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写边画六位作家速写展在京开幕
小点
Many nestors in the area of literature gathered at 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on May 10 to participated in the distinctive sketch exhibition of 6 writers. These six are professional of writing and regard sketching as a hobby. There were almost 137 artworks were on display in the museum in which many sketches presented the well combin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arts.
5月10日,中国现代文学馆,文坛耆宿云集,他们赶来参加的并非作家作品研讨会或新作发布会,而是六位作家的画展。这六位作者是作家、诗人、外国文学研究者、翻译家、文学编辑,他们以爬格子为职业:写诗、写散文、写小说、做翻译……用文字记录人生;这六位作者又以画速写为同好:走到哪儿画到哪儿,用不修边幅的线条和色彩描写生活。展览共展出他们的速写作品137幅,其中最早的画于1937年。这些作品有景、有情、有人、有故事、有历史……呈现出文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别样的人文气象。
“边写边画——六位作家速写展”缘起于作者之一罗雪村偶然看到肖复兴的异域速写和屠岸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速写,它们既有现场即兴而作的生动绘画性,又在线条色彩中融入了浓厚的文学气息,遂联想起一直坚持画速写的高莽、赵蘅、冯秋子,便有了这个作家速写展。
此展还有一个初衷——提倡画速写。现实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变化和倏忽即逝的美,速写作为一种绘画样式,以其对时代、生活现场的瞬间捕捉、记录与表现,和带有作者鲜活的感受与性情,使其既能留下岁月划过的痕迹,又可成为相对独立而完整的艺术作品。
这六位作者的速写作品,各有特点。屠岸的速写多作于上世纪40年代,风景画居多,笔调沉静,充满诗情,质朴而天真;高莽的速写多以文化人物、事件为主,具有历史与艺术的珍贵价值;肖复兴的速写随性而作,更似日常所见所感的画录日记;冯秋子的速写则多是瞬间人生感受的即时勾勒,写实中带有印象的意味和诗趣。赵蘅和罗雪村早年受过中央美院的专业训练,速写手法多样,前者的人物、风景呈现出丰富的文学景象;后者的速写则或简洁或细腻,表达出对现实生活真实而复杂的感受。
“边写边画”不仅反映了作者将职业与对绘画的爱好追求融为一体的特征,在作品呈现上也突出了二者的统一:每幅速写配有文字——画者创作时的实录和心境、心语,使观者能够更完整地领会理解作品所传达的内涵和情绪。
六位作家速写展吸引了众多文坛前辈前来助兴,邵燕祥、文洁若、王学泰、陈丹青、柳萌、叶廷芳,以及三联书店总经理李昕,他们或发表感想,或对作品“评头论足”。故而有了陈丹青疑似走错门庭之感。在他看来,如今只为“自赏的画家越见少下来”,他更乐意看“业余画手的小画”,尤其是这六位画者看起来都是“老实的好人”,他们“只顾静悄悄地画着,自己得意,积久弄成这么一项谦逊的展览”,“令人起敬意,且是可亲可喜的那种敬意”。
屠岸,原名蒋璧厚,1923年生于江苏常州。早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1942年曾求学于上海美专暑期培训班。1973年至1987年就职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历任编辑室主任、总编辑等。著有《萱荫阁诗抄》、《哑歌人的自白》、《深秋有如初春——屠岸诗选》、《诗论?文论?剧论》等。译著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英国历代诗歌选》等。所译《济慈诗选》获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
高莽,1926年生于哈尔滨,毕业于俄罗斯人办的基督教青年会学院。参加革命后,长期在中苏(中俄)各级友好协会及所属单位工作,后调《世界文学》杂志社任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荣誉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翻译工作者协会、美术家协会会员。著译作《俄罗斯美术随笔》、《安魂曲》等数十部。
赵蘅,1945年生于重庆沙坪坝,祖籍温州。先后就读于中央美院附中和中央美院油画进修班,就职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35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拾回的欧洲画页》、《下一班火车几点开?》、《宪益舅舅的最后十年》等。
1. 《列夫·托尔斯泰的坟》 高莽作于1987年,钢笔、淡彩
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为世人留下不朽巨著。他长期居住在自己的庄园里,为农家子弟编教材、下地耕田,过着普通劳动者的生活,一直探索人生的哲理。这位伟大作家死后竟埋在庄园的一片树林里,只是一座土坟,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没有任何炫耀的东西,他和人民的思念和俄罗斯大地永远地融合在一起了。
2. 《冯至》 高莽作于1970年,钢笔
冯至是德国文学专家,“文革”期间是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1970年随外文所全体人员被下放到河南干校。那时军宣队不许我们外文所的研究人员研究外国文学,只能天天无休止地开批判会、斗争会、抓“五一六分子”。冯至也不例外。我常常看到这位老学者手拎马扎、脚踏雨鞋、小心翼翼地走在泥泞的五七路上,便偷偷地把他画了下来。
唉!可怜的大学者啊!
3. 《干校英文班》 赵蘅作于1973年,钢笔
林彪事件发生后,干校气氛突然有所放松。不知哪位向校部提议开办英文班,校领导居然很开通,很快批准了。不用交学费,没有教材也不要紧,反正那些留过洋的研究员肚里有的是现成货。可那时我生怕荒废业务,有点空都用来画画,不把学习英文当回事,于是错过了还算年轻记性尚好的英文启蒙教育机会。这张速写是一个旁观者的实录,一共画了两张,非常认真地画,不亚于教课者和听课者认真。
4. 《妈妈在灯下写信》 赵蘅作于2000年,油画棒母亲从来没有自己的书桌,父亲走后,这张书桌成了她一人的。但她不像父亲一天到晚总黏在书桌旁,她更喜欢靠着床枕写作,因为她的写作风格更为浪漫。这天是20世纪最后一天,母亲写信给老友拜年,她很投入,笔下一泻千里。她穿着厚厚的衣服以抵御江南湿冷,她微驼的背靠着色彩鲜艳的靠垫,还有父亲用过的台灯……这一切我都很熟悉,仍让我心存激荡。这是作画的最佳时机,我抓住了!
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出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到北大荒插队6年,当过大中小学教师10年。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出版各类杂书100余部。
罗雪村,北京人,生于1955年的冬天。文革失学,下乡务农三年。现为人民日报社文艺部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有《假如他还活着》、《视民如伤》、《烛影摇红忆复活》、《寂寞也是一种境界》等散文、随笔。获首届孙犁报纸副刊编辑奖。
冯秋子,1960年生于内蒙古,大学毕业后做过教师、编辑、记者,现任《诗刊》副主编。出版《圣山下》等多种散文集,获首届冰心散文奖等。(责编 刘烨)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边写边画——六位作家速写展”在现代文学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