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受下广东的美术教育有多前卫
谢颜
摘 要:潘天寿与林风眠是20世纪中国艺术界举足轻重的艺术家,两人在绘画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在当时的中国美术教育理论中有着各自的观点。潘天寿与林风眠美术教育观整体上关注的是中西美术教育该如何取舍的问题。两人的美术教育观既有差异,也有共通之处。直至今日,依旧值得我们学习与忖量。从他们对待中西方美术教育的观点出发,阐述了他们的美术教育观,及其对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的新启示,达到不断优化中国美术教育思想、传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社会时代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潘天寿;林风眠;美术教育观;中西方美术;比较研究
一、时代背景分析
20世纪初期是中国文化发生大变革的时期。文化变革主要关注的焦点是对中西方文化的取舍问题,这个问题也牵连着当时美术教育发展的命运。因为西方艺术思潮与中国艺术之间的差异,中西方艺术文化的冲突越来越大,这种文化纷争催生了近代美术教育的重大变革。随着新的艺术思潮的出现,对于美术教育的新思考也随之而来。
当时中国处于民族虚无主义之中,面对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这类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口号,持有保护传统中国画思想的艺术家潘天寿,依旧专一于中国传统绘画,他认为中国画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至今已经成为具有独立性的优秀民族文化。在当时被称为“传统派”的潘天寿曾说:“东方绘画之基础在哲理,西方绘画之基础在科学。跟本处相反之方向,而各有其极则[1]。”潘天寿对于中西绘画的发展思考是从根源上的解析,他深知中西绘画理念在本质上的区别,他在面对中西绘画的冲突时一直都保持着清晰的界限。
而林风眠的观点不同,在法国留学期间,他的绘画风格深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回国后的林风眠看到当时祖国落后的美术教育现状时感到十分痛心,于是通过西方先进美术教育对中国美术教育的改革,同样立志振兴中国的美术教育思想。他认为西方先进的美术教育思想可以拯救落后的中国,西方的绘画与中国绘画融合可以更好地改造中国的绘画,从而寻求到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前景。这样东西方兼容的美术教育理念可以更好地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他让中国的美术教育创造时代的艺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用美术教育提高国人对民族精神发展与传承的信心,达到兴国强族这一最高目标。
同时代的两个艺术家,潘天寿与林风眠不论是从绘画风格上还是从美术教育观念上来看,都有着不同的观点,两人在美术教育观上所持的观点从表面上看来截然不同。但在两人的美术教育观点差异中,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相互作用于现代的美术教育思想。
二、潘天寿:“谨慎地”将中西方美术拉开距离
少年时期的潘天寿对国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芥子园画谱》可以说是他美术思想形成的摇篮,从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奠定了他未来通过美术教育保护与发扬中国传统绘画的思想基础。“一国有一国之特色,即一国有一国之人格”是他在面对新思潮时始终持有的保护传统美术文化的信念。他说:“全世界东西方两大系统的绘画中,国画是东方绘画的主流,为全世界绘画批评家与鉴赏家所一致首肯的。国画在东方绘画系统中,早已达到了世界级水平,有极辉煌的贡献。”面对西方美术的“入侵”,他从没有认为中国的传统绘画是落后的。潘天寿眼中的中国绘画并不单单停留在单纯的绘画上,而是流动的,是需要世代传承的文化精神力量。中国绘画不是孤立的,是历史上所有艺术家共同努力所沉淀下来的宝物。最重要的是,他认为中国绘画不是过去的,不是所谓“过时的”,而是一个正在发展着的思想进程,所以中国的传统美术教育是不能停顿的,更不要提中国美术需要被西方美术来“改造”这一说。
潘天寿教学生绘画的过程中通常用结合具体画面来讲解理论知识的方法。他认为学生应该从学习与研究中国绘画的艺术理论入手,学习绘画技法反倒是在之后。他主张对不同风格大师的同题材作品进行详细研究,具体到他们作品的风格异同比较,从中找出规律性的理论,这方法可以讓学生从理论的维度深刻感受绘画作品的人文精神。
虽然潘天寿在教育过程中对西方的素描这一造型训练持有肯定的态度,但他还是认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造型训练在本质上有着巨大的差异。中国传统绘画以线条为主要的造型方式,散点透视的也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家对于客观事物的观察习惯。西方绘画中的素描是对客观事物运用光影明暗和空间透视的方法进行真实再现。中国传统绘画拥有写意的特点,西方绘画强调的更多的是科学、理性。如果用西方绘画来改造中国传统美术的话,因为两种绘画风格的巨大差异,必然会产生冲突,经过西方绘画“改造”后的传统绘画将会丢失神韵,民族文化风格的闪光点也会随之缺失,会导致中国传统绘画的灭亡。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之灭亡,也无异于民族自身之灭亡。
在新文化思潮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美术教育就要解决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潘天寿认为美术教育思想还是学术派别,它们是相冲突的,但不一定是绝对冲突的。面对不得不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中国传统美术,潘天寿提取了西方的一些造型方法,白描与结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造型方式,并且在中国画当中加入临摹与速写用于加强学生对形体的理解。
