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鼻烟壶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鼻烟壶靳彦乔鼻烟原产于美洲,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知道了印第安人有吸闻鼻烟的习惯,哥伦布及其船员把此习俗带到了欧洲诸国。明末清初,欧洲诸国把鼻烟和鼻烟盒作为敦睦邦交的特别礼物进贡给了中国朝廷。清初输入的鼻烟,有些是用大玻璃瓶盛装的,然后再分装于小盒内,便于随身携带。有确切史料记载的我国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鼻烟壶

靳彦乔

鼻烟原产于美洲,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知道了印第安人有吸闻鼻烟的习惯,哥伦布及其船员把此习俗带到了欧洲诸国。明末清初,欧洲诸国把鼻烟和鼻烟盒作为敦睦邦交的特别礼物进贡给了中国朝廷。清初输入的鼻烟,有些是用大玻璃瓶盛装的,然后再分装于小盒内,便于随身携带。

有确切史料记载的我国最早的鼻烟壶是在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年)。这一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北京向万历皇帝进献了他从欧洲带来的自鸣钟和玻璃鼻烟壶。这也是目前我国国内研究者最为流行的说法。

目前所知我国自己生产的最早鼻烟壶,是顺治元年所造的一件铜质鼻烟壶,足底刻“顺治元年程荣章造”款。我国官方正式生产鼻烟壶,有确切材料记载的是清代康熙初期。

鼻烟壶自清代问世以来,日益发展壮大,不仅制作精美,而且品种繁多,造型丰富。它集绘画、书法、诗词于一身,运用制瓷、雕刻、镶嵌、玻璃等工艺,集中地展示了我国古代匠师们高超的技艺和卓越的才能,成长为世界文化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

制作鼻烟壶的材料非常广泛,究其原因有:1.鼻烟壶的体积小,材料不论大小形态都用得上;2.鼻烟是粉状物,不会产生渗透现象,一些盛水会渗漏沁透的材料同样可以用来做鼻烟壶;3.鼻烟壶无固定式样,甚至追求造型新、奇、特,所以用材不受限制;4.鉴赏品评鼻烟壶价值,不以材料的贵贱作为标准。所以鼻烟壶的质地品种繁多,可谓异彩纷呈。

在众多鼻烟壶材质中常见的有:玻璃、瓷、玉、水、翡翠、金属、宝石等。另外,还有用竹木、牙角、琥珀、·核桃、葫芦、珊瑚、紫砂、端石等材质制作的鼻烟壶,不胜枚举。

北京艺术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上迄新石器时代,下至民国现当代。藏品以传世品为主,其中明清文物又占了半壁江山。鼻烟壶是其藏品的一个门类,现撷取几件精品,与读者品鉴。

粉彩描金开光花卉诗文鼻烟壶

时代:清乾隆

现藏:北京艺术博物馆

藏品特征:口径1.6厘米,底径1.8厘米,高6.6厘米。鼻烟壶瓷胎,扁瓶式。器身装饰分布均匀的凸起小颗粒,俗称珍珠地,并施松石绿釉。松石绿釉上点缀有描金的卷草纹及乳钉纹,口沿及足沿皆描金。壶腹部两面开圆光,开光部分施金彩。壶身一面于开光内绘牡丹花纹,四朵牡丹花竟相开放,画面富丽堂皇,充满吉祥、热烈的气氛;另一面开光内楷书御题诗文:“嫩蕊饭幽露,手摘湿泠泠,即此供吟赏,何劳餐落英。”后钤“乾”“隆”二方印。配红珊瑚盖。

青花粉彩花鸟人物纹鼻烟壶

时代:清乾隆

现藏:北京艺术博物馆

藏品特征:口径1.5厘米,底为2.1×0.8厘米,宽5.3厘米,高5.4厘米。此壶为瓷胎,扁圆形。壶身两面皆以青花随形开光。一面开光内绘两个童子正在庭院中放爆竹:前边一个童子正蹲下去欲点燃爆竹,后面的另一童子则胆怯地捂住了双耳,画面充满了童趣。壶身另一面绘桃柳春燕图:桃花盛开,嫩绿的柳叶从枝头垂下,在春风中随风摇曳;三只燕子展翅追逐盘旋在桃红柳绿间,颇具意境。画面清新欢快,一幅春暖花开的温馨美景,充满了浓厚民俗气息。配绿玻璃盖。

玻璃胎画珐琅花鸟纹鼻烟壶

时代:清乾隆

现藏:北京艺术博物馆

藏品特征:口径1.4厘米,底径2厘米,高4.5厘米,重26.4克。鼻烟壶以不透明的涅白玻璃为胎,扁圆形,外施珐琅彩。其颈部饰卷草纹,肩颈交接处为一圈如意纹。腹部绘有花卉纹、鸟纹以及蝴蝶纹,绘画精美绝伦。圈足底部用蓝彩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方款。配红色珊瑚盖。玻璃与珐琅颜料的熔点非常接近,绘画后入窑焙烧时,温度低了,呈色不佳,温度高了则胎体变形,故传世的玻璃胎珐琅彩鼻烟壶数量稀少,因而此壶极为珍贵。

套五色玻璃鹤鹿同春图鼻烟壶

时代:清

现藏:北京艺术博物馆

藏品特征:口径1.2厘米,底径2.1厘米,高6.1厘米,重95.7克。鼻烟壶玻璃胎,在半透明玻璃上套红、黄、蓝、绿、紫五色玻璃。壶长颈、斜肩,矮圈足,上配粉色碧玺盖。一面腹部雕绿色荷叶,其绿色蔓枝向上伸至肩部,左侧是用紫色玻璃雕刻成的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树下站立一只口衔灵芝的仙鹤,与另一面口叼灵芝的鹿构成“鹤鹿同春”的图案。此壶色彩丰富,构图饱满,寓意吉祥,深为人们喜爱。

叶仲三水晶内画婴戏图鼻烟壶

时代:民国

现藏:北京艺术博物馆

藏品特征:口径1.7厘米,底径2.6厘米,高5.9厘米,重50克。鼻烟壶以水晶制成,直颈、扁圆腹、椭圆形圈足。水晶胎质纯净光洁,壶壁较厚:壶腹部两面以细腻传神的笔触描绘了十六个童子嬉戏玩耍的图案,童子衣服色彩鲜艳,人物形象生动。署“己巳秋月叶仲三作”题款。配粉红碧玺盖。己巳即公元1929年。

清代中后期,内画鼻烟壶脱颖而出。光绪年间至二十世纪初,是内画鼻烟壶艺术的兴盛时期。内画鼻烟壶在其诞生之初,就有“鬼斧神工”的美誉,在有限的空间内,画无限的画意,可谓寸幅现千里,以小见大。叶仲三是清代末年的内画鼻烟壶大师,他的内画作品以雅俗共赏著称于世。其1869年生于北京(一说1875年),1945年逝世,享年七十六岁,堂号“杏林斋”。1892年开始内画鼻烟壶创作,初期风格主要仿马少宣和周乐元,但并没有被这种风格所束缚,很快便形成了自己的独立风格。其内画题材颇广泛,花鸟、山水、人物、草虫、博古等,无所不能。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鼻烟壶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鼻烟壶靳彦乔鼻烟原产于美洲,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知道了印第安人有吸闻鼻烟的习惯,哥伦布及其船员把此习俗带到了欧洲诸国。明末清初,欧洲诸国把鼻烟和鼻烟盒作为敦睦邦交的特别礼物进贡给了中国朝廷。清初输入的鼻烟,有些是用大玻璃瓶盛装的,然后再分装于小盒内,便于随身携带。有确切史料记载的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