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研究

汉代少见铭文草叶纹镜史卓文【摘要】草叶纹镜是汉代主要流行的铜镜种类之一,其铭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出土实物和传世拓本研究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内容,将草叶纹镜铭文分为相思类和“日有熹”类两类。并通过铭文的书体由小篆到缪篆的变化,探讨了中国汉字作为方块字的演变。最后根据铭文内容的变化,分析了西汉草

汉代少见铭文草叶纹镜

史卓文

【摘 要】草叶纹镜是汉代主要流行的铜镜种类之一,其铭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出土实物和传世拓本研究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内容,将草叶纹镜铭文分为相思类和“日有熹”类两类。并通过铭文的书体由小篆到缪篆的变化,探讨了中国汉字作为方块字的演变。最后根据铭文内容的变化,分析了西汉草叶纹镜背后社会生活的变化、文化思想的变迁和汉代人们的精神追求。

【关键词】西汉 草叶纹镜 铭文 书体

铜镜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以铜为镜,可正衣冠”,铜镜也是古人重要的生活用具。中国境内最早的铜镜发现于青海贵南尕马台墓葬,是一面七角纹镜,属于齐家文化时期。以后历代皆有铸造和使用,一直到清代晚期,西洋传入的玻璃镜取代了铜镜,铜镜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铜镜的纹饰题材比前期更加丰富,草叶纹、铭文、车马画像、四神形象等被广泛运用于铜镜背面。同时铸造工艺日趋成熟,铜、锡和铅的比例更加合理,比之前更加精美。汉代铜镜是战国铜镜的继承和发展,有草叶纹镜、星云纹镜、蟠螭纹镜、蟠虺纹镜、云雷连弧纹镜、鸟兽纹规矩镜、重列式神兽镜、变形四叶镜、连弧纹铭文镜、重圈铭文镜、四乳禽兽纹镜、多乳禽兽纹镜、神兽镜、龙虎纹镜、日光连弧镜、四乳神镜、七乳四神禽兽纹镜等铜镜。

草叶纹镜是西汉早中期主要流行的一个镜种,在整个西汉铜镜史上占有较高的研究地位。汉文帝时期为草叶纹镜出现的大致时期,铜镜自身大小有一定的规律,纹饰规整华美,形式也十分丰富,流行时间较长,直到西汉晚期,草叶纹镜的数量才逐渐减少。

草叶纹镜的形制纹饰有如下标准:圆形钮、四叶纹钮座较常见,也有弦钮(如三弦钮或者二弦钮)或伏螭钮,也有无钮座者。一般大方格铭文带会围绕在铜镜的钮或钮座外,有的只围绕一圈方格,而没有铭文。如出现铭文,多会按照字数的数目均匀地铸刻在方格的四条边上。方格外侧铸有草叶纹图案。部分草叶纹镜中连弧纹缘均为向内伸展,最常见的连弧纹为十六连弧纹。

草叶纹镜中多有铭文,内容丰富,通过对铭文的研究,包括书体、内容等方面,可以分析其背后的文化思想。根据草叶纹镜的铭文内容,草叶纹镜的铭文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相思语,所占比重较大,在相思类铭文中又有不同的思想类型;第二类为“日有熹”类。

相思类铭文是汉代早期就开始流行的铭文种类,也是汉代较为常见的铜镜铭文。因为铜镜多为女性使用,所以铭文内容多与相思有关。具体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男女之情,另一种是以相思之情来反映当时的劳役之苦。常见的有两类:第一类为“长相思,毋相忘,常富贵,乐未央”,这类铜镜比较常见。第二类为:“君行卒,予志悲,久不见,侍前□。”类似的还有:“秋风起,予志悲,久不见,侍前□。”“久不见,侍前希,君行卒,予志悲。”“道路远,侍前希,昔同起,予志悲。”用以表达行思念之情。也有不常见的,如“愁思悲,愿君忠,君不说相思愿勿绝”,这类铭文极为罕见。还有“道路辽远,中有关梁,鉴不隐请,修毋相忘”,推测是西汉中晚期所铸。此类铭文内容所代表的诗歌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汉时期的《古诗十九首》。

从出土实物和传世拓本上看,西汉中期开始流行的“日有熹”类铭文,以三言为主体,铭文内容包括“日有熹,宜酒食,长贵富,乐毋事”“日有熹,宜酒食,长贵富,愿相思,久毋见忘”“日有熹,幸耿阆,照仙镜,贵富昌,宜君卿,乐未央,毋相忘,久而长”之类的语词。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有熹”铭文出现变体,变为了“幸耿阆,照仙镜”之类的铭文,但依然是以三言为主体,内容变成了表达宴饮、相思、长生等主题,表達内容比较丰富。除“日有熹”类镜铭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吉语类铭文,同样来传达汉代人民生活中的吉祥祝福等。

