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忠
[摘要]基层群众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并不完善,因此,要适应新形势,创新群众文化工作方式,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圆基层群众的“文化梦”。
[关键词]新形势 基层群众文化 措施
基层群众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繁荣基层群众文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在新形势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系列变化中,物质生活的提高,给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心中的“文化梦”。在认清新形势下基层文化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应该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道路上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期待能更好的发挥基层群众文化的基本功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一、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的内涵
首先我们要了解“文化”一词。在传统文化中,“文”与“化”最初是分离的,“文”是古人记录语言符号的文字,“化”是指改变性质和状态。在中国古语系统中早有记载,《易·系辞》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称:“无色成文而不乱。”《论语·子罕》孔子所言:“文王既没,文不在此乎”。而“化”的记载《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真正把文与化合成为一个整词,还是在西汉以后,《说苑指武》载:“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干也”。《文选补之诗》“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定义,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伯纳特·泰勒(E·B·Tylor)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的经典概述:“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20世纪初,文化作为外来翻译定性名词概念引入中国,梁漱溟在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国内理论界对于文化概念的定义是多重性的。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组织结构。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现。而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指的是以基层群众为个体,以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为内容,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为主要目的而开展的文化工作。基层群众文化一般包括街道、社区、农村的群众文化活动、工作。基层群众文化真实生动地反映着基层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承载和寄托着基层群众的理想信念,与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唇齿相依,在公共文化和社会文化等相关工作的开展中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基层群众文化属精神文明的范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现阶段全面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面临着八项重大任务。其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关键内容之一。这就要求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因此,在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全面实施不容忽视,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的作用
强调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是基于对先进文化的功能的认识所作的政策选择。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一个社会理念,那就是“以人为本”。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和“以人为本”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党和国家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基层群众文化是社会大众的文化,广泛地存在于社会和基层群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体现着国家民族的整体素质。如果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就无法发展;如果不能圆了基层群众的“文化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无从谈起。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基层群众文化有娱乐群众生活的作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本身就带有娱乐功能,是深受群众喜爱,而且又非常简便、普遍、随意的日常生活娱乐休闲。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调剂生活的重要方式,是广大群众的精神食粮,能够充实群众的业余生活,使他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2、基层群众文化有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括民族文化的复兴,“中国梦”包含基层群众的“文化梦”。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崇尚信仰、道德观念、价值观以及风俗和习惯的载体。一般而言,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一旦在一定地域形成便具有相对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而且还会世世代代延续传承下去。
3、基层群众文化有提升群众素质的作用。上述“文化”一词的含义可见“文化”有教化的功能。基层群众文化可以陶冶群众的情操,影响群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甚至是群众的信仰,教育和引导群众追求良性的生活方式,并深深扎根基层,代代相承、生生不息。
4、基层群众文化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我国经济水平在稳步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加剧,这使得基层群众心理矛盾日益激化,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复杂现象。而通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能够将文化工作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素质,进而消除基层群众的心理矛盾。
5、基层群众文化有促进现代化建设的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是建立在经济、政治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的。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提供有利的思想保障,同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为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三、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基层群众文化机构、努力推动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使得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新形势下,经济发展为基层群众文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政府支持为基层群众文化提供了政策保障,教育发展使基层群众文化的主体素质得到提高。
不可否认,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了迅速丰富。我国大部分的城镇社区不仅增加了许多现代活动设施,而且活动场所和条件也比以前有所改善。但就实际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并不完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面临诸多的困难。
1、基层群众文化的形势仍然很严峻。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基层群众文化的水平还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国很多地区普遍存在着文化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文化滞差”现象。在有些农村,经济不发达,群众物质上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文化生活自然很贫乏。健康而科学文化活动无法成长起来,这就给迷信文化提供了侵入的空间,给群众造成极大的危害。
2、基层群众文化的机制仍然不健全。有些地方并不切实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文化活动不接地气、形式单调和老套,与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脱节,只是把文化工作当“作秀”,专门搞形式主义应对上级部门的考评。有些地方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一阵风”,只是短期效应,尚未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有些地方基层文化设施落后,文化站只是虚设,或弃置他用,没有真正地发挥文化推广宣传的作用。有些地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专项经费奇缺,文化机构的融资渠道较为狭窄,严重限制了文化活动的开展,影响了文化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3、基层群众文化的人才仍然很缺乏。基层文化工作需要专业性强、文化素质高的相关专业人才。但是从全国的范围来看,基层群众文化队伍里成员素质参差不齐,又得不到及时有效培训,整体素质不高。在一些地方乡镇干部眼里,文化建设不如经济建设重要,因为经济是实际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文化的绩效却很难制定,而且文化的发展也很难在一个很短的时间体现出来。地方政府对文化建设不重视,造成基层文化部门办公条件差、待遇低,有个别乡镇文化站只有一个人,文化工作人员身兼多职,无法专心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有些地方文化工作队伍青黄不接,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思想落后、没有特长、缺乏活力和竞争意识,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单一、方法简单、缺乏创新,很难对群众产生吸引力,基层群众文化面临困境。
四、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措施
在新时期,我国正处于建设发展的起步阶段,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迫切任务。在充分认识到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和地方特色,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以确保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优化。
1、充分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健全基层群众文化管理制度。各级政府应当科学规划基层群众文化机构,统筹安排公益性文化单位的布局,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摆上议事日程,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体系,避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形式化、短期化。在基层文化体制方面,不断完善基层群众文化的相关管理制度,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政策和法律法规,以此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有序、健康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在文化工作队伍方面,改革和完善用人机制,合理优化队伍结构比例,改善工作环境与待遇条件,定期选拔一批文化骨干充实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队伍中去,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2、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的资金投入,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为保障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持续开展,应当建立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基层群众文化作为公益事业的一部分,需要政府持续投入才能健康稳定发展。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安排加大投入力度,而并非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利用市场去运作。同时,积极调动各阶层的力量,引导社会力量向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募捐、赞助、投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减轻政府财政资金的压力,保障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多样化开展。
3、完善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建成基层群众文化网络体系。发展基层群众文化事业,文化阵地建设是关键。文化阵地是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是文化事业传承、发展的空间和舞台。要抓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首要解决的就是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设施问题。对于地方文化设施建设可以采用政府投资、民办公助、集资入股、个人出资等灵活措施,购置及更新文化活动设施,修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等。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也要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将文化工作开展的阵地从实际场所转向网络,努力建成立体化的基层群众文化网络体系。
4、创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首先要了解群众的需求,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开展起来。文化活动的内容要多元化,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民间民俗表演艺术活动,也要有读书看报、文化辅导、实用技术培训、法制讲座、卫生保健常识竞赛等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活动;既要有专业人员送戏、送电影、送卫生、送科技等输入型活动,也要有群众业余文化团体、广大群众参与的自娱自乐型活动。要突出地方的文化味,不断挖掘本地原生态的、有特色的、具有传承意义的文化亮点。要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群众文化工作方式,在传统中寻求突破,在创新中提升文化的活力,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圆基层群众的“文化梦”。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略述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