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倩倩+范菲菲-文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尊为“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所创立的以“仁”“礼”文化为根基的儒家文化在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深刻影响了中国思想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品格和文化核心,并远播海外,在世界文明的光谱中璀璨夺目。孔子的形象亦随着儒学的沉浮而内化为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成为中国文化立足世界的一张名片。
孔子,读其书闻其言而想见其人。子曰:“形状,末也。”孔子何貌?我们只能从《左传》《国语》《史记》等文献中找到一些零星而笼统的痕迹。由孔子弟子编纂而成的《论语》,以“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十个字概括孔子的风神气质。《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六寸,俗谓长人而异之。”自秦汉时期儒学成为显学后,人们借助于各种造型艺术形象的载体,不断地塑造孔子的形象,或图之于壁,或刻之于石,或镂之于木,或画之于纸帛,将孔子形象、事迹及思想广泛传播。孔子的形象基本被定格为高大、慈祥、谦逊,以衬托其“温良恭俭让”的精神气质,而这也是现代所见的孔子像的源头。宋元以后,孔子形象被帝化和神化,服饰由公侯制进到帝王制,头戴十二冕旒,身着十二章服。野史和民间传说则塑造出眼露睛、鼻露孔、唇露齿、头圩顶、耳重肩、手过膝以及身材不匀称等“七陋说”和“四十九表说”①,孔子相貌的呈现渐次夸张与变异。
纵观历代孔子像,唐代以前主要是壁画、石刻画像,宋代以降,卷轴画、石刻画渐多。随着儒学地位和作用的凸显,理学知识和思想越来越世俗化,明代以后孔子像更为普遍,且随着时代发展,纸张和印刷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书籍中的孔子像插图,以反映孔子生平的《孔子圣迹图》为题材的连环画成为刊印的重要内容。至清代,随着孔子像的神化和世俗化,年画中孔子像、孔子故事成为一个重要题材。山东博物馆馆藏孔子像多样,时间跨度从汉代到民国,不乏精品。从载体来讲,有壁画、石刻、书画、古籍、铜器、年画等。从题材讲,除单一孔子像外,“孔子见老子”问礼的故事是画像石中重要的内容,此外还有“孔子击磬”(荷蒉图)等题材的画像石拓片,《孔子圣迹图》等有关孔子形象、孔子生平的书籍。从孔子像风格讲,概括来说,主要有帝王相、官员相、学者(布衣)相三种类型。
一、画像石中的孔子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自楚过鲁祭祀孔子,并封孔子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后来,汉武帝刘彻“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儒学逐步走上独尊地位,孔子地位越来越高,被儒士推崇为“素王”,孔子的形象也成为重要的创作题材。汉代统治者注重图画圣贤像的教化作用,漆器、壁画以及画像石,多以孔子问礼、孔子与弟子等为题材,体现孔子好学、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功用。画像石作为汉以前中国古典美术发展的巅峰代表,成为我们窥探孔子形象的重要载体,从现存遗留看,汉代时孔子形象已成为常见题材,尤以“孔子见老子”典故最为常见。
