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县积极打造庙会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摘 要]罗定庙会文化异常丰富,但要打造成为品牌并非是朝夕之事,必须制定品牌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制定系列优惠政策及扶持机制,建立完善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探索品牌化经营道路,在打造品牌过程中要善于用非遗的一些法律、法规来对庙会文化原生态加以保护,庙会文化品牌才能开花结果、长盛不衰。
[关键词]庙会 文化 打造 品牌
罗定市位于广东省西部,自晋末设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经有不同的民族聚居,后来又成为南陲军事重镇,吸收了大量的各地移民,所以形成的民俗风情具有异常丰富多彩而独具风格的民俗特色,“庙会”就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罗定市较有规模的庙会文化活动有50多处,其中“东山祖庙庙会”、“禾谷醮”两处入选广东省省级非遗名录,在全省的庙会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影响力,然而要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品牌,还须从如下方面大力去打造构建。
一、建立宏观的统一的完善的文化管理体制
罗定庙会文化品牌的打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众多部门,需要多个机构、团体和单位的协调和合作。长期以来,由于传统体制所致,在机构设置方面,文化、出版、园林、设计、城建、规划、公安、教育、体育等部门分别承担着庙会文化建设中的某些方面工作,这些部门和单位各有各的管辖范围、独自利益、工作性质和内容,难以形成合力,凝聚起罗定市庙会文化资源的优势。一个好的项目,策划工作很到位,往往因为涉及的部门多,利益难以顾全而遭延误,丧失打造成为强势文化品牌的良好时机。因此,市委、市政府应要加强对文化品牌建设的领导,成立一个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合作的统一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全市庙会文化品牌建设的具体扶持工作,拟定庙会文化品牌建设的项目、投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技术政策、公共文化消费政策、市场准入政策,从而整体推进庙会文化品牌协调有序的发展。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路,主导庙会文化品牌建设,使之优秀的、丰富的、独特的庙会文化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展现。
二、制定庙会文化品牌建设的发展规划纲要
一个合理的整体规划可以科学整合罗定市现有的文化资源,统一文化建设思路,集中力量联合打造庙会文化品牌,市委、市政府在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庙会文化品牌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按照科学、协调、高效的原则,尽快制定一个将相关部门包含在内的庙会文化品牌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部署,以规划统揽罗定市庙会文化品牌的布局。把发展庙会文化品牌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之中,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突出庙会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优势,在城乡建设规划中把庙会文化品牌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以提升罗定庙会文化品位。
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改变庙会文化资源要素转换模式,把资源转换与市场导向有机结合起来,使资源从低效的领域转移到高效的领域;发挥庙会文化资源的优势,把结构调整与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结合起来;高度重视文化消费和文化市场对庙会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积极引导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扩大文化市场需求;鼓励和支持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大力开发城乡庙会文化市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庙会文化市场体系,为打造庙会文化品牌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三、积极探索庙会文化品牌的产业化经营道路,制定优惠政策和扶持机制
由于罗定市庙会文化产业目前还是一个微弱产业,因此需要政府在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税收政策上予以扶持。可依照中央和当地党委、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扶持庙会文化产业发展的文件和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庙会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整合资源,快速、高效建好庙会文化基础设施,形成庙会文化产业支撑链。重点实施民俗文化博览区、文化体验区、民俗文化纪念品服务区等项目建设,形成“演、展、博、销、游”综合体,进而带动具有区域特色的庙会文化品牌发展。
四、加大对庙会文化品牌建设的投入力度
