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佛教文化对中国精神文化的影响
倘红
汉代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古印度安奉佛祖释迦牟尼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窣堵坡,与中国本土建筑相结合,形成了中国佛塔这种极具东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清乾隆己酉年(1789年)拔贡王玉树《说文拈字》载:“‘塔字诸书所无,唯见于葛洪《字苑》,是晋以前尚无此字也。”郑珍(1806—1864年)《说文新附考》载:“‘塔字初亦止借‘鞈,齐、梁间乃有塔字,葛洪始收之。”“塔”字最早见于东晋葛洪《字苑》,采用梵文佛字“布达”的音韵,较旧浮图、佛图更为接近;加土作偏旁,表示土冢的意义,亦即埋佛的土冢。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刘繇传》记载:“(笮融)乃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盘铜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人。”“垂盘铜九重”就是指“相轮”为“九重”的佛塔,其形制为重楼式建筑。这是佛塔最早的文献记录。佛塔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之精品,是古代高层建筑的代表,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葩。其用料之精良、结构之巧妙、技艺之高超、类型之丰富,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能。
“浮图之建,始于阿育王,盛于梁魏隋唐之间。”佛塔在我国形成于东汉,繁荣于唐宋。由于帝王朝廷的重视和大力扶持,作为佛法象征的佛塔的营造极为普遍,香火也十分旺盛。北宋时期的佛塔建筑是我国塔类建筑的分水岭,在中国塔文化发展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鄢陵乾明寺塔(见图1)是宋代佛塔的典型代表之一,保留有同时代许多的建筑做法,对了解和研究佛塔建筑艺术以及佛教传播有重要作用。
乾明寺塔位于河南省鄢陵县城西北隅。据明隆庆元年(1567年)《鄢陵县乾明寺创建浮图围廊记》碑刻记载:“本县乾明寺浮图,乃创于隋仁寿四年,迄今千载,巍然雄镇一方。”乾明寺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四年(604年),北宋重建,明代重修。现存乾明寺塔为北宋中晚期建筑。当时的乾明寺塔“砖塔高一十八层,南北各望二十里外”。
塔下原有寺院一座。史书上说:“鄢陵古邑,跨岗为城,西北隅据岗为寺,地当乾位,寺因此为名。”“乾”代表方位,“明”代表光明。按照《易经》中的说法,“乾”为天、为阳,同时代表方位西北。乾明寺唐长庆四年(824年)建,呈长方形,原有大殿、配殿、围廊和花园等。寺内殿宇辉煌,香火缭绕,诵声如潮,是当时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塔早于寺220年,可知是先建塔后造寺,乾明寺因塔得名。后寺毁塔存。
据《鄢陵县乾明寺创建浮图围廊記》碑文载:“夫殿宇以妥法像,浮图以藏舍利,浮图而围廊其所以永妥舍利。”乾明寺塔是崇信佛教的隋文帝分封佛舍利、诏天下供养时许州(今许昌)迎请供养所建之塔,是供养佛陀舍利的舍利塔。唐道宣法师撰《广弘明集》卷十七载:“许州表云,三月三日初夜于州北境去州九十里,舍利放光,紫赤二色照曜州城内外。民庶皆见神光。四月七日在州大厅,舍利出金瓶之外,琉璃瓶内行道放光。至八日在办行寺塔所,又放光明。午时舍利欲入石函,又有五色光彩云来临塔上,云形如盖。其日在塔西南一百余步,依育王造塔本记。一枯池不在四畔,正在池中,可深九尺。忽有甘井自现,其水不可思议。当时道俗看者二万余人同饮。齐所录瑞应奉表奏闻。”
明嘉靖元年(1522年)正月,鄢陵一带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明代刘切撰《鄢陵县志》卷七载:“声如山摧,室如舟仄,野树枝如拂地,一夜动百余次,屋仆者相望,旬日始宁。”乾明寺也未能幸免,殿宇倒塌,塔身毁坏严重,塔刹及塔身上五层坍塌。在塔刹内发现藏经书若干卷。寺院僧人云游各地化缘,筹集银两修复。但费尽周折,银两依然不足,寺塔修复重建一再搁浅。嘉靖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1547—1548年),在开封周王府承奉司承奉正陈阮(鄢陵人)的启奏下,周贤王与各代王妃施金银钱物;各地寺院、当地七品散官刘淇及居士、善人捐资施财,而后由禅纳续暹主持,各方人士共同参与对乾明寺塔进行修复。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自八层以上修复了乾明寺塔。因财力不济,重建时建成十三层,高三十八米。重修后的乾明寺塔除了将原塔顶铁刹改换为风磨铜刹之外,基本保留了原塔的样式和风格,看上去更加气势恢弘。塔下“创建围廊若干楹,内涂诸天佛像,外饬金碧丹垩,栋宇辉煌,铃铎振响,称鄢首寺焉。每一造遊见殿宇巍峨,浮图壮丽,僧徒焚诵,乐奏闻于遐迩。且松柏葱郁,鹊巢鹤鸣者声杂音乐,固鄢胜概也……”
