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玉器鉴定参考
【摘 要】玉在我国传统和当今文化体系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博物馆的主要藏品类型之一。玉器出土后大多带有一个相同的特征——沁。通过分析古玉器的沁色来鉴别、评估古玉器是古玉器鉴定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出土古玉器的沁色成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主要就沁对出土玉器鉴定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探讨,以期能对出土玉器鉴定的实践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出土玉器 沁 鉴定
沁是指玉器长期埋藏在土中,受土壤温度、湿度以及各种矿物质侵蚀,玉质表层的色泽产生化学变化,在玉器上留下的岁月痕迹。沁是鉴别出土古玉器的主要标志,是评价玉新老的标准之一。了解沁色的种类和成因,对古玉器的鉴定、识别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一、玉器沁的基本概念
沁在出土的玉器中相当常见,杨伯达先生对玉器的沁色有明确的定义:沁色指玉器在埋藏条件下受周围多种矿物质、有机质、水分、湿度等的影响而附着在玉器上的染色[1]。由于埋藏时间长短、环境条件和玉器自身玉质的不同,沁的表现也各不相同。通过沁可以判断玉的新老,因此有投机取巧的不法分子采用各种方式来仿制玉沁,以达到误导市场、获取不法利益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了解沁对玉器的影响,才能做出更加准确的鉴定。
二、沁对出土玉器鉴定的影响分析
(一)对玉器颜色的影响
玉器沁色受特定的环境和条件的影响所成。我国地域广阔,各个地方的土质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土质的不同,便会造成玉器沁色的不同。我国的土质宏观地分为西土、中土、南土,它们的特性各不一样。南土泛指南方地区的土壤,这些土壤的土质湿润,呈弱酸性。所以在南方出土的古玉,往往伴随酸蚀,良渚玉器可以说是南方出土玉器的代表。浙江余杭一带的良渚玉器中有很多已经被酸蚀成了鸡骨白,太湖东岸的良渚玉器则仅有一些水锈和黄褐色沁,这就是土质不同所造成的影响。中土地区出土的玉器,也常伴有一定程度的侵蚀。西土地区如山西、甘肃、宁夏等,由于土质较为干燥,所以受侵蚀往往较轻。土质对玉器的影响肉眼轻易可见的不同便是颜色。这里所说的颜色主要指的是受沁影响下,玉器所表现出来的颜色。地下埋的时间越长,沁会相对严重,玉的颜色也就随之而加深。受沁非常严重的玉器,其本身的颜色会发生完全的改变,不可见也难以推测出其本身的颜色。例如,在良渚文化、凌家滩文化出土的部分玉器,白色玉器很多俗称鸡骨白,很难看出玉的性质;靖安出土的觹形玉佩,由于受沁较深,整体呈灰色或黑灰色,同样看不出玉质,更难以判断玉的种类。再结合其他一些受沁程度较轻的出土玉器来看,总之沁越重,玉器的颜色变化就会越大,通常是颜色会更深[2]。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出土玉器的沁主要包括黄褐色、褐黄色、黄色,在实际的鉴定过程当中,针对未全部受沁的玉器,应当透光对未受沁的局部进行观察,减少沁带来的干扰,以便了解玉器的本身颜色。
(二)对玉器光泽和透明度的影响
沁不仅会改变玉器的颜色,同时还会影响到玉器的光泽度和透明度,造成其光泽度和透明度降低。其光泽度和透明度的降低幅度和受沁的程度相关。就现目前的经验来看,玉器的受沁程度越严重,其光泽度和透明度也就会下降得越厉害。正常的玉质在光线下,均具有一定的光泽度和透明度,这甚至是评价玉质量的重要标准。出土的古玉器,其受沁的程度可以大致分为重度受沁、较重受沁、中度受沁、轻度受沁和未受沁,对应的古玉器光泽变化可以分为土状光泽、蜡状光泽、油脂光泽、亚玻璃光泽和玻璃光泽,对应的古玉器透明度变化可以分为不透明、半透明、亚透明和透明。在梁带村遗址出土的古玉器中,较重受沁和重度受沁的玉器数量占到了43.3%,輕度受沁和中度受沁的玉器数量占到了41.3%。从这些玉器的实际表现情况来看,轻度受沁和中度受沁的玉器在光泽度和透明度上的改变并不大,基本保持了原本玉质的光泽度和透明度,呈现出的是油脂光泽与亚透明状态。较重受沁和重度受沁的玉器在光泽度和透明度上的改变非常大,光泽度大多为蜡状光泽,部分为土状光泽,透明度基本上都呈现不透明,少数半透明。未受沁的玉器,其光泽度则多为玻璃光泽、亚玻璃光泽,透明度多为透明、亚透明。在鉴定过程当中,我们应当根据玉器受沁的程度,来判断其光泽度和透明度是否相对应[3]。
(三)对玉器密度、孔隙度和硬度的影响
出土的玉器如果受沁,且受沁的程度达到了中度以上,其密度和孔隙度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进一步影响到其硬度。通常来说玉器受沁的情况越严重,其密度、孔隙度以及硬度的变化也就会更加明显,这种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孔隙度增大、密度降低、硬度也随之降低。例如,出土后呈鸡骨白的玉器,由于受沁严重,其孔隙度较一般的玉来说明显增加,且密度和硬度大幅下降,硬度方面通常都不会超过6,大多数情况都在5.5以下,最低可为4。这类出土玉器在质地上较为疏松,过手有一定的粘滞感。取标本样品泡在水中,会有明显的空气渗出,并会逐渐地松散。对韩城梁带村出土的几件受沁玉器采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可以明显看出玉身存在侵蚀裂纹、侵蚀沟、侵蚀洞等,这些都属于是受沁风化的特征。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改变了玉器的密度、孔隙度以及硬度。所以,我们在鉴定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玉的受沁程度来判断其密度、孔隙度以及硬度是否合理。如果是作假的玉器,其密度、孔隙度以及硬度很难发生改变。
(四)对玉器成分的影响
玉的成分组成其实是较为复杂的,且玉在受沁的前后,其成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所以带有沁的出土玉器,成分肯定发生变化,变化规律是:主要矿物组成一般不变化,有的玉器局部可产生化学元素和含量变化。有研究对凌家滩4件全受沁的鸡骨白玉器残片进行谱学鉴定,玉质仍是透闪石玉质软玉,与一般软玉相比,矿物组成没有变化。又如有研究对梁带村2件重度受沁软玉质玉器进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测试,测得各点的主要化学成分均为Ca、Mg、Fe、Si、O,这与软玉的化学成分类似。将能谱测试的化学成分含量与用ICP-MS所测得的未受沁软玉质玉器的化学成分平均值做对比,显示重度受沁后MgO质量分数显著降低,而FeO和Al2O3质量分数明显增高,但尚未发现新矿物的形成。对于一些存在疑问且较为重要的出土带沁玉器,应当借助一些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来进行成分分析,以判断其合理性。如果成分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就应当保持怀疑态度。
三、结语
出土玉器的沁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审美,但是对待鉴定工作,我们则需要保持客观、科学的态度和认识,掌握沁的特征和表现,以便在鉴定工作当中做出准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杨伯达.中国古代艺术文物论丛[M]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 .
[2]万文君.浅论古代玉器皮色、沁色和染色的鉴定方法[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6,(S1):25-30.
[3]朱勤文,鲍怡,陈春,范陆薇. 湖北省博物馆藏出土战国玉(石)器材质研究[J].江汉考古,2016,(05):108-114.
刘淑君 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谈沁对出土玉器鉴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