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史前中国彩陶的艺术浪潮

黄河流域史前彩陶赏析杨晨曦【摘要】大地湾一期文化包含众多遗址,出土遗物颇丰,其中彩陶作为研究大地湾一期文化的重要遗物最具代表性。通过对典型遗址中典型彩陶的分析,可对大地湾一期文化有更深地了解。由文化与艺术可知其彩陶的形制、制作工艺、特点。由葬制与葬俗可知其彩陶的种类、所占比例,同时还能够分析当时的社

黄河流域史前彩陶赏析

杨晨曦

【摘 要】大地湾一期文化包含众多遗址,出土遗物颇丰,其中彩陶作为研究大地湾一期文化的重要遗物最具代表性。通过对典型遗址中典型彩陶的分析,可对大地湾一期文化有更深地了解。由文化与艺术可知其彩陶的形制、制作工艺、特点。由葬制与葬俗可知其彩陶的种类、所占比例,同时还能够分析当时的社会形态。

【关键词】史前彩陶 大地湾一期 文化与艺术 葬制与葬俗

一、概况

大地湾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处于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与缓山坡地带,总面积110万平方米。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距今约为7000~7300年[1]。秦安大地湾遗址以文化类型多、延续时间长、历史渊源早、技术水平高、分布面积广、面貌保存好而备受考古界关注。1958年甘肃省文管会在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后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1982年,在秦安县文化馆的配合下,甘肃省博物馆等单位先后进行了5次发掘。根据底层堆积物和出土器物,该遗存性质从上至下分属常山下层遗存、仰韶文化晚期、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早期。仰韶文化早期即大地湾一期文化,发掘面积1.2万平方米,共清理房址226座,灰坑328个,墓葬76座,窑址33座,壕沟6条,出土遗物7700余件[2]。1984年为保护F901和整个遗址,发掘暂告结束,1995年9月到10月,为解决仰韶壕沟走向问题,又进行了3次补充发掘。前后8次发掘,发现不同时期的房址240座,灰坑或窖穴325个,墓葬65座,出土器物8300余件。

大地湾一期文化属于前仰韶文化时期,遗址主要分布于沟谷地带,多为二级阶地,遗迹分散,属于该期遗址的还有天水西山坪[3]、华县老官台[4]、元君庙[5]、临潼白家[6]、渭南白庙[7]、商县紫荆[8]等。房址4座,灰坑17个,墓葬15座,出土陶器403件,包括三足钵、三足罐等200多件彩陶,是中国迄今发现时间最早的一批彩陶。作为中国彩陶的滥觞,研究大地湾一期遗址的彩陶,对于进一步了解一期文化意义重大。由大地湾一期的文化与艺术,可知彩陶的形制、制作工艺、特点,由葬制及葬俗可知彩陶的器物种类、所占比例,同时还能够分析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

二、标题与艺术

(一)彩陶特征

大地灣一期遗址陶器以夹砂红、红褐陶为主,以圆底钵、三足钵、三足罐、圈足碗为组合。口沿外涂红带彩纹,一般内彩带较窄为0.4~0.6厘米,外彩带较宽一般为2~3厘米,个别为4厘米。彩陶器形主要为大量钵型器和少量圈足器,按照功能可细分为居住址遗物和随葬品遗物。

居住址遗物主要包括房址和灰坑中所出的器物,其中生活用具可细分为炊器、食器、水器三大类。炊器有罐形鼎、盆形鼎、钵形鼎,食器有圆底盆、圆底钵、桶装深腹罐、圈足碗等,水器有壶、杯等。以圆底器为多,其次为三足器,还有少量的平底器和圈足器[9]。器表纹饰以较为规整的交错细绳纹为大宗,红色彩陶和素面陶次之,竖线或斜向的细绳纹少见,附加堆纹见于少数罐形器的颈部。生产工具主要为陶纺轮,还有少量陶模、网坠、陶刀等,多为夹砂红陶。此外还有陶塑、陶饰品、彩陶符号陶片、陶饼等,多为泥制红褐陶。

随葬品遗物据用途可分为生活用具和生产用具两大类。由于大地湾一期遗址中墓葬较少,随葬品数量远低于居住址所出的遗物,故而彩陶发现数量较少,并未发现彩陶装饰品。生活用具器物类的陶质、陶色、纹饰与居住址所出彩陶基本相同。生产用具仅有陶纺轮,多为夹砂红陶。

(二)由彩陶特征分析其制作工艺

仔细观察大地湾一期遗址所出的彩陶可知,彩陶陶质以夹砂陶占绝大多数,泥质陶极少。从陶片分层和发现的陶模推断,此时的彩陶制作工艺尚处在较为原始阶段,主要使用泥片贴敷法[10]。制陶的原料为粘性较强的红土,夹砂陶由夹细砂的胎心和泥质内外表层构成,两种泥料间隔使用。胎心处于内表层和外表层之间,所含砂粒数量较多,粗细较为均匀,系人为搀入。内外表陶质以夹砂陶占绝大多数,泥质陶较少;夹砂陶的分层现象是间隔使用夹砂、泥质两种泥料逐层贴敷的结果;器身用内模敷泥法成型,整齐的交错绳纹是用绕绳圆棍滚压而成;器物的内壁呈黑色,是窑外渗碳所致。关于大地湾一期彩陶的制作工艺,李文杰等在《甘肃秦安大地湾一期制陶工艺研究》一文中,通过观察实物与模拟实验两种方法来揭示大地湾一期的制陶工艺。在模拟试验中成功地将彩陶制作工艺复原,笔者总结为以下七点:制作模具,配制泥料,计算含水量,敷泥,施加纹饰,施彩,入窑烧制。若器物为带足器(多为三足),则应在施彩前为器物安足。

