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周敦颐的道德精神及当代价值

探索精神片曾长秋摘要: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创立了理学的思想体系。他非常重视对道德伦理问题的研究,如他提倡的尚中贵和、博爱大众、克己奉公、淡泊名利、严于自律、人格独立等精神,不乏优秀成分。它们所体现出来的现代道德伦理价值,值得我们吸收。关键词:周敦颐;道德精神;当代价值周敦颐以儒家学说为基础,融合道学

探索精神片

曾长秋

摘 要: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创立了理学的思想体系。他非常重视对道德伦理问题的研究,如他提倡的尚中贵和、博爱大众、克己奉公、淡泊名利、严于自律、人格独立等精神,不乏优秀成分。它们所体现出来的现代道德伦理价值,值得我们吸收。

关键词:周敦颐;道德精神;当代价值

周敦颐以儒家学说为基础,融合道学,间杂佛学,合流儒、道、释而成一家,开宋明理学之先河。其传世著作少而精,200多字的《太极图说》、100多字的《爱莲说》和不满3000字的《通书》(又名《易通》),博大精深,对后世800余年的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深刻影响,其道德精神亦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一、周敦颐其人及主要论著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今湖南道县人。因他的家门口有一条濂溪经过,人称濂溪先生,其学派也被称为“濂学”。他当过30多年的地方官,始终未显达。可贵的是,他一生潜心学问,苦读经书,钻研并领悟《周易》,把《中庸》的“诚”、《易传》的“太极”、《老子》的“无极”,以及阴阳五行学说融为一体,并对宇宙万物的生成演化以及封建社会的人伦道德,作了系统的阐释。其中不乏有特色的见解,因而遂成宋明理学的奠基者。

周敦颐的学识,有儒家的本源和道家的背景,对易学下过很深的功夫;也有释学的渊源,如《爱莲说》就透露出佛教思想的光芒。他的人品,可从苏东坡的诗中得到佐证:“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因抛彭泽米,偶似西山夫。”黄庭坚则称赞他:“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他的著作流传至今的只有:《太极图说》《易通》《爱莲说》《拙赋》等。文章皆短,数量不多,却对后辈理学家有很大影响。如朱熹在《伊洛渊源录》和《近思录》中,就把周子(敦颐)列为榜首。

周敦颐作为理学的奠基人,最大贡献就在于写《太极图说》,为儒学创建了一个以“太极”为核心的宇宙论体系。《太极图说》包括“图”和“说”两部分,“图”指太极图,“说”指图之后的文字解说。他用大小、长短不等的圆圈或线条构图,描绘“道”(太极)的运行变化,既有创意,又很形象。相传,《河图》《洛书》和《太极图》均出自五代道士陈抟的《先天图》。周敦颐引进道家的“无极”概念,精心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宇宙生成模式:世间万物、三界众生,均出自没有形状、不可捉摸的“无极”。他认为,“无极”早在宇宙产生之前就已存在,并生成了我们居住空间的原始实体——“太极”。“太极”不间断地进行动静交替运动,动时生阳,静时生阴,阴阳合成万物。以上这种认识,表明周敦颐对宇宙本原及其生成模式进行了超出前人的探索。“无极”虽然称作“无”,却不虚空,无中生有,即“无”包含着“有”;“太极”根源于“无极”,已不是虚无飘茫的东西。在宇宙起源问题上,他也吸取了佛教“非有非无”的观点,将“有”和“无”辩证地统一起来,即把“太极”看成是阴阳未分的元气状态,认为由于元气的运动,才产生了阴阳二气。二气的交感而形成五行,并由二气五行聚合变化而生成万事万物和芸芸众生。可见,周敦颐通过对“太极”的解说,已开始揭示出理学的最高范畴——“理”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理学家们是关注现实的,他们讲“天道”的目的在于引出“人道”。例如,周敦颐就是通过对宇宙的解说,追溯道德的起源和本质,并确立起一系列道德原则。《易通》这本书与其他人的易学著述不同,不是对《周易》逐卦逐句地进行解读,而是引用若干经文,借以阐发自己对人性和道德问题的看法。他根据思孟学派关于“诚”的观点,提出人有“诚”的本性。《易通》开篇就指出,“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純然至善者也。”①其实,“诚”是一种纯粹、高尚的道德品质,体现理学的道德本源。“诚”作为立身之德——“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人的修养只要达到了“诚”,就实现了心灵净化,进入了至高至善的道德境界。故“圣,诚而已矣”,君子应“乾乾不息于诚”。周敦颐还从哲学高度阐述礼乐的社会功能,主张以“礼”为规范,以“乐”为润滑剂,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他认为,“礼”相当于“理”,其作用在于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因此,“圣人制礼法,修教化,三纲正,九畴叙,百姓大和,万物成若”。他也认为,乐的作用就在于“宣八风之气”“平天下之情”,使人心平气和、不起欲念、情感和谐。

