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现代交通的拓展,信息时代的来临、旅游业的高度繁荣以及武装冲突等现状,传统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处境艰难,很多正面临消失的危险。这些即将消失的历史遗存,在中国的文化中占据着何等的地位.它们目前的境遇如何,现在的人们又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作为一个基层的非遗工作者,“非遗”寻“根”的路。“非遗”回“家”的路,“非遗”未来的“路”,再难也要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永远没有止境,它需要长期而持续的工作,并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急迫的现实需要,任重道远,谁也无法毕其功于一役。
[关键词]非遗传承 发展 保护 非遗工作者
一、 “非遗保护”在中国
(一)、中国“非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成果
面临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现代交通的拓展,信息时代的来临、旅游业的高度繁荣以及武装冲突等现状,传统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处境艰难,很多正面临消失的危险。中华五千年,散落在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文明的结晶,也是镌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全部列入。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166项入选该名录,中国以总数26项名列第一。相关人士估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其他国家很难超越我国创造的纪录。中国“世遗”数急剧膨胀的背后,到底是喜还是忧?中国入选的项目不是太多了,而是“少得可怜”。有很多项目、节日等等都有待申报。迫在眉睫。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二)、我国“非遗”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意味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这对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基层人·听民声·留文化
(一)“非遗”基层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加之历史原因,没有形成一支专业的、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随着党和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我们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必须高度认识、不断自学、提高自身素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急迫的现实需要。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晚、量大面广、群众认知度低等存在很多问题,缺乏专业的形成规模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人才是现在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保护工作者队伍对于民族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将起到基础和奠基的作用,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责任重大。
自组建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起来,面临经费不足、专业人员奇缺和设备缺少等诸多困难,然而在全市范围内大量搜集、保护和研究工作依旧进行。田间地头采访民间艺人,挖掘、搜集和采录花儿、民间故事等,我们热情忘我地工作成为了村民眼中的“疯子”,正是我们这些“疯子”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听民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体工作中,我们下村到户目前面临着普遍问题,各种项目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差,与现代文化资源融入程度低,后继乏人,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低,缺乏法律细则保护机制等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不是物,也不是人,但是它的传承既离不开物,也离不开人,所以对传承人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村民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闯出去的山里人也不想回到大山里生活了,都到沿海打工了,没有闯出去的山里人也开始内心痒痒,谁也不愿意来学那些“不挣钱”的技艺。
(三)留文化——非遗保护忧思:愈保护愈消亡
这些即将消失的历史遗存,在中国的文化中占居着何等的地位,它们目前的境遇如何,现在的人们又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我们常常会有这些疑问和担忧,也时常探讨,相互交流保护之法,“非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留给后人的财富,真不希望我们的后代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镰刀、锄头、各种陈列的道具,那将是无比的悲哀。”同时也是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基层文化工作者最大的担忧。我们走基层,到乡镇,走访农户,下村,下户到家挨家挨户、田间地头、祖屋祖庙、族谱市志等,寻找“非遗”的根。不止一个项目或者一个地方,这么多年来,我们最大的感触有几个 “来晚了”、“很遗憾”“很心痛”“自愧能力有限”,令人非常无奈。
(1)“非遗”需要活态传
单纯给“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补助金、兴建“非遗”纪念馆等,割裂与群众日常生活和文化消费需求的天然联系,远离生产实践,然而也就失去了“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命脉。
(2)“生态”不能变成“死态
一味实行“档案式”和“博物馆式”的控制性保护模式,进而将保护“非遗”的文化属性、本体意识与挖掘其经济价值和市场功能对立起来,长久而言会因为无止境的公共管理造成财政压力,最后流于形式。
(2)“非遗”变“味”
事实上,近年,我国许多地方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将其当作旅游资源来开发是较普遍的方式,不少非遗项目为了迎合市场而“变味”,陷入“商业化”误区。诸多实例,令人痛心。例如:古村落、古街道,在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的是全球化这种同质化的文化,它把我们的文化变成了同一个样子。同时它又是商业文化,能成为卖点的就利用,不能成为卖点的就抛弃、甚至毁掉。“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危机,也是我们这一代文化人的失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城市建设热潮使许多传统历史地域遭到了灭顶之灾。许多旧城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变“味”了。他对把旅游与保护等同起来的看法嗤之以鼻:“我们通常认为用保护来发展旅游,来搞经济开发,把保护等同于赚钱。”其实,保护不应该围绕着商业利益,因为商业利益的背后必然是破坏。“保护不是为了政绩,不是为了开发旅游,为的是留存我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民族建筑的精华、和谐的人与自然相处的环境。在保护过程中,我们始终贯穿“简单不简陋,民俗不粗俗”这一主线,力求展现其简单而精巧的建筑、悠久而古朴的风俗、厚重而传统的民风,使“田园风光、淳朴民风、古村风貌”跃然而出。同时还成立工作组,围绕村民生产生活的自然形态开展调查、挖掘、整理、引导工作,再现了古村久远的民间艺术、独特的饮食文化、特色地域节庆活动。
三、“非遗保护”任重道远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有数不清的辉煌文化遗产被岁月的风沙掩埋,已经有无数伟大的创造被时光的洪涛淹没,消失的文化与文明不能再生,我们只能面对着远古遗址黯然神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满足人们认知世界、认知历史、认知特色文化的需求,但它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我们不加以保护,等到将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子孙只能在历史课本中查到它们,在非遗展厅里看到各种道具的时候,那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和遗憾。越来越多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消逝,给我们一个巨大的警示与鞭策。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不仅抢救和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提高了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各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名录项目,既是国际组织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肯定和认可,也意味着我们要肩负起更大的保护重任。其意义正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点点滴滴中凸显出来。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不是物,也不是人,但是它的传承既离不开物,也离不开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永远没有止境,它需要长期而持续的工作,谁也无法毕其功于一役。但是,“非遗”寻“根”的路,“非遗”回“家”的路,“非遗”未来的路,再难也要坚定走下去。
参考文献:
[1]张芬娟.“非遗保护”在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09年10月20日7版;
[2].王延春.对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提高素质的几点看法.群文天地,2009(8);
[3].冯骥才专访;
[4].董阳.回“家”的路,再难也要走.人民日报,2009年6月9日16 版;
[5].雷宇,刘中兴.非遗保护二十年忧思.中国青年报,2008年10月14日。
作者简介:丁瑞玲(1982—),大学本科,广东省职工排舞协会(会员)、广东省粤北书画创作院(理事)、韶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韶关市九龄书画院(会员)、韶关市乐昌市作家协会(会员)、乐昌市美术协会(理事),乐昌市戏剧家协会(会员),乐昌市舞蹈协会(会员)、现任广东省乐昌市文化馆工作任乐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长。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非遗保护的忧虑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