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试论河南汉唐陶鸡造型及其相关问题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养鸡最早的国家,已有七八千年历史。汉唐时期,中国养鸡业已很发达,颇具规模。近年文物考古发现表明,河南出土的汉唐时期陶鸡较多。河南出土的汉唐时期陶鸡雕塑艺术作品,其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大多是首先雕塑范模,然后以合模翻制成型,再经过精心修饰入窑烧造,最后白粉打底并施粉彩。陶鸡的风格样式

【摘 要】中国是世界上养鸡最早的国家,已有七八千年历史。汉唐时期,中国养鸡业已很发达,颇具规模。近年文物考古发现表明,河南出土的汉唐时期陶鸡较多。河南出土的汉唐时期陶鸡雕塑艺术作品,其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大多是首先雕塑范模,然后以合模翻制成型,再经过精心修饰入窑烧造,最后白粉打底并施粉彩。陶鸡的风格样式则随时代不同而略有变化。汉代动物陶塑开启的艺术风貌,可谓中国雕塑艺术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陶鸡雕塑,以极其简练的手法,出色地塑造出作品的外型。虽然质朴简略,比较稚拙,但已富于独特思想及创造性,颇具美感和艺术魅力。唐代的陶塑藝术又有了显著进步,风格更加具象,是中国雕塑艺术的成熟期。唐代陶质彩绘及斗鸡活动的昌盛,应为当时的一种社会习俗。

【关键词】河南 出土文物 汉唐彩绘 陶鸡斗鸡 雕塑艺术

2017年的农历丁酉年,为十二生肖中的鸡年,谈鸡赏鸡,自然也就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由于“鸡”与“吉”谐音,因此自古以来,鸡的形象就普遍出现在各类文物艺术作品中。

鸡属雉科,为“六畜”之一,是世界上喂养最多的一种家禽。中国是世界上养鸡最早的国家,已有七八千年历史。河南新郑裴李岗、河北武安磁山、山东滕县北辛、甘肃秦安大地湾、浙江余姚河姆渡、陕西西安半坡等遗址,都曾先后出土有鸡的骨骼。

汉唐时期,中国养鸡业已很发达,颇具规模。据西汉文学家刘向《列仙传·祝鸡翁》载:“祝鸡翁者,洛人也。居尸乡(今河南偃师)北山下,养鸡百余年。鸡有千余头,皆立名字。暮栖树上,昼放散之。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卖鸡及子,得千余万。”唐代诗人韩愈(今河南孟州人)、孟郊(曾任职河南府今洛阳)《斗鸡联句》亦曾用诗描写斗鸡场面:“大鸡昂然来,小鸡竦而待。峥嵘颠盛气,洗刷凝鲜彩。”“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饥馁。对起何急惊,随旋诚巧绐。”尤其是近年文物考古发现,则更进一步表明,河南出土的汉唐时期陶鸡较多,体现了当时家禽养殖的繁荣兴旺,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约略看到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

一、平顶山蒲城店汉代陶鸡

汉代雕塑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中国雕塑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亦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汉代动物陶塑是汉代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史上发挥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汉代文化的统一性、多样性也可从动物陶塑艺术中窥见一斑。从河南出土的众多实物资料来看,动物陶塑特征把握准确,鸡的昂立,形神兼备。同样一种动物,造型千变万化,装饰绝少雷同。这些陶塑均来自民间工匠之手,但却反映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两汉时期的陶塑作品,有的看似粗具大形,装饰简洁,寥寥数笔,却勾勒塑造出相当逼真的艺术形象。如平顶山蒲城店遗址出土的汉代陶鸡,便是较为常见一例。

