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脑桥的大明风度
范美俊
1998年夏,我陪新婚妻子罗珊到四川省泸县福集镇短暂出差。平时相当安静的小镇此时显得有些喧闹,到处是大兴土木的建设场景。原来,县政府驻地由小市迁到了该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镇北的大田乡沿着蜿蜒曲折的九曲河闲逛,不经意间与一座精巧的小石桥相遇了,这就是1996年刚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龙脑桥。
该桥的体量并不大,甚至并不起眼,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简洁大方,有着官帽椅等明式家具一样洗练的“大明风度”。我的老家隆昌与该县相邻,在普光、石燕桥等地都见过这样的石板桥。因河面不宽,石桥大多很短,窄窄的桥面也没有护栏。1980年前后,我在普光小学念书,一到涨水季节河水漫过桥面,小孩子们怕被冲走,就不敢过河了,得绕路或直接返家。这种记忆尤其深刻,至今也时常梦见小河涨水大家挽起裤腿过河的紧张场景。稍不同的是,龙脑桥的石雕真是精美。
不过,这桥还真不简单,约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而此地建龙桥也真有些历史,主要出现在宋、明、清三朝,而龙脑桥是现存141座龙桥中最早且保存最为完整者。1778年,乾隆帝曾下旨:“钦命永宁道泸州城北九曲河龙脑桥予以保护。”泸县地处西南地区的川南,就石刻而言,真还不是某些研究者认为的沉寂艺术荒地。毕竟,附近不少地区的石雕艺术历史相当厚重,如汉代的雅安高颐阙、唐代的乐山大佛与荣县大佛、唐宋时期的安岳石刻、南宋的大足石刻和泸州宋墓雕塑等。在石雕相对冷寂的明清时期,此时更多是偏工艺美术的牙雕、玉雕和木雕,加之龙灯等民间文化图腾一直存在,因此出现以龙桥为代表的民间石雕也理所当然。但是,并不能因为龙及龙脑桥的某些宫廷艺术特征,就附会出元代是龙已潜隐而雄鹰高飞的时代,当大明建立才是龙图腾的王者归来。再或是,因附近玉蟾山摩崖石刻有建文帝像,就附会出建文帝可能流落至此,而龙脑桥就是与之关联的遗迹。
龙脑桥何德何能?能够引起众多建筑学、文化史、美术史等领域的学者关注?在我看来,至少在桥梁设计、工程设计与雕塑艺术三个方面,它体现出了设计美学上的“大明风度”,即大刀阔斧、简洁实用,而绝不是拖泥带水、华而不实。
| 因地制宜 |
龙脑桥坐落在周围有大片良田沃土间的九曲河上,之所以选择在此处建桥,一是因为这条不太宽的小河将两岸居民隔断了,为了通行之便而修桥;二是这里河床质地较硬,水流平缓、水面较窄而且处于附近村落的下游,即建桥风水学佳址的“水尾”。桥的两端,原来还有方便过往行人歇息的古亭各一座,今已不存。
在古桥林立的江南水乡,为便于通航,桥梁设计多以拱桥为主,即便是平梁桥也是大大高于水面。而泸县的龙桥全是平梁而且大多紧贴水面,其直接结果则是桥成而航断。难道,造桥者与船家有仇?其实不然,该地属于平缓的丘陵地区,河流多为季节河,夏涨冬枯、水浅沙多,特别在枯水期并无航运便利,百姓的出行与运输,靠的多是人力与鸡公车。
也因此,在桥梁设计上可谓因地制宜,放弃了拱桥而采用简洁实用的平梁桥,在山清水秀的丘陵地区也显得低调和谐。低矮的平梁桥,除通航不便外,其优势也不少。四川夏季的洪水来势凶猛,极易冲垮桥梁,梁桥因此不设栏杆,以便于在洪水从桥面漫过,在减少洪水阻力的同时也达到了护桥目的。自然,这样也省料省工。另外,龙脑桥为石质,在桥上行走、挑水、洗衣可以不粘泥,不弄浑水。当然,附近的沱江、长江等大河,当时限于技术条件也并不适合修桥,而只能靠舟船通行。
| 简单实用 |
龙脑桥是东西走向的一座石墩石梁式平板桥,全长54米、宽1.9米、高5.3米,共14座墩跨13孔。桥墩的头朝向上游,凿有分水以杀水势,分水扬波后可减弱洪水的冲击。石梁板共30块,每块长370厘米、宽95厘米、高60厘米。该桥系石块垒砌,桥墩每块石条重约6.8吨,四层石条自重27.2吨,再加上石梁板,桥身每单元自重已超过30吨,因此在流量流速都不太大的河床上,这种结构的桥梁安全而稳妥。而龙桥装饰性的动物雕塑,既美观大方又威武雄壮,同时也增加了桥墩自重,以确保不被洪流撼动。