周敦颐的《爱莲说》作于庐山西北麓(今九江星子古镇)的“濂溪书堂”(后人也称“爱莲书堂”)。此濂溪非他家乡的彼濂溪,此濂溪发源于庐山莲花峰,溪中的荷花(即莲花)使他触景生情。庐山是佛教胜地,晋代名僧慧远与诗人陶渊明曾结“莲社”于此。周敦颐托物言志,在作品中赞美荷花“乃花之君子者也”,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②,具有高雅的外形和淡泊的气质。这篇范文用字极其讲究,不但语言优美,而且蕴藏着深刻的思想性。周敦颐分别评价了菊花、牡丹、莲花,并以莲花自喻,抒发自己的情感。他不仅从审美的角度欣赏莲花,而且认为莲花是佛教之花(佛坐莲上),并用它来比喻人性的至善、清净和不染。在他看来,莲花象征理想的圣人之性,而追求人性至善至美,必须像莲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克服人性的贪欲。

总之,周敦颐写《太极图说》,其主要内容源于道家;他写《爱莲说》,则阐述了佛教的基本观点。二者与儒学《易通》合璧,开创了融儒、道、佛为一体的先河。周敦颐在北宋理学崛起之时的影响很小,后来能获如此地位,原因是“洛学”创始人二程兄弟曾师事于他,加上南宋时期“关学”创始人张载、“闽学”创始人朱熹等极力推崇,周敦颐的“濂学”才对后世800余年的中国思想史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太极图说》《易通》则为儒者尤其是理学家的必读典籍,著作中所使用的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无思、无为、无欲、性命、生死、善恶、诚等,则成为了宋明理学的范畴体系。

二、周敦颐理学体系中的道德伦理思想

周敦颐的以上著作,都对儒家历来倡导的道德伦理问题进行了反复阐述。他认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③周敦颐所言“立人极”,指做人的最高准则,只有“立人极”才能成为“圣人”。他又说:“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即认为作为一个“士”,应当把成“圣”成“贤”作为自己的理想。如何才能成“圣”成“贤”呢?他指出,“贤圣非性生,必养心而至之。”④为了达到修身养性、砥砺品德、“圣”成“贤”的目的,他提出了“无欲”“迁善改过”“诚”等修养途径与方法。可见,周敦颐的道德伦理思想体系及其一系列范畴,都是以成“圣”为核心,围绕着“圣”的标准、内容和途径而展开的。

周敦颐认为,人性有五品:刚善、刚恶、柔善、柔恶、中正。适中的人性,才是完善的。中正是“立人极”的准则,“圣人”之性应该是“中”性的。他说:“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不达,曰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恶,为猛、为隘、为强梁。柔善,为慈、为顺、为巽;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⑤即是说,在人的“五性”之中,“为猛、为隘、为强梁”的“刚恶”和“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的“柔恶”,皆是不好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的“刚善”和“为慈、為顺、为巽”的“柔善”,虽然趋善向好,但还不是最好的。只有“中”才至善至美,能够成“天下之达道”,是“圣人之事”。

周敦颐认为,“圣”的根本标准是“诚”。正如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在《宋元学案》称:“周子之学,以诚为本。”何谓“诚”?用周敦颐自己话来解释,“诚”乃“纯粹至善者也”,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的“圣人之本”;他还说,人有“诚”的本性,“诚”乃“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以上这些话,说明“诚”乃入德之方,经世之具,体现了作者心目中“圣人”应具有的道德伦理境界。

