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绍宗
自忽必烈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先后建立了三个控制帝国交通、军事、政治与经济、文化的都城——上都、大都和中都。在这三个都城之中,大都即后来的北京,压在今北京城下,难以见到;上都位于今内蒙古正蓝旗,在明清两朝重复利用;中都位于今河北省张北县西北15公里,虽使用时间不长,但未被后世扰乱,呈现给世人的是一幅就地原封未动的帝都面貌,其结构布局保存完整,时代单一,对于研究元代都城建筑格局、建筑特色非常重要,是研究中国10世纪以来城市发展演化的重要代表。元代都城上承宋金,下启明清,对了解我国古代都城制度的渊源演变具有重要作用。
元中都于1307年由元武宗海山下诏创建,1311年元仁宗敕令停建,其时宫殿和主体建筑已经完成,至元末废毁。之后 ,除史书中的零星记载外,这座曾经的草原都城长期湮灭,讹传纷纭,遗址更是鲜为人知。1998—2003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立项对元中都进行勘察发掘,从而使其面目得以揭露。2012年,张春长等编写的《元中都——1998—2003年发掘报告》(后文简称《元中都发掘报告》)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受到广泛关注,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这项延续15年的浩繁工程,从立项到报告出版,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入选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成果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确定了元中都的位置,为平息争议提供了铁证。
第二,揭示了元中都布局和核心建筑的重要特征,填补了多项空白:
1.勘证了元中都宫城、皇城和郭城三城相套的都城建筑格局;
2.元中都宫城结构特点是南向崇方,体现了对中原古代都城的模仿、继承;
3.中心大殿“土”字形台基凸显了至尊之位,是全面揭露的元代皇宫“工字殿”的唯一实例,高台建筑体现了天子君临天下的崇高地位,蕴含着“五行”“择中”理念的传统设计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4.宫城南门采用三观过梁式门洞的传统样式,渊源于大都崇天门,但内设碧瓦红墙重门结构的广场是首次发现;
5.宫城西南角台应为三重子母阙角楼墩台,古云“天子三出阙”,这是等级最高的建筑形式;
6.皇城南门采用简明牌楼式,与普通城门不同,别具一格,也是元代考古发掘所仅见;
7.元中都体现了草原帝国都城的鲜明特点,兼具草原文化与中原传统文化的双重特色,宫城内各类建筑按照通过南、北门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同时又在宫城北部空白地带设立毡帐区。
第三,深度解析了出土文物的内涵。出土的文物都是体现着崇高建筑等级的艺术珍品,如汉白玉螭首和龙纹角柱,琉璃瓦当、滴水、鸱吻、鸟喙神兽、天马、行什和龙纹方砖等,达到了功能性和装饰性的完美结合,符合宫廷和营造法式的皇家规格,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成就,代表了元代营建大师的最高技术水平。
《元中都发掘报告》是在系统区域调查、全面钻探测绘、精确细致发掘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部正规严谨的科学考古发掘报告,全面细致地介绍了元中都的勘测和发掘成果,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全书分上、下两册,共1200余页,大16开,结构紧凑合理,内容科学翔实,行文流畅清新,图表系统精确,图版主次分明,尤其是对重要遗迹和文物从多角度拍摄,整体与细部兼顾,便于读者的比对观察。作者在实地考察和翔实记录的基础上,遵循材料客观全面、结论严谨可靠的基本原则,以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相依托,以凝炼而得体的历史诗句点题,图文并茂,不仅概述了元中都周边的自然地理环境,还在注释中对与元中都密切相关的历史地理名词作了详细说明和深入考证,既便于读者的阅读检索,又不影响深入理解,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
元中都考古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边发掘研究、边保护利用的全新思路,因而发掘、结集、成果转化是同步进行的。2010年,由这部考古报告进行了详细解析的遗存和数千件文物支撑的元中都博物馆开馆,这是我国第一个蒙元历史专题性博物馆,也是全国第一个以单一朝代为主题的博物馆。从鲜为人知的“白城子”,到确认元中都,再到1999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跻身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河北省政府公布保护总体规划,最后到2013年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成为我省首次入围的文保单位,元中都的每一个里程碑事件,都与《元中都发掘报告》的编写进程相辅相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报告不愧是实现元中都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更高目标的坚实基础和必备条件。
《元中都发掘报告》是一部高质量的科学考古发掘报告。元中都的发掘及报告的出版是我国城市考古特别是元代考古的重大突破,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考古学资料。笔者相信,这一报告不仅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关注,也将引起其它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而有力地推动中国都城考古和北方民族历史的研究,并为带动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动力。
〔责任编辑:成彩虹〕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重现大元帝国草原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