从目前文物考古发现看,孔子见老子画像主要出土于山东、江苏、陕西三省,其中又以山东居多。作为礼仪之邦,山东是儒学发源地,是汉代古代文化发达的地区,儒家思想是汉代武帝时期以后的主导思想,儒学色彩自然愈加浓厚。在重仁、尚义、崇礼观念的影响下,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与老庄阴阳五行、历史神话等交织在一起,成为画像石表现的主要内容。尤以表达儒家道德理想的历史人物故事题材居多,而这其中,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占了很大比例,体现了汉代尊师重教的传统。
东汉孔子见老子画像石,纵48厘米,横111厘米,厚21厘米,山东嘉祥出土,现藏于山东博物馆(见图1)。画像石为凸面线刻,画面分为两层:第一层为“孔子见老子”故事,记孔子到洛邑向老子求教的故事,自左依次13人,孔子、老子之间一小儿是神童项橐。第二层为车马出行图。
东汉孔子见老子画像石,高95厘米,宽73厘米,厚29厘米,山东嘉祥县洪家庙出土,现藏于山东博物馆(见图2)。画像石为凹面线刻,画面两层。上层左边为老子,右边躬身者为孔子。老子、孔子皆着长袍、戴高冠,孔子手中持鸟。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节,称为“贽礼”,禽鸟为初见尊长时所送的礼品。清代学者阮元在《山左金石志》中认为画像中孔子所执之鸟必为斑鸠,因为他拜访老子时的身份是史,而据《周礼》,官吏在正式会晤时需执一只相应的鸟以示身份。在孔子和老子中间有一小儿,为童子项橐。下层内容为一轺车和一匹马。石角处后刻“画像九出嘉祥洪家庙”。
东汉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拓片,汉刻旧拓,纵35厘米,横173厘米,山东博物馆藏。原石山东嘉祥出土,现藏济宁市博物馆。该画像石内容为孔子带领弟子若干躬身向老子求教(见图3)。画像石年代约为东汉灵帝建宁元年(186年),根据拓片左侧题字,可知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黄易于嘉祥武宅山出土。原石现已剥蚀模糊,减地平面刻,以双菱纹、连弧文装饰。画面中间一人拱手右向恭立,榜题“孔子也”。其右一人扶杖与孔子对语,榜题“老子”。二人之间一小儿,一手推小轮车,一手指向孔子,似在问答,当是项橐。孔子身后一人捧简跟随,清代学者阮元在《山左金石志》中考证其为南宫敬叔。一辆有屏轺车停立在孔子身后,御者坐车中,榜题“孔子车”。老子身后停一軿车,车上一御者,无榜题。车后三人捧简左向而立。
“孔子见老子”为著名的历史典故,《史记》《庄子》等典籍中孔子见老子的记载颇多,汉画像石中孔子见老子的形象也丰富而多样。纵观而言,画面内容繁简不一,刻画人物或多或少,组合形式大致为孔子带领弟子若干躬身向老子求教或者孔子拜見老子,间或出现稚童项橐手持独轮车问难的场景。老子的深奥、孔子的谦恭和项橐的稚趣,跃然于画像石之上。这些形象再现了儒、道两位始祖,互敬互学,交流思想,切磋学问的历史画卷。
除“孔子见老子”题材画像石外,1871年在嘉祥武氏墓地还发现一块表现“荷蒉”题材的画像石,即孔子击磬遇荷蒉丈人事。“荷蒉图”故事出自《论语·宪问》。孔子在卫国的时候,多番游说卫灵公无效。有一天,孔子百无聊赖,独自击磬抒发心声,有荷蒉者(即挑着草筐的老汉)在门前走过,听到孔子的击磬声音,说敲磬的人有深意,没有人知道自己就算了,比如过河,水深穿着衣裳游过去,水浅撩起衣服走过去。孔子对于荷蒉者的嘲讽,却也不愠恼,只说若真如此,还有什么难为的呢?孔子以满腔热情周游列国,推行王道政治,然而数度碰壁,饱受世态炎凉。无数隐士贤人对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理解,规劝孔子不如在这乱世中安心做个隐士。这幅《荷蒉图》让我们看到了一個拒绝隐逸避世,始终以担道者的高尚情怀行走在追求理想道路上的伟大孔子。
山东嘉祥东汉武氏祠画像石《荷蒉图》拓片,纸本,纵61厘米,横68厘米,山东博物馆藏,汉刻旧拓(见图4)。此石为清同治年间轩辕华发现,民国早年流散海外。《荷蒉图》在石之第一层。画刻一屋宇,下有数人,中间偏右者为孔子(其右上方题榜“孔子”),正聚精会神地击一编磬。二弟子坐于后面聆听,孔子面前跪着两弟子,抬起头来似向孔子报告外面来一人,正评论孔子击磬。左侧一人站立,肩扛一筐东西正在对孔子评论。石刻题字曰:“何蓧杖人,养性守真。子路纵后,问见夫子。答以体勤,煞鸡为黍。仲由拱立,无辞以语。”