现存乾明寺塔,高38米,为六角十三层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基座高1.24米,青砖垒砌,青石压条。塔身六角有圆形倚柱。每层檐部均有砖雕斗拱装饰,斗拱下置有砖雕普拍枋和栏额。瓦檐挑角,角挂铁铃。向上挑起呈飞檐翘角状的塔檐,使塔身呈现灵动、轻快、向上的挺举之势,给人以舒展轻快的韵律美,也体现了佛教追求的崇高境界。建筑学家梁思成在《图像中国建筑史》中说:“外表常饰以稍稍隐起的倚柱,柱端有简单的斗拱,是对当时木构建筑的模仿。”倚柱和斗拱已没有实际作用,只是在外表凸显了木构塔的特征。塔身一层南有塔心室,北有拱形入塔券门,内设台阶,可盘旋而上至第九层,越向上梯道越窄。一、二层雕有直棂、方棂假窗,一、三层镶嵌砖雕佛像多尊。塔身各层均有佛室一个、佛龛十四个。一至四层为拱形券门,四层以上是圭形叠涩门。塔身的显著特点是门窗巧妙有序地分布于塔的逐层各面,错落有致,富于变化,不仅外观效果很好,结构上还有利于塔体坚固。塔体轮廓由下至上逐层递缩收分,微成曲线,九层以上收杀较大。塔刹为三层仰莲基座,其上置钵,再上置覆斗,斗上仰莲承铜宝瓶。塔通身呈浅橙色,每当晴日,塔刹、塔身交相辉映,气势雄伟,巍峨壮观,远观如一座金塔,为鄢陵名胜古迹之一。1986年11月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舍利子为个人戒定慧修行成就之结晶,也是修行者已得成果的见证,可以坚定弟子修行。因此,佛教信众看到舍利即像看到菩萨,顶礼参拜,诚心供养。《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云:“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因为象征着“遗教不灭”,并具有灵验性,佛陀舍利就成为佛门传世的圣物。佛教信众对于佛之舍利,存有难逢、难遇之想,故愿意恭敬供养。且往往信仰舍利所在,即如法身所在。《大智度论》卷五十九载:“供养佛舍利,乃至如芥子许,其福报无边。”《涅槃经》云:“若人以深信心,供养如来全身舍利,或供半身,四分之一,万分之一,乃至如芥子许,是人福德,与供养佛,无二无别。以佛舍利,即佛色身,皆由无作誓愿,同体慈悲之所示现。是以人天获得,悲喜交流,竭尽心力,恭敬供养。”《大悲经》说:“佛告阿难,我灭度后,若有善男女供养我舍利,虽如芥子,恭敬尊重供养,是人以此善根一切皆得佛果,果报不可思议。造塔也如是,信心念佛功德乃至一华敬于空中,以此善根,一切皆得涅槃,何况亲承如来而供养着,于我灭后供养舍利者,所得福德不可思议,未来世得释天王、梵王、转轮圣王善根不可思议。”
佛经中多处讲述,恭敬修建、礼拜、供养佛塔有很大的功德利益,《造塔功德经》云:“尔时世尊告观世音菩萨言:善男子,若此现在诸天众等,及未来世一切众生,随所在方未有塔处,能于其中建立之者,……于彼塔内掩藏如来所有舍利,发、牙、髭、爪,下至一分,或置如来所有法藏十二部经,下至于一四句偈。其人功德,如彼梵天。”《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载:“见佛塔时,当愿众生,尊如塔,受人天供。敬心观塔,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共瞻仰。项礼于塔,当愿众生,一切天人,无能见顶。右绕于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佛塔是佛教实现其普度众生、利乐有情的理想和广结佛缘、弘传佛教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云:“若有有情能于此塔,一香一华礼拜供养,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一时消灭,生免灾殃死生佛家,若有应堕阿鼻地狱,若于此塔,或一礼拜,或一右绕,塞地狱门,开菩提路。塔及形象所在之处,一切如来神力所护。”因此,佛教信众们都十分乐意于修建佛塔这种功德善事,以护持弘传佛教。
佛经中也有关于佛塔为供奉佛教经卷之处的记述。《妙法莲花经》卷四中说:“在在处处,若说若读若诵若书,若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若有人得见此塔礼拜供养,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佛塔也可以供养佛教经卷,不放舍利。供养礼拜这样的佛塔可以接近达到无上正等正觉,即无比完全的智慧、觉悟,可以得福。
佛教注重用各种艺术手段来传播佛教文化,宏伟精美的寺庙、佛塔建筑,庄严富丽的雕塑造像,辉煌灿烂的佛像壁画,空灵纯净的佛教音乐等,使佛教艺术成为汉魏以来民间的重要审美对象和信仰中心。浸染在这样一种佛教文化的世俗环境中,佛教艺术随处可见、触手可及,人们很难不受其影响。佛教得以更广泛地为民众所接受,佛教文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它结合中国当地的实际,同時吸纳了儒家、道家等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土原有的思想文化相适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开始是在皇室和贵族上层中间流传,到后来慢慢融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它的传播形式大抵有两种:一是利用佛经传播,一是利用实物传播。佛经传播,包括译经、取经及利用统治阶级的支持进行大范围的组织宣传和民间自发传播;利用实物传播,主要指建造大量的佛寺、佛塔和造像,而佛塔是最突出的形象。佛塔将佛教信仰的内涵牢牢框定其中,可以表达出明确的佛教思想理念。佛塔作为佛教信仰和示现佛法的本质意义一直存袭。因此,佛教传入中国后,佛塔是传播佛教很好的实物广告。
