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家苏轼书法鉴赏
肖佰芳
摘 要:赣州通天岩摩崖书法因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以及特殊的地域环境、时代背景表现出内涵丰富、变化多样的书法风格。但是近些年学者多从地理、文化、历史等角度对通天岩摩崖石刻进行研究,而从美术特别是书法的角度的研究较少。从赣州通天岩宋代书法形成的背景、书法特点及价值方面简析其书法艺术特点与文化意蕴。
关键词:通天岩;摩崖;书法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古称“虔城”。在赣州城区西北10公里处,有一被称为“江南第一石窟”的通天岩,因“石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而得名。
通天岩石窟,开创于唐末,兴盛于北宋,完善于明清。直至今日,通天岩依然保存着大量的摩崖石刻与石窟造像,其中留存的历代摩崖石刻128品。遗憾的是,原留存于龙虎岩题刻19品,于1947年被国民党军构建军火库时炸毁。本文选择宋代摩崖书法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宋代是通天岩发展最为迅速的朝代,摩崖书法作品数量多、书体丰富,极具代表性。
一、通天岩摩崖书法形成的历史背景及书体特点
(一)通天岩摩崖书法形成的历史背景
赣州通天岩摩崖书法形成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宋代是我国古代经济繁盛的时代,江南各处通商通航,处在三江(章江、贡江、赣江)汇流处的赣州城,也迎来了巨大的经济腾飞,作为水路交通与陆路交通的重要枢纽,赣州一跃成为当时全国36座名城之一。经济的发达也为通天岩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2.时代背景。大批才华卓越的文人到赣州做官,如林顏、李大正多为赣州地方官,同时兼具文人身份,从政、善文。同时赣州作为南北水陆交通枢纽,经济发达、风景秀丽,吸引大批有识之士游历赣州,大批文人墨客北上、南下之时均在此停留,如辛弃疾路过赣州时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这些都为通天岩摩崖书法的兴盛做了人才铺垫。3.自然资源因素。通天岩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奇峰林立、曲径通幽,同时岩石特殊的材质便于雕刻。便捷的创作条件及士大夫文人开发利用通天岩旅游自然资源是促进宋代摩崖书法繁荣的重要原因。4.能工巧匠资源。客家人南迁带来了北方的雕刻技术,这些能工巧匠是通天岩石刻能顺利完成的历史机遇。
(二)通天岩摩崖书法的书体特点
目前通天岩留存的石刻中,北宋石刻28品,南宋石刻28品,包含楷书、隶书、行书,其中楷书居多,内容有游记、佛龛题名及供养人题记等。在以行书为主导书风的宋代,赣州通天岩摩崖石刻却呈现出以楷书为主导的书法风格。南宋摩崖石刻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以颜体风格为主基调,笔力弥满,气势端庄雅严,既能继承颜体的厚重沉稳,又能博采众长,取法多家之长。另一种偏向楷书行书化,较具有意韵,多受“尚意”书风影响,书风活泼、灵动,呈现出全新的面貌,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二、通天岩摩崖书法代表作品赏析
目前发现年代最久远的当属北宋《陈进之等题名》(见图1),该石刻位于翠微岩,高70厘米,宽50厘米,共4行,行8字,字径7厘米,字体为隶书。记录“莆阳陈进之,率温陵林安节、杨子常、肖如晦、曾宝臣,熙宁癸丑孟春二十六日同来。”此摩崖石刻所书时间为熙宁癸丑,即公元1073年,这是一篇普通游记,记录莆阳(今福建莆田)与温陵(今福建泉州)的三五好友同游通天岩。在现存题刻中,作品中“温陵”二字显示为“温俵”,据考证,此为1960年维修时,工匠擅自凿改之误,而此前的资料图录显示为“温陵”,如邵启贤先生于1920年编印的《赣石录》一书可为印证。
此石刻正文使用隶书书写,书写顺序从左往右,这种书写习惯在宋朝并不多见,打破以往的书写顺序。字体结体方整,字形偏扁,加强横式,舒朗大气又不失沉稳。起笔方正利落,主笔突出,在燕尾的书写上作者功力颇深,可看出有调锋蓄势的过程但是行笔又不拖泥带水,收笔果断,潇洒快意的书写想必也是作者当时一览丹霞地貌险峰奇石后游目骋怀的抒发。此石刻另一大亮点即作者的用笔中带有楷书魏碑的味道,似乎作者在游览通天岩石窟后刻意融入了北方石窟寺的艺术风格。
楷书作品当推南宋《李大正题记》(见图2),其位于忘归岩正面左侧峭壁之上,离地数十米,上书“建安李大正将命冶铸。淳熙乙未春二月二十三日奉亲携孥来游通天岩。表弟括苍吴昂同行。”此篇摩崖高350厘米,宽230厘米,共6行,行6字,正书,字径32厘米,是通天岩目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幅。