蒲城店遗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东高皇乡蒲城店村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50年代发现。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与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局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开始对蒲城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国家文物局曾授予其田野考古奖。蒲城店遗址是一处包含新石器时代以及夏、商、周、汉等时代的大型遗存,是平顶山乃至豫中地区罕见的古代聚落遗址,发现有房基、壕沟、灰坑、墓葬、水井灶等遗迹,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该遗址第四阶段代表两汉文化,主要发现的遗迹有建筑遗存、墓葬和陶窑。墓葬为空心砖墓和小砖室墓,出土遗物有陶罐、陶壶、陶钵、铁剑、铜镜等。其中第45号汉墓中出土的陶鸡(见图1、图2),编号为2004PPT38M45∶1,高10厘米。模制,圆雕,泥质灰陶,站立姿势。首高昂,冠较大,尖喙,圆眼,长颈,挺胸鼓腹,立于不规则近方形底座之上,腿足则浮雕于侧面。造型粗略简单,没有太多细节刻画与装饰,只有好似不经意的采用一些阴线刻画羽毛、表现翅膀。尾部虽已残缺,但仍能看出其昂首翘尾的雄姿。汉代陶塑的精神气度是无法模仿的。一些陶塑出土时就已残损,可是它的气势仍在。好事者总想把缺失部分给补上,以期完整。但同样是一捧土、一把泥,任凭如何揉搓拿捏,其结果仍然还是土和泥,反倒不如保持真实原貌的好。

二、方城平高台汉代陶鸡

这类动物陶塑作品中,造型装饰更为简洁的,要数方城平高台遗址出土的陶鸡了。平高台遗址,分布于河南省方城县赵河镇平高台村北与井吴村之间的区域内、南水北调中线干渠140至141公里之间地段。该遗址地处汉水流域的赵河上游地区,恰在汉水、淮河两大流域的分界处,1961年河南省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1963年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4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城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渠线占压地段实施考古发掘。平高台遗址由于内涵丰富、发掘意义重大,从而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等曾于当年亲临考察。有关专家认为,平高台遗址面积91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达1至4米不等,主要包含有新石器时代、商、周、汉代文化遗存,延续时间长,多类文化遗存叠压,对研究汉水流域的文化序列具有重要意义。遗址所在区域为江淮两大流域分水岭、南阳盆地北向通道,自古为南北交通要冲,是研究考古学区系文化南北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将起到重要作用。

该遗址2005年发掘的1号汉墓,为斜坡墓道砖室墓,墓室双券顶,中间有隔墙并设一拱形门联通二室。左室葬人,随葬陶仓、“大泉五十”铜钱;右室随葬陶鼎、罐、瓮、碗、灶、井、猪圈、猪、狗、鸡、鸭等。其中发现的陶鸡(见图3),编号为2005FPM1∶9。灰色,陶质,立姿。昂首微勾,略向左侧,鹰钩尖喙,冠稍高,圆眼凸睛,嗉子突出,长颈上弯下弧与腹自然连为一体,翅膀高鼓,特征明显,饰有寥寥几根羽毛,立于近圆形不规则基座之上,腿足仍然浮雕于其侧面。圆雕与浮雕、阴刻结合并用,模制而成。造型装饰虽然简约,但却结构分明,尤其是鸡冠、嗉子、嘴、眼及翅羽的艺术处理,使得整体雕塑效果形神兼备,格外独特。尾部之缺失不全,恰似西方雕塑维纳斯的断臂之美,给人以更加集中、直奔主题的强烈视觉冲击力。

2008年,在平高台遗址153号汉墓出土的另一件陶鸡(见图4),编号2008FPM153∶7,造型则显得更为洗练。喙略尖,冠较平,首微勾,眼凹且小,颈短而粗,胸腹圆鼓,身体肥硕,翅膀稍凸,体上平,翘长尾,双足短尖叉开,后像一蛋,似作下蛋状,且巧妙形成三足鼎立式支撑平衡。整件作品没有一点具体细节刻画,仿佛一团泥巴随意捏塑而成,双目也好似小棍轻易点就,但却整体线条流畅传神,极富生活气息。