周敦颐有时将中正和仁义连在一起,合称中正仁义。他根据儒家经典《周易·文言》中“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之语,认为“中正”体现出天道具有的合宜、正当等品质。同时,他认为“中正”又是爻辞用来判断祸福、吉凶的标准,因而“中正”具有人道准则。正如周敦颐所说,成“圣”的判断标准,在仁、义、中、正、公五个方面。“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⑥“圣人之道,至公而已矣。”

为了达到成“圣”成“贤”的目的,周敦颐提出了“无欲”“迁善改过”“诚”等修养途径与方法。他认为,“诚”为“圣”的根本标准,经过长期不懈的修炼就能做到。他为此写道:“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闻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公溥,庶矣乎!”⑦除了对“诚”的阐释,他认为“无欲”是成“圣”的修养要旨,“迁善改过”则是成“圣”的基本途径,“君子乾乾不息于诚,然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至”⑧。

周敦颐一贯“主静”,进而提出从“主静”进入道德修养境界。他说,“主静立人极”,“主静”是一种至德,而主静的关键是寡欲,就要放下一颗躁动的心,回归无私无欲,才能成为至圣。圣人能“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⑨。在他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至善至高至美的道德境界,成为圣人。因此,他的“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等命题,便成为理学的重要论点。

三、周敦颐道德伦理思想中的优秀成分

有人著文认为,周敦颐的道德伦理思想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存在优秀成分。甚至写道,宋明理学不仅是封建王朝套在人民身上的精神枷锁,而且成为阻碍社会发展和思想解放的惰力。尤其是他的“中正”“无欲”等道德修养方法,被二程、朱熹等人进一步演绎为“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与人性和市场经济原则相悖,必须彻底抛弃。

我们对此不敢苟同,因为我们不能苛求于前人。任何思想都是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产物,周敦颐的道德伦理思想在封建社会形成,同样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尽管他的思想体系是唯心的,但他对古代辩证法和逻辑学的发展却有重要贡献。虽然他的道德修养方法后来成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源头,但我们不要简单地将二者划等号。并且,其道德修养方法中所蕴涵的尚中贵和、博爱大众、克己奉公、淡泊名利、严于自律、人格独立等精神品格,即使在当代仍有其现实意义。何况周敦颐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不仅对宋明时期的思想家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对维护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也有重要作用。我们不能因周敦颐思想的唯心主义色彩而否定其中的优秀成分,而应当对其进行充分发掘,才能把它作为优秀的民族遗产予以继承。

我们在整理周敦颐道德思想体系的过程中,认为其中的优秀道德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尚中贵和精神方面,他提倡“惟中”。“惟中”出自《师第七》:“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⑩从字义上理解,“中”是中和之意,要求人们行事应“允执厥中”,无过也无不及。周敦颐提倡“惟中”,是对古代中庸之道、“尚中贵和”精神的弘扬。“尚中贵和”是儒家提出的一条重要的伦理原则和道德标准,“和”与“中”是联系在一起的。《礼记·中庸》写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和”,即事物的和谐状态——最好的秩序状态。按照儒家思想,“和”不仅指自然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重要的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所以,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谓“中”,指的是事物的“度”,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它是实现和谐的根本途径。古人“尚中贵和”,以和为贵,连民间流传的“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俗语也注入了“中和”的理念。

在博爱大众精神方面,他提倡“爱曰人”。“爱曰人”出自《诚几德第三》,源于古代思想家提出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等观点。例如,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包罗众德,几乎包含了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孝和德也包括其中。仁者具有大智慧、充满慈爱心,如果一个人能称得上“仁”,那就是完美无缺的了。周敦颐对“爱曰人”进行了阐释:“君子悉有众善,无弗爱且敬焉。”B11所有人在仁者的眼中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贵贱之分,这才是真正博爱的体现,并做到“善无不学,而使众善,恶无不劝,不弃一人于恶”。他向人们发出了倡议,要求由“仁”而“爱”,达到“圣人”应具有的博爱大众精神。这种精神是对孔孟“仁者爱人”思想的直接继承,而且表明“以人为本”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

