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关于笔墨造型

杨振凯我国传统绘画纳入学院美术教育后,开启了中国传统绘画科学造型的大门。水墨人物写生与传统中国画临习、人物素描等相关课程共同构成了水墨人物画专业的基础教学科目。创建当代中国画水墨人物画教学体系,是不断继承、创新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水墨人物画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吸收外来艺术,受益于科学造型的滋

杨振凯

我国传统绘画纳入学院美术教育后,开启了中国传统绘画科学造型的大门。水墨人物写生与传统中国画临习、人物素描等相关课程共同构成了水墨人物画专业的基础教学科目。创建当代中国画水墨人物画教学体系,是不断继承、创新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水墨人物画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吸收外来艺术,受益于科学造型的滋养,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当代水墨人物画如何将其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笔墨价值借助于当代人的智慧、意识和观念,在多元化的现代绘画语境中,使作品更富有时代精神、更多地直面人生反映现实社会生活,是传统中国绘画贴近时代并寄寓发展未来中国画不可逾越的变通之路。

水墨人物画传统习惯上常被称为写意人物画,早期也称简笔画。按图象的表现技法类型划分,它是中国人物画学科中有别于工细赋彩的工笔人物画的平面性传统绘画样式。从表现方法上区分,有大写意、小写意、兼工带写等类型。

纵观中国传统绘画史,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历史上最早的以墨线为主的独幅人物画作品,是战国时期的帛画艺术。它与汉墓室壁画,以及画像石、画像砖上的人物形象十分清楚地展示出传统中国绘画平面化线性造型的本质特征。经晋、唐逐渐演变成为赋彩的工笔人物画,并得到了充分发展。

宋初,梁楷、石恪的大写意简笔人物画,以造型夸张、笔墨奔放、简练、直率的写意性水墨特征,进一步纯粹了中国传统平面绘画艺术的民族性,并一直带有以书入画的高古性质。宋代以后,写意人物画的笔墨较之宋代更加笔多墨少越趋笔线完美,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人物画先天造型的不足。随之而来的是元代水墨画的大兴,直至后来明清两代画坛几乎清一色的水墨作品。

元、明、清各代,文人士大夫及高人雅士赋词作画、游艺翰墨、修善人格,与其着眼于那些有形的具体的市井乡俗,显然不如放情于自然山水或花鸟、鸟虫、竹石那样便于以书法性流畅的用笔和畅神的墨趣来抒发胸中的“尚意”情怀。呈然,传统“写意人物画”无需走进“具象”的队伍之中,其一出现就同山水画一同接受了文人画的审美要求,作为有独立审美观念的传统绘画样式,一切造型、用笔、用墨的原则都在尚意的法度下。这种“尚意”的理念使得中国水墨画体系彻悟到了“笔墨”的自觉,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书画格局,提高了水墨语言,也进一步强化了绘画的平面视觉效果。

明代后期,吴伟、陈洪绶、曾鲸等画家的出现,使人物画在造型、笔墨方面获得了新的生机,人物造型的解惑、肖像写真画的重构大大显示了水墨人物画的复兴。16世纪欧洲圣像画由传教士携来中国,这必然影响了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水墨人物画在内的造型及用色观念。明代“波臣派”的出现,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了肖像写真画的表现手法和技艺水平。清代在“波臣派”为基础的肖像画家群体之外,欧洲的画师奉诏进京供奉内廷,形成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中西绘画的“合流”,开辟了一个与传统绘画审美意趣实不相符的绘画风格。客观地说,清末之前的水墨人物画没能在技术和风格创新之外发生跟本性的变化。直到清末,任伯年的写意人物画特别是水墨肖像写真创作使我们看到了水墨人物画新的希望。任伯年以名人肖像为其描绘对象,造型准确生动,线条疏密有序、取舍有致,以科学的观察方法,采用娴熟的传统笔墨表现现实的人生百态。画面从局部到整体,从笔墨到用色都体现着完美的视觉效果,为20世纪水墨肖像画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现代水墨人物画以蒋兆和的《流民图》为标志,展开了“以西法之长补己之短”的革新。造型在传统的基础上,部分吸收西画素描,笔墨表现形体结构,笔墨服务与造型,反映现实生活成为作品的主要目的。人物“造型”通过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笔墨”去转述有了可能,“精神”通过借助“具象”审美更益于充分体现主体思想的深化。这为科学造型促进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建国后,众多优秀的水墨人物画家经过严格的学院素描造型训练,用传统水墨语言把握人物的“形似”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对造型的深入研究扩大了水墨人物画创作语言表现的空间,现实主义创作是当代人物画继承与发展的动力,学院美术教育更是促进水墨人物画发展的生力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墨人物画家以其明确的地域性艺术风格和完美的形象塑造,进一步完善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美学思想,将水墨人物画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进入90年代,富有时代精神的年轻画家在深入研习传统语言基础上,重新面对传统,以极大的责任心和强烈的实践热情进行了水墨肖像造型的语言探索,将“水墨”推进了现代进程,水墨的实验性价值有了进一步发展。水墨人物画从具象写实进入具象表现阶段,同时画面的构成意识和视觉的张力也得到了充分地发展。

