的特点。诗歌立意是“扬善”,提倡助人为乐,浮丘的心灵美,乐于助人得品德是通过他们得行动表现出来的,诗歌中所描绘的人物生动、怪趣,同时却给人亲切得的感受。
屈大均1647年参与老师陈邦彦领导的抗清起义军,带领一队人马进行战斗;起义失败后,他削发为僧,飘然远游,顺治十年(1653)入庐山,顺治十二年(1655)住罗浮。他以僧人身份为掩护,联络各地反清人士,继续进行抗清斗争。期间,他登上越秀山赵尉台,眼见江山变易,触景伤情,写下《赵尉台下作》:
“赵尉台前草,空余孤兔骄。三年屯朔骑,一月作南朝。
牛黍秋初熟,蝉枝晚未凋。自怜英霸器,寂寞在东樵。”
赵尉,即赵佗,战国时赵国真定县(今河北省正定县)人。秦时曾经任龙川县令,后成为南海郡尉。赵佗行使郡尉职责,治理很有成效。汉文帝元年(179),太中大夫陆贾被派遣复使南粤,赵佗在广州越秀山建高台迎接,表示归附汉朝,受封南越王。
诗人登临赵尉台,怀古思今,既有慷慨之志,又有忧愤之情,反映青年时期明朝遗民在国家危亡时对故国怀念,他讴歌统一,反对分裂。表面看,诗歌仅仅是登台有所感,对赵尉的功绩进行怀念;事实上,诗人含而不露,藏有深意。他通过一些间接的描述,曲折地反映诗人自己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诗歌含蓄委婉。
大均非常注意向民歌学习,从岭南民俗文化中吸收营养。在他撰写的《广东新语》中,在《诗语》一节用了很长篇幅来论述《粤歌》。介绍“粤俗好歌”的表现以及粤歌的艺术特色,并对潮州戏和东西两粤民歌及风俗作了具体的分析与介绍。屈大均在自己的诗集中以“谣”、“曲”为题的作品不少,这充分说明,大均不仅受粤歌影响,而且他向岭南民俗文化学习的成效是十分高的。
(二)屈大均以风骚为宗,秉承汉魏六朝,以李白、杜甫为楷模,兼学其他诗人,并大量采用岭南民俗文化素材,增强文学作品的感染力。
屈大均深受屈原的影响,他特别推崇屈原的《离骚》。他经常以屈原自比,在《翁山诗外》自序中他说:“少年所作,旨多寓言含吐庄骚”。他的诗作也象屈原《离骚》一样,继承《诗经》传统,兼以民歌民谣的艺术形式与浪漫主义色彩,写下不朽诗篇。诗人在很多作品中采用美人香草、比兴讽喻手法,抒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如《有所思》:
“美人日已远,春草日空深。欲去潇湘隔,兼之雨雪阴。
相思白发生,相寄只凋琴。安得飞龙马,随军入桂林。”
当时永历政权逃到桂林。此诗以美人作比兴,以思念美人来象征诗人对明朝最后一个永历政权的关注和向往;诗歌蕴藉风流,含蓄不尽。
屈大均许多作品,常常以秋水伊人作为理想的象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他的诗词中,常常咏叹“玉女”、“麻姑”等仙女形象,隐喻和象征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屈大均在永历覆灭时(1650年),削发为僧,以示对明朝的忠贞。屈大均出家后曾居住罗浮山,而罗浮山正好有两座山峰,分别以仙女命名,称为麻姑峰和玉女峰。“麻姑”“玉女”等仙女形象也就经常在屈大均的诗歌中出现。如他在《古诗为叶金吾寿》写道:“何以为俦侣?麻姑与玉女。”他用仙女形象表达自己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又如《兼寄西樵道士薛二》诗中写道:
“往日三千玉女群,只今惟有麻姑在。与君携手入罗浮,瑶琴一曲难消忧。”
在《玉女峰观洗头盘作》中,又写道:“东峰傍削一高台,玉女常乘白马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在坎坷的现实中的彷徨心情。又如在《念奴娇.食槟榔》一词中写道:“玉女天浆如水涌,渣滓教君都咽。”将味道鲜美的槟榔比喻为玉女的天浆,既形象又生动。
