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千里寄相思
吴婷婷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面对中秋佳节之圆月美景,南宋词人范成大发出过这样的感悟。中秋赏月,成就了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共鸣。自南北朝萌发赏月习俗伊始,每逢中秋来临,赏月谈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这些情景,在自古以来的中国古画中就有鲜明的体现。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过赏月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而在唐李白的《月下独酌》中,赏月的诗句有了更生动的意境,“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由此可知,赏月之风古往今来就已存在。
有竹庄里感叹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从明朝开始流行。传说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给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因此,明朝时期中秋赏月的习俗已初具规模。明朝时期,中秋也被称为“团圆节”。《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沈周作为吴门四家中最年长者,对此也更深有体会。
沈周(1427年至1508年),字启南,晚号石田、石田翁,江苏长洲(今苏州)相城镇人。父辈皆隐居不仕,均工诗文,能书画。本文所介绍的画卷名为《有竹庄中秋赏月图》,“有竹庄”,即为沈氏世代隐居之寓所。
沈周不仅继承了他的父辈隐居不仕的家风,诗文书画之艺亦为家学渊源。他早年也曾跟杜琼学画。杜琼的画法基本上完全传承了元人,因此沈周早年的画风也未能脱出宋元文人山水画的窠臼;40岁之后才逐步显现出他个人的独特风格——早岁较细谨,晚年则粗犷。58岁时始号“白石翁”,此时才开始在画上钤“白石翁”之印。这幅《有竹庄中秋赏月图》即钤有此印,可证是他的晚年杰作无疑。
《有竹庄中秋赏月图》在题识中有这样的叙述:“少时不辨中秋月,视与常时无各别。老人偏与月相恋,恋月还应恋佳节。老人能得几中秋,信是流光不可留。古今换人不换月,旧月新人风马牛。壶中有酒且为乐,杯巡到手莫推却。月圆还似故人圆,故人散去如月落。眼中渐觉少故人,乘月夜游谁我嗔。高歌太白问月句,自诧白发欺青春。青春白发因不及,豪卷酒波连月吸。老夫老及六十年,更问中秋赊四十。中秋赏月,与浦汝正诸君同赋。汝正出纸索画小景,并书于纸尾,长洲白石翁沈周书于有竹庄之平安亭。”
从这段题识中我们不难看出画家的人生感悟,面对亘古不变的圆月,感叹“古今换人不换月,旧月新人风马牛。”而据诗中“老夫老及六十年,更问中秋赊四十。”可推知此卷为沈周于成化二十二年即1486年60岁时所作。画面描绘的是沈周在其居所“有竹庄”内的平安亭与友人中秋饮酒赏月时的情景。山水清胜,竹树桥亭,明月高悬,景致幽静。书法部分则是沈周满怀激情,以七言律诗的形式抒写。该卷画作笔墨雄健老辣,格调疏简苍劲,意境清幽高旷,具有粗沈山水画的特点。书法则结体严整,笔法沉着稳健,苍劲老练。整卷书画诗文相映成章,堪称诗、书、画三绝。
士人静坐独赏
中秋赏月习俗到了清代之后,月圆之夜,几乎家家各有宴会,以酬佳节。人们还会以中秋夜的晴雨,占次年元宵阴晴。谚云:“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雨打灯。”《清嘉录》有记载:“妇女盛装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走月亮……”此时间记录赏月风俗的古画更是颇多。清代著名宫廷画家冷枚的《赏月图》正是描绘此时赏月之景。
冷枚,清代宫廷画家,生于1670年,公元1742年尚在。字吉臣,号金门画史,山东胶州(今山东胶县)人。他曾经历了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善画山水、人物和仕女画。谈到他的画的师承,“初师同邑焦秉贞”。而焦氏与他同乡,康熙时官钦天监五官正。善画山水、人物和花卉。他吸收西洋画中的明暗透视法。而冷枚之画,深受焦氏画风影响。后由焦氏推荐,冷枚进入清宫作画,其人物画在当时颇负盛名。《胶州志·冷枚传》云:“工丹青,妙设色,画人物尤为一时之冠。”
冷枚的人物画确实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从这幅描绘中秋赏月的《赏月图》中就可见一斑。此图为绢本,设色画。纵119.8厘米,横61.2厘米。画中士人静坐独赏清辉明月,两位侍童候立于两侧,别有一番情趣。人物造型纤秀,衣纹简练流畅,构图新颖简洁,设色清雅质朴,画风精工细腻,学焦秉贞十分到家。画中阴阳明暗的表现,受西洋光影技法的影响甚深。
十女登台赏月
到了清末至民国时期,赏月习俗更是多种多样,祭月、赏月、拜月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关于民间拜月的习俗有这样的来历: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仕女拜月、赏月,也成为了画家们描绘摹写的对象。
陈少梅(1909年至1954年),是20世纪中期北方画坛极为重要的画家之一。早年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后入“湖社画会”成为骨干画家,长期在京津地区从事美术教育活动,在绘画上继承、宣扬了由乃师金城提出的“精研古法,博彩新知”的艺术理念,深入钻研传统而不囿于“泥迹袭貌”的皮相之术,既传古意,复见新姿,形成了具有一定时代气息的新风格。
此幅《赏月图》立轴为设色纸本,长127厘米,宽76厘米,画10位仕女于中秋佳节登台赏月的情景。画面设色古雅,面貌清润明洁、灵秀雅丽。仕女们登台望月,或凭栏静坐,或登台私语,形象地抒发了她们的美好愿望和高洁品德。画面右侧题识清楚地写着“丙戍夏五擬清人画意少梅陈云彰”,可知这是画家模拟清人画意而作的。画面仕女皆为清朝装束,修颈、削肩、柳腰也为当时的流行风貌。
清代作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仕女画发展至此,被抬高到居山水、花鸟诸表现题材之上的至尊地位,正如清代高崇瑞《松下清斋集》所言:“天下名山胜水,奇花异鸟,惟美人一身可兼之,虽使荆、关泼墨,崔、艾挥毫,不若士女之集大成也。”这时期的仕女画在创作上日益脱离生活,成为一种概念化、程式化的表现题材,画作中的女子无论是贤妇、贵妇、仙女或从军习武的花木兰、梁红玉等皆拥有着修颈、削肩、柳腰的体貌,长脸、细目、樱唇的容颜,“风露清愁”、黯然神伤的小家碧玉般韵致等。陈少梅先生的这幅《赏月图》正是深得此意的杰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