既然石桥不是天然整块构成,而条块堆砌必然就涉及到衔接的稳定性问题。有意思的是,该桥未采用榫卯结构。毕竟,木头才具有韧性,石头材质的榫卯易碎,桥梁也不可能丝毫不承受洪水的冲击。当然,该桥也未采用石灰或糯米浆填缝粘接,因为这里常涨洪水,水经常漫过桥面,粘接物被水泡后容易失效。那桥靠什么在洪水中立身呢?很简单,就靠桥体自身重量及相互垒砌承托,特别是各构件间的结合面被凿刻粗糙纹路,可以大大增强表面摩擦力而不会轻易滑动,从而让桥体坚韧牢固。看来,古代的能工巧匠善于因地制宜,看准了这里地貌平缓、水流不急的水文特点。试想,在青藏高原落差很大、水流湍急的河上,架这样的桥根本挡不住。显然,所选石材也必须坚硬耐久,该桥的石质为当地甚佳的灰砂岩,如是质地较软的泡沙石,显然就不可行。该桥历经600多年的风雨及人马车行,保持了桥面基本完好,桥墩基础无沉降,说明了在设计、工程上的科学性。自然,也可以想见旧时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不错,无大型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另外,传说有酒坊老板李世奇,因怀疑该河中龙脑石偷酒凿掉其一颗牙而丧命,故乡邻不敢对这些石雕神兽动半个指头。
尽管如此,该桥年久失修加之多次遭遇洪灾,两端的桥头堡曾被冲跨陷塌,王龙、青狮等石雕损毁严重,个别桥板也已断掉。更严重的是,由于下游筑坝修水电站导致水位上升淹没桥面,致使石雕每年有半年以上处于水流冲刷之中。当地政府很重视,找能工巧匠修旧如旧而且将桥身增高1米,同时在上游修建钢混大桥减轻其交通压力,桥下则设置格网拦截垃圾,尽一切可能对桥进行保护。
| 乡间明珠 |
龙脑桥集建筑与石雕艺术于一身,不过平板直形桥在造型上不如拱桥、廊桥、九曲桥优美,但古代的能工巧匠却能在桥礅上做足文章。河中心朝向上游一端的8座桥墩,分别雕刻四条龙,两个麒麟,一只青狮和一只白象,均为传统文化里的灵兽、瑞兽。这些动物以圆雕造型,写实与夸张相结合,形象生动,器宇轩昂。石雕的技法洗练,整体风格简洁划一、不枝不蔓,但也不乏细节,比如龙的眼、耳、鼻、眉、须、角,及龙身上的鳞甲翅膀和流云,线条明快,雕刻精细,冰冷的石头仿佛有了灵性。而龙王和龙后相区别的是,龙王头顶的“王”字是凸出来的阳刻,而龙后是凹进去的阴刻。大象的处理也颇具匠心,轮廓简练线条明晰,其形象是大耳下垂、象鼻卷曲、长牙翘伸,给人神态自然、宁静端庄之感。外侧的两只麒麟雄姿勃勃,口衔绶带张口怒目,脚踏兵书与宝剑。龙、狮、象、麒麟的均前侧露头,背侧现尾,以示其完整性。
整座桥的桥面桥底均是素面,东西两侧的各3座桥墩也是素洁的,仅有中间8座桥墩有瑞兽装饰,可谓“万绿从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而万历皇帝的金丝冠也是这样的处理,帽体的大部分是素洁的金丝编织,如前屋与金折角,仅仅在后山恰到好处地点缀二龙戏火焰宝珠,可谓简约而不简单,这是典型的大明风度。
当小河涨水淹没桥板时,流水中这些瑞兽往往只露出头尾。龙口和麒麟口中的石珠可以活动,其中龙口的石珠有30多公斤,被淹没后会随着流水滚动,发出咕噜噜的响声。此刻,这些平时静如处子的瑞兽,就如鱼得水般瞬间爆发了,在水中自由自在游动,是如此的动静自如、活灵活现。犹如一个个衣衫简朴的大内高手,镇定而坚毅地注视着前方的来犯者,口中嘟哝着加以警告,随时可以飞身上前相搏。
据文献记载,泸县的龙桥最辉煌的时候多达429座。这些雕刻精美的龙桥,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在乡野间,让人不敢轻视这里的历史人文。而龙脑桥的修建时代,并无可靠记载。我认可这种说法,即桥东的山坡上原有龙脑寺,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今寺庙已毁但庙基尚存,估计该桥也是同时代的遗物。
龙脑桥被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誉为“神州第二桥”,堪与赵州桥、卢沟桥等名桥比肩。乡野间一座安安静静的小桥,竟是如此之美,在设计、工程及雕刻等方面如“一滴水能夠映现出整个太阳”,契合了明代“大明风度”的设计与审美之风,实在是难能可贵,也不禁让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