三、葬制与葬俗

大地湾文化时期,人们的信仰与习俗已经形成,但因当时人口较少,定居生活还未十分稳固,导致遗址规模小、文化层较薄。从已发掘的大地湾一期遗址来看,大地湾人已有自己的氏族公共墓地,并与居住区聚居相连,规模不大,体现了早期人类的宗教信仰和埋葬习俗。墓葬为单人葬,且多为仰身直肢葬,已经出现随葬品多寡的区别[11]。

大地湾时期处于发展中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口逐渐增多,大地湾人在自己的活动区域内不断探索,除进行采集、渔猎外,特别是进一步发展了农业,从彩陶的种类和数量上可见一斑。农业的发展使大地湾人的生活有了相对稳定可靠的保证,同时促进了定居生活的稳固。

四、大地湾一期彩陶的重要地位

距今7000多年前大地湾一期文化的发现,确凿无疑地表明甘肃是中华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最具代表性的彩陶,为探讨彩陶的起源提供了一批科学资料。它上开中原仰韶文化之先河,下启陇佑马家窑、齐家文化之滥觞,对于探索中华文明的线索和原生面貌具有重要的价值[12]。

第一,大地湾一期的“内模敷泥法”制陶方式,丰富了我国最早的制陶工艺方法,它与长江流域同时期的河姆渡、万年仙人洞等遗址发现的“泥片贴筑法”制陶方式并存,略晚于桂林甑皮岩遗址第二层(距今9000年左右)的“挤压成型法”制陶方式[13]。

第二,大地湾一期的红色彩陶及彩绘符号的出现,为仰韶文化的彩陶和标记符号找到了借鉴的源头。大地湾一期文化出土带有彩绘符号的陶片,归纳起来有十余种,可能为纪实符号,也可能是最古老原始的文字。它们中有类似水波纹状,有类似植物状,有直线和曲线相交的,这些介于图画和文字的彩绘符号为中国文字的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

第三,强有力地推翻了安特生彩陶“西来说”。在大地湾一期遗址中发现彩陶200余件,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一批彩陶。这一时期的紫红色彩陶,图案虽不太完整,却将中国彩陶制作的时间上推了一千年,并以不容置疑的事实证明了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为中国彩陶的起源地[14]。这时的彩陶纹饰一般是在圆底钵和三足钵的口沿外绘一圈红色宽带,虽然纹样简单,但同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两河流域和中亚地区在时间上相近,这就推翻了安特生的彩陶“西来说”。中国彩陶起源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渭河流域,并且具有自己的特色,充分说明了大地湾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地区之一。

五、结语

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存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较早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之一,作為中国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简要介绍了大地湾一期遗址及文化,梳理了发掘过程,总结了彩陶类型及制作工艺、特点,揭示了社会经济形态等,展示了大地湾一期彩陶的魅力及重要地位。但对于大地湾文化的命名问题,学界仍存在争议,对大地湾一期文化与大地湾仰韶早期文化的连续性及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关系问题仍未搞清,这些问题有待更新的研究成果来解释。

参考文献:

[1][11]王巍.中国考古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2][10]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湾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3]张朋川,郎树德.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1978至1982年发掘的主要收获[J].文物,1983(11).

[4][6]王仁湘,王吉怀.甘肃省天水市西山坪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8(05).

[5]张忠培.华县、渭南古代遗址调查与试掘[J].考古学报,1980(03).

[7]王仁湘,吴耀利,吴加安.陕西临潼白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4(11).

[8]张瑞苓,高强.临潼白家和渭南白庙遗址的调查[J].考古,1983(03).

[9]张宏彦.1982年商县紫荆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J].文博,1987(03).

[12]郎树德.大地湾遗址的发现和初步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2(05).

[13]张力刚.试论大地湾遗址在中国史前考古上的六大之最[J].丝绸之路,2014(18).

[14]程晓钟.大地湾考古相关问题研究[J].华夏考古,2009(03).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史前中国彩陶的艺术浪潮

黄河流域史前彩陶赏析杨晨曦【摘要】大地湾一期文化包含众多遗址,出土遗物颇丰,其中彩陶作为研究大地湾一期文化的重要遗物最具代表性。通过对典型遗址中典型彩陶的分析,可对大地湾一期文化有更深地了解。由文化与艺术可知其彩陶的形制、制作工艺、特点。由葬制与葬俗可知其彩陶的种类、所占比例,同时还能够分析当时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