“笔墨”与“造型”作为水墨人物写生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互作用,既对立又统一,要求在教学中对“笔墨”的探究应与“造型”内容密切相关,不然,笔墨则流于空洞的游戏。因而扎实的造型基础是学习笔墨表现的必要前提。写实与写意虽然二者观念样式有别,方法不同,但同样存在对“笔墨”的追求,只不过方法不同,趣味相异。无论写实还是写意,只有品格高下之分,方法如何全在因人而异,主观客观的造型风格之间有丰富的天地。教学中很难用一种固定的造型观念去要求,办法是在掌握造型原理之后淡化写实与写意的距离,取二者之长相互参照、通融。可以有所偏重而不偏废,对学习人物画写生和教学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探究画理与画法是写生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求一方面熟悉画史、画论,结合临摹、读画、赏析经典作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揭示理、法关系,揣摩此理于彼法中的不同表现,又从各种画法中去认识画理的共性,从绘画的承传、流派、演变、文化内涵中总结道理方法;另一方面从观察经验中验证理法,从中西绘画比较、时代审美的角度看待理法,结合自身感受运用理法。总之,要从客观存在于主观表现辨证地认识理法,理中有我,法中有情,有表及理,由个别到一般,把握大规律,方可窥视艺术的本质。

笔墨造型的视觉表意特征是指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体系,毛笔、水墨、颜色通过主体在宣纸的运用呈现出的特殊美感。只有在相对的程式中,技法才能起到定形达意的作用。具备一定的技法程式非一日之功,无论何种技法,都要经过长期时间,均须有对比和谐的丰富性,技法因人因材质而异,但万变不离其宗。由于工具材料的特性及用笔用墨的不可重复修改和偶然性,其表意功能具有近似、类比、错觉、象征等视觉联想的特点,凭借二维空间的视觉习惯,水墨元素相应的“平面构成”关系的呈现,与感性直观有一定距离;在写生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调理各元素之间的构成对比关系。

“书画同源”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独有的美学特征。笔墨表意的特征,不仅因其与书法上同源,也是工具材料上的同源,是主观与客观,也是人性与物性契合的结果。“骨法用笔”的要求是书法用笔在绘画中的拓展和发挥,中华文明几千年相对独立的审美内涵,丰富和提升了绘画的精神性,但书法与绘画各自成体,不完全相同。故而作画时的择笔以及执笔方法、行笔方法、运墨方式、调笔调墨的技巧,等等,各因各的情况而定,不宜强求一致。

根据以上概述,水墨人物写生教学可以对笔墨造型和画面构成这一讲题的内容,提出三点教学目的及要求:

其一,理性分析客观现象,强调造型“准确”的重要性;其二,在“写”的状态下,用笔墨贯注情感;其三,协调画面构成的基本因素。

课堂写生教学适宜在理论、技法上进行全面仔细地探究,经过反复调整改进,使造型、技法逐渐明确起来,并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去尝试各种技法。这个过程中的重点或应注意的问题是:

其一,培养抽象思维,正确观察分析客观物象,训练扎实的写实、写意能力;其二,提高艺术修养,深入广泛研究笔墨技法,培养良好的自我笔墨情趣;其三,运用画面构成的基本因素,强化作品的艺术视觉感染力。

人物写生的观察重点是取舍、归纳,由感性直观转换为水墨意象。首先取其大势,从形体结构、空间上确定造型主线,然后根据大势寻找节奏变化,既可以排除或转化、利用光影因素,突出结构特征,亦可以舍去或归纳局部的表面现象以凸现形式特征。

视三维空间为虚实、松紧等关系,取舍在变动之中形可变,结构犹在,尽量向大关系靠拢寻求统一性,经过取舍、归纳、酝酿,为下笔提供取向,这样才能笔笔相连、笔墨一气贯通。这取决于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分析客观物象的能力。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式,时常制约着各自的知觉和选择,而形成某种心理定势和程式化套路,影响观察活动。因此,随着写生实践的不断深入,需要不断地开阔视野提高艺术修养,不断地从对象的“物理”因素中,发现自我,从“笔墨”中找个性,修正既往的经验,培养良好的自我笔墨意趣,并运用画面构成的基本因素来协调强化作品的艺术视觉感染力。基于此理,在数周的教学过程中,讲授的要点是:

其一,赏析、解读经典作品,提高综合艺术修养;其二,探索笔墨技巧,提高笔墨造型意识;其三,概括、整理客观物象的诸因素,提练笔墨语言;其四,协调统一画面的构成因素。

水墨人物写生,来源于具象绘画理念,笔墨技能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对模特儿的写生来完成。水墨人物写生是中国画水墨人物画专业从中西综合基础训练向中国画人物画创作过渡的中间环节,是归纳传统笔墨技能,转换表述语言的水墨基础造型训练的重要科目。系统的水墨人物画教学,是实施科学教学的基础。

艺术之路漫漫而修远,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些重要元素,那种纯绘画的抽象构成、多元化的审美追求,正是中国画的传统精华所在。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具象的还是抽象的,只有观念的差异、偏好的不同。现代美术教育生发于信息媒介发达的现代社会,教育强大的权威性功能,不仅在于传授有意义的东西,更在于将有意义的东西“转介”到现实的应用之中去,以便能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和发展人类永恒的真、善、美。

作者单位:

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关于笔墨造型

杨振凯我国传统绘画纳入学院美术教育后,开启了中国传统绘画科学造型的大门。水墨人物写生与传统中国画临习、人物素描等相关课程共同构成了水墨人物画专业的基础教学科目。创建当代中国画水墨人物画教学体系,是不断继承、创新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水墨人物画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吸收外来艺术,受益于科学造型的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