潘天寿对西方的美术教育思想是保持相对理性、谨慎的态度。拉开中西方绘画的距离,不是让中西方美术文化对立,更不是使中西方绘画“同化”。就像他曾在中国画的发展方面提出过的“借古开今”一样,吸取前人成果中的优秀精华,既不凭空捏造,也不盲目肯定。中西方的美术教育有不同的传统文化背景,绘画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要同时尊重各自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要汲取外来的优秀文化,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发生碰撞促成了民族文化的新成果。
三、林风眠:“自由地”把中西方美术相互融合
林风眠少年时开始留学法国,在留学期间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熏陶,现代艺术的浓墨重彩在他的美术创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法国国立蒂荣美术学院院长扬西施的建议下,并没有放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而对于中西美术的看法,他推崇“兼收并蓄”,林风眠认为绘画的本质归根结底就是绘画本身,对于绘画的表现方式是思想的发展进程,这些无关派别,就更谈不上中西之间的区别。
回国后受到了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熏陶,坚信美术教育可开拓民族复兴的道路,林风眠自由的艺术创作思想也体现在了教学当中。“他毕生寻求情感与理智的平衡,并不是反理性主义者[2]。”
他在杭州国立艺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任院长并执教期间采取了融合中西的美术教育理念。他主张“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作时代艺术[3]。”他自由地在中国传统美术教学当中吸取西方的先进美术教育思想,不断以新学来扩充传统美术教育。慷慨、大度与自由一向是他所推行的学术主张。他将西方写实主义和现代派思想带入中国美术课堂,作为他自己的美术教育思想主线,用以调节中西方艺术的差异。
在教学改革上,大胆地将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合并成同一个系。在教育学生学习传统绘画的同时,在创作上提取传统民间艺术和西方现代立体派的造型结合在一起。这也是林风眠在中国美术教育上所追求的“理想式”的精英教育。
林风眠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虽没完全地实现“理想式”精英教育,却在中国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他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真正的美术教育应该促进全社会的美育发展,所以要以学校为单位作为美术教育的传播与发展中心。当时中国处在落后时期,想要社会发展进步,首先需要教育先行,这也就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的重要的社会历史责任。
林风眠源于对艺术的追求与文化、学术上的自由的渴望,寄予艺术以救国复兴的信念,运用自己学贯中西的经验拓展了中国传统美术的单一教学模式,不论从美术教育视角还是艺术的社会功能,在当时也产生了一定程度影响,对于国人的审美教育来说,是非常可贵的成果。
四、结语
传承前辈之经验与意志的中国美术教育发展至今,美术教育依然是推动时代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今天的中西美术教育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论是中西方美术教育的融合还是分离,一直都是让大量的美术教育家所密切关注的话题。就像潘天寿与林风眠的美术教育观那样,看似有着各自不同的主张,却在他们的美育思想和实际教学中总能看到相通的教育方法和一致的美术教育目的。两人在美术教学中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了改变,潘天寿在教学中重视中国传统绘画的理法,强调传承传统绘画的重要之处,对西方美术文化进行仔细分析,谨慎选择其优秀文化,吸收到中国传统绘画中,在不偏离中国传统特色的前提下,发展中国传统绘画自己的道路。林风眠因为有在国外学习的经验,他的绘画与美术教育观渗透着中西融合的理念,这使他的美术教育观看起来相对灵活,中西的自由融合,不但发展了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此同时也让中国的美术教育跟上时代步伐。
今天的美術教育在中西文化的去留方面看似做到了成熟的融合,同时也相对保留了各自较为清晰的界限。但是在时代文化的交流中会不断产生新的冲突,每一次中西艺术的碰撞,都需要艺术家对此进行总结与调和。现在中西美术教育之间的异同与当时的中西文化差异虽然有了明显的改变,但当时的美术教育思想家的理论是拥有着价值的,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中国美术教育才得到了内在外在的自我否定的发展,有了现在相对完整的体系与崭新的发展道路。如今各类美术教育思想百花齐放,作为美术教育的研究者,在对待中西方美术教育之间的差异时,应做到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勇敢接受新的文化思想。也正如徐悲鸿所说:“艺术家即是革命家,救国不论用什么方式,苟能提高文化,改造文化,就是充实国力了[4]。”现今的中国美术教育思想,在面对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时既要像林风眠一样追求文化共享式的中西美术思想融合,也应该像潘天寿一样不停止对传统美术文化的思考与坚守。
参考文献:
[1]潘天寿.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2]陈铿.林风眠教育理念剖析[J].新美术,2008,(03):80-83.
[3]林风眠.林风眠画语[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68
[4]王震.徐悲鸿文集[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81.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