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邓州古八景

邓州新八景王春玲【摘要】八景是对一个城市典型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的统称,是古代城市普遍的文化现象,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八景最初是文人进行诗画创作的题材,后来发展成为一笔数量可观的风景资源,常常被记录于地方志书之中。邓州古八景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嘉靖邓州志》,到清代有所变化。

邓州新八景

王春玲

【摘 要】八景是对一个城市典型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的统称,是古代城市普遍的文化现象,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八景最初是文人进行诗画创作的题材,后来发展成为一笔数量可观的风景资源,常常被记录于地方志书之中。邓州古八景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嘉靖邓州志》,到清代有所变化。邓州八景随着历史的变迁与环境的改变,其文化景观多已消亡或者面临消亡。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梳理研究,对构建现代城市文明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邓州古八景 探究 保护利用

邓州古八景最早见于《嘉靖邓州志·舆地志》,在其后清顺治、康熙、乾隆《邓州志》都有这方面的记载。邓州的八景,在不同时期,因景致不同,名称也有所变化。

《嘉靖邓州志·舆地志》记载的邓州八景为:花洲相迹,此景指花洲书院所在地的百花洲、范文正公祠等;土釜禅林,此景指城西北八十里处的覆釜山及其山上清禅寺的美丽景观;湍水清流,此景指城北湍河水清景明、商船穿梭的情景;金山紫气,此景指以现存月牙池为中心的美丽景致;书楼月夜,此景指明月纱笼黉学(宣圣庙)藏书楼(尊经阁)的美景;城阁春风,此景指建于宋代的春风阁屹立城头之上,追思古人治邓之功;南塔文峰,此景指市区大十字西南角的福胜寺内福胜寺塔高耸如云、巍峨壮观的景象;东河莲舫,此景指盛夏时节,采莲小舟泛桨东河,田野是金黄待收的麦子,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每条下还附有邓州知州潘庭楠的诗文。潘庭楠,字士器,广东高要县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任邓州知州,续修《嘉靖邓州志·舆地志》。

潘庭楠《八景詩》如下:

花洲相迹:范老天上去,虚无洲楼台,楼台忽复起,云驾神归来。百花如锦绮,岁费东皇裁,俎新有松柏,徙向祠前栽。

土釜禅林:釜山敞禅宫,宛在素烟际,劻勷尘区子,宁解西来意。定钟四大声,妙香三昧气,钱生搴紫芝,戏拟前身是。

湍水清流:团河带北郭,啇景涵深清,洞然彻底裹,恰与天容并。古石润长碧,寒蟾虚更明,西盻仙人嶂,泉流为献灵。

金山紫气:我行金山曙,紫气幻莫寻,豹将学士变,龙岂丹翁吟。菊坞曲自抱,樾轩高常阴,坤维帝所奠,永卫重城深。

书楼月夜:清辉此何夕,璧月书楼上,尘市绝纤嚣,太虚朗群象。凉飔起前楹,洒然青衿飏,携尔玉宇游,莫作高寒唱。

城阁春风:春风宋代阁,玉立巽城颠,桑麻醉宿雾,燕雀嬉和烟。仰怀春风人,俯赓南薰篇,长揖向来哲,解阜何万春。

南塔文峰:古塔来南无,岩峣中天起,似挥万丈毫,直扫五云纸。文曜已宵映,露华况朝洗,可嗔江淹梦,不到神工裡。

东河莲舫:朱明一莲舫,泛泛东河阳,荇浪激清驶,荷风廻远扬。微酣望四野,叠畛摇云黄,已慰麦秋至,重怜田畯忙。

经过明末战争的洗礼,到清朝初年,邓州的八景又有了新的变化,清《顺治邓州志·舆地志》记载的邓州八景为:花洲相迹、城阁春风、禹庙晴岚、金山浮翠、湍水清流、铁祠春烟、红崖胜概、六门晚照。这里边,明代已有的景致有:花洲相迹、城阁春风、湍水清流,金山紫气改为金山浮翠,说明此景致尚存,新替换的景致有:禹庙晴岚、铁祠春烟、红崖胜概和六门晚照。禹庙晴岚指的是位于城西35公里处的禹山上的大禹庙的美丽景色;铁祠春烟指的是位于小东关供奉明忠烈铁铉的铁公祠,香烟缭绕的景象;红崖胜概指的是城西刁河上一道赤色的河堤与堤上寺院胜景;六门返照指的是位于城西边的六门堤沐浴夕阳余晖的美丽画面。

《顺治邓州志·舆地志》还将以前三种八景的名称作为古八景予以附录,分别是:①湍水花洲、穰城竹洞、金山隐秀、汉柏凌寒、穰侯祠冢、武安庙碣、东桥流水、古塔夕阳;②湍水清澜、紫金夕照、城阁楼观、绳田稼穑、穰侯荒冢、武安断碣、梵塔禅宫、囗碑学囗;③湍水澄清、花洲相迹、金山浮翠、覆釜禅林、书楼夜月、城阁春迹、南塔文峰、东河莲舫。第三条八景基本与《嘉靖邓州志》记载的八景相吻合。

