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四坝文化是中国河西走廊上十分重要的青铜时代文化,文章中谈及的人形舞蹈纹双耳罐是出土于甘肃酒泉干骨崖四坝文化墓地的一件珍贵彩陶。作者通过对该陶罐的研究发现,该器物纹饰表现了四坝文化敬天重巫的思想;四坝文化先民可能存在椎髻的发式;四坝文化装饰艺术中存在“尚黑”的观念。
[关键词]四坝文化 敬天重巫 椎髻 尚黑
一、关于干骨崖墓地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古羌族、月氏、乌孙、匈奴都曾在这条狭长的走廊上驻足、生活,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四坝文化是这条走廊里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酒泉干骨崖墓地是四坝文化的典型遗址之一,本文所指的人形舞蹈纹双耳罐就出土于该墓地M40中。
干骨崖墓地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东南方向约60公里处的丰乐乡,发现于1971年。1987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联合对干骨崖墓地进行发掘。清理墓葬107座,出土一批青铜时代早期阶段的玉石器、陶器、铜器、骨蚌器等遗物。经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年代实验室对干骨崖墓地部分墓葬采集的炭化朽木样本进行了常规碳十四检测,该遗址年代数据在公元前1850~前1500年,范围恰好处在夏代至商代初期,时间晚于玉门火烧沟遗址和民乐东灰山遗址,应为四坝文化晚期阶段的代表。
二、四坝文化装饰艺术
四坝文化人形舞蹈纹双耳罐高10.3厘米、口径7厘米、腹径9厘米、底径3.5厘米、耳宽1.3厘米。陶质为泥质红陶,内胎呈灰褐色。大喇叭口,圆唇,圆鼓腹,平底。器表及口沿内施红褐色陶衣,绘较浓稠的黑彩,有凸起感。口沿内绘条带纹及四组下垂的梳妆锯齿纹,口外颈部绘横条带纹,其间绘上下两层横向竖列的篦梳纹。腹部绘十八位翩翩起舞的人物,环绕器腹分成六组,每组并列站立三人。器耳上描绘着上下连续排列的篦梳纹(如图1)。
陶罐人物的头部被简化为瓜子形,身着曳地长裙,双手抱拢于胸前。婀娜多姿的身材,纤细窈窕的腰身,笔者推测这十八位舞者为女性。画面中有六组人物,六组人物间留以大面积的空白,每组人物中三个人的距离又恰到好处,十八位舞者在整个陶罐腹部安排得疏密得当,加上摇曳的长裙,使整个画面富有强烈的律动感。陶罐颈部绘有两圈平行的篦梳纹,与腹部的十八位舞者交相呼应,既有艺术韵味,又有生活的现实感,观之使人仿佛看到了四坝先民丰富多彩的远古生活。经过对该陶罐的仔细观察以及对相关资料的查阅,笔者认为这件陶罐反映出四坝文化先民在装饰艺术上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1.敬天重巫思想
“人们在群体舞蹈中体会到舞蹈具有振奋人心,倾泄内心感情,使人陶醉欢愉的特殊功能。这种功能使人产生了神秘感,便借用这种神秘感来‘通神、‘娱神,这样,舞蹈成为祭祀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产生了原始的宗教舞蹈。”《说文解字》中将“巫”解释为“以舞降神者”,以舞娱神这种现象在萨满教中较为常见。萨满是北方满通古斯民族与鬼神交通的巫师,每逢祭祀活动中,他们“会击鼓甩铃,焚香祈祷,吟唱神歌通过舞蹈与其他仪式,和诸多的神灵交往,转达人的愿望,传达神的意志。”而四坝文化各遗址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四坝先民应属于北方民族,从这种角度看来,这件双耳罐上的舞者似乎也不仅仅是四坝先民中的普通人这么简单,而是“巫”的可能性更大些。这件陶罐上出现的十八个人物,很可能是十八位巫师。在生存条件有限、人口数量不多的时代,能有如此之多的巫师的存在,足见“巫”在四坝文化社会中的地位。
“任何一种艺术,尤其是原始艺术,是受着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并因此形成的审美观念所制约的”,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岁月,先民们活在大自然的庇佑之下,对苍天、对大地,对种种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只能匍匐在地上,表达自己的服从之意,希望能够以自己的虔诚换取族人的平安。因此,这种舞蹈纹表现的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具有娱乐性质的活动,而是饱含了四坝先民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
2.发式为椎髻
观察该陶罐上的人物不难发现,这十八位舞者的发式高耸,似为椎髻。除了十八位翩翩起舞的舞者,在这件彩陶罐口外颈部还绘有两条横条带纹,其间绘上下两层横向竖列的篦梳纹,篦梳纹下又以两条横条带纹与十八位舞者分割开来,使整个画面布局整齐有序。此外两个大耳上亦绘有篦梳纹。而篦梳是日常生活中很常用的工具,陶罐上出现篦梳纹似乎也暗示了四坝人崇尚盘发。《后汉书·西羌传》载:
“......被发覆面,羌人因以为俗,遂俱亡入三河间......河湟闲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
