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活着的“明代人”

小重山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及平坝、镇宁等地,有20余万特殊的汉族人。很多消失已久的老汉族风俗,在这里依然存在;许多我们已经不熟悉的中古汉族文化,在这里成为常态。遍布黔中的屯堡,见证了六百年前大明帝国的军魂,这就是“大明屯风”。向就宽乡移民出安顺城东行十五公里,即到西秀区七眼桥镇,这里密布四十多个保存完好的

小重山

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及平坝、镇宁等地,有20余万特殊的汉族人。很多消失已久的老汉族风俗,在这里依然存在;许多我们已经不熟悉的中古汉族文化,在这里成为常态。遍布黔中的屯堡,见证了六百年前大明帝国的军魂,这就是“大明屯风”。

向就宽乡移民

出安顺城东行十五公里,即到西秀区七眼桥镇,这里密布四十多个保存完好的明代屯堡村寨,这就是著名的“云峰八寨”,虽名为八寨,但就近的只有云山屯和本寨。

公元1412年,朱元璋派傅友德为大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顾成为先锋,率三十万大军征讨盘踞在云南的元朝残余梁王。白石江一战,梁王覆灭,云南平定,是谓“调北征南”。

为统治南方,朱元璋命大军驻留当地,又强行将中原、湖广和两江地区的一些工匠、平民及犯官等迁至黔中一带居住,名曰“移民就宽乡”,这就是“定居黔中”。定居黔中的百姓、将士以江淮人士最多,他们把江淮文化传统和建筑风格也带入黔中,形成独有的“江淮余韵”。随着历史的变迁,江淮后人将明朝时期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等文化习俗一直沿袭至今,繁衍出“屯堡文化”,成为明朝历史的活化石。

事实上,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化外之地”维持“江山永固”,仅靠武力征服还不够。古人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时运粮入边耗费浩繁。当战事还在向云南纵深推进时,朱元璋就为军队的粮草问题绞尽了脑汁。怎么办?屯田。傅友德提出:“宜以今年府、州、县所征并故官寺院入官田,及土官供输、盐商中纳、戍兵屯田之入以给之。”

云山屯的前屯门,正中是砖石砌成的四角飞檐城楼,上面各挂着两盏大红灯笼,拱形大门上方有繁体的“云山屯”匾额。后面的建筑和山体,在缭绕的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神仙居处。

及至南方平定,所留军队三成驻守城镇,七成于农村屯耕。为保障军队的稳定和满员,军人必须娶妻,子孙成年后也是军人,世代继承下去,这就是明代的卫所制度下的“戍兵屯田”。谁曾想到,这些偶尔还穿蓝色长衫的种田人,曾是军人世家。

当年的安顺是进入滇边的咽喉,古代西南经济大动脉“滇黔古驿道”上的重镇,而屯堡就像撒出去的钉子,非常时期可聚而成铁。后来南泥湾的“三五九旅”,再后来新疆的“生产建设兵团”,是不是都有“戍兵屯田”的影子?

可惜,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不论刘邦、赵匡胤,还是朱元璋,得天下后,第一件事便是疑忌、排除与他出生入死的兄弟。朱元璋诛杀功臣更是毫不手软,傅友德、蓝玉等人皆未能幸免,只有沐英镇守云南,远离政治中心,得以善终。而顾成当时官小职微,南方安稳后,留守贵州,后来朝廷实行“改土归流”,最终促成贵州建省,算是贵州建省“第一人”。

博物馆的讲解员是穿着明代汉族服饰的年轻姑娘,自称是“老汉族”,解说专业细致。所谓“屯堡”,“屯”是军事驻地,“堡”为移民居所。“迨制既废,不复能再以军字呼此种人,惟其居地名未改,于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屯堡人。”这姑娘就是“屯堡人”,是来自江淮的“老汉族”。

明清一条街

所谓“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说的就是贵州。今晨烟雾迷漾,空气湿漉漉的,似乎能拧出水来。不过,通向云山屯的路比较平整,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要不是周围高耸的电线杆子,看到高悬“大明屯风”的招牌,走进挂着“屯堡驿茶”的木头亭子,真让人以为穿越到了大明,旁边还有个木头搭就的瞭望台,就像头戴斗笠的老人守望着他的子孙。