康熙四年(1665年)屈大均到达陕西,与友人游华岳,说来也巧,华山也有明星、玉女峰,传说是明星、玉女居住的地方。这令屈大均更加神往和着迷。他在游华山诗歌中,又多次写到他所向往的玉女形象,如在《题云台峰》诗中写道:“葡萄苍龙背,拘牵玉女衣。”又如在《华顶放歌同王伯佐》诗中写道:“君过玉女饮三浆,我向将军攀五松。”又如《华山作》写道:“仙人博戏凌丹壑,毛女琴声隐玉壶。”在《太华作》其二又写道:“人道水帘里,玉姜时弄琴。”
根据传说,华山毛女字玉姜,即玉女。在《华阴赠蔺生》、《华山顶诸水》、《华阴二莲歌》、《寄戴务旃华山》等诗篇均描绘了玉女形象;而在他最著名的《华岳》百韵中,也有多处写到玉女。如:“雾入张超市,风窥玉女房。”、“舞袖回高掌,琴声挑玉姜。”、“同泽纷毛女,承旃俨凤凰。”
屈大均对玉女十分的着迷,他描绘的玉女形象,寄意深远,想象奇特,可亲可爱。
屈大均还以李白、杜甫为楷模,熟练地借用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寓言、谚语、歌谣等表现形式,抒发怀抱。他在《鲁仲连》诗歌中对义不帝秦的鲁仲连由衷敬佩;在《读荆轲传》中对刺客荆轲更是推崇备至;在《秣陵》一诗中以“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诗句,借用“乌衣巷”典故,感慨明朝的灭亡;在《广州吊古》一诗中的“无多越女留炎徼,不断明妃去紫台。”这“明妃”典故,应是从杜甫《咏怀古迹》中“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诗句脱化而成。诗人通过吊古,揭露清兵攻下广州之后,大肆烧杀掳掠的罪行,他们将“明妃” 掳走到“紫台”去,供统治者奴役蹂躏,留下来的“越女”就不多了。典故的运用,令诗意含蓄不尽。又如《留别羊城诸子》开头写道:
“大鱼啖虾蛆,小鱼啖沮洳,风波一失所,微沐犹相濡。……”
诗歌是以《庄子》所记述的鱼离开水后,它们相濡以沐的典故作起兴,以表现大均与广州的好友真挚的情谊,在险恶的环境中,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勉力,坚持战斗。诗歌起兴的运用,深化题旨,增强表现力。屈大均的词作也善于运用神话与民间传说,如在《潇湘神.零陵作》写道:
“潇水流,湘水流,三闾愁接二妃愁。潇碧湘蓝虽两色,鸳鸯总作一天秋。”
词中“三闾”是指三闾大夫屈原。屈原流放江湘,其《九歌》咏及湘夫人;“二妃”是指传说中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哭死于江湘之间,故云愁接愁。此词借咏潇湘抒发感怀。当是有所寄托。零陵为潇湘会流之地,两水乍合,颜色分明。词中以鸳鸯不辨水色,自亦不能发思古之幽情,烘托出三闾大夫与二妃之传说故事,从而以抒发感慨。
(三)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歌、民谣的形式与风格,善于掌握运用民歌的表现形式与技巧。
屈大均出生于明清易代之际,他具有坚贞不屈民族气节,他往往借助民歌的形式,表白自己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坚强信念。如在《悲幽操》中他这样写道:
吴天嗟嗟兮,何今其盲!昼不见日兮,吾无以为光;
夜不见月兮,吾无以为明。
吴天嗟嗟兮,吾无日月之照临,将与鬼怪而争行。
“无日月之照临”,意味着国家的覆亡;“与鬼怪而争行”,指与清朝的严酷统治进行斗争。字里行间,饱含亡国的创痛与对清朝统治者的仇恨。又如在《四雏操》中写道:
天下皆晦盲兮,吾多学兮焉补?
欲号泣兮困穷,天地岂吾兮公姥?
