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曹莉 丁援
武汉大学濒临东湖,环拥珞珈,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校园内中西合壁的宫殿式建筑群,气势恢宏,布局精巧,是1930年代中国唯一完整规划且一气呵成的大学校园建筑,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其建筑风格之新颖,设计思想之先进,首开中国大学校园建筑之先河。
早期建筑群的建造历史
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址(现有校址)初创于1928年。同年8月6日,国民政府成立了武汉大学新校合建筑设备委员会,由李四光担任委员长,王星拱、张难先、叶雅各等为委员。叶雅各认为“武昌东湖一带是最适宜的大学校址,其天然风景不唯国内各校合所无,即国外大学亦所罕有”。经过全体委员的考察之后,确定了武昌城外、东湖之滨、远离闹市的珞珈山、狮子山一带为新校址。同时确定由李四光和叶雅各推荐的凯尔斯(F.H.KaIes)担任新校舍建筑工程师。
武汉大学的首任校长王世杰从1929年5月上任伊始,便致力于珞珈山新校址的圈定、勘测、规划以及新校舍的建设工作。由于珞珈山及其附近都是荒山田野和羊肠小径,还包括一片坟地。因此修路迁坟触犯到一些坟主的孝亲观念,他们便联合起来向湖北省政府请愿,要求其出面制止。为了让工程顺利进行,王世杰校长与叶雅各先生一道,率数十名民工于一夜之间将所有挡路坟墓全部挖掉,造成了不可变更的既成事实,使这段宽10米、全长1.5公里的公路最终还是按照原定路线完成,并于1930年2月通车。这条路被命名为大学路。他还特邀省府有关人员亲赴珞珈山现场考察,一致认为此地风景优美,有山有水,在此建校启发文化,对武汉居民特别有利。
1929年1O月,武汉大学建筑设备委员会正式聘用凯尔斯为新校舍建筑工程师兼总图设计师。在助手阿伯拉罕·列文斯比尔(A.LeverspieI)、石格斯(R.Sachse)和监造工程师缪恩钊的配合下,保证了校舍的设计性及工程的施工质量。1930年3月新校舍工程开工,工程分别由当时著名的汉协盛、袁瑞泰、永茂隆等营造厂及上海六合公司承建,秉承“质量就是根本”的信念进行新校舍的建造,全部工程历时6年竣工。校园占地约213.33万平方米,共30项工程68栋建筑。工程极为浩大,一期工程(1930.3~1932.1)主要有文学院、理学院、男生寄宿舍、教工第一、二住宅区、牌楼、学生饭厅及俱乐部等共13项;二期工程(1932.2~1937.7)主要有图书馆、法学院、珞珈山水塔、体育馆、工学院、华中水工实验所、理学院扩建工程等共17项;三期工程有医学院、大礼堂,均因经费短缺而未建。
1938年3、4月间,武汉被口寇三面包围,武大被迫西迁至四川乐山,珞珈山校园便成为国民政府领导全国抗战的军事指挥中枢,直至武汉沦陷。珞珈山凿有既深且大的防空洞,高射炮阵地环列在四周。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巾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国立武汉大学体育馆和图书馆召开(开幕典礼在重庆举行),会上制定了著名的《抗战建国纲领》,推选蒋介石为国民党总裁、汪精卫为副总裁,确立领袖制度。当时蒋介石、周恩来和郭沫若都居住在武大,领导军民抗日,会见外国友人,向全世界传达中华民族的抗战决心。蒋介石还在珞珈山设立了高级军官训练团,并亲任团长,在珞珈山上观看中国空军英勇抗击日寇的激烈空战。1938年8月2日,由周恩来牵头,召集国共两党主要领导在学生食堂成立了“第九战区总动员委员会”,负责组织武汉全民有组织有计划的大撤退。
1938年10月26日,武昌弃守,日军将珞珈山校园辟为其中原司令部。司令部驻扎在图书馆里,并在图书馆楼顶四角修了四个嘹望塔。理学院中还修有关押抗日人士的地牢。学生饭厅及俱乐部成为野战医院和军官俱乐部,男生寄宿合成为住院部。文、理、工学院由大批文职人员使用,十八栋则由高级官员居住。附中成为车辆调度场,原邮局附近则成为一片马厩。未建的大礼堂后面(现人文馆后的小苗圃)成为军马场,日军为喂养军马从本国引种水花草。为了缓解住在这里休养的大批日本伤兵的思乡之情,同时亦有炫耀武功和长期占领之意,日军于1939年从本国引来樱花树苗在武大校园栽植。虽然抗战期间珞珈山校舍整体保存了下来,但其内部还是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抗战结束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
1952年,李达出任武大校长,学校专门修建了一个小园子,即李达故居。1954年12月,武汉大学水利学院分出成立武汉水利学院,农学院大楼也随之分出作为办公楼。1950年代后期,在大礼堂原址的两侧兴建了物理大楼和生物大楼。桂园和梅园的一些具有民族传统风格的宿舍楼也是这一时期修建的。位于理学院和生物大楼之间的生物标本楼也在这一时期建成,但却破坏了早期建筑的协调性。
校园空间及建筑特色
校园选址
武汉大学校园选址是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与科学勘察综合应用得出的结果,是一块十足的“风水宝地”。李四光、叶雅各等人依据中国古代风水原理及对地质、水纹、风向、气候与其他景观的判断,选择了远离闹市的武昌东湖之滨的珞珈山作为新校园的选址。其选址遵循了中国占代书院选址、相地的优良传统以及“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传统理念,远离城区,三面环水,地势开阔,环境清幽,风景优美,这是老庄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其地价便宜,临湖通江,建筑材料运输通畅、便利、经济,偏离而又不远离城市向东扩展的交通主干道,又与现实牢牢相扣。
