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阐明了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以及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在民族腾飞的崭新历史时期、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新形势下继往开来,丰富、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前进方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在两个《讲话》精神指引下,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创作出更多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文艺座谈会 讲话 背景 意义
在我党历史上,召开过两次高规格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文艺座谈会。一次是1942年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都参加了。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另一次便是去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参加,并做了重要讲话。
我们党历来把文艺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曾经提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在炮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能将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相提并论,看着是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由此不难看出我们党对文艺工作是何其重视啊!
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5月2日召开,5月23日结束,时间跨度长达20多天。1942年,抗日战争正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是抗日根据地最困难的时期。一方面由于日寇的野蛮进攻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解放区陷入极度艰难的境地;另一方面,八路军、新四军在军事上节节胜利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使人民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大批有识之士纷纷奔赴延安,其中不乏文艺界人士。这些文艺界人士的到来,对解放区文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也有些人虽然到了解放区,但思想、立场却并没有完全转过来,头脑里还存在着许多糊涂观念。特别是在文艺为谁服务、如何服务、文艺批评的标准、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等一系列根本问题上,文艺界产生了重大的分歧和争论。有人公开宣扬“人性论”,把它当做文艺理论的基础;有的人认为“文艺的任务就在于暴露”;也有人说:“从来的文艺作品都是写光明和黑暗并重,一半对一半”;还有人讲:“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重复辩证唯物论的创作方法的错误,就要妨害创作情绪”等等。这些错误观念引起了文艺界思想上的极大混乱,使党的文艺事业受到了伤害。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就是要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了五四以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阐明了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论述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普及与提高、世界观与文艺创作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首先要解决立场问题,即“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要使文艺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号召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改造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标志着新文学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文艺新时期的开始。在《讲话》精神指引下,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以崭新的精神面貌,焕发出极大的革命热情,深入革命战争、生产、生活第一线,去了解工农兵、熟悉工农兵,向工农兵学习,在塑造工农兵形象和反映伟大的革命斗争方面获得了新成就,在文学的民族化、群众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涌现出了一大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反映农村土地改革斗争的优秀长篇小说;贺敬之、丁毅反映现实斗争的经典歌剧《白毛女》;李季、阮章竞的著名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赵树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作品《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孙犁描写抗战题材的作品《荷花淀》等。在国统区,党领导下的进步文艺界团结广大作家,充分发挥文艺的战斗作用。艾青、田间及七月诗派的诗歌创作,茅盾、巴金、老舍、沙汀、艾芜的小说以及曹禺、夏衍、陈白尘的戏剧创作,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与多样化方面都达到了新水平。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特别是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创作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好作品,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时代主旋律的强音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杂音。特别是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少数文艺工作者成为了市场的奴隶,其作品沾满了铜臭气。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崇拜票房价值、收视率;或极力迎合一些低级趣味人群的需要,片面追求感官刺激,单纯娱乐;一些明星人物涉赌吸毒,个别公众人物甚至歪曲、丑化我们党的领导人和人民军队等等。这些现象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极不协调。当前,全国人民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意气风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发努力。在这个关键时刻,文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文艺工作者担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应该怎样跟上这个时代,让文艺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高屋建瓴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习近平同志以非常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新时期文艺的地位、作用以及文艺工作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在这里,习近平同志首次明确提出人民既是文艺表现的主体,又是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这一重要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大发展。既如此,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建立经得起人民检验的评价标准,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文艺工作者: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对当前文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习近平同志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对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中国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我们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好形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时代需要文化巨人和文化巨著,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巨大的文化力量。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创作出更多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综上所述,我党两次文艺座谈会,都是在重要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是在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一次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和奠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使文艺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建立新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后一次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是在民族腾飞的崭新历史时期、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新形势下继往开来,丰富、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前进方向。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两次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必将繁花似锦,春色满园。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
[2]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4.10.16;
[3]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郑泽首(1980—),男,曾服役云南省昆明市陆军第十四集团军高炮旅,担任文书,退伍后分别在深圳市保得丽昌运输有限公司文化宣传办公室和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街道办事处文化站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参与组织策划了数次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与展演活动,如“欢乐闹元宵”、深圳“非遗”进社区、进校园、“文化遗产日”等。现任职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群文部。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试议我国文化建设与民族复兴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