结合汉代的文献来看,这些镜铭来自于西汉歌诗及杂赋,大部分都为群体创作,有些定型为一个范本,也有些分化为各种变体。同时这些镜铭也作为通俗文学作品代表,与两汉诗歌互相影响。

从书体上看,西汉草叶纹镜中的铭文形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它由铜镜铭文书体演化成笔画方折、更易于辨识的“缪篆”[1],镜面纹饰主体更是首次由文字来作为主要因素,这是一个大的变化。徐无闻先生所著的《甲金篆隶大字典》序言曾说,“从战国晚期到西汉中期的部分由篆变隶,是古代汉字演变到现代汉字的关键。”草叶纹镜铭文的书体变化发生在西汉中期,正体现了这一文字上的变革。西汉时期与东汉时期相比,尚追求质朴为主,不似东汉时期的浮夸华美。将东汉铜镜与西汉铜镜的图案和铭文进行对比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西汉草叶铭文镜规整古朴,精美而不失大方,无论铸造、工艺、布局、纹饰均具大家风范,可谓是西汉质朴求实之风的代表作品[2]。

同时,汉代铜镜的铭文在用词与文笔上也富有特点。在字体方面,小篆、汉篆、缪篆、隶书等多种字体形式并存。铜镜虽发展历史较为悠久,但带有铭文的铜镜却主要集中在两汉时期。这一时期的铜镜铭文十分丰富,文字数量从一到几百皆有出现。特别要注意的是部分汉代草叶纹镜在钮座之外有镜铭方框,包括四字、八字、十二字、十六字四种。一般以八字居多,十二字较少,四字和十六字更为稀少。

这些镜铭流行于当时的社会之中,也映射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如吉祥语中许多关于祝愿高官厚禄的铭文,这大致是与当时的军吏关系、爵位升迁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根据史书中记载,汉高祖时期先后颁布诏令,其内容都提到有关于归还旧地主的爵位与田宅、军吏授爵制度。受这些诏令的影响以及朝廷需要更多的人进入官僚机构,大量的地主也试图进入政权机构。这种现象反映在社会生活中,使得铜镜上的铭文受到了相应的影响。

从表1中可以推出,多字铭文的草叶纹镜,其铭文书体皆以缪篆为主,少量为小篆或是小篆向缪篆过渡的变体。由文字内容所集中反映的历史语言来看,大部分草叶纹镜的铭文中除了一般的求福、祈祷平安祥和的内容外,有几个较多出现的词义体现了两千年前汉代人民的日常生活。“日有熹,宜酒食”,“酒食”一词所用则表明,在西汉酒似乎比餐食排位在前。“长富贵”同样也表达了汉代先民们对于生活依靠殷实的期盼与祈祷。“长相思,毋相忘”“长毋相忘”“久毋见忘”等铭文也蕴含了汉代人民情感的寄托。

西汉草叶纹镜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铜镜品种。从镜背纹饰铭文来看,首先,草叶铭文镜中将文字首次作为纹饰主体,是正规铭文镜的源头,在此之后,在镜背上铸刻正规铭文的铜镜数量有所增多。从铭文书体来看,草叶铭文镜中的书体开始从小篆隶变成缪篆,缪篆比小篆易于识读,这是铜镜历史上的进步,对后世在铜镜的书体也产生了影响。在甲骨文、大篆、小篆普遍因圆转而不能被认为是“方块字”的背景之下,草叶纹镜中出现的缪篆是我国“方块字”的最初体现。从铭文规格来看,草叶铭文镜制作精致且文字正规,典型器物少有通假、错别、减笔、省偏旁和反写,也更易于后世对其铭文的释读。西汉早中期的太平盛世为草叶纹镜出现及兴盛的时代背景,草叶纹镜的出现与流行有其划时代的必然性意义。因此可以说,草叶纹镜具有强烈的思想表达意识。通过草叶纹镜上的铭文我们可以看出汉代人们追求吉祥、表达祝福的思想及对爱情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唐书同.中国书法全集·第9卷·秦汉金文陶文[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2]王纲怀.止水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研究

汉代少见铭文草叶纹镜史卓文【摘要】草叶纹镜是汉代主要流行的铜镜种类之一,其铭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出土实物和传世拓本研究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内容,将草叶纹镜铭文分为相思类和“日有熹”类两类。并通过铭文的书体由小篆到缪篆的变化,探讨了中国汉字作为方块字的演变。最后根据铭文内容的变化,分析了西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