三、禹州十里村东汉陶鸡

汉代雕塑艺术恢弘大度、粗犷豪放的内涵,也充分地体现在动物陶塑作品中。特别是对头部和四肢脚爪的塑造,不拘细节,只取其神,看似浑然一团,却又分明感到了生命的奔放与律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此类较为典型的作品,又如1984年4月在河南省禹县(今禹州)梁北乡东十里村1号东汉晚期墓后室出土的陶鸡(见图5、图6),编号M1∶7,长9.5厘米,高9厘米。灰陶胎质,模制成型。昂首翘尾,双腿叉立,短喙,高冠,圆眼鼓凸,脖颈略粗,腹背削瘦,躯体较小,以浮雕形式表现翅膀与腿足,并刻画有羽毛。装饰虽然不多,却已形真神似。

1984年4月,在禹县梁北乡东十里村1号东汉晚期墓后室,出土的另一件陶鸡(见图7~图9),编号也为M1∶7,长16厘米,高14.5厘米。与前件风格不同的是,装饰刻画较为细致。泥质灰陶,仍为模制,白粉打底,似有彩绘。头稍小,顶略平,勾首,尖喙,无冠。双目圆睁,顾盼机警。脖颈长短适中,自然上细下粗。体形较大,胸腹鼓凸,溜肩凹背。长尾宽大上翘,浮雕双翅与肢。粗线阳刻翅尾羽毛,细线阴刻眼嘴轮廓。整体造型大刀阔斧,局部刻画手法写实,繁简并用,疏密有致,雅俗共赏,可谓精品。

在禹县梁北乡东十里村东汉晚期墓中,同时出土的附有楼阁式厕所的彩绘陶猪圈建筑模型(见图10~图12),被发掘者孙新民先生在《中原文物》1985年3期上认为上层是鸡圈,并与两件陶鸡编为一个器号,均为M1∶7,边长28厘米,通高30厘米。泥质灰陶,模制成型,白粉打底,施以彩绘,惜已大部脱落,唯有阁楼正面仍留部分朱红。圈平面呈正方形。围墙低矮,三面墙上覆有两面坡起脊瓦垄,一面起有斜坡高台通道,前面一角开长方形门,四阿式顶,作有瓦垄,中间起脊。后面一角建有两层阁楼,为重檐四阿顶建筑,作瓦垄。上层鸡圈,下层厕所,前面开门,皆有挡墙,上层左右两侧、前面挡墙及左侧通道墙外壁上,均隔有若干方格,格内饰有鸟形浮雕,阁楼其他墙壁也饰有浮雕式井字纹及斜方格纹。圈内置一立姿陶猪,模制陶塑,立体感极强。关于该件建筑模型上层是否鸡圈,笔者曾在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文物建筑》第2辑上,以《略论河南古代陶猪圈建筑雕塑艺术》为题,进行过质疑,认为是望楼。但时隔数年,重新审视研究,觉得上层也有可能是鸡圈,因为模型并没通道连接上层,而鸡却能轻而易举飞上去。但陶鸡与圈及猪同为一座墓中随葬的明器模型,大小比例显然不如陶猪放进圈里恰如其分,而是明显太大、不合比例。那么其究竟是鸡圈还是望楼?今日不妨借此机会,旧事重提,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学者,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发现研究。

四、荥阳薛村汉唐陶鸡

汉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文化艺术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陶鸡作为一种动物雕塑,其造型在这个时期的陶塑艺术中都有具体体现,河南发现比较典型的有荥阳薛村出土的陶鸡等。

薛村遗址,位于河南省荥阳市王村乡薛村村北,北距黄河约0.8公里的邙山南麓,是一处重要的大型遗址。2005年4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教授、徐光冀先生等专家对薛村遗址发掘工作和文物资料进行了检查指导,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所长宾淳一郎等人对遗址唐墓出土文物进行了考察研究,中央电视台对该遗址做过采访报道。其中发掘的汉唐墓葬随葬品,以彩绘陶器、釉陶和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俑类等模型明器为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发达的工艺水平和先人的聪明才智,曲折地反映出当时现实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为研究中国传统丧葬文化演变传承、探讨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提供了生动详实的重要实物资料。

