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俗新闻近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重视频繁出现在媒体上,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本文以笔者十多年写作民俗新闻实践活动经验总结为主,对民俗新闻作初步探索。
[关键词]民俗新闻 民俗新闻表现形式 民俗新闻的风格追求
一、民俗新闻的崛起
民俗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习惯并流行、传承的生活模式。
近年国家层面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强调“文化立国”、“国家文化软实力”、“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等等,使民俗文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珠三角,民俗文化也受民间如火如荼的推动,例如每年端午龙舟相关活动、各地宗祠庆典活动等,即使身处现代化大都市广州,在最现代化的CBD中,也能见到传统猎德村的独特的祠堂群、“龙舟景”。笔者连续十余年采访报道龙舟活动,这批报道是珠三角最早的龙舟活动一批媒体记录。如 《生猛龙舟千桨并举戏珠水》[1]等等。
民间的广大普及力量不单使民俗活动深入人心,也推动了地方政府的重视。政府以其雄厚资金、组织能力及影响力汇聚大众,更推动了民俗新闻的广泛发展。比如在广州的南海神庙波萝诞唯一千年庙会,政府将其办成“广州民俗文化节”,2014年已经第10届,还逐步打造“岭南文化节”;参与者历年递增,从七八万人次到如今四五十万人次。借助七夕乞巧活动,政府办成“广州天河乞巧文化节”。借助城隍庙重修契机,“广府庙会”也办起来。此外,每逢春节、清明、重阳、中秋、圣诞、情人节等节庆,媒体均大量报道。民俗新闻正形成自身的主流风格。媒体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弘扬代表民生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的优秀代表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有促进作用。创立民俗新闻学正当其时。
民俗新闻学的创立研究,在新闻学、民俗学都是一个全新的充满了中国本土特色的角度。对于新闻学而言,民俗正以其独特的区域文化生态,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让新闻更加具有深度和底蕴;对于民俗学而言,新闻所拥有强大的社会效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对民俗的保护、传承发扬做出巨大贡献。
二、民俗新闻的表现形式
1、新闻视角的新颖性
民俗新闻不能止于有闻必录,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忘记文化精神实质与弘扬挖掘。如龙舟活动报道,笔者参与很多,力争每次都实现新的突破。比如《广府风俗:“四月八,龙舟透底挖”——龙舟“起龙” 习俗趣谈》[2],全景式地展现习俗。《老外撑龙船》[3]体现的是外国人对中国传统的特殊体验,又影响着中国人的观念。《龙潭村首发龙年明信片》[4]虽然以很小的角度切入,从小小一张明信片却能奇妙地折射这古老民俗的传承。这些民俗报道,从不同角度与层面透视民俗多元特性。
2、图片的运用
圈内人所谓“读图时代”,就是读者需要以最快的时间速览报纸的主要内容,高质量的图片新闻能将新闻最核心的元素高效便捷地作点睛之笔。笔者多年报道中,一直坚持文图并重,努力以独特冲击力图片加强表现。如《快到四月八 车陂起龙船》[5]以刚从涌里起出的龙舟前去修整,即将穿过小桥时形成奇特构图,与乡村古桥与现代小洋楼,又构成了比较强烈对比,加深了传统与现代反差寓意。《赛龙夺锦》[6]具有一定冲击力和思考深度。
3、语言切合受众心理需求
不需赘述新闻语言表现的重要性。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当然是基本要求。更高层次的要求、最能拉近与受众心理需求的语言是什么?“亲不亲,故乡人,”本土化最亲切乡音仍然是一个重要选择。反映本土民俗需求贴近性不言而喻。笔者的追求,“四月八,龙船透低挖”这样的俗谚比较凝炼地以拉近受众心理距离的语言透析出岭南特色的龙舟、端午活动的内涵(如《快到四月八 车陂起龙船》),从采青、请龙、起龙、赛龙、藏龙;到扒仔、金猪、龙舟趁景等等,充满民俗风情“生猛”体现。
4、体裁表现的多样性
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也要求表现的丰富多彩。媒体应综合言论、深度、系列等多种体裁表现方式,肯定是放大新闻效应的良举。对粤地过年炮仗现象的思考,《阔别十四载,尚念鞭炮否?》,并配发社论《孩子不识事,何故乱放炮若有玩耍处,哪会惊煞人》[7]。在2009、2010年春节期间作了继续追踪报道。
5、版面组织设计
版面有策划组织,则眉清目秀,脉络清晰,目标明确,犹如为高屋广厦奠定基础;相反,则只能随波逐流,甚至流于平庸乏味,只能筑毫无特色的简陋小屋。近年,每逢乞巧、中元、龙船、北帝诞、天后诞等等重大民俗活动,采编协同统筹安排,成功地在羊城晚报版面上体现出来。参见《今年去哪里睇龙船?》[8]、《广州赛龙地图》[9]等。
6、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一定时期内,对具体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所做的设计与规划,也可以说是“战略策划”。采编对题材事先筹划,对如何进行报道,进行分析、构思,反复比较、酝酿、调整,以达到一定的报道目标、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例如波萝诞千年庙会、广州乞巧文化活动都整体报道,都是策划结果。比如笔者“走马羊城看年俗”、“追寻广州的年味”、“千年庙会波萝诞”,通过采编合作,宏观立体地展现岭南民俗风情画卷[10]。
