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是多民族多文化国家,这些文化类型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圈,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心理。本文以佛山地区北帝信仰为角度,探讨岭南文化体系下产生的区域文化心理。
[关键词]区域文化心理 岭南 北帝
一、区域文化心理的产生
现代学术史上第一个界定文化的学者是人类学的鼻祖泰勒,他认为: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则从抽象的定义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的定义:一个群体或社会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人们通过观察和接受其他成员的教育而学到其所在社会的文化。文化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促进了人体生物进化,文化本身成为人类环境中的一种力量。
区域文化心理学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不同历史区域、地理区域、文化区域、生态区域人群的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性格、民族心理展开系列的研究。然而不同区域的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其心理也必然存在很大差异。中国是多民族多文化国家,划分为东北、西南、东南、西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大区。各大区域的因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构成不同,将其归纳为齐鲁文化、中原文化、燕赵文化、关中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滇黔文化、闽台文化及西藏文化、蒙古草原文化、松辽文化。这些文化类型造就了全国各地不同的文化圈,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心理。
二、区域文化下的社会认同问题
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一词最早由精神分析学派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用以表述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并指出这是一种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的表现形式。在塞缪尔·亨廷顿看来,认同“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自我认识,它是自我意识的产物:我或我们有什么特别的素质而使得我不同于你,或我们不同于他们。”随着认同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Tajfel等人在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社会认同理论,后来Turner又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Tajfel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社会认同的完成也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社会建构或者心理建构的暂时完成,然而社会认同永远是一个连续性的问题,这连续性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变化是影响社会认同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社会认同可以区分为身份认同或自我认同、语言认同、族群认同、民族认同等等几个方面,从区分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到文化色彩的影子。社会认同永远都摆脱不了文化的束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在人类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这个文化总体通过传统根植于社会意识中,时刻以一种无意识权威的身份来改变和塑造着区域文化心理。
三、岭南区域文化的形成
千百年来,岭南文化在岭南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无疑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是生存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的,由此形成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从事精神文化的创造活动。因此,要了解岭南文化心理,首先必须关注岭南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们由此而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
