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传承民俗文化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端午节端午爱国主义教育简泽菲【摘要】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是集中展示南京丰富的非遗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场所,如何结合本馆特色传承中华民族的民俗非遗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是未成年人社会教育工作的重点。【关键词】民俗传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挖掘馆内特色,开展系列社教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南京市

端午节 端午 爱国主义教育

简泽菲

【摘 要】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是集中展示南京丰富的非遗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场所,如何结合本馆特色传承中华民族的民俗非遗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是未成年人社会教育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民俗 传承 青少年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挖掘馆内特色,开展系列社教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位于南京城南的南浦厅15、17、19号和大板巷42号,以甘熙宅第为馆址,是江南多进穿堂式建筑,俗称“九十九间半”。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青少年教育场所面积为500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大中型城市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自建馆以来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一方面发挥博物馆展示平台的优势,把民间艺术家、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请进馆内表演展示,让他们有个稳定的环境便于发展和交流;另一方面多年来开展的未成年人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也一直是民俗馆社会教育工作的重点。

(一)文博之夏——“我是小小传承人”

“我是小小传承人”从2009年第一届发展到2017年第八届已经有超过5000名孩子走进这座大院,该主题夏令营活动主要包括组织营员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优秀的手工艺项目,聘请常驻馆内的各位国家和省、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授课教师,以各种非遗和民间手工艺项目为载体,融入老南京及当下实事热点元素,由传承人老师对营员们进行面对面的知识传授,手把手的技艺传授,营员们动手制作、实践,并对营员的作品进行评比,组织展览等。这不仅大大丰富了我市中小学生的暑期文化生活,更是为热爱民俗文化的孩子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平台。并且培养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民俗技艺的热爱,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了未成年人自觉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每期活动结束后,馆内工作人员及时邀请营员、家长及媒体参与夏令营的评议。举办至今得到了南京市文广新局、南京市博物总馆、南京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除了共同承办单位的大力宣传以外,活动还得到了其他媒体的多角度报导,使得馆内的夏令营活动成为“南京文博之夏”中未成年人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得到未成年人和家长们的认可,具有广泛的社会认知度。

(二)对外宣教——“非遗进校园”“非遗周周学”

除了邀请广大青少年走进我们博物馆去学习了解非遗文化,“走出去”“送教上门”的项目活动也尤为重要。紧密结合博物馆自身宣教服務特色以及民俗、非遗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相关活动,自2009年起,在全市62所中小学校、幼儿园,19所大专院校,4所外籍学校和4所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非遗进校园”品牌活动。与15个特色社团开展了非遗文化交流活动,开设非遗选修课程,精心组织策划非遗晚会。并且针对特殊人群,设计适合他们的展览展演形式。同时还与南京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主流媒体南京日报小记者团队合作,开展“进校园”活动。自2016年起,在高淳区桠溪中心小学、考棚小学、长江路小学等共建单位开展了“非遗课程周周学”的教学,让孩子们每周都可以学到非遗课程。课程结束后及时收集学生对于课程的感受和建议,从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使其更贴近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同时通过与拉萨路小学共同举办的两期“五百娃娃学非遗”活动确定了双方的长期合作,将非遗课程规划为校本课程。此类“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也标志着南京民俗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系统的合作将更加深入。

(三)传统节令——“我们的节日”

南京民俗博物馆是民俗、非遗“双博馆”,是南京老城文化的见证和缩影,是南京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的重要展示地。同时也是研究民风民俗,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门机构。本着这样的社会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南京民俗博物馆希望能通过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让传统节日成为馆内民俗文化的课堂,让青少年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了解传统节日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要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首先要引导青少年群了解节日及节日文化的深刻背景。目前,很多青少年对传统节日文化知之甚少,通过馆内举办的此类“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首先在内容上可一定程度地加强对青少年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授与教育,使他们大致了解节日文化的蕴涵、成因及演变过程。再次,在活动形式上的多样化发展也是弘扬节日文化的一种方式,例如重温金陵剪纸、秦淮灯彩、皮影、葫芦画、布艺、泥塑、绳结等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观看白局、京剧、黄梅戏等传统剧种;自己动手制作月饼、粽子等传统佳节的美食等,既能体现优良传统又能反映时代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形成实践教育、体验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自觉实践与自主参与,用情感教育的方式,熏陶、感染青少年自觉维护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节日文化。

以上三项主题系列活动,都是在几年活动的积累下逐渐形成的,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参与度且颇具规模。活动中通过参与、体验的教学方法,专业的教学内容,严谨的教学态度,使优良的传统民俗和非遗文化成为当下少年儿童学习的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了青少年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对增进民族自信自强等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随着时间的慢慢累积,南京民俗博物馆的各类社交活动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教育机构的关注。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每期的活动中去,让非遗工艺得到很好地良性传承,加强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针对这一目的,馆内也总结了一些改进对策。

(一)充分利用媒体资源

媒体资源包括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首先我们要充分与大众关注的报社、电台、直播媒体合作,在活动举办前、中、后期及时提供资料图片,尽量扩大宣传面积,增加受众群体,让更多的家庭、教育机构等了解这些活动的主要内容,并主动参与其中。

其次,在当今的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传播的力量与速度更是不容忽视。近两年,南京民俗博物馆建立了官方的微博、,尤其是南京市博物总馆成立后,各馆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共享。馆内的重要信息、组织开展的活动、举办展览、组织培训等相关资讯及时、高效、准确地在微博、及官方媒体上发布。同时在一些活动中,馆内工作人员也设计了一些互动平台,新的媒介使得观众的参与度、主动性大大提高。同时,我们也大力支持社交媒体的主动运行。社交媒体可以通过用户之间的相互分享以及友邻之间互相订阅增加信息之间传播的可能性。目前,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照片加文字的形式发表在个人空间中,希望同大家分享讨论,这在无形中也积极有效地为博物馆做了宣传。

(二)改进社教活动设计形式

南京民俗博物馆在社教活动设计的内容形式上独具特色,且具有着先天的优势,如何充分地发掘利用这些资源,增加活动的兴趣性与娱乐性,变被动为主动,是我们在这些活动策划中要思考的问题。首先要充分考虑到馆内的服务对象,了解他们的教育背景、兴趣爱好。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感兴趣的着落点,能接受的知识点是有区别的,这样我们在活动的设计安排中,可以灵活地调度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保证孩子们高效地参与度。同时孩子们本身的时间分配也相当重要,尤其是他们在休息日、节假日的安排。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后再妥善处理,尽量做到能配合他们的时间,实现无缝对接。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能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是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民俗博物馆,要积极结合自身特色,创新思维,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实现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传承民俗文化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端午节端午爱国主义教育简泽菲【摘要】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是集中展示南京丰富的非遗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场所,如何结合本馆特色传承中华民族的民俗非遗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是未成年人社会教育工作的重点。【关键词】民俗传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挖掘馆内特色,开展系列社教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