三、民俗新闻的风格形成
风格指作品的个性和特色。民俗新闻在白热化的媒体竞争中想要有一席之地,必需要形成自身的风格。笔者经过自身多年写作具有了一定的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有别具一格的风格和吸引力。
1、人文化
人文主义关怀色彩,对人的关心、爱护、尊重、激励等,这是社会进步文明标志,人类意识提高的标识。新闻报道作为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和最常见的文化载体,应当肩负起历史的担当。笔者在端午龙舟、春节年俗、乞巧以及南海神、北帝、观音、天后、金花等等丰富多彩内容中,抒合民俗人本精神与思想,加以特色体现。
在番禺的著名的传统制作龙舟古村,记者深入探究透析龙舟制作工艺现状后写到:“龙舟制造前景会怎样呢?无论第五代还是第六代师傅都表示,自己儿子都另有工作,龙舟作坊里,工人几乎都是四五十岁以上。而且没人将这门手工技术用文字记载下来,基本上都是口耳相传、现场传授,而且家族式传承居多。黄师傅望着河涌外青青的田地说,这片地方也是尺土寸金,不知何时就被征地了,那时广州唯一的龙舟基地恐怕就只能存在下一代记忆当中了。”[11]
2、本土化
本土化发展成为媒体应对激烈竞争的一项基本策略。新闻本土化是对本地信息的深层挖掘;但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性大众媒体面对的也不仅仅是本地受众。特别是现在城市人口流动性很大,这就不应简单理解为方言、俚俗语等运用,而应着力打造地域、时代、阶层共同乐闻乐见表现形式。上文提到的《广府风俗:“四月八,龙舟透底挖”——龙舟“起龙” 习俗趣谈》、《快到四月八 车陂起龙舟》等均有表现。
3、集约化
民俗新闻的报道方式应该不拘一格。民俗事象涉及到生活诸多方面,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评议传承、伦理沿袭、社会组织关系等均和人民群众民俗习惯有千丝万缕关系。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习惯不尽相同,整合各种方式:专题、系列、典型、深度、连续、评论等全方位、立体展现民俗风貌,获得更多信息,体现价值。
有时,简简单单的白描更能体现《周敦颐后人故乡八百载古风犹存》[12],叙述《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后人南村年俗中的生菜会,其中体现其高洁志向影响、凝聚族人的深层揭示。而系列报道又能从整体上给人立体化展示,如《走马羊城看年俗》系列,见《羊城晚报》2005年2月19日——24日连续报道。
4、视觉化
注重图片运用,用直观意义元素,打破了沉闷和枯燥。见下图。
5、主流化
风格的民俗新闻充分体现文明先进的价值导向。尤其需要重视的是,某些习惯与现代文明冲突,能够将健康的文明传承之道引向。如《三百年横沙会变身书香节》[13],即以古村横沙“书香街”为契机,有三百年历史的特色民俗,华丽转身为书香节导向作出有益探索。
结语
专家学者认为,人类创造了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同时又生活在这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中,在自己民俗文化中潜移默化。新闻传播、传媒业离不开社会,深受社会环境影响,人们需要通过新闻媒体的信息及时了解社会的变动,迅速对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动做出反应调适。大众传媒细分市场、分众传播,主动去适应受众需要,是基于受众不同的民俗文化背景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心理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特色民俗新闻及民俗新闻学理论建构,也正是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嬗变的主流需求。
参考文献:
[1].邝穗雄.羊城晚报,2004年06月19日A5版;
[2].邝穗雄.羊城晚报,2009年05月10日B3版;
[3].邝穗雄.羊城晚报,2012年06月19日A15版;
[4].邝穗雄.羊城晚报,2009年05月27日A5版;
[5].邝穗雄.羊城晚报,2007年05月19日A1版;
[6].邝穗雄.羊城晚报,2013年06月07日A1版;
[7].邝穗雄.羊城晚报,2006年01月26日A5版;
[8].邝穗雄.羊城晚报,2009年05月23日A6版;
[9].邝穗雄.广州日报,2012年6月22日A18版;
[10].邝穗雄.羊城晚报,2005年2月17--24日、2007年2月、2010年2月10--17日相关版面;
[11].邝穗雄.“龙舟村” 天天新龙船入水.羊城晚报,2009年05月15日A10版;
[12].邝穗雄.羊城晚报,2005年2月18日A8版;
[13].邝穗雄.羊城晚报,2009年2月19日A10版;
[14].张斌.从文化人类学视野考察民俗新闻传播学的构建.今传媒,2007年06月18日;
[15].卜元,刘婷.新闻民俗学.中国民联出版社,2008年8月版;
[16].李敬儒.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功能.今传媒,2009年12月23日;
[17].张念贻.打开新闻民俗学潘多拉盒子的中国钥匙.人民网,2010年4月12日。
作者简介:邝穗雄(1963—),男,研究生学历,现任羊城晚报社编辑、记者;研究方向:新闻学、民俗学、文学等;多年从事新闻及民俗、民间文化工作,获广东省民间文艺报道一等奖、广州文艺奖二等奖等;现工作单位羊城晚报社,为广东民俗文化研究会理事、民进广州市委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天河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