庙会文化品牌的建设必须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基础设施为依托,庙会文化品牌建设本身需要启动和发展资金,没有资金的投入,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必须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争取市委、市政府设立庙会文化品牌建设和发展专项基金,增加用于扶持发展庙会文化品牌的专项投入,将庙会文化品牌建设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文化品牌的经费投入,设立重点文化品牌项目引导、奖励资金,推动文化品牌建设。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支持重大庙会文化产品的传承和发展。文化品牌建设需要放宽市场条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建立多元投入体制,鼓励各种资金以参股、合资、合作、独资、联营等多种方式进入庙会文化产业。成立罗定市庙会文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招商吸引外来资金,开发罗定市庙会文化品牌建设项目。
五、大力培育庙会文化艺人,提升庙会文化吸引力
庙会文化产业的吸引主要集中在人才与创新能力的竞争上。因此,在打造庙会文化品牌时,需要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拓宽人才选拔途径,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一是大力扶持庙会文化产业培训基地建设,积极做好庙会文化产业人才的培训、培养工作。根据当前庙会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现代产业理念及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为庙会文化品牌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源;二是重视对庙会现有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庙会文化产业的产业化运作与其他产业具有一些共性,因此可以引进其他产业中的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激发他们参加庙会文化品牌建设的积极性。同时改进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建立规范的人才流动管理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批从事庙会文化品牌建设的创新人才、策划人才、外向型人才和网络科技人才。三是完善庙会文化品牌优秀人才引进政策,为引进的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增强对庙会文化人才的吸引力,为庙会文化品牌发展储备人才资源。
六、强化庙会原生态保护
庙会的原生态就是庙会文化的精髓,离开了精髓的文化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打造庙会文化品牌必须注意原生态的保护,那么如何保护呢?一是对全市庙会进行普查、挖掘,全面深入系统地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采用录音、摄影、录像等方式进行静态保存。二是禁人为刻意的改变它生存原貌和生存环境,人们有时往往对历史上创造的任何文化现象,不是探究其合理性和规律性,只习惯于简单地以进步或落后,好或坏等政治思维给予评判,于是把庙会上关于民间信仰等现象统统归为封建迷信,不仅对庙会的保护不够重视甚至打击,挤占庙宇毁坏庙宇现象时有发生。与老百姓有关的信仰祭祀、驱邪求吉、祈福避灾、禁忌避讳等传统风俗能满足他们精神的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对人的行为道德准则有一个约束,对社会有着积极因素的一方面,因此,我们要把民间信仰和一般的装神弄鬼、卜卦算命、图财害命等为区分开来,支持其生存和发展。三是尽量保护庙宇寺院原有的风貌。一个新文化常以庙宇为侵掠对象,挤占土地,改造房屋,甚至拆走砖瓦木料,庙宇被“合法”或不合法地无偿剥夺,势必严重影响庙会文化品牌的打造。
七、用非遗产的一些法律、法规来保护庙会
要打造庙会文化品牌,一方面要保护庙宇,有庙宇才能有庙会,有庙会才能有一系列群众文化艺术及其风俗活动,才能有它的文化内涵,才能保存、利用、发展。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法律、法规、政策、公约来保护庙会,给庙宇以不受侵害的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就是要保护庙会组织的合法性,恢复庙院作为传统文化据点的正当功能,发展它在新时期下的新增功能,对庙会中能突出地方特色和高度艺术、历史价值的文化项目给予行政名义的支持,表彰和一定的资助,对基层干部和村民中多年来有功于庙会活动的积极分子给予表彰鼓励,对于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民俗价值较高的庙会要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庙会生于民间,根植于民间,因此,我们要把庙会保护与创新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发动农民、尊重农民、支持农民,让农民享有文化上的自豪感和尊严感,自觉自愿自然而快乐地参与庙会文化保护和品牌的打造,逐渐形成文化传播工作的良性循环机制。
结语
简言之,庙会作为延续历史民俗的一种活动方式,在生活、娱乐方式选择渐趋多元化的今天,逐步呈现出回归传统民俗文化内容的显著特点。现今,庙会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传承时间悠久,群体规模宏大,影响地域广泛,综合了多种民间文化艺术种类,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文化信息包容量特别大,在品牌打造中,要重视庙会文化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多方面,多种方式,开发庙会文化资源,传承、发展庙会文化,科学合理地利用庙会文化的各种职能,以点带面,庙会文化的生命力才会在罗定大地上长盛不衰,庙会品牌才会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年版,P20~P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EB/oL],http://www.gov.cn/flfg/2011-02/25/content_1857449.htm;
[3]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088651.htm?fromTaglist;
作者简介:黄金波(1974-),男,现任罗定市文化馆助理馆员。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罗定庙会文化品牌打造与民俗文化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