走过简陋的山神庙,拾级而上,便是村口广场。朝外有座古色古香的木头亭子,柱上有联:“槛前春色秦淮柳,阁外秋声黄山松。”当年他们从富庶的江南来到这里,不论春花还是秋月,又岂能与秦淮的烟柳画桥相比?槛前阁外,草木萧疏,山峦叠嶂,这幅对联实在很不应景,但对心境,像时人自我解嘲式的调侃,又如永远扯不断的乡愁。

再上几级就是前屯门,正中是砖石砌成的四角飞檐城楼,上面各挂着两盏大红灯笼,拱形大门上方有繁体的“云山屯”匾额。而后面的建筑和山体,在缭绕的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神仙居处。从前屯门入寨,即进入“屯堡一条街”。街道狭窄,由青石板铺设而成,可供两辆马车并行。两边有许多小巷巧妙地与各户的三合院、四合院、碉楼等连接,形成了攻防相济的通道。青石古道被历史分成三段,从前屯门往前,首段建筑遗迹以明朝为主,中段为清朝建筑,而末段则是民国及以后所建,所以又叫“明清一条街”。

在云峰八寨中,云山屯是“商屯”。所谓商屯,也叫盐屯,是由盐商组织建立并用所产谷物向政府换取“盐引”的屯堡。当时的食盐由政府专卖,“盐引”就是取盐凭证,相当于我们当年使用的“布证”“油票”,是“有价证券”。明代鼓励盐商运粮食到边防以充军粮,然后换取盐引,商人们因运输耗资费时,即在边地屯田,雇人耕种,就近归仓,换取盐引,以节省成本更多获利。这种由商人组织建立经营的屯田方式,就是“商屯”。

村子里人声岑寂,略显清冷。街边有“天然居”“云山驿馆”之类的客栈,门窗紧锁,悄无声息。青石板铺成的古道有些湿滑,几只花母鸡咕咕叫着,时而探头张望,时而跑来争食。遥想当年,这里也是车马辚辚、商旅匆匆,富裕的江淮商人撒出大把银子,召民屯田,待粮入仓,然后换取盐引。如此几番倒腾,商人们的腰包愈来愈鼓,边防军粮也得以解决,真是两全其美。

街道中段有个场坝,左侧是六角古戏台,对面有财神庙。庙祝说许多人家已经搬到外面,是以显得冷清。戏台边有路直上云鹫山,山顶云雾缭绕,看不清真面目。回首望去,才发现云山屯村地势险要,如谁人的眼睛,三面环山如眼睑,中间云鹫山为眼珠。三面山和云鹫峰夹峙而成长约里许的弓形驿道,就是“屯堡一条街”。前后两个城门皆用巨石垒成,辅以三四人高的城墙,上有炮眼和垛口,制高点设哨所。可以说,这是冷兵器时代最完备的防御体系。

不仅如此,云山屯的修筑还讲究“山管人丁水管财”的风水堪舆之道。俯看院落屋舍,虽然是江淮风格,但就地取材,房顶使用当地的薄石片呈菱形铺就,整齐而富有韵律,相对于江南的婉约,这里的建筑线条则显得粗硬。

登上云鹫山

半山崖壁有洞府,内供骑着肥猪的笑和尚,让人忍俊不禁。穿过“接引亭”,依照“接引佛”的指点,很快来到山门。山门口有“飞来石”,岩缝清泉流淌,终年叮咚,供僧人香客饮用。进门就是山顶寺庙云鹫禅院,始建于元朝末年,传说其时只有师徒二人,在山顶搭建茅屋为庙,供奉佛祖及观音。

明清时期,几经扩建,最初的茅屋才有了寺庙的样子。光绪宣统年问,僧人历尽辛苦,在山顶拱石桥上建成玉皇阁。玉皇阁是三层重檐歇山顶建筑,供奉玉皇、王母及其麾下诸神,成了当地香火最盛的古寺。禅院古朴典雅,更兼文人点染,遂成黔中盛景,也是方圆百里的佛事文化中心。每年正月初九、六月十九,朝山拜佛的信徒络绎不绝,蔚为壮观。

