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旧金山美术馆藏)、明代仇英的《诸夷职贡》(故宫博物院藏...
陈潇 赵秀玲
摘 要:草书作汉字的一种,在其发展历程上无不刺激着人们的视觉审美,一些西方艺术家也在不断地探索其中的奥妙。从中不难发现,西方波洛克抽象画与草书在章法布局和形式构成上存在某些异同之处,文章主要将两者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从草书的视觉角度看波洛克的抽象画艺术。
关键词:草书艺术;视觉形式;波洛克抽象画
一、草书中的语言符号与抽象画中的语言符号
(一)草书中的语言符号
每一种艺术都有其自身特殊的艺术语言,中国书法中的艺术语言主要是以点画、线条之间的穿插、组织、排列为主。归根到底,线条是构成书法艺术语言中最基本的形式。作为书法,主要是一种平面构成,它包含了概念、视觉、关系这三种元素。书法中的概念元素主要指书法中的点、线、面,视觉元素主要指点画和线条用于画面后产生可视的形状、大小、色彩、方位、肌理等因素,关系元素主要指视觉元素中的组合形式,这些都与西方抽象画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作为草书艺术同样如此,它其中的语言符号就是点画、线条以及线条之间的组合所形成的偏旁部首的形状、墨色变化所形成的前后空间关系等。唐孙过庭在其《书谱》中说道:“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2]”。草书中的点画可谓丰富,点的形状、大小、浓淡、干枯、方位等变化不一,线条的粗细长短、圆转流畅、起伏停顿、轻重缓急、干枯湿润等无不体现着强烈的节奏和韵律。
草书中的艺术语言主要是以线条为主,当然也包括了点与线的组合、穿插所产生的丰富变化。这些变化尽管看上去龙飞凤舞,好似狂乱涂鸦一般,其实不然,它具有很强的构字规律性和严格的要求,从而通过墨色和线条的组合变化所形成的偏旁部位的形状,产生出独特的审美趣味,这便是草书中的文字符号。
(二)抽象画中的语言符号
在康定斯基的理论里,点线面几乎就是抽象艺术的全部。其中点是一幅画的支点和准星,抽象画中没有点是不能构成一幅画的。抽象画中线条是一幅画的脊梁,线条的各种变化能带给画面无穷的美感。面则是画中的空间布局。在抽象画中的,色彩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幅画的灵魂所在。由此来看,抽象画的艺术语言主要是以点、线、面、色彩等基本形式要素为主的,它的这些形式语言具有直观性、具体性、瞬间性、不可重复性、不可替代性。这些都与草书艺术中的语言形式存在着相互的关联性。
抽象画中的符号可以是一个形象、一个细节、一块颜色、一个标志等。符号是抽象画中最基本的元素。波洛克抽象画中的语言符号主要是以变化丰富的线条为主,这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线条已成为波洛克抽象元素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二者的对比分析
纵观波洛克的作品,不难发现抽象的波纹、漩涡纹线条以及大小不同的“滴画”中自由不羁的多变线条是其作品中常出现的元素,这些元素在草书艺术中也是经常性的出现。张旭的《古诗四帖》(图1)中线条变化丰富,体现了草书用笔的旋律美。其中点画运用灵活、自如,点画的浓淡、大小、方圆、轻重、提按、正侧等展现出了令人感到奇怪的独特效果。波洛克作品(图2)中的圆点表达着形象饱满,不规则点表达着形象随意、自在,给人以玩味、遐想的空间。张旭草书中线条的变化更为丰富,细劲的线条有灵秀有力的感觉,粗壮的线条有浑厚之感,侧锋线条有潇洒超脱感,中锋线条有坚实圆润感,藏锋的线条有含蓄感,露锋的线条有生辣感,偏锋线条有浮躁薄削感。同样,波洛克作品中的直线给人以硬朗、锐利之感,曲线给人以轻松、优雅之感。这种线的变化在波洛克的作品中经常性出现,已成为他抽象绘画中所特有的的符号性元素。
现代书法家林散之(图3)、沙孟海等,都十分讲究墨色的浓淡转换、枯润映衬,作品中对于墨法的运用恰到好处,力求产生一种错综变化的视觉效果,墨法中的浓淡枯润使得字与字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产生了前后空间的效果,从而赋予作品轻重、胀缩、和谐的美感。波洛克的作品(图4)中具有颜色的厚薄、冷暖等对比,对比之后,又服从于画面整体的安排,达到画面色彩的相对和谐,同时,其作品中还经常利用中性色(白、金、黑)参与调和。线条、色块之间进行反复的叠加、穿插,物象之间也存在着前后遮挡关系,从而使画面产生了错乱反复的前后空间效果。