彼鸱鸮兮肆虐,将切鸾皇兮为脯。
返岩穴兮深潜,与骨肉兮为土。
已矣乎!孔雀爱其珠尾兮,山鸡惜其文羽。
宁网罗之见罹兮,不忍濡夫微雨。
诗人用“天下晦盲”、“鸱鸮肆虐”比喻清朝的残暴统治,表明自己要像“孔雀爱其珠尾”、“山鸡惜其文羽”一样维护自己独立的人格与坚定的节操,决不向清统治者妥协。
屈大均的诗歌,多以雄伟悲壮著称,但也有不少篇章象《离骚》一样,“忠厚悱恻,兼风雅而有之”(屈大均语,见《孟屈二子论》)。他曾经选用古题作诗,如《古意》诗:
“美人揽明月,盈手似瑶华。欲赠离居者,徘徊秋汉斜。”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的构思和比喻都很巧妙,为我们创造一个优美的诗歌意境。这首诗的诗题是“古意”,也就是旨在发挥古人之意。屈大均作为清遗民,并且是一位坚定的爱国志士,他多次参与抗清斗争,出生入死;虽然斗争屡屡失败,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复明之志,他坚持民族气节,走南闯北,联络各地抗清志士,继续完成复国大业。然而,清朝的统治逐步巩固,复明斗争的前景越来越黯淡,他为之倾注一生心血的愿望看来将无法实现,诗人的处境和心情,恰如诗中所描绘的美女那样,感到“欲赠离居者,徘徊秋汉斜。”这应该是《古意》诗歌后面所隐含着那种难言的哀伤情思了。
屈大均在他的诗作中,还仿民歌体作诗。他的《民谣》就是这样:
“白金乃人肉,黄金乃人膏。使君非豺虎,为政何腥臊。
珠皆泪所成,不必鲛人泣。三斛买蛮娥,余以求大邑。
初捕金五千,再捕金一万。金尽鬻妻孥,以为使君饭。
金为莲叶珠,珠多叶倾覆。使君莫爱金,莲根直矗矗。”
原诗为十首,这里选四首。诗题为“民谣”,其实诗人是仿效民歌体撰写的评击贪官污吏的文人诗。诗以比兴手法,表达诗人对清初现实生活中百姓受欺压的感叹与愤慨,对百姓的苦难生活表示十分的同情;最后一首警告与规劝统治者为政要清廉,这样根基才能够稳固。诗歌语言质直,诗意显豁,显示出诗人成熟的技巧。在其它诗歌中他也常把清廷统治者比作大盗,斥为虎狼。如在《放歌别戴十一》中写道:“纷纷天下无贤良,豺虎皆化为候王。”将外族统治者斥之为豺虎所化。
屈大均深受《楚辞》影响,并以李白、杜甫为楷模,对比兴的运用有比较深的认识,他在《书绿树篇后》就说过:“惟比兴故其情愈出,其旨愈深,而能感人于神明之际。”他认识到比兴运用得好,会更好地表现诗人地思想感情,使得作品具有更加强烈的感染力。他对比兴手法的运用犹有较深的体会和认识,他在《咏物诗引》中说:“诗之风生于比兴,其诗婉而多风,无物不入,油然而感人心,善于比兴者也。”善于运用比兴,成为屈大均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
民歌、民谣多用比兴的手法描写爱情。男女主人公在恋爱中,男性往往以阳刚之美吸引女性;而女性则以阴柔之美吸引男性。如屈大均的《杂诗》:
“ 赠子槟榔花,杂以扶留叶。二物合成甘,有如郎与妾。”
这首小诗只有四句二十个字,但层次分明,逻辑缜密;其最大特点,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将爱情作为男性阳刚之美与女性阴柔之美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阳刚之美的男子与具有阴柔之美的女子完美结合的爱情,是多么的幸福甜美啊!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具有民歌纯朴自然、清新爽直的特点。诗歌是以一位女性的口吻写出来的,尤其是使人感到更加明快、泼辣。
三、屈大均生于明清易代之际,他的诗歌主要特点是抒发忠贞报国的民族正气和广泛反映民间社会风俗习惯。
(一)抒爱国之豪情。
屈大均青年时代投身抗清斗争,一生饱经战火与忧患。他在诗歌中往往抒发忠贞报国的斗争精神。1650年广州再陷,清廷强迫实行剃发令。剃发令实质是改变汉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习惯,是一种民族压迫。屈大均此时削发为僧;他遁身佛门,并非看破红尘,而是对清廷剃发令表示极大仇恨。他在《秃颂》中说:
“毁伤之罪,我今复罹。剥肤之痛,人皆患之。
羡子之秃,不见刀锥。无烦髻结,不用辫垂。”
屈大均对清廷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他是十分痛恨的。对于民族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他是十分珍惜的。后来,他还写下《长发乞人赞》、《藏发赋》等,对清廷的剃发令表示强烈仇恨。这在当时,是代表了广大汉族人民的愿望。
