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浅析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展与演变

浅析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展与演变吴启昌[摘要]陶器的产生是新石器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岭南地区因其所处地理区域单元不同,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展与演变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本文从岭南地区制陶工艺、器形、纹饰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其发展与演变情况。[关键词]新石器时代岭南地区陶器发展演变一、引言岭南位于南

浅析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展与演变

吴启昌

[摘要]陶器的产生是新石器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岭南地区因其所处地理区域单元不同,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展与演变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本文从岭南地区制陶工艺、器形、纹饰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其发展与演变情况。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 岭南地区 陶器 发展 演变

一、引言

岭南位于南岭山脉以南地区,主要指广东、广西两省。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它北依五岭,南临大海,是一个相对独立于中原华夏文化地理空间中的一个典型的封闭区域,是中华文明多元文化中的重要一元。珠江水系由西江、北江、东江和三角洲网河组成,流域面积甚广。平原、台地、丘陵缓坡、石灰岩溶洞等多样的地貌,丰富的水源,适宜的气候,较好的生存环境以及充裕的食物,为岭南地区古文化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地理、自然、生存条件。新石器时代岭南地区的陶器文化发展与演变也具有浓厚的本地土著特色。

二、新石器时代岭南地区陶器发展概况

陶器是古代人类最具有开创性的发明。黏土加适量的水与石英碎粒等掺和料和成泥,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黏结力,用手塑成罐、碗、杯、钵、盆等简单器形,将干燥过的坯体加以焙烧,在烧成过程中坯体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而改变材料的物理性能,变坚硬结实。陶器的产生,不仅改变了人类对食物的炊煮方式和盛装方式,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组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数量较少,由于陶器易碎,一般出土的都是陶片。陶胎较厚,夹石英岩颗粒稍大,火候低,质疏松,贴塑成形。除素面外,纹饰为粗绳纹或称条纹。器形单一,形制原始古朴,为直口圈底釜罐类。陶器起源阶段的制陶工艺逐步进步的主要特征:筑法由泥片贴塑法向泥条叠筑法发展,纹饰由粗放向细致发展,器形由单一向多种发展,形制由简陋向复杂发展等。工艺比较原始、淳朴,几乎无装饰纹样。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工艺有了提高,也有一些纹样图案,但是比较简单。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工艺发展迅速,无论是在陶器的形态上,还是纹样装饰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新石器时代,岭南地区的古代遗存主要在广东和广西地区。广东地区的陶器文化系统大致可以分为石峡文化系统(中心分布区为粤北,此外粤西与珠江三角洲也属此系统)、环珠江口刻划纹系统、粤东前“后山类型”系统,包括汕头、汕尾、梅州等地区。而考古发现,粤东地区主要属于“后山类型”的文化系统。

新石器时代广西地区的陶器文化系统主要包括“甑皮岩系统”和“彭头山系统”。这两个系统在陶器的发展与演变中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仍需进行考察与挖掘。

三、新石器时代岭南地区的陶器发展与演变

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到精的过程。无论是陶器的造型,还是陶器的图案纹饰,亦或是制陶工艺方面,都经历了发展与演变。

1.陶器的工艺造型发展与演变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造型比较规整,且以圆形为主要形状,简单实用,便于使用与存储。由于这一特点,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造型为我国的各个历史时期生活用具的形状奠定了基础。后世虽几经演变,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基本的形体结构没有太多的变化。从形制来说,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最早的陶器种类是陶釜。岭南地区英德牛栏洞洞穴遗址出土了距今万年的夹砂陶片,也很有可能是陶釜。之后出现“罐”是早期人类储存水和食物的器具。甑皮岩遗址第二期出现罐,年代在距今11000-10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出现了更多的造型,如碗、钵、圈豆盘等。新石器时代晚期,岭南地区陶器的造型变化不大,只是一些器物上利用了支脚代替器座,出现了三足器。三足器常见于粤北分布区的石峡文化系统,珠江三角洲较为少见。

2.陶器的图案纹饰发展与演变

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缺少图案纹饰的装饰,到了中期才逐渐开始注重图案纹饰,而晚期最为繁荣。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图案纹饰多为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接触到的自然景色、动物植物、人体形象等,对其进行抽象的模仿和夸张的表现。绘画原料是从他们居住地周围,或耕作的土地里,寻找出来的一种结构松散的铁、锰结核,经粉碎后配成的彩料。画笔是用动物毛一类的物质做成的类似毛笔的工具。这种原始的、自然的元素,使得陶器图案纹饰呈现一种古朴美和自然美。

在纹饰方面,新石器时代岭南地区最早的陶器纹饰是绳纹,绳纹贯穿了整个新石器时代。方格纹是较早、较为发达的几何纹样,在岭南地区也较为常见。方格纹的不断发展与演变,形成了米字纹。曲尺纹是继方格纹之后出现的几何印纹,广东地区石峡16号墓出土的一件鼎腿上刻画了曲尺纹,增城金兰寺遗址下层出土陶片上也刻画了曲尺纹。曲尺纹派生出的雷纹也曾为新石器时代的主要陶器纹饰。同时,珠江三角洲新石器晚期的陶器中还呈现出了S纹、F纹等纹样。

3.陶器的制陶工艺发展与演变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陶工艺也是从粗到精,日臻完善。新石器时代早期,制陶工艺较为粗糙。使用原始的模制技术和泥片贴塑方法捏塑成型,制陶工艺简单而原始。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工艺有很大改进,普遍采用泥片贴塑法、捏塑法和泥条盘筑法,以红色、褐色陶为主。烧成温度提高,但器表存在色泽不一的现象。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轮制技术出现并不断普及,且工艺精湛,范模制陶工艺使得陶器得到了普及与推广。

具体到岭南地区,可以以甑皮岩文化系统为例。甑皮岩可以分为五期,甑皮岩第一期至第四期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第五期为新石器时代中期。甑皮岩第一期的陶器成型方法为捏塑法,通过用双手直接捏塑而成;第二期至第四期是用泥片贴筑法成型;第五期部分器物采用泥片贴筑法制成,多数经慢轮修整,除贴筑法外,还可能使用了泥条盘筑法。封开簕竹口、深圳咸头岭出土的陶器,距今也在六七千年,也是使用贴筑(塑)法。大致到新石器晚期,如东莞蚝岗、圆洲一、二组,轮修流行,陶器制陶工艺得到了快速发展。

四、结语

岭南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数量较少,绝大多数为陶片。陶器中普遍掺杂较大的石英砂粒,使用原始的模制技术和泥片贴塑方法捏塑成型。工艺原始,器类简单。陶器多圜底,无刻意的装饰。新石器时代中期,制陶工艺有很大改进,普遍采用泥片贴塑法、捏塑法和泥条盘筑法,以红色、褐色陶为主。烧成温度提高,但器表存在色泽不一的现象,装饰普遍比较简单。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技术快速发展,流行泥条盘筑法,满轮修整技术普及,部分地区开始出现轮制技术和模制法,长期烧成温度较低。早期主要采用氧化气氛烧成,晚期才流行还原气氛烧成,装饰几何印纹较为普遍,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制作和烧成方面,陶器制作工艺、造型、纹饰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浅析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展与演变

浅析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展与演变吴启昌[摘要]陶器的产生是新石器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岭南地区因其所处地理区域单元不同,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展与演变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本文从岭南地区制陶工艺、器形、纹饰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其发展与演变情况。[关键词]新石器时代岭南地区陶器发展演变一、引言岭南位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