资料记载,李大正是南宋著名的铸钱官员,以善长理财治赋著称。福建建安(今属福建建宁)人,曾任江淮、荆浙、福建、广东路提点坑冶铸钱公事。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3年)任赣州提点坑冶,负责赣州的钱币铸造工作。淳熙十一年(1184年)任利州路提刑,后改任茶马提举。李大正这品题刻,正是他在赣州提点诸路坑冶铸钱司时所题,记载了他于乾道八年(1173年)春二月廿三同家人及表弟吴昂一起游通天岩一事。“携孥”,率领妻子和儿女。“括苍”今浙江丽水,意为与括苍(今丽水)来的表弟吴昂同游通天岩。
此品共36字,字大如斗,气势磅礴。正楷书写,字里行间充满颜鲁公的味道。笔势遒劲,架构端正,用笔饱满,主笔挺拔不歪斜,给人以顶天立地之势。南宋动乱的政治背景与生活的种种磨难,神州的板荡,使文明遭受到了重创。“隆兴合议”成立,对宋金双方而言,都是难得的修养生息的良机。两国在和议维持的四十余年内,出现了文化的共同繁荣,此作品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此品崖刻第二列尾字“乙”,横划与弯钩均厚重,唯有收笔之处直出且多了几分扭转,此字由于留白较多在整幅作品中十分显眼,与颜体回锋收笔、干净挺拔相比缺了几分利落。通篇笔划粗细较为平均,较颜鲁公字体略失风骨。虽美中不足,但宋黄庭坚所言:“近世为惟颜鲁公、杨少师特为绝伦、甚妙于笔,不好处亦妩媚。大抵更无一点一画俗气。”放在此品也十分合适,此品作为后世学书欣赏之用,也可称极品。此品摩崖书法书风端庄典雅,运笔浑圆苍劲,结体谨密,点划厚重沉着,与同时代范成大尚“端庄典雅”之“意”高度契合。从李大正这品题刻中,流露出政事、亲情和自然山水的有机联属,而之所以在此幽岩留刻,也是人之真情所归。
三、通天岩摩崖书法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通天岩的摩崖石刻,的确是一份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说是赣南历史文化的一本字典。例如南宋《李大正题记》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最早记载关于铸钱的摩崖题刻。宋代,朝廷在各州、各县盛产铜矿的地方设铸钱监,役使工匠开凿矿山,鼓冶铸钱。南宋,置提领诸路铸钱司代替少府监统领诸州铸钱监。由此可知,赣州丰富的矿产资源早在宋代就已经被发掘,也可看出宋代时经济重心南移,经济交流重心不仅仅放在长江以北,长江以南也不再是蛮荒之地。这再次印证了南宋设置赣州铸钱监的史实。
在宋代的56品题刻中,关于福建的地名和人名十分普遍,根据统计,共提到地名8处,人名17处。这些福建籍人士来到赣州,或为官或为商,或是省亲或是访友,这就充分说明在宋代,赣南与福建的经济、文化交往就已十分密切。这一方面是因为福建的经济在宋代十分发达,例如福建的泉州在宋元時期为东方第一大港,曾有“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之盛景。而当时赣州作为连同南北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且地理位置十分接近,自然与福建的交流众多。另外,北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不断,金兵犯边后占领北宋都城开封,宋高宗南渡,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原生活在黄河流域两岸的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南迁。由赣南向闽西迁徙的过程中,打通了武夷山的口隘,开辟了赣南与闽西之间的交通线,而产生赣南与福建人民交流密切的必然结果。从此也能看出南迁的客家人在异地他乡安居乐业,融入当地的士农工商,并将赣南的经济推向新的高潮,同时也没有忽视文化教育,坚持将优秀的文化发扬光大。这些都具有补史之功效。
古人云:“南人失之柔,不可不见黄河之奔腾;北人失之亢,不可不见吴山之秀美。”赣州通天岩宋代摩崖书法许多作者来自于北方,有些题刻模仿北碑风格,在风景秀丽的南方都是别样的风采。为之后书家学习提供了别样的学习、模仿资料,参照摩崖调节自己的书风,博采众长,此文化价值是不可磨灭的。
通天岩的丹崖峭壁,如同一本厚重的史书,其中蕴含的底蕴与文化并非寥寥千字能介绍完的。用石凿与石斧记下不朽的历史篇章,饱经风霜而显得斑驳的文字正等着我们去欣赏、研究,更需要我们去保护。
参考文献:
[1]赣州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丹霞悠悠[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
[2]余文龙.江西省赣州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
[3]陈方既.中国书法美学思想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4]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赣州通天岩宋代摩崖书法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