中国传统的形法选址依据山形水势选择“风水宝地”,对风水宝地的判断必须做好对地质、水文、风向、气候与其他景观的判断。在一般程序上,得首先查看山河走势,即“寻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向其芳《武汉大学的风水格局与建筑的空间设计》,《华中建筑》2009年第7期)武汉大学校址既是龙穴所在,其中心为老图书馆,遵循水龙风水之说。风水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足外围的山水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构成多重围合空间的山环水抱格局,是形法风水中藏风聚气的理想之地;其次,武汉大学因内部多山,海拔高于周边,外放内聚体现了其风水汇气之势。在武汉大学内部,采用的是明堂风水格局(这里的明堂应解释为看风水所用的术语,指墓前的所谓地气聚合的地方。见明朝缪希雍《葬经翼·明堂论》)。珞珈广场为前土明堂、未名湖为中水明堂、九一二操场为后土明堂的三进院落式的总体布局。
建筑群布局
国立武汉大学早期校园规划和建筑校合设计都由美国当时著名的建筑师凯尔斯(F·HkaIes)完成。凯尔斯遵循建筑设备委员会提出的“中国传统民族建筑外形”的要求,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样式中的“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思想,研究了中国传统建筑对建筑气势的注重及细部质量的考究。凯尔斯同时研习了中国著名的建筑经典《营造法式》一书,无论是在建筑还是在校园规划方面,都秉持着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同时也根据自己的建筑知识背景,尝试了些西方元素的应用。所以武汉大学早期校园空间及建筑群体成为了中西合璧的经典之作。
与自然环境相融
武汉大学校园内部多山,地形起伏较大,校园建筑因山就势,是建筑融合自然的典型之作。为了让建筑融合自然,并用自然衬托出建筑的气势,凯尔斯多次应用了“天平地不平”的设计手法。使得建筑群中建筑虽然处于不同高度的基址之上,但是其顶部却能够处于同一高度上。
反映这一设计手法的最典型者莫过于原男生寄宿舍,即现今的樱园学生宿舍。宿舍沿狮子山呈带型布置,坐南朝北,吸收着狮子山南面良好的日照条件。其建筑平面顺应了自然地形的变化,在不同标高处沿等高线布置不同的建筑平面,使得各个楼层基址不在同一个高度上,但是屋顶却处于同一平面,借助山势构成了气势磅礴的立面效果。远眺耸立于狮子山的这组建筑,好似一座高大壮阔的巨大宫殿,气魄宏伟,蔚为壮观。同时巧妙的利用了宿舍钢筋混凝土的屋顶与图书馆两翼前区处于同一高度平面上的优势,形成一片大型的广场,供人远眺对面的珞珈山。又如理学院,在狮子山尾狭窄的山脊上布置了一座西式主楼和两座中式配楼,也是沿着山势布置平面,主楼与配楼之间用环廊连结,建筑屋顶同样处于一个平面上。
凯尔斯基于对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对地形的巧妙利用,建筑组群也变化有序,“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手法也得到了完美地应用。如将图书馆建于狮子山山顶之上,使其成为校园内部最高建筑,成为武大的象征。如男生寄宿合建筑依山修建95层阶梯(原为108级,但底层已被提升的路基淹没),统一的外形加上宏伟的气势使得建筑各个入口有着极强的导向性。为了突出建筑的宏伟,在建筑基底上,将各个拱门上部垫起一层作为单檐歇山式亭廊。中间的城楼与老图书馆位于同一条轴线上,从下方拱门望去,正好可以看见图书馆的琉璃瓦顶部,完美的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借景与框景手法,同时加强了建筑群体的整体性与气势。
与文化内涵相承
武汉大学校园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古典主义建筑文化的综合体现。武汉大学建筑群讲求“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群体布局手法。这种群体做法在校园建筑组群中被普遍应用。建筑装饰中西合璧,既有中式琉璃瓦翘檐,也有西式拱券,变化多样。
如樱顶建筑群,以图书馆为主楼中心,左右辅以文法学院,前面为男生寄宿舍建筑群。文法学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左武右”的思想意识。两座建筑相对,成为~对姊妹楼,象征文武相谐。建筑装饰采用中国传统形式,配以中式宫殿式屋顶与孔雀蓝琉璃瓦。平面为方形四合院,总共四层。根据两座建筑功能的不同,两栋建筑的屋檐装饰也不一样。文学院因其文采飞扬的浪漫意蕴,其屋顶采用翘角形式,灵动活泼;法学院则象征法力严肃的严谨思维,其屋顶采用的是平角形式,庄严肃穆。又如理学院建筑群,主楼为中部的科学会堂,顶部为拜占庭式钢筋混凝土穹窿屋顶,两侧配楼则是中式琉璃瓦屋面。圆形的穹窿屋顶与南面珞珈山脚下的工学院的玻璃方形屋顶相互呼应,形成对景,是“天圆(北)地方(南)”中国式建筑理念的完美体现。