关于古羌人“披发覆面”的问题,学术界多有论及。有人据此认为认为四坝文化属于古羌人文化,从这件彩陶双大耳罐上的人物纹饰看来,四坝人为古羌人的说法似乎不尽可靠。
干骨崖发现的这件彩陶双耳罐上的人物发式,很明显为椎髻。此外,在干骨崖四坝文化墓地M59中已发现有人物纹饰的彩陶,其人物亦为椎髻(如图2)。一般而言,陶器上的纹饰多是古代先民们对生活、劳动的细致观察,而后或抽象或具体地表现在生活用具上,从这一点看来,四坝人似乎存在椎髻的可能性。如果说从体质人类学上讲,四坝人就是古羌人的一支,那么至少在四坝文化晚期,古羌人已经不再盛行“披发”的习俗。
3.“尚黑”的观念
“色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物质属性的差异,可以对人产生不同的效果,进而引起人的联想和想象,被赋予以主观情感,因此色彩运用是人类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干骨崖墓地出土的这件双耳罐,纹饰为浓稠厚重的黑彩所绘制,带有突起感。四坝文化彩陶比例较大,陶器总量的1/4~1/2,除了小部分施以红彩,大部分施黑彩,这一特点在四坝文化其他遗址中也较为常见,笔者认为这应该是四坝人在装饰艺术中对黑色钟爱的缘故。
在陶器上大面积施以黑彩,除了构成图案能够愉悦视神经,黑色本身具有的视觉冲击也是非常巨大的。这件双耳罐为泥质红陶,胎质较薄,易碎。黑色又具有厚重、坚实之感,在其上绘制黑色纹饰,使得这件陶罐不仅存在视觉上的美感,还能够使之呈现结实耐用之感,可谓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黑色还会给人以严肃、神秘、冷穆、凝重之感。黑色甚至代表了恐怖、死亡之象。在远古时代,人类对于大自然充满了无知和畏惧——“郁暗的乌云、冷穆的夜空、日蚀的黑影、烧焦物质、黑色的岩石及黑色的动物皮毛抑或人类自身黑色的眼睛和毛发,等等,都有可能带给蒙昧时代先民视觉心理上的原初性色彩感应”。试想,当夜幕降临,远古人类置身于幽玄的黑夜之中时,人们内心被无边的恐惧和绝望所笼罩,这诱导着人类对于宇宙和天地万物的猜度与诠释,这种猜度和诠释促进了原始图腾崇拜的形成。随着这种崇拜的发展演变,原始巫术和宗教在远古社会中占据者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而用带有神秘色彩的黑色在陶器上绘制各种与图腾崇拜有关的纹饰也就顺理成章了。四坝人对于黑色的崇尚和偏爱,并将其绘在生活用品上,人死后又作为随葬品,既是四坝人灵魂不灭思想的表现,亦是对于黑色所代表的永恒观念的崇尚。
结语
彩陶艺术是源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不同的图案和内容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需要,表现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这件人形舞蹈纹彩陶双耳罐造型简单、古朴,纹饰朴拙、天真,正是这种原始的、自然的笔触却展现了最生动的写实特点,表达了四坝人对于美的独特审视角度。简单的纹饰、古朴的造型,却积淀了四坝人的信仰和期望,浓缩了四坝人内心最活跃、最强烈的思想和情感——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年代,他们对于天地、自然的无限崇拜;他们在生活用品上或抽象、或具体地刻画、描绘现实生活,让原本单调的生活充满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凝重、肃穆的黑色,又赋予了这种美以无限的神秘之感。从这件纹饰简洁、造型古朴的陶罐上我们看到了四坝人对美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也能够看出他们对古代装饰艺术的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酒泉干骨崖墓地的发掘与收获.考古学报,2012(3):P351-368;
[2].王宏刚.荆文礼.于国华.萨满教舞蹈及其象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1):P26;
[3].张朋川.中国彩陶图谱.文物出版社,1990(10):P192;
[4].范晔.后汉书·西羌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
[5].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编辑委员会.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年).文物出版社,1979;
[6].王悦勤.中国史前彩陶饰纹“尚黑”之风的审美观照.民族艺术,1999(3):P120-125;
[7].(清)孙星衍撰.盛冬铃.陈抗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12)。
作者简介:陈亚欣(1988—),女,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史,现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从人形舞蹈纹双耳罐看四坝文化的装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