在克己奉公精神方面,他提倡“公于己者公于人”。这句话出自《易通》:“公于己者公于人,未有不公于己而能公于人也。”B12周敦颐还写道:“圣人之道,至公而已矣。”B13他认为,“公”是为“圣”之道,而要做到“公”,就必须推己及人,事事从自己做起。周敦颐的这种克己奉公的思想,与孔子的“克己复礼”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与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等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历代有识之士一贯提倡的高尚道德:克己奉公,努力做事、干净做人。须知,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大公才能无私,无私就能无畏,无畏便有担当,而且难就难在一辈子持之以恒。

在淡泊名利精神方面,他提倡“乐乎貧者”。“乐乎贫者”出自《颜子第二十三》:“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孔子的门徒——颜子(回)为何被称作“亚圣”,是因为他不为外物所移,不求富贵,心态坦然。颜回之乐,是一种超越了人生利害而一般人不能够达到的高级精神享受。淡泊名利是“名利于我如浮云”的意思,能够超脱世俗的诱惑和困扰,豁达客观地看待自己周围的一切。周敦颐自幼熟读儒家经典,对孟子的“君子喻于意,小人喻于利”的警句,对颜回这个淡泊名利的典范,都一再称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他的志向,以及他一贯奉行的做人做事原则:“铢视轩冕,尘视金玉”。

在严于自律精神方面,他提倡“迁善改过”。“迁善改过”出自《乾损益动第三十一》:“君子乾乾不息于诚,然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至”B14。周敦颐认为,人性本善,皆可为尧舜。因后天影响,人又不免无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他提出“迁善改过”来弥补,这是指改正过失而向善,是成为圣贤的一条根本途径。而要成为圣贤,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知廉耻,善闻过,勇改错,常修身。因此他说:“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必有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B15周敦颐提倡的“迁善改过”,是对孔子的“见贤思齐”、孟子的“反求诸己”、曾参的“三省吾身”等思想的丰富。也如曾国藩家书所写:“凡人一身,只有迁善改过四字可靠;凡人一家,只有修德读书四字可靠。”可见,古人对“迁善改过”的严于自律精神多么重视,并身体力行地将它付诸实践。

在人格独立精神方面,他提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句话出自《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宋朝吏治腐败这个社会环境中,周敦颐不愿意与贪官污吏为伍,便以莲自喻,表达了他那人浊我清、洁身自好、保持人格独立的人生追求。这种人格独立精神,与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知识分子讲究“清高”与“气节”,其本旨在于提倡自重、自爱。这个认识,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且妇孺皆知,被人传诵。其实,人格本身就是独立的,否定人格独立就是否定人的自身。

四、周敦颐优秀道德精神的当代启示

周敦颐虽然一生官位不高,却“政事精绝,宦业过人”。他处事公正,“凡所临莅,皆有治声”,其人其事为世人称道。他不愿自己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想攀附权贵、追逐功名,做到了为官清廉,为学精进。因为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尤其在道德精神方面洁身自好,形成了令人仰止的思想体系。从根本上说,周敦颐的道德精神是进步的,但其中也有某些消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历史的、全面的、辩证的分析,并对所体现的现代道德伦理价值充分吸收。

一要吸收其“惟中”的尚中贵和精神。崇尚“中和”、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尚中贵和”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其要旨在“中和”二字上。执两用中、过犹不及——以“中和”观念为核心的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的高深哲理。一方面,它要求待人处世中正适度,和谐一致,这对消除社会中的人际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要求永远不超越“中”的度,不出现太过或不及的偏差,又抑制了竞争性观念的生长,也为折衷主义、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提供了理论土壤。周敦颐以“惟中”理念即以和谐为原则来处理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当然,其保守性也可导致国人性格上因循守旧、谨小慎微,缺乏冒险和创新精神,甚至可能消解人的个性,这是不可取的。

二要吸收其“爱曰人”的博爱大众精神。博爱是人最宝贵的道德品质,人之所以能为人即在于此。“仁”从人从二,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博爱大众即为“仁”,“仁”以博爱为本,故儒家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毫无爱心,不但不为民谋利,反而以权谋私、钱权交易、骄奢淫逸、贪赃枉法。借鉴周敦颐的“爱曰人”,在今天就要求共产党人和各级政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等理念落到实处。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体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工作要不要做、能不能做,都要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前提;一切政策、措施的对错,一切工作做的好坏,不能凭主观感觉,也不能靠文件和书本,只能以人民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标准。