与之相对的工学院建筑群也是中式的主从建筑格局。主楼坐南朝北,四面群房面向主体对称布局。建筑平面均为矩形平面,以内廊相连。主楼正方形墙体上带有明显的侧角,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城墙墙面是斜面的,为了使建筑样式符合传统形式的要求,故采取了削斜墙面四角的方法,利用人们的视觉误差,造成墙体斜面的假象,使这一现代建筑亦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攒尖式四角重檐玻璃屋顶,共享空间的玻璃中庭构造,是全世界最早采用空间共享这一建筑风潮的建筑之一。与外围的四座中国传统配楼和正前方的两座罗马式碉楼相组配,是典型的中西融合式建筑。四角的圆盘形水斗,既解决了大屋顶的排水问题,同时又成为美化建筑的装饰;中国传统建筑中罕见的狮面兽装饰,独具匠心。又如老图书馆,其外部装饰极具中国传统特色,顶部塔楼为八角垂檐、单檐双歇山式。上立七环宝鼎,兼有排气之功用。屋顶上有采暖烟囱,南屋角立有粗大的隅石,北屋角立有小塔,其间护栏以左右的勾阑和中央的双龙吻背,造成“围脊”的效果。两副楼屋脊与大阅览室相连,叫“歇山连脊”。在大门上方镶有老子的全身镂空铁画像。图书馆平面呈“工”字形,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上突破了中国古典建筑“相沿”的陈式,内廊的四隅切角处设有半圆弧形楼梯。南面的主入口为三开问单洞门,既用了西式双联廊柱,又用了中国古典建筑中的雀替、额枋;瓦作、施斗拱,皆参照清代建筑样式,中央主体顶层为八边形,北面的书库地下层外墙有收分,上立勾阑,形成高大的台座。两库问的联接体作如下处理:地下层外墙有以方窗为单元组合的大片玻璃窗,第二层的“围脊”上方中央有以五窗突起的阁楼。该馆是中西建筑设计理论、技艺、手法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佳作,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率先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钢筋混凝土矿架和钢桁架混合结构)仿中国古典建筑的成功之作,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潮流、科学技术和时代精神。
与审美情趣相衬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细部装饰处处显示出与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的完美结合。如法学院、工学院及理学院的宫殿式斜面墙体,体现出一种庄重之感;又如男生寄宿合的无字云纹匾、图书馆的云纹照壁、工学院云纹柱、图书馆的斗拱、建筑檐角的仙人走兽等,无不显示出当时人们建筑审美情趣。
这些古典的审美情趣往往会结合校园建筑这一概念而有所创新。如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文化中的檐角的“仙人骑鸡”改造为“人跨奔马,马载书卷”,形象而又俏皮。又如男生寄宿合将中国传统建筑与玄学文化相结合,各层宿合以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其中,“辰”字误作“晨”字)命名,显示出更为广阔的建筑审美范围。
校园因其不同片区种植不同的主导植物。利用树木、植被的季节性特征、观赏特性、文化内涵形成四季变化、寓教于乐的特色观赏景观。如将校园片区命名为樱园、桂园、梅园、枫园等,将闻人雅客之审美之心,赋予校园空间环境之中。
与校园功能相合
武汉大学是中国最早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在校园建设中,较早的实行了功能分区。凯尔斯在规划时,以图书馆为整个校园的中心和制高点,将文、法、理、工、农、医六个学院进行了划分,依照各自的性质、功能以及武汉的风向气候等,采取选点与布局。如将学生宿合与饭厅结合起来布置于狮子山上,文、法学院与图书馆结合呈中轴形式布置。理学院建筑群与工学院建筑群越过九·一二运动场相对布置,以南北向轴线联系起来。农学院及医学院(均未建成),则在狮子山西北面地势较平坦处呈散点状布置。这种布置方式可以打破过度的功能分区导致的校园各个空间各自为政的僵局,使得各个功能空间在拥有自身特质的同时,又具备整体性。
凯尔斯对校园地形的深入研究,巧妙地应用了中国园林建设的对景手法,使得校园的各个功能空间联系更为紧密。如理学院建筑群与工学院建筑群、大礼堂建筑群与宋卿体育馆之间构成了完美的建筑对景。
武汉大学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美丽的校园环境和现存历史建筑被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历史校园之一。其学校建设历史、校园规划、历史建筑等,都是中国近现代校园建设的楷模,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瑰宝,承载着武汉大学厚重的人文底蕴与独特的校园文化。
(作者单位:曹莉,联创国际设计集团;丁援,湖北省文化厅古建筑保护中心)
(责任编辑:文丹)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山水间的人文气象武汉大学早期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