汉代画像石雕刻技术在刻画人物时,不注重面部的细部表情,而是通过人物的姿态、动作、形体等表现人物的个性,风格质朴厚重。纵观画像石中孔子的形象,多以布衣学者的装束打扮,着长袍,戴高冠(进贤冠②),谦恭有礼,颇有“温良恭俭让”的风神气质。
二、壁画中的孔子
2007年10月12日,东平县城老物资局建筑工地发现一处古墓,墓内绘有精美彩色壁画,色泽鲜艳,线条清晰,保存状况完好。墓内中有一《拜谒图》,从画面内容及人物表情动作等来看,有专家认为是孔子见老子问礼图,分为两幅。先是孔、老二人相对,老子身着绿袍,体型略显瘦小,微微侧首,双目微垂,看向孔子。孔子身着黑袍,腰部佩剑,面向老子躬身作问礼状。第二幅则是二人互相拱手相对状,犹如尽兴交谈。壁画刻画细致,孔子须髯齐胸,皱纹满额,鼻翼高挺,颈后凸起,躬身而立,体态丰隆,形象写实。
孔子见老子问礼的故事图在汉代画像石中常见,而在汉代壁画墓中,由于墓室内壁画不易保存等原因十分罕见。山东省东平县发现的这幅孔子壁画是目前山东唯一一幅保存完好的孔子问礼故事绘画图(见图5),为研究这位古代先贤圣人的实际形象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三、绘画中的孔子
“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汉代以降,见于史籍记载的画家逐渐增多,创作了大量孔子题材的作品。据《益州名画录》《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记》《宣和画谱》等记载,历史上很多画家都画过孔子,如东晋顾恺之,南朝陆探微、刘瑱、张僧繇,唐代阎立本、吴道子、周昉、常粲,南唐有董源、卫贤、王齐翰,宋代有高克明、李公麟、马远、梁楷,元代有赵孟頫,明代有张楷、季本、吴伟、吴彬、文徵明,清代有陈尹、焦秉贞、黄慎、允礼、改琦、顾沅、孔宪兰等。宋代以后越来越多作品被保存下来。纵观由宋至清,随着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历代帝王不断追谥孔子称号,孔子由“褒成侯”到“大成至圣文宣王”而“万世师表”。与此相应,画像中的孔子也在漫长的历史中实现着身份的转变。
现存孔子肖像画中,流传最广的版本要数传唐朝吴道子所绘《先师孔子行教像》。画中,孔子宽衣博带,拱手站立,面目慈祥,虔静,不离学者的形神风貌。后世所绘《孔子为鲁司寇像》版本较多,孔子着官服、戴官帽,体现了孔子较高的政治地位,亦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体现。山东博物馆所藏两幅《孔子为鲁司寇像》颇有“温而厉,威而不猛”的气质。孔府文物档案馆藏有同一题材的绢本《孔子为鲁司寇像》,工笔重彩,同为孔子为半身像,但孔子相貌表现为“唇露齿”“眼露睛”“耳重肩”等十分概念化的“七陋”特征。总体而言,肖像画中的孔子多延续了宋以来的“七陋”说,人物高大健壮,比较类型化。
传唐代吴道子所绘《先师孔子行教像》,纸本,纵108.5厘米,横54.5厘米,山东博物馆藏,宋刻旧拓(见图6)。《先师孔子行教像》原石现存山东曲阜孔庙圣迹殿,传为唐代吴道子所绘,宋代刻石。原石高195厘米,宽63厘米,上刻“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16字,左下题“唐吴道子笔”。画面中,孔子面容稍显苍老,须发皆白,头戴包巾,满髯齐胸,颧骨凸出。身穿布衣,宽衣博带,阔袖大领,下裳垂地,足蹬云鞋,腰佩长剑,双手叠置交错,躬身肃立,神态谦恭。有学者考证,孔子的叉手姿势实乃“叉手示敬”之礼,为两宋制度。后世多借吴道子名望摹其画而勒石,此传吴道子所绘《先师孔子行教像》即为历代引用和模仿最多的孔子像之一。