原想登云鹫而小黔中,但雾锁关山,只看到阁外的葱葱树木和隐隐峰峦。来到大雄宝殿,禅院的哑巴僧人正在接待香客。再看僧舍,静悄悄的,主持也许出去了吧?殿后有巨钟,为某企业捐赠,轻敲几下,嗡嗡作响。几个香客正在拍照,有穿着明代汉族服饰的中年女士,便问:这种服饰是不是只有节日期间才穿?答曰:随便什么时候想穿就穿啊。他们眼中的寻常事,我却如此好奇,男主人不禁笑出声来。

屯堡人的服饰以青蓝为主,女装沿袭明代的“凤阳汉装”,非常讲究,首席代言人就是传奇皇后“马大脚”。屯堡未婚女子称“小娘娘”,梳长独辫,衣服色泽亮丽;已婚女子称“大娘娘”,头发挽成圆网罩于脑后;媳妇戴白头巾,婆婆戴黑头巾。这种衣着,即使凤阳人如今也不穿戴了罢?博物馆的解说员讲,老汉族女子服饰是“两个坠坠、一条穗穗,两个嘴嘴”,即耳坠、腰带和尖嘴翘头的绣花鞋。起初,绣花鞋的尖嘴翘头里藏有利刃,可防敌人近身。衣饰都带着历史的血腥气,可见乱世的妇女,命运何其悲壮。

别过禅院的僧人香客下山,再走到云山屯的后门。这里是民国以后的建筑,有几幢单面房,门口虽然挂着玉米棒子,但寂廖冷落,没有春节人声鼎沸的气象。看来,随着商业文明的涌入,世居云山屯的老汉族们多走出山外,持守几百年的传统将成为过往。

一座石头寨

步行二十分钟到本寨,这里却热闹非凡,游人如织,锣鼓喧天。原来正值“纪念本寨古建筑群三十周年暨云峰屯堡旅游开发六周年”活动,跟随身着老汉族服装的妇女来到广场,看各屯各村的歌舞比赛。比赛倒没什么看头,除了花俏别致的“凤阳汉装”,节目多为自行编排的集体舞蹈和流行歌曲。

本寨是坚固的“石头城”,“调北征南”时期的军营,地势开阔,依山傍水。外围是高而厚的石头墙,里面的石头院落一座连着一座,看似独立的“八字四合院”,以曲折的“丁”字形巷子连接,各家又有暗门相通,更兼错落有致的七座碉楼,形成堡垒森严的军事防御体系。正所谓:“家自为塾,户自为堡,倘贼突犯,各执坚以御之。”

沿着巷子参观保存完好的院落,分明就是江南风格,大门红灯高悬,有精雕细琢的垂花门楼,房间镶嵌华美的隔扇门窗、额枋、门簪和各类石雕器件,以及“四水归堂”天井等。散落村内的七座碉楼以北斗七星之数布局,多四棱锥形,内部五层,各层有瞭望口和射击孔,设兵器架。从最高层的射击孔望出去,屋舍俨然,鳞次栉比,左右峰峦叠嶂,村前溪流婉转,如线条硬朗的钢笔画。

说实话,本寨更具江淮余韵,村口的三汊河明媚绮丽,岸边的杨柳已经蓓蕾初绽,带着春天的气息。如今的江淮之于大明,只有历史的记忆,而屯堡人却保留了完整的明代江淮遗韵,古风犹存。在寨里穿行,如渔人闯进桃源,仿佛时光倒流,与历史对话。

走出村口时,雾已经散去,田陌间的油菜花次第开放,再过几天,大概就要遍地金黄了罢。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活着的“明代人”

小重山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及平坝、镇宁等地,有20余万特殊的汉族人。很多消失已久的老汉族风俗,在这里依然存在;许多我们已经不熟悉的中古汉族文化,在这里成为常态。遍布黔中的屯堡,见证了六百年前大明帝国的军魂,这就是“大明屯风”。向就宽乡移民出安顺城东行十五公里,即到西秀区七眼桥镇,这里密布四十多个保存完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