薛村遗址8号汉墓中出土的陶鸡,编号为2005XXⅡT1215M8∶12。泥质灰陶,模制圆雕,低温焙烧而成。昂首微勾,长尾翘起,腿足叉立。喙略尖,小圆眼,大高冠,头部较小,脖颈粗壮,身体不大。原来应有彩绘,遗留白粉底色痕迹。造型拙中有巧,裝饰简繁并用。翅膀、尾部及冠采用粗线条加以表现(见图13)。眼睛凸浮,立体感强,生动逼真,活灵活现,确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其他地方并未太多细致刻画,尤其腿足部位只是粗具大形,就像随意制作一个底座来稳定摆放。但这件陶塑作品,却给人以形象神似的感觉。

唐代经济繁荣兴盛,文化艺术群芳争艳,历史的沉淀,陶塑的进步,鸡的形象也更加注重细节。荥阳薛村出土的两件唐代陶鸡,除了继承先前汉代的造型特点,与众不同的地方是技巧手法更加精到,雕塑艺术相当成熟,非常写实地表现了鸡的特征。如薛村遗址4号唐墓出土的陶鸡(见图14、图15),编号为2006XXⅠM4∶34。白陶质地,模制成型,圆雕形式,低温烧就。小头大尾,昂首站立。尖喙,高冠,圆眼点睛,肉垂明显。颈粗壮,腹丰满,腰微凹。翅膀紧贴两肋,宽尾上翘弓曲,腿爪塑于底座两侧。颈、翅与尾部刻画羽毛。作品浮雕与阴刻、具象与意象、细腻与粗犷,多种雕塑语言和造型装饰手法交叉并用,既写实逼真,又雕塑感强。

又如薛村遗址137号唐墓出土的陶鸡(见图16),编号为2005XXⅡT1412M137∶16。造型虽然与前件基本相同,但二者装饰手法却截然不同。它没有太多局部细致刻画,只是简单塑造轮廓大形。从红陶白衣来看,应为在其上面有更细的色彩描绘。彩绘颜色与线条,则更能准确地表达鸡冠的红润和鸡嘴的坚硬等。因此,这件作品同样是研究唐代彩绘陶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五、巩义北窑湾唐代彩绘陶鸡

彩绘陶俑是唐代雕塑艺术的特色之一,其表现手法可以说达到了顶峰,并且创造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巩义北窑湾唐代彩绘陶鸡,正是这个时代的点睛之作。

北窑湾古墓地,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站街镇北窑湾村东岭上,北依邙山,西临伊洛河,向北3公里即伊洛河入黄河口,古称洛汭之地。1992年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巩义市文物保管所在此发掘26座古墓,涵盖汉、晋、唐、五代时期,共出土文物392件。尤以唐墓为多,有19座。其中6号唐墓虽经两次盗扰,两个盗洞均已进入墓室,但出土文物仍很丰富,达90余件之多,除少量瓷器、三彩器和铜器外,以高岭土烧制的彩绘陶器为主,彩绘陶俑如动物模型鸡等都很生动。

北窑湾6号唐墓1992年12月15日出土的彩绘陶鸡(见图17~图19),编号92GZBM6∶51,体长10厘米,高13厘米。体型魁梧,体质健壮,雄鸡造型,形似斗鸡。头部昂起,站立姿势。喙楔形,粗短且较尖。冠红色,略高不发达。眼大而锐,阴线刻画圆眼轮廓,眼珠凸起并点睛。脖子下粗上细,颈毛与肉垂突出。胸腹微鼓,腰背稍凹。长尾宽大,翘成弓形。翅膀稍小,羽毛黑色,爪子清晰,粗大坚硬,中间与腿相连。腿强劲有力,胫较长,距发达,长并锐。白陶为地,通体施以红、黑相间彩绘。这件陶鸡,整体塑造流畅、自然,圆雕、浮雕、线刻等雕塑手法兼顾,装饰疏密有致,彩绘艳而不俗,姿态昂扬,双目顾盼,形神皆具,妙趣横生,艺术效果强烈,造型技巧高超,形象地表现出斗鸡结构匀称、结实强悍的基本特征,客观地反映了盛唐前后的工艺美术水平。