明代《孔子为鲁司寇像》,纸本设色。纵146.5厘米,横65.5厘米,山东博物馆藏(见图7)。孔子为半身像,头戴礼冠,身着长袍,配方心曲领。须发齐胸,唇微露齿,耳轮凸出,双耳垂肩。双手置于袖中,目视前方,神态威严。画像再现孔子在鲁国为司寇时的风采,颇有“温而厉,威而不猛”的气质。上方题《大成孔子为鲁司寇时像》,有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蜀王(朱申凿,1450—1493年,成化八年进封蜀王,谥号惠王)题赞:“元气萃聚,圣智生成,天地之度,日月之明,帝王模范,古今准程,德尊万代,道著六经。成化乙巳岁至日蜀王谨赞。”左下方有清同治元年(1862年)孔宪彝(1808—1863年,孔子七十二代孙,著名诗人,学者。清道光十七年举人,官内阁中书,钦加四品衔)题识:“同治元年秋八月丁丑,圣诞前武昌知府如山恭奉圣像至山左会馆致祭,裔孙宪彝、宪庚、宪毂、庆笃、庆箓、庆策皆与执事,越月七十四代孙衍圣公繁灏展觐来京,因奉归阙里,敬谨藏于庙。壬戌九月十一日内阁侍读宪彝谨识。”
明代孔子画像,纸本设色。纵191厘米,横103厘米,山东博物馆藏(见图8)。孔子为半身像,礼冠玄衣,配方心曲领,垂眉长须,凤眼宽鼻,耳轮凸出,双耳垂肩,神态威严。上方题款字迹残损,应为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蜀王题赞:“元气萃聚,圣智生成,天地之度,日月之明,帝王模范,古今准程,德尊万代,道著六经。”
明江环绘《名人画像册》,绢本(画),纸本(书)。纵32厘米,横24.5厘米,山东博物馆藏(见图9)。画面有像有赞,右侧为孔子半身像。孔子头着包巾,额首皱纹,髯发齐胸,耳轮凸出,唇露齿,身穿布衣,双手置于袖中,似躬身而立,神态谦恭。画像右上题“孔子”,款署“山阴江环写于万历乙酉仲冬吉旦”,为江环于明神宗万历十三年(1585年)十一月初一所作。左侧书宋真宗赵恒赞曰:“立言不朽,垂教无疆,昭然令德,伟哉素王。人伦之表,帝道之纲,厥功茂实,其用允臧。升中既毕,盛典载扬,洪名有赫,懿范弥彰。”
江环,字缙云,福建云霄县人。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浙江平湖知县,擢贵州道御史。此《名人画像册》为王贡忱捐赠,所绘人物从孔子到张载22人,为儒家学派人物和程朱理学代表人物。每页后有正书,字多残损。
四、古籍中的孔子
宋元以后,随着刻书事业的兴盛和木刻版画的发展,儒家文化广泛传播,出现了大量书籍中的孔子像插图、画谱,尤其是明清两代,如明代弘治年间刻本《阙里志》插图《孔子冕旒像》《孔子行教像》《鲁司寇像》,清代刻本《芥子园画传》第四集《人物》图谱中的《先圣像》,山东博物馆藏明崇祯刻清修《圣贤像赞》。除此之外,随着时代发展,还出现专门表现孔子生平事迹的具有连环画性质的书籍《孔子圣迹图》。刻版印刷的图像成本很低,易于大量复制和流行,这些刻印的插图和圣迹图在流传过程中逐步具备画谱的功能,对于孔子像样式传承、孔子形象定型起着重要作用。
《圣迹图》以时间为经、事例为纬,取材《史记》《论语》《孔子家语》等典籍,反映孔子的生平事迹,是一部形象化的孔子编年史。且《圣迹图》图文并茂、故事生动、绘制精细、线条流畅、形象传神,更利于孔子像、孔子事迹的广泛流传,有利于促进儒家思想的传播。不同历史时期,《圣迹图》在版面上呈现出不同样式,绘制手段有线刻、白描、套色、彩绘等,计有木刻本、彩绘本、石刻本、珂罗本、影印本等多种。山东博物馆馆藏主要有明代崇祯年间吕兆祥版《圣迹图》一卷、清代拓印本《圣迹图》残本、民国二十三年北平民社影印本《圣迹图》、日本昭和十四年(1939年)东方文化协会影印本《至圣文宣王》、斯文会编《至圣文宣王像及圣迹图》影印本等。受佛教、道教影响,孔子形象被神化,在故事情节上添加了神话色彩,如《钧天降圣》《二龙五老》等内容。在人物刻画上,各种刻本的孔子图像线条流畅,隽秀有力。但是人物刻画因袭早期样式,同肖像式的孔子图像类似,《圣迹图》中的孔子也类型化和固定化,一般表现为着袍服,身形高大,方脸黑髯,与其他人物图像容易区别。
明刻本《圣迹图》,山东博物馆藏。书长28.2厘米,宽18厘米,厚约1厘米,内框高19厘米,宽14.5厘米。左右双边,上鱼尾,白口。孔子宽衣博袖,身形高大,满髯齐胸,神态谦和(见图10)。画面右侧有赞。
五、年画中的孔子