三要吸收其“公于己者公于人”的克己奉公精神。古人说,得天下有道,在于得其民;得其民有道,在于得其心;得其心有道,在于谋其利。立党为公是我们党得天下之道、得民心之道。当年,我们党取得政权靠什么?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国民党的将领们说:“共产党战胜你们的不是飞机大炮,而是廉洁,以及由廉洁换得的民心。”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保持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克己奉公、艰苦奋斗仍是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应强化人们的尚公观念,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党和人民的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四要吸收其“乐乎贫者”的淡泊名利精神。人的一生中要过很多关,唯有名利这一关最不好过。古人说的“淡泊以明志”,其意是说要远离名利、怡淡寡欲,宁肯饿死也不为五斗米的官饷而折腰。淡泊名利既是科学的人生态度,也是崇高的人生境界,陶渊明做到了,周敦颐也做到了,为人们所景仰。众所周知,淡泊名利是立身之本,追名逐利乃万恶之源。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市场经济日益拓展的背景下,周敦颐力倡“乐乎贫者”,对党员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但是,其中所蕴涵的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思想成分,又是我们应当摈弃的。

五要吸收其“迁善改过”的严于自律精神。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现象。人不依规矩则废,党不依规矩则乱。自律不可少,他律也不可缺。虽然“举头三尺有纲纪”,但严于律己却重在自重、自省、自律。同时,严以律己贵在防微杜渐。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一系列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警示我们: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领导干部能否严以律己,关乎人心向背,影响政治生态与发展大局,更要率先垂范。周敦颐的严于律己精神至今仍未过时,值得大力提倡。“迁善改过”体现了一种自律的新思路,使人们知道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应当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从而明确了在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才能筑牢思想防线,恪守法纪底线。

六要吸收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人格独立精神。拥有独立人格的人,并非要给别人一种高冷刚韧的形象,而是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不外乎外圆内方。人格的独立,便是外在能圆,内心有不动的信仰。今天,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对人们的影响比过去有所增加,这是产生腐败的温床。腐败现象的产生主要根源于制度缺陷,即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制度缺陷。它使权力效命于金钱,不顾公众利益,蜕变为掌权者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便是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讲人格、讲党性,廉政勤政,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追求,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另外还延伸一句话:“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名句,与周敦颐提倡的人格独立精神有一致性。獨立思考、独树一帜,不仅适应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尤其适宜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总结周敦颐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对中华传统道德的贡献加以评价。《宋史》作了这样的评价:“孔子没,曾子独得其传,传之子思,以有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祥,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B16实际上肯定了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祖,同时也奠定了他作为“道学宗主”的地位。今天,我们对周敦颐的论著及思想进行研究,应该在全面地、深刻地、辩证地把握其思想体系的基础上,对其优秀成分进行发掘。周敦颐思想体系中的道德伦理精神,可以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与现代美德与相承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注 释 】

①《通书·诚上第一》,《周敦颐集》卷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13页。

②《爱莲说》,《周敦颐集》卷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1页。

③⑥⑨《太极图说》,《周敦颐集》卷一,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5、6页。

④《养心亭说》,《周敦颐集》卷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0页。

⑤⑩《师第七》,《周子全书》卷八,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40、140页。

⑦《圣学第二十》,《周子全书》卷九,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65页。

⑧B14《乾损益动第三十一》,《周敦颐集》卷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6、36页。

B11《爱敬第十五》,《周子全书》卷九,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56页。

B12《公明章第二十一》,《周敦颐集》卷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0页。

B13《公第三十七》,《周子全书》卷十,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96页。

B15《幸第八》,《周子全书》卷八,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44页。

B16《宋史·道学传序》,《周敦颐集》附录一,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9页。

(编校:乌 媛)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周敦颐的道德精神及当代价值

探索精神片曾长秋摘要: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创立了理学的思想体系。他非常重视对道德伦理问题的研究,如他提倡的尚中贵和、博爱大众、克己奉公、淡泊名利、严于自律、人格独立等精神,不乏优秀成分。它们所体现出来的现代道德伦理价值,值得我们吸收。关键词:周敦颐;道德精神;当代价值周敦颐以儒家学说为基础,融合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