大均削发为僧十一年。期间,屈大均五次北游,接近民间,他漫游全国各地,联络抗清义士,体察了解民情。大均晚年,由于清朝统治已基本巩固,他感到复明无望。他的朋友中,志同道合者如顾炎武已经去世,朱彝尊、李因笃等则先后降清。此时,两广总督吴兴祚与王士祯欲向清廷疏荐屈大均,屈大均以著书未竟婉拒。始终保持他不同流俗的高尚民族气节,甘愿过着半隐居的清贫生活,而致力于广东风物、掌故的收集和文献的编纂工作。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以孔子编写《春秋》、朱熹编写《通鉴纲目》为楷模,为了保存历史真相,抱着必死的信念,以毕生精力编撰《皇明四朝成仁录》,直至年纪已大,生命垂危,他依然不忘此书的撰写。他在《临危诗》中写道:
“所恨《成仁》书,未曾终著述。呜呼忠义公,
精神同泯物。后来作传者,列我遗民一。”
屈大均未能完成这部著作,可以说是抱憾终身。由此可见,屈大均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是至死不渝的。
(二)哀民生之多艰。
屈大均关心和同情民生疾苦,十分同情劳动人民所遭受的重剥削和所过的贫困生活。他在《雷女织葛歌》诗中对统治者的残酷剥削进行揭露:
“雷女采葛,缉作黄丝。东家为绤,西家为希。
夫寒衣葛布,妇饥食葛乳。得钱虽则多,不足偿租赋,
一日织一匹,十指徒苦辛。只以肥商贾,无能养一身。”
雷州女子从采葛到织葛,终年劳碌,由于租赋的重压和商贾的剥削,商贾被养肥了,而他们一家却衣不御寒,食不抵饥,自己不能养活自己,生活十分艰苦。劳动者遇到天灾人祸,给民生带来的苦痛就更加悲惨。如《高州大水作》:
“天决鉴江灌高凉,一夕水高三丈长。西南二门白昼闭,城中城外愁汪洋。
大雨滂沱不得止,飓风吹倒牛与羊。……”
洪水、飓风,灾祸连连,人们受饥、受溺,景况十分之凄凉。
据乾隆《番禺县志》载:当时“广州大饥,人相食”,在饥荒年头,民生则更苦不堪言。劳动者衣食无着,被迫卖儿卖女,有的甚至被当作“莱人”出卖或自卖。为了揭露当时这种残酷的人肉买卖,大均写下《菜人哀》一诗,诗中序云:岁大饥,人自卖身为肉于市,曰“菜人”。有赘某家者,其妇忽持钱三千与夫,使速归,已含泪而去。夫迹之,已为断臂悬于市中矣。其诗云:
“夫妇年饥同饿死,不如妾向菜人市。
得钱三千资夫归,一脔可以行一里。……
两肱先断挂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汤。
不令命绝要鲜肉。片片看入饥人腹。……”
诗歌以一个妇人的口吻进行哀诉,她为了使全家不至于在饥饿中同归于尽,不得已卖身得钱三千给丈夫作回乡的路费;她含泪将卖身钱交给丈夫,黯然离去。丈夫醒悟后去追时,妇人的手臂已被砍下来挂在市场上了,这真是惨绝人寰的一幕!此情此景真令人毛骨悚然。诗歌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状态的深切关心和同情。
(三)痛故国之沦亡。
大均的民间歌谣有些是以弘扬民族精神、表达爱国思想的方式,直接揭露清兵的暴行,与人民共悲痛、同歌哭;他还在诗歌中大力讴歌在敌人威逼面前英勇无畏的凛然正气。这部分诗作,大都有序有诗,可读可咏;内容上都记载着实地真名,信而有征;事迹则英勇壮烈,可歌可泣。它们在大均的诗作中占有很重的份量。而所歌颂的人物则多为女性,说明在民族危难之际,多出烈女,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也说明作者特别心仪这些形似娇弱实则铁骨铮铮的女子,故为之多方搜求,并歌之咏之,传之不朽。
屈大均的民间歌谣,往往是直抒胸臆的深沉凝重之作。1647年1月,广州被清军攻破。从3月至11月,著名的“广东三忠”(陈子壮、陈邦彦、张家玉)发起一连串的进攻,展开慷慨悲歌的抗清斗争,收复了不少失地。与此同时,民众中反抗清兵暴行的情绪也被激发起来,屈大均在《二妃操》诗中,其序中写道:二妃者,一曰益阳王妃。丁亥春,王被害广州。妃有殊色,蕃兵欲逼妻之。妃曰:“王,故夫也,亟具棺衾殓王,予将尽一哀,以事汝。”兵从之。妃多缚小刀衣中,整刃向外。丧服哭泣,视殓含。既葬,兵欲犯妃。妃大骂兵,抱持益急,数十处被创,血涔涔倒地,妃乃反刃自杀。诗人在序言中,用纪实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人们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
又如《戴家二姬》其序云:“二姬者,广州诸生戴王言之妾也。丙戌冬,城陷,俱入井死。”其诗是:
“ 可怜双美人,慷慨辞君掌。沉珠在井中,化为明月上。”
龚自珍在《夜读番禺集书其尾》中称赞屈诗为“奇文”:“此诗之奇有二:一在歌咏二姬,是妾也;二是并沉珠,可升上天空为明月,光华四照。”其实,此诗之“奇”,奇在“双美人”事迹不凡,于广州城陷时,敢于“俱入井死”,以身殉国;如此之“二姬”,怎能不令诗人悠然而生敬意,动情而赋诗讴歌呢?