通过比较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在视觉形式上,草书艺术中的语言符号与波洛克抽象画中的语言符号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在点线的变化、运用以及所产生的空间效果上都有着相同的一面。因此,欣赏波洛克的抽象画可以从点画、线条以及线条的组合穿插所形成的空间效果这几个方面来看。
二、草书章法布局与抽象画形式构成
(一)草书章法布局
在书法艺术中,章法布局又被称为“分行布白”,它是一幅书法的总体布局,关系到总体审美效果,是构成书法艺术整体结构美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用来处理行与行、字与字以及字的点画关系的技法总称。唐孙过庭在《书谱》中说道:“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3]”。因此,在作品中应使幅与幅、行与行、字与字、字的点画之间组成一个整体,使作品有一种贯穿全幅或数幅的精神和气质,从而达到美的意境。作为草书,其章法亦是如此。不过草书的章法又显得相当自由、随性,尤其是对狂草而言,章法中的重点在于动态曲线的丰富变化和空间疏密的跳跃性。它不像其他书体那样,有着大致共同的章法程式,它的章法布局中忌讳把字堆叠在一起,主要是从作品的总体疏密、行间疏密、前后呼应、题款钤印的位置以及字与字之间的连贯、停顿、虚实等这些方面来体现。
(二)抽象画形式构成
抽象画的形式构成是指抽离了自然界的具体形态,更加侧重于纯形式语言的画面建构,从而按照美的形式规律进行空间布局,这一点就如同谢赫“六法论”中的“经营位置”,这种形式构成概念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是很接近的。在波洛克的画面形式构成中,具有着一定的偶然性、特殊性和随机性,他所运用的材料、技法以及画面的图式等要素都具有原创性,画面中的表现形式是非常灵活自如的,是一种独特的抽象艺术。
(三)二者的对比分析
怀素《自叙帖》(图5)中的章法布局是前半幅稍密,后半幅稍疏,有的局部极疏放,有的局部较茂密。字里行间也透漏着疏密关系,如“豁然”一行,首二字密,“心胸”二字极疏,末尾又稍紧,“无凝滞”一行,首位皆密,中间“滞”字极其疏放,这就体现出一种跳跃性的节奏美。同样字的连贯与停頓也是如此,第一行数字一气呵成,仅在末尾做一小停顿,犹如音乐上一长节拍加一短拍,体现着一种流动感和韵律感。在波洛克的画面中同样能体现出。
波洛克作画随意、自由,画面中点线面的形式构成,线条的穿插、缠绕,总体疏密安排等都是十分妥当的。其作品《灰与红》(图6)中疏密有序,画面给人一种很狂野的张力,仿佛要冲破画面,向外延伸,意味无穷。画中点画、线条的恣意纵横、缠绕,犹如书法中的墨迹一般,尤其对狂草而言,它具有着中国草书艺术中的豪迈、狂野之气。画面中层次丰富、空间深远,还留有空白,使画面透气,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这一点与草书中的“分行布白”是相同的。
三、总结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草书的章法布局中同样可以欣赏到波洛克抽象画中的形式构成。二者在整个作品的总体疏密上、局部疏密上以及点线的组合、穿插、连贯、停顿等方面存在着相似的一面。
参考文献:
[1]常敬宇.谈中国书法艺术的和谐之美[J].汉字文化,2013(4):87-90.
[2]李鑫华.中国书法与文化[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2,8.
[3]王岳川.书法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4]王宏.长风空月:草书之美漫谈[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3.
[5]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仇英《诸夷职贡图》的服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