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因灯面图案由刀凿针刺成孔,灯身无骨而名。临海的城,仙居的灯,黄岩的乱弹呀呀声”,台州民谣中,早就有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印记。“无骨花灯”这项堪称民族瑰宝的绝艺正在逐渐成为仙居为人熟知的金名片,而仙居皤滩的"针刺无骨花灯",更被人们誉为“灯海明珠”。
针刺无骨花灯的历史渊源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又称“唐灯”或“神灯”。传说唐开元年间,皤滩村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路,被一仙女以一盏“神灯”引路。此灯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灯身没有骨架,全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秀才返家后,依样画葫芦进行精工制作。制成后悬挂在自家门口,人见人爱、赞不绝口。"神灯"在秀才家落户后,仙女即变作村姑与秀才结为夫妇,夜夜陪秀才诵读诗文。大考之年,秀才得中状元。后来人们就把这盏无骨花灯称作“状元灯”。随后,状元又把这种灯进献到宫里,从此皇宫就有了“无骨小宫灯”。状元夫人山姑逐渐把这种“神灯”的制作技术传授给皤滩村的村民,从此,这种神灯的制作工艺就长期流传在仙居民间。
针刺无骨花灯发源于浙江仙居皤滩,此地明清时为浙东南的重要商埠。明清时技艺日趋精湛,民国初,发展到鼎盛,花色品种多达80余种。截至2007年已抢救恢复27种。
在仙居,闹花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每年元宵闹灯,花灯与佳节水乳交融,一村闹花灯,闹遍四邻村,闹花灯成了仙居民间主要的风俗传统。而源于唐代的针刺无骨花灯技艺独特,奇的是灯身没有骨架,全灯由十几片(最多58片)绣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古朴典雅、玲珑剔透、轻巧能飞,深受人们喜爱,在每年的元宵闹花灯中独占鳌头。明清时期,针刺无骨花灯盛极一时。
据目前还健在的老人说,前清时(即清朝),这种古花灯的式样已发展到很多。其中一种叫“珠蓝灯”的古花灯,灯周围的花纹,是用一种叫“水上浮”的绣花针刺成。当时,制这种灯的工钱,每盏就要一担米。这种“珠蓝灯”,当时是进献给皇帝的贡品。民国时期,有一对“仙居皤滩花灯”在杭州展出时,外宾看后,赞不绝口,称它为“神奇的无骨花灯”。
针刺无骨花灯的独特工艺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技艺十分独特。灯面图案均由刀凿针刺成孔,经过透光留影而成,特别是造型方法在中国花灯中独树一帜,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质灯片折拼粘接而成;造型的千变万化和图案的丰富多姿,形成了繁多的花色品种。
民间制作这种花灯的工艺也比较复杂,针刺无骨花灯是一种纯粹的工艺灯,灯体不大,高约40厘米,灯体用红绿两道土纸粘贴而成,没有一丝骨架。每盏灯由10至58个灯面组成,凹凸成像,并用绣花针刺成各式花纹图案,针工之精细达到每平方厘米50孔以上。它重夜彩,夜间观灯,灯体玲珑剔透,各式花纹图案透过针孔熠熠生辉,要经过绘图、粘贴、烫纸、剪样、装订、凿花、拷背、刺绣、竖灯、装饰等十道主要工序。也正由于针刺无骨花灯的制作工艺复杂,对于制作者的耐心和细心程度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因为完全依赖手工,一盏20厘米见方规格的灯就需要一个手艺人加班加点10多天才能完成。
针刺无骨花灯的独特工艺还表现在它的式样上,它有单体小灯和组合杠灯两大类。单体小灯可制成各种造型的荔枝灯、桂圆灯、魁头灯、宝石灯、花瓶灯、花篮灯、菊花灯、蝴蝶灯、珠灯、绣球灯、八角灯、小宫灯等近50种,栩栩如生;大型组合杠灯,卦60-100盏左右单体小灯根据灯的主体造型或内容不同组成鼓亭灯、细乐亭灯、轿里狮子灯、宝塔灯、牌坊灯、大花篮灯、财神灯、长旗灯、鲤鱼灯、走马灯等,气势宏伟壮观。单体小灯除了用来组合外,还用来作诸如龙门马灯、鲤鱼跳龙门等民间舞蹈类花灯的装饰,每逢元宵、庙会或庆典活动等,各地竞相举行灯会活动,观众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目前能制作这种花灯的老艺人已经很少,为了抢救这一民间艺术遗产,1985年,成立了仙居“皤滩花灯协会”,组织人员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搜集、整理仙居民间各类古花灯的制作艺术。2006年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