珠江三角洲地区,港汊纵横、河网密布,形成了鱼塘水田交错分布的“鱼米之乡”景观。粤人为了适应和改造自然,创造了独特的水陆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基塘系统,成为岭南地区特有的人文景观。岭南水果、鱼跃人欢、四季花开、千船竞发是南粤显著的区域形象。此外,本地区的粤绣(全国四大名绣之一)、抽纱、潮绣、绣衣等丝绸类工艺品,以及佛山石湾的陶瓷和潮汕彩瓷,从原料、题材的选取,表现手法的运用,都与粤地水网环境等密切相关。粤曲、粤剧是河网平原水乡泽国环境下的产物;客家山歌、对歌则是山区特殊环境下的产物;至今为止,文化意义上的岭南学派业已形成,如戏剧上的粤剧、潮剧,音乐上的广东音乐,国画有岭南画派,歌谣上有粤讴、木鱼、龙舟之类。
虽然岭南文化发展较晚,但由于它的兼容性而使其能够迅速崛起和发展。事实上,兼容是岭南文化的诸特点之一,是岭南文化的最优的特质,也是岭南文化景观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兼容,就是兼收众长,为我所用,不自我封闭地不断地向外吸取,以达到自我充实、自我提高与自我完善的目的。因而,兼容性也是开放性的一种表现。至明清时期,岭南文化以其博大的胸怀由开放而兼容,如就世俗文化方面,当时便出现了:人们广做生意,不管内商外商,不管开铺定居,只要有钱赚,来者不拒;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千方百计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不管什么渠道、什么方式,来者不拒;对外来的语言文化、思想习俗,只要有用,只要适应,同样来者不拒。
四、从北帝信仰看岭南区域文化心理
北帝据说拥有消灾解困,治水御火及延年益寿的神力,故颇受拥戴。北帝信仰在岭南地区十分普遍,北帝信仰中又以佛山祖庙的北帝崇拜最为鼎盛。佛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下四大名镇”和“天下四聚”之一,是“兴于明而繁于清”的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这里集中了岭南传统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其中,民间信仰尤为突出,有“越人尚鬼,而佛山为甚”的说法。至民国初年,仅7平方千米的佛山镇就有神庙、寺庵和道观200余座,祠堂近400座。佛山民间神祇特征的形成受到地理环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相互渗透交融的影响。佛山所处潮湿炎热之地,基塘密布、河网纵横,内河航运十分繁忙。明清以来佛山商品经济相当发达,科举人文兴盛。折射在诸神崇祀中,航运保护的水神崇拜比较普遍。
北帝崇拜并不是岭南的土著原始信仰,但这正说明了粤人对于外来文化的兼容心理。自宋代以后,随着中原士民的南迁,北帝信仰在广东开始普及,至明清时期达到兴盛。根据对清至民国初年广东32个府、县和镇神庙的统计,共有主祀北帝的神庙202座,现佛山地区范围内的北帝神庙数量占一半以上,即53.46%集中在南海县、顺德县、高明县和佛山镇,形成广东北帝信仰圈的中心。佛山的北帝信仰源于宋代,明清以来十分兴盛。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记载,佛山镇有主祀北帝的神庙9间,另外,还有北帝部将的各类神庙至少10余间。而且佛山镇的北帝庙在广东占有重要地位,“吾粤多真武宫,以南海佛山镇之祠为最大,称曰祖庙”。可见,佛山祖庙奠定了广东北帝信仰圈的核心地位。
北帝作为水神,是佛山民众对于地理环境认知的反映。但随着佛山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用的功利主义心理驱动下,北帝神逐渐演变为航运和商贸保护神,“梯山航海而来者,香烟血食,靡不望祖庙荐享而输诚”,祖庙被视为“天下商民之祖庙”。在明正统十四年(1449)抵御黄箫养起义的战斗中,佛山乡民借北帝“法力”,利用民众对北帝的迷信心理,鼓舞和凝聚乡人,达到团结御敌的目的。明景泰三年(1453),祖庙被敕封为灵应祠,并将灵应祠祀列入官方祀典,“春秋致祭,以答神庥”。同时,朝廷旌赏梁广等二十二人为“忠义官”,并于明正德八年(1513),乡民在灵应祠右建忠义流芳祠。可见,由于佛山祖庙的特殊地位,通过官方的介入,以及士绅不断演绎北帝灵应的传说,北帝最终成为佛山全镇的保护神。
佛山有许多与北帝信仰相关的活动,如北帝坐祠堂、乡饮酒礼和颁胙等。北帝坐祠堂是把北帝神像(俗称行宫)逐日安放在八图土著各宗族的祠堂内,供该宗族的人拜祭。每逢春秋二祭,八图土著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到祖庙祭祀后参加宴饮,并能领到北帝所颁胙。其中,尤以北帝巡游最能体现出北帝信仰对区域文化心理的整合作用。明初北帝巡游主要是在古九社所在的中南部各铺区的八图土著聚居空间。至清代,北帝巡游已经不限于此,而是遍及整个佛山的空间范围。从巡游的路线和各种关于北帝信仰的民俗活动,都能说明粤人对于自己岭南区域文化的认同心理和族群的归属心理。这种认同与归属带来的是社会的和谐,创造的是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海钟,冯媛媛.文化类型论与中国区域文化心理类型解析.阴山学刊,2010(1);
[2]姜永志,张海钟.中国区域心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整合探索.心理学探新,2010(2);
[3]李凡,司徒尚纪.民间信仰文化景观的时空演变及对社会文化空间的整合—以明至民国初期佛山神庙为视角. 地理研究,2009(6);
[4]叶岱夫.岭南文化区域系统分析.人文地理,2000(5);
[5]肖海明. 北帝(玄武)崇拜与佛山祖庙.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2(2)。
作者简介:王晶(1983—),女,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现任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办公室副主任。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从北帝信仰看岭南地区区域文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