《康熙邓州志》记载的八景与《顺治邓州志·舆地志》记载的相同,这与这两部志书成书间隔时间较短有关,相关景致还没有发生变化。

《乾隆邓州志》没有关于邓州八景的具体记载,但在艺文志中收录了邓州知州万愫的《八景诗》,从诗名可以看出,在乾隆年间,邓州的八景名称为:花洲霖雨、铁祠春烟、金山浮翠、禹庙晴岚、湍水渔舟、六门返照、红崖胜概、竹洞禅观。这和顺治时期的邓州八景没有太大出入,只是个别字有差异罢了,这表明,在清初这一段时期,正逢康乾盛世,在社会进步的同时,相关的人文景观也得到了稳健的发展。万愫,字兆文,直隶南乐(今河南省南乐县)人,进士,康熙三十一年(1692)任邓州知州。与前任邓州知州广东顺德人赵德,邓州举人彭始超合修《顺治邓州志·舆地志》。

万愫《邓州八景诗》:

花洲霖雨:山川寻旧迹,车骑引城闉。蔓草披风岸,春华忆水滨。股肱作汝后,娱乐与同民。欹伏残碑在,高山望古人。

铁祠春烟:瓦砾余颓祠,踟蹰恋废墩。思生春草碧,凄与暮云屯。报国空心赤,全身失主恩。千秋赢伏腊,可以慰忠魂。

金山浮翠:趁麓为城足,登临不厌频。枫林霜早落,山色雨余新。石壁留空洞,韦编断古人。天人拙有献,甲乙愧难伦。

禹庙晴岚:欲谒峰巅祠,垂籐高可攀。平成天地业,肃穆古王颜。溪谷风云彻,人家苍翠间。遗民惭易化,接盻更汤山。

湍水渔舟:源水出熊耳,东来绕邓城。晴随烟雨敛,渔趁野航横。衍沃谁新户,隰皋问旧氓。四封饶景物,秋敛省春耕。

六门返照:逶迤连郊垌,残堤壁湍渠。树高牵落日,沙浅睡王睢。岁月成冲决,坡塘罢耨锄。敢没召杜泽,兴废几踌躇。

红崖胜概:见说州西景,红崖刁水湾。谷幽奇羽翮,梁迥漫潺湲。夕磬松风落,朝霞僧寺间。年丰期户足,童耈往俱还。

竹洞禅关:门净檐楹厰,风尘偶住骑。香烟摊梵偈,泉水贡缁衣。千里文章伯,流传竹洞词。每逢名胜地,颦效漫题诗。

《重修邓县志》成书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书中收录了道光年间邓州知州易良俶的《邓州八景诗》,所提八景仍与乾隆年间的八景相同,说明到道光年间,关于邓州八景的提法还没有发生变化。

易良俶(1778—1849),字戴南,号屏山,湖南黔阳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辛未,登进士第。清道光七年(1827),任邓州知州。其《邓州八景诗》如下:

花洲霖雨:百花洲外景堪夸,花可名洲洲尽花。花爱细霖喧碎锦,洲连小雨漾溪沙。姑苏人去三千里,宛邓惠沾百万家。二月春风天逾丽,满城醉舞夕阳斜。

铁祠春烟:识得铁心共姓传,生平一字铁弥坚。悬门未裂神俱裂,吏命可捐志不捐。一代忠魂推暮雨,千秋丛祠锁春烟。至今莫话临刑苦,绕宇声声响杜娟。

金山浮翠:城隅忽露碧孱颜,无数桃花杂小山。缕缕金光迷佛髻,层层翠色点仙鬟。十分艳冶春前画,别样玲珑雨后斑。此地无峰峰最秀,天开美景卓人寰。

禹庙晴岚:禹庙萧森好共探,新诗遥结几层岚。人思明德随流水,烟秀孤峰点蔚蓝。一路曲屏飞鸟度,九重小院落花酣。余霞露散钟声破,杖指月心数斗南。

湍水渔舟:是谁疏凿立千秋,引得湍流接淯流。七里滩头翻翠浪,一篙水面荡轻舟。平明月色连花浦,向晚渔歌到竹楼。绿岸清风皆乐趣,何如惯向西湖游。

六门返照:西城闲步绕烟村,向晚归来过六门。犹是斜阳横翠屿,频抽细彩刺花墩。绿堤柳色残霞笼,匝地塔峰薄暮翻。谁赐嘉名偏爱晚,远山隐隐断碑存。

红崖胜概:万尺珊瑚树峻崖,百盘玳瑁此中排。烘炉炼就朱砂壁,危石推成翠玉街。路转醉乡神若鹜,地存古刹景更佳。往来多少留题客,贪看秋山过水涯。

竹洞禅关:远寺丛丛竹洞间,虚声欲步过禅关。花开香雨频如注,人生绿云不得删。画里风帆烘古壁,竿头明月满空山。而今颇得林泉趣,不敢题诗搁笔还。

时过境迁,物换星移,昔日辉煌的邓州古八景如今多已景淡色褪,但百花洲、梵塔等景致尚存,见证着邓州历史的变迁,并被加以保护修复,成为新时期邓州新的景观,为古穰邓州增光添彩。endprint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邓州古八景

邓州新八景王春玲【摘要】八景是对一个城市典型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的统称,是古代城市普遍的文化现象,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八景最初是文人进行诗画创作的题材,后来发展成为一笔数量可观的风景资源,常常被记录于地方志书之中。邓州古八景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嘉靖邓州志》,到清代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