又如《抱松妇操》诗,其序是:“宣城某秀才妇,未笄,从姑避兵,匿松下。姑将见杀,妇亟出,以身请代。兵杀其姑而胁妇,妇抱松泣骂。兵怒杀之,三日犹抱松不仆。”诗人借妇人的口吻,满怀激情地写道:
“……… 有身不得代姑死,哭作松声风而起。
力拔松兮一千尺,击贼轻与蔗杆似。
松兮莫作老龙飞,妾与姑魂长在此。”
诗歌描绘出敌人的暴虐,妇女的壮烈,被勾画得栩栩如生。表达了作者对敌人暴行的愤慨与拔松击贼的强烈愿望。这些诗作应当作诗史来读,它记录着外族人侵时的斑斑血泪史与激昂惨烈的抗敌史。作者有意运用纪实的手法,给这段历史立下存照,以昭示后人。
屈大均的诗所描绘的女性既有贵族,也有乎民,她们是反抗精神的代表、民族正气的化身。在她们身上,屈大均寄托了强烈的爱憎感情。这些诗作是爱国主义的光辉篇章。
由于诗人曾漫游全国各地,深人民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尤其后半生蛰居岭南乡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因此其诗歌能反映普通民众的心声、民众的悲欢,诗人将歌哭汇于笔端。清兵在征服中原的过程中,残酷地屠杀无辜百姓,屈大均的诗歌对清廷统治者各种残暴罪行都有揭露,大均在《大同感叹》中写道:
“ 花门多暴虐,人命如牛羊。膏血溢槽中,马饮毛生光。”
顾炎武曾经对清兵的暴行斥之为“率兽食人”,而屈大均则通过形象的描写,将统治者残酷屠杀无辜百姓的罪行更加充分地揭露出来。
(四)展民俗之风情
屈大均深入群众生活,他的诗歌充分展现各地的民俗风情。他有不少诗作为民歌、民谣;这些作品,从多角度反映当时广东各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风土人情,观照当时的下层社会,是研究岭南历史和民俗的很好材料。同时,这些作品是作者作为布衣诗人,深入群众生活,从中体验、总结、提炼、加工的产物,因而乡土气息、生活情趣很浓,有的还富于哲理,是作者平民思想在创作中的具体体现。如《舟子谣》反映船夫生活:
“ 广州大艨艟,使得两头风,输一篷,赢一篷。
后八字风,扬篷当中;前八字风,勾篷西东。
上滩如天,铁人纸船。人与石斗,十钩一牵。船随石转,其软如绵。
江海无津,铁船纸人。随风所督,万斛埃尘。期船坚重,铁力为身。”
这《舟子谣》,是经作者收录加工的民谣。广东地处南方,雨量充沛,因而河流纵横分布,其间急流险滩也不少,而河道多带来水运发达,大均在诗中反映当时内河及海洋船运的实际情况,富于哲理。其中“前八字风”、“后八字风”、“铁人纸船”等语,精练生动,是从劳动人民的语言中提炼、加工的产物。由此可看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和语言运用深有研究。又如《淘鹅谣代渔童作》:
“水流鹅,莫淘河。我鱼少,尔鱼多。竹弓欲射汝,奈汝会逃何!”
