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小升初家长的千辛万苦求共勉
刘钢
岩石芭蕉螺,线条富有张力,每一个突起似乎都包含个性,就像这幅漫画电影海报,既夸张又写实地体现了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上海电影制片厂曾于1981年将鲁迅的名著《阿Q正传》搬上了银幕,由陈白尘改编、岑范导演、严顺开主演。陈白尘是中国著名剧作家,创作过电影《鲁迅传》剧本,对鲁迅作品见解深刻;岑范是是清末两广总督、国民党创始人之一岑春煊的侄孙,是中国第三代知名导演,先在八一、北影后到上影担任编导,代表作有越剧电影《红楼梦》、《林则徐》等;严顺开本是上海滑稽戏剧团演员,凭借电影中阿Q一角走红,荣获第6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该影片还获得1982年第二届金鸡奖最佳服装奖。
这部电影的海报由著名漫画家丁聪绘制。丁聪(1916年至2009年)生于上海,笔名小丁。丁先生被选中创作《阿Q正传》海报并非偶然,他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创作过《阿Q正传》的插图,其后他创作的《鲁迅小说插图》也是经典。
《阿Q正传》的电影海报没有体现故事情节,全部以影片人物脸谱为主,人物表情充分体现了人物个性。以阿Q为首的经典人物不正是这部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的原因吗?而电影海报《阿Q正传》和漫画《阿Q正传》的不同之处还在于:人物既要符合原著的个性,也要和人物扮演者相似。该海报绘画风格突出,“一看就是丁聪的,每一根线条都是”(吴祖光语)。
去年在北京一处古玩市场,我得到一封当年丁聪先生委托电影界的朋友购买《阿Q正传》海报的信件。该信由1982年9月25日在北京发出,两天后送达,收信人是北影厂的沈基宇。沈基宇是温州人,从1952年7月起先后担任《大众电影》、《电影艺术》和北影《电影创作》编辑、记者。
信的内容大致是丁聪在写此信的3天前已经托钟灵给沈基宇带过一次托其购买《阿Q正传》海报的便条,由于受人之托,有急用催得紧,丁先生只好再次亲笔致信索要。
新中国的电影海报大都由影片的发行方——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组织绘制,按照影片拷贝数量的多少由官方发行,属于非卖品,也有少量情况是由电影厂组织制作。例如“文革”期间的《春苗》海报,就是由该片导演谢晋直接找陈逸飞绘制的。近年来随着电影市场的开发,海报基本由影片出品方制作。
作为海报的创作者丁聪先生为什么不能直接得到自己创作的海报呢?我估计《阿Q正传》的海报,是由拍摄方上海电影制片厂委托丁聪创作(和《春苗》海报的情况一样),画稿交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制作发行,上影厂也没有海报,所以丁先生索性委托他在北京电影界的朋友沈基宇购买。丁先生所说的购买,是礼貌和客气,其实就是索要。因为那时候的电影海报一向是非卖品,一般人不易得到。
信中提到的钟灵,是中国现代美术家,齐白石弟子,中国人民政协会徽和国徽设计者之一,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的书写者。钟先生还是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绘制过《景颇姑娘》等电影海报。
之所以丁聪和电影界人士关系向来紧密,因为丁先生的父亲丁悚是中国现代漫画先驱,丁聪子承父业也是一代大家,早在民国时期,丁家就是朋友常来常往的聚所,是非常热闹的沙龙,来客多是新闻界、演艺界、文化界的朋友,包括张光宇、叶浅予、王人美、黎莉莉、周璇、聂耳、金焰、黎锦晖等。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丁聪把漫画的主要对象就锁定在这些生活圈内的电影界的人物上了。从后来许多关于丁聪的老照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和演艺界的明星们无拘无束亲密无间的合影,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丁聪的早期漫画会有那么多的电影明星了。
链接:
丁聪先生一直与鲁迅小说有缘。
早在1943年,他就曾画过一本《阿Q正传插图》。这些插图,是他画好后经老刻工胥叔平先生再刻成木刻发表。茅盾在序言中对丁聪称赞有加,但他认为丁聪对鲁迅先生创造的阿Q这个“典型人物之复杂与深刻,矛盾而又统一”的性格,没有画出来。不过,许多年过去,再看丁聪笔下的阿Q形象,其外貌与造型仍简练而生动之极。
丁聪再画鲁迅小说,要到30多年之后。“文革”结束之际,他还是“右派分子”未获平反,仍在中国美术馆接受监督改造。他说,画鲁迅小说既远离当前政治,又能满足自己对鲁迅的热爱,可谓保险之举。从《狂人日记》开始,他按照小说发表顺序,将鲁迅小说逐篇各画一幅插图。这就是1978年结集出版的《鲁迅小说插图》。
与当年的木刻版《阿Q正传插图》不同,此次《鲁迅小说插图》的作品均以水墨绘就,笔触细致,更有层次。《阿Q正传》的一幅插图,仍沿用当年木刻构图与造型。
(文/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