1996年河南省古建研究所对乾明寺塔进行修缮时,在塔刹内发现明代鎏金铜观音菩萨造像、十八尊铜佛造像及纸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周王书记修塔记》《崇修舍利宝塔记》等文物48件。
鎏金铜观音菩萨造像(见图2),通高52.5厘米,底径16厘米。观音菩萨螺发,面相丰腴,弯眉合目,双耳垂肩,神态安详。身披通肩袈裟,边饰华丽。左手手心向上平放于胸前施禅定印,右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前施与愿印,跣足站于莲座上。莲花座上镌刻铸造时间“明嘉靖二十七年二月十一日”及捐资人姓名。通体鎏金。观音传入之初,是一位留有印度式小胡子的男性菩萨,《华严经》中有“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度众生住此山”的说法。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女信徒逐渐增多,为方便众多女性信徒朝拜祈祷,观音菩萨演变为慈眉善目的女性形象,并衍化为千手千眼、水月、白衣、鱼篮、马郎妇等。有诗云:“佛殿何必深山寻,处处观音处处有。”观音这一形象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及在民间的影响可见一斑。这尊鎏金观音菩萨既有男性的刚毅,又有女性的温柔,造型美观,工艺精湛。
铜佛造像(见图3),共十八尊,高6.4~7.9厘米,宽3.5~3.8厘米。十八尊铜佛造像螺发,面相丰满,双目微合,大耳垂肩。身披通肩大衫,双手置于腿上结禅定印,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座下有一半圆形柱,其背面均有圆洞,可见这十八尊铜佛造像应为插件。其双手所结禅定印与其他佛像不同,均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这些铜佛神态各异,形象生动,有的似在倾听菩萨讲经,有的像在凝神思考。
木版印刷佛经《大方广佛华严经》(见图4),共98册。《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释迦牟尼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借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的要典,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观的介绍。《周王书记修塔记》(见图5),纵33.5厘米,横139厘米,记载了嘉靖年间因地震乾明寺塔塔刹坠地,嘉靖二十六年拾月(1547年)开封周府周贤王与各代王妃捐资重修塔刹的情况。在塔刹还发现有《重修舍利宝塔记》《刘淇捐资修塔记》《修塔功德册》《施财手卷》等纸质文物,分别记载了重修乾明寺塔的时间、原因及善人、居士、寺院施财捐资数量和维修者姓名。
乾明寺塔刹发现佛教文物众多,种类多样,保存完好,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佛教价值。同时也证明了乾明寺塔在当时的佛教地位,其对佛教文化在中原及黄淮流域的传播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在佛教信徒们的眼里,佛祖的舍利是最为神圣的崇拜物。因此,安奉舍利的佛塔既要庄严雄伟,又要有匠心独到的形貌。佛塔不仅是文化发展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骄傲。表现出历史文化内涵和传统建筑艺术的结合,能够在意识层面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共鸣,给人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的感受。高高耸立的鄢陵县乾明寺佛塔,承载着千余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其独特的造型,严谨的结构,凝聚着当时人们聪明的智慧、虔诚的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吸引了无数的朝拜者和观光游客,为实现佛教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利乐有情的理想和广泛地传播教法起了很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许昌市博物馆)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浅析佛塔对佛教文化传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