该题共三首,是拟童谣,这是其中一首。歌谣以农村孩童到河中捉鱼为素材,通篇用小孩口吻,写出小孩与水流鹅之间的争鱼情景,充满童真与童趣。
屈大均还有不少表现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诗篇。如《上泷谣》(四首录二):
“宁上三峡,莫上六泷。上泷犹可,下泷杀我。”
“船随飞流,入于泷湫。千尺之势,十沉一浮。”
诗中所谓的“六泷”,是北江坪石至乐昌的一段,水流湍急,行舟甚险。“三峡”指北江三峡,作者用口语化的语言,总结出船夫的心得,通俗、凝练、生动。又如《渔者歌》:
“ 取鱼大滥二滥,捕蟹三沙四沙。
潮落不归村舍,月明同宿芦花。”
“ 船公上樯望鱼,船姥下水牵网。
满篮白饭黄花(原注:皆鱼名),换酒洲边相饷。”
这两首诗写渔家的辛勤劳作,语言通俗贴切;诗人捕捉住渔人的生活细节,写出他们劳作之余的歇憩,悠然自得的生活,具有意境美。这种大众化、通俗化的诗风,可以说是屈大均平民思想在艺术风格上的体现。
在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命运往往比男子更加悲惨,《望夫操》及《纪岁纪珠辞》两诗,一虚一实,对此作了深刻的反映。《望夫操》序:中宿峡中有望夫台,亦曰望夫山.予为琴操,以拟杨廉夫《石妇操》。诗云:
“望夫台,侬今化为石,郎且不须回。望夫山,依虽化为石,犹自待郎还。”
诗人是拟杨廉夫《石妇操》写的一首民歌,作者虚拟望夫石的自述,用以表达船妇待郎归之殷切和至死不渝的强烈感情,其中凝结了多少船夫遇难、闺人空等的悲惨故事。这是虚的写法,具有一定的概括力。《纪岁珠辞》也是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诗,但其表现手法却有不同:
“新婚一月即相别,刺绣为生望同穴。
岁置一珠贯彩丝、珠知岁月妾不知。
珠为懊侬纪年物,泪红点点成胭脂。……”
诗歌是以实写的手法,描述一个结婚一个月丈夫即外出经商不归的妇女,以刺绣为生,空守二十多年,每年置一珠以纪年。待到丈夫回来时,妇人已死,留下箱箧,其夫开启得珠二十多颗。这种实的写法,因事例典型而感人至深。诗人对妇女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大均有的诗作则对民间男女纯真爱情给予沤歌,如《合欢词》云:
“郎种合欢花,侬种合欢菜。菜好为郎餐,花好为侬戴。
天生菜与花,来作合欢配。合欢复合欢,花菜长相爱。”
这首显然是描写劳动阶层的少男少女在劳动中产生的纯真爱情,他们以劳动成果比喻自己的爱情,表达男女双方喜悦的心情。又如《古别离》:
“日暮西风起,吹侬两泪飞。那能如白露,一路洒郎衣。”
此诗文字浅显,明白如话,却表现了一种极为深刻的感情。全诗从别泪着笔,抒写女子与情人分别时的痛苦心情;她希望自己的泪水能变成白露,洒在情郎的衣服上,这样就可以与情人永不分离。细读此诗,让人感到,此女子真是情深如海,感人至深。
四、屈大均继承《诗经》、汉乐府和白居易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走大众化、通俗化的创作道路。
屈大均的一生,胸怀大志,而终未一展抱负;效忠明廷,而终未登上仕途;一生保持布衣诗人本色,高标独立,兀兀穷年。这样的经历,使他身处民间,和下层人民一同身经社会动荡、民族灾难和生活艰辛,因此对民生疾苦、社会悲剧有深切的体验,在思想感情上与民众同悲同喜、同歌同哭,同时引发对民俗、民情的浓厚兴趣。这些反映在他的诗歌中,形成了平民思想和艺术上的大众化风格。
屈大均十分重视本土文化,他很早就懂得本土文化与天下文化的辩证关系。他在《广东文选序》中说过:“广东者吾之乡也,不能述吾之乡,不可以述天下之文。”所以,他对本土文化建设很重视。《广东新语》可以说是广东百科全书;《皇明四朝成仁录》记述抗清英烈事迹,也以广东的事迹最为详细;他在《广东文选》中表现出对广东乡土的浓厚热爱之情。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大均的诗歌对南国风韵、粤族风情的描写十分成功,往往能够营造出岭南的特色。如诗歌《珠江春泛作》:
“ 珠水烟波接海长,春潮微带落霞光。黄鱼日作三江雨,白鹭天留一片霜。
洲爱琵琶风外语,沙怜茉莉月中看。斑枝况复红无数,一棹依依此夕阳。”
此诗有民歌风韵,描画出珠江秀丽如画的景色以及南粤的独特民族风情。
大均还善于运用俚语入诗词,诗歌口语自然率真,如《行香子 . 渔歌》:
“第一鱼仓,第二鱼王,第三是马膏良。(仓、王、良均有“鱼”字旁)
潮咸潮淡,一任渔郎。 喜春风来,黄花短,白花长。……”
此词运用口语,反映珠江口岸边渔民生活,其中一些句子一直为百姓所传颂。至今沿海百姓依然流传着这样歌谣:“第一仓,第二鲳,第三第四马鲛王。……”
屈大均诗歌在艺术风格上还有一个可贵的特点,就是继承《诗经》、汉乐府和白居易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走大众化、通俗化的创作道路。这突出地表现在他的民歌、民谣的创作中。
《花燕谣》是以民谣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别具一格。
原诗的序是:雷州西湖每夜有紫燕数万宿荷花中,人呼为花燕。诗是这样的:
“燕、燕、燕,飞入荷花寻不见。荷花落尽燕无依,归去犹衔红一片。
明年花发莫东西,还向荷花深处栖。人间不似荷花好,莫使空梁有燕泥。”
诗人以民谣的样式,托物明志,文字上轻松活泼,抒发了诗人厌弃这“人间”、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又如他的《花前》:
“花前小立影徘徊,风解罗衣百折开。已有泪光同折露,不须明月上衣来。”
诗歌中“小立”是短暂的伫立;“影”为人影。此诗用冷月、凉露、寒风,衬托女子的孤独身影,造成一种凄凉的气氛,加重渲染出她思念远方情人的凄苦心情。又如他的《莲丝曲》:
“莲丝长与柳丝长,歧路缠绵恨未央。柳丝与郎系玉臂,莲丝与侬续断肠。”
此诗借古代折柳赠别的习俗,采用双关比喻的手法,把女子与情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写得凄惋缠绵。诗中“莲”与“怜”谐音,“丝”与“思”谐音,均语意双关,富于民歌风味。又如他的《柳枝词》:
“郎情柳叶短,妾意柳枝长。愿作柳花飞,随郎还故乡。”
此诗浅显易懂,但构思别致,三句分别用柳叶、柳枝、柳花作比喻,生动可爱。全诗写女子对情郎的痴心的爱。
屈大均这些诗作,充分显示他的平民思想和大众化艺术风格。在《梦江南》他写道:
“红茉莉,穿作一花梳。金缕抽残蝴蝶茧,钗头立冬凤凰雏。肯忆故人姝。”
姑娘穿茉莉花成串作头饰,将发式打扮成蝴蝶茧形状。茉莉花串装饰在钗头,状如小凤凰展翅一样特别漂亮。这首词中写女子对镜精心梳妆打扮,为的是要让人记起她的艳美姣好。然细味词意,与唐人诗中“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相仿,当有其寓意在。况周颐《蕙风词话》评价这词是:哀感顽艳,亦复可泣可歌。
屈大均也模仿巴渝《竹枝词》形式,写有《广州竹枝词》七首,歌咏广州独特的风俗人情。如:
“边人带得冷南来,今岁梅花春始开。白头老人不识雪,惊看白满越王台。”
“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这里所选的二首诗,语言通俗,音调轻快,前一首描绘广州下雪的稀有景象;广州近海、重商,与国外贸易交往较早,后一首将当年外国商人在广州十三行进行贸易通商的繁华景象描绘出来。应该说这首诗是描写广州对外开放最早、最具体的文字记录。
(注:该文撰写时,参考不少前人文献,在此不一一列出,谨表谢意!)
作者简介:叶春平(1942—),男,1965年9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投笔从戎,历经四年军旅生涯;部队复员后,在广州从事教育工作,后来调进广东省教育厅,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并参与督政、督学工作和教育督导研究。 多年来,在各类报刊上发表近百篇文艺作品和教育研究文章。出版的著作主要有《美育基础》、《注音古诗精品》、《督导留痕》等三种;现为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广东人文学会理事、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任《神州民俗》杂志副主编、《神州民俗》杂志社副社长。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略论屈大均与岭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