六、余论

陶俑是中国古代用来殉葬的陶质偶像。作为陵墓雕塑艺术的一种形态,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新石器时代雕塑艺术的代表者,无疑是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羊头、陶猪头等。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人像雕塑,莫过于河南新密莪沟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烘烤泥塑老人头像。从原始先民开始用泥土烧制灵与肉相结合的人和动物头像起,人类就不断地塑造自身及身边之美。历经秦汉以后,陶俑代之人殉。到了唐代,这种雕塑描绘的过程登峰造极,精美之作如奇峰异嶂,层见叠出。

汉唐明器中还有大量的彩绘陶俑,自然不乏精美之作。本文囿于鸡年话鸡题材所限,所述陶鸡虽然只是其中极少部分,但也可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纵观河南出土汉唐时期陶鸡雕塑艺术作品,其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大多都是首先雕塑范模,然后以合模翻制成型,再经过精心修饰入窑烧造,最后白粉打底并施粉彩。陶鸡的风格样式则随时代不同而略有变化。

汉代动物陶塑开启的艺术风貌,表现出了汉代雕塑艺术的特征。两汉时期,由于厚葬之风盛行,陶塑的主要用途发生了明显变化,从欣赏品逐渐衍变为随葬的明器,品种也随之不断扩大,制作方法日趋丰富,可谓中国雕塑艺术的繁荣时期。动物俑如鸡等反映汉代地主庄园和世俗生活的器物,比较典型的有把鸡、狗以及楼阁、猪圈等生前所有,制成模型纳入墓中,以想象财富在地下的“事死如生”,这实际上是汉代厚葬观念另一形式的反映,也为研究两汉时期社会习俗和陶塑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这一时期的陶鸡雕塑,以极其简练的手法,出色地塑造出作品的外型,虽然质朴简略,比较稚拙,但已富于独特思想及创造性,颇具美感和艺术魅力。汉代陶塑凭借其独特风格,在雕塑艺术发展中承上启下,为唐代传统雕塑风格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唐代的陶塑艺术又有了显著进步,随葬的陶塑题材更加广泛,技艺更加精湛,风格更加具象,是中国雕塑艺术的成熟期。唐代明器中在胎质上加以彩绘,和唐三彩是两种不同的工藝品种。唐三彩是施釉并经低温烧造。而唐代彩绘陶器,则是先入窑经过低温烧制成器后,直接在器物上施以粉彩绘制而成。唐代陶质彩绘明器制品并不少见,可以判断这应为当时的一种社会习俗。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斗鸡活动最为昌盛的时代,因玄宗皇帝喜好斗鸡之戏,而造成统治者、贵族阶层嗜好斗鸡,结果,上行下效,民风尤甚,使斗鸡之俗延续了几千年。李白有诗《古风》为证:“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以彩绘陶鸡为例,在唐墓中就有不少出土发现,并以写实、细腻、精致,为唐人世俗和雕塑艺术的多样性给予了补充。

艺术的时代特征,是其所处时代的特有印记。通过对河南出土汉唐时期陶鸡雕塑艺术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陶塑,承续了汉唐雕塑艺术的风格特性。艺术感染力源自于它的规律与技巧,从上述汉唐动物陶塑中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作者简介:王蔚波,文物鉴赏家,美术史论家。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山基地主任。纵横于文物研究、书画摄影等诸多领域。发掘过仰韶村、郑韩故城、蔡国故城等重要遗址,发表或出版专业论著近百篇(部)。

摄影:王蔚波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试论河南汉唐陶鸡造型及其相关问题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养鸡最早的国家,已有七八千年历史。汉唐时期,中国养鸡业已很发达,颇具规模。近年文物考古发现表明,河南出土的汉唐时期陶鸡较多。河南出土的汉唐时期陶鸡雕塑艺术作品,其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大多是首先雕塑范模,然后以合模翻制成型,再经过精心修饰入窑烧造,最后白粉打底并施粉彩。陶鸡的风格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