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倡以及广大文人儒生和地方官吏的努力,到了明清时期,对于孔子的崇拜和信仰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孔子和儒学毫无置疑成为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的主体和象征。民俗中关于孔子题材的作品举不胜数。山东号称孔孟之乡,圣贤故里,作为尊儒重教的文化圣地,鲁产木版年画中关于孔子内容的作品也不胜枚举。山东博物馆馆藏年画题材主要有先师孔子像、万世师表、儒家五圣、孔子讲学、孔子周游、论语故事等。年画中的孔子被定位为儒家的代表和思想道德伦理的典范,是先师,至圣先师,亦被塑造成头戴冕旒的“素王”形象,民间也保留着将孔子作为众神之一进行供奉的习俗。年画中的孔子形象或布衣,或官服,或“冕十二旒,衮十二章”,体现了民间对孔子身份的不同认知。
清年画《孔子抚琴图》,纵80.5厘米,宽49.5厘米,山东博物馆藏。松树下,孔子居中抚琴而坐,子路、颜渊等弟子静听(见图11)。案前一麒麟,传说中孔子写《春秋》,“绝笔于获麟”,画面似以麒麟称赞孔子整理传授经典、传承文脉之伟业。
清年画《孔子讲经图》,纵106厘米,宽60厘米,山东博物馆藏。孔子居中而坐,衮冕服饰,子路、颜渊等弟子侍立两旁(见图12)。画中有一麒麟。
清年画《德配天地》,山东博物馆藏,纵96厘米,横51厘米。孔子头戴礼冠,身着长袍,居中而坐,弟子子路、颜渊、曾参等在两旁侍听。两边对联“天地文官祖,古代帝王师”,中书“德配天地”(见图13)。
种种版本的孔子像,是历代统治者尊孔崇儒的产物,无论是出于历代帝王和社会祭祀孔子、以孔子思想教化民众等需要,还是后人表达对这位先师的怀念之思,孔子像已经成为一个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的象征符号。透过形形色色的孔子像,穿越歷史的迷雾,我们依稀可见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这位执着的智者,怀揣对礼乐大同治世景象的期冀,志道,据德,依仁,游艺,虽四处碰壁,却矢志不移,风雨兼程。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孔子,帝王相、官相、夫子相,形形色色,或端庄威严,或温文尔雅,或和蔼可亲,因时而异,画出了不同阶层人眼中的孔子,但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孔子的认同心态。这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一种现象,它实际上成为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一个象征,成为华夏儿女民族认同的一个标志。
注释:
①据明代张岱《夜航船》:“仲尼生而具四十九表:反首,洼面,月角,日准,河目,海口,牛唇,昌颜,均赜,辅喉,骈齿、龙形,龟脊,虎掌,骈肋,参膺,圩项,山脐,林胔,翼臂、窐头,隆鼻,阜脥,堤眉,地足,谷窍,雷声,泽腹,面如蒙倛,两目方相也,手垂过膝,眉有十二彩,目有二十四理,立如凤峙,坐如龙蹲,手握天文,足履度字,望之如仆,就之如升,修上趋下,末偻后耳,视若营四海,耳垂珠庭,其颈似尧,其颡似舜,其肩类子产,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胸有文曰“制作定世符”,身长九尺六寸,腰六十围。”
②文吏、儒士所带的一种礼冠。由缁布冠演变而来。因文吏、儒士有向上引荐能人贤士之责,故名。以铁丝、细纱为之。冠上缀梁,以别等差。《后汉书·舆服志下》:“进贤冠,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
董倩倩 山东博物馆
范菲菲 山东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