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晶
1962年,戏剧大师田汉到临高观看人偶戏演出后,称赞临高人偶戏“稀有品种,不同凡响,表演灵动,唱腔动听”,是全国惟临高独有、世界少见的稀有剧种。2006年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高人偶戏源于南宋末期。据光绪十七年续修《临高县志》云:“临俗多信奉神道,不信药医。每于节例,端木塑于肩膀,男女巫唱答为戏”, 可见清代临高人偶戏仍然有浓厚酬神色彩,以祈福为主要目的。
临高人偶戏系从民间用佛像祭祀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故亦称“佛子戏”。 临高人偶戏流行于海南岛西北部的临高县及周边的海口市、澄迈县、儋州市等市县中操临高话的乡镇,最为特色的是幕台不设布幛、“人偶同台”表演,人与偶在台上共同扮演角色,以人的表演弥补木偶感情的不足。演唱则是以外人难懂难学的“临高话” 为语言,以本地民歌调为主要唱腔。
临高木偶戏的起源
《史记·封禅书第六》载:“是时既灭两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晋东瓯王敬鬼,寿百六十岁。后也怠慢,故衰耗。”临高人源自百越,临高先民迁入海南岛时很可能也带来了巫、傩等风俗,成为人偶戏诞生的民间土壤。
据老艺人相传,临高人偶戏源于南宋末期。临高先民求神拜佛逐鬼驱邪时,皆用人型杖头木偶。据光绪十七年续修《临高县志》云:“临俗多信奉神道,不信药医。每于节例,端木塑于肩膀,男女巫唱答为戏”, 可见清代临高人偶戏仍然有浓厚酬神色彩,以祈福为主要目的,这恐怕与巫戏酬神表演有密切关系,同时也证明临高先民当时皆用人型杖头木偶。
此外,百越族人和临高先民能歌善舞。唐代李德裕被贬崖州时,大诗人李商隐就曾以“今日致身歌舞地”慰之,后来形成的“哩哩美”、“啊罗哈”、“啷叹”等民间唱腔更是丰富多彩,为临高人偶戏发展奠定了唱腔基础。
从宋代起,经过艺人改造,单纯巫戏表演吸收了民间音乐唱腔搬上舞台,结合木偶使用当地方言进行话本说唱,至迟在清康熙年间已形成成熟的临高木偶戏。当时有吴四龙、曹大锣、王香发、刘彩凤等30棚人偶班社,是临高木偶戏鼎盛时期。临高县八旬老艺人陈和成于1979年献出数代祖传珍藏的10个老木偶,其中4个头部就刻有“康熙”年号的标志。如今在临高的农村地区,乡村举办节庆、公期和重大活动时都必须请木偶戏进行表演,是一种“活态文化”。
“稀有品种,不同凡响,表演灵动,唱腔动听”
许多地区的木偶戏表演只设小舞台,四周围着围布,演员手擎杖头木偶在幕后操纵和演唱,观众只看到木偶而看不到演员。但临高人偶戏则不同,采用大舞台,不设布幛,演员擎杖头木偶一同化装登台,合扮同一角色,演员以自己丰富的表情弥补木偶的不足,人偶交叉表演,自成一派。是我国木偶艺术园地的稀有剧种。
据资料统计,解放前的剧目约有300多个,解放后经整理改编上演100多个,还先后移植改编其它剧种剧目《江姐》、《秦香莲》、《张四姐下凡》、《春草闯堂》、《海瑞驯虎》等30多个,创作剧目有《海花》、《闹钟爷爷》、《荔枝树下》、《一碗鸡汤》、《王佐上任》、《莲花仙子》、《鹿回头》等7个剧目。唱腔主要以本地民歌“阿罗哈”调和“朗叹”调为主,伴奏以双锁呐为主。1979年后对临高人偶戏进行了改革,将拳头大小的木偶进行改良,演出期间根据剧情需求灵活变动“主角”,时而以人为主,时而以偶为主,视觉效果和戏剧表现力大大提高,很快就获得观众的认可和欢迎。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稀有品种,不同凡向”的临高人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