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玉
自古以来,京津冀三地因地缘关系联系紧密,自然与人文相近。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到生活中不断追求的价值理念及艺术升华,充分显示出三地文化的渊源。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相通的文脉形成了三地文化的相似性。
本文撷取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及河北博物院三家馆藏玉器,以使读者从中体味三地之文化脉息,从而了解古代北方人的居家、艺术与礼仪。
民国 镂雕夔凤纹兽耳三足玉熏炉
河北博物院藏
此器由炉盖和炉身两部分组成。盖钮为深雕镂空的三只龙首,盖壁为镂雕的夔凤纹,间饰三组开光兽纹,分别为浮雕的象、麒麟和雄狮。炉身浅浮雕一周夔龙纹图案。全器选用优质新疆和田白玉琢制而成,为民国时期玉雕艺术的代表作。
勾云形玉佩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天津博物馆藏
青绿色,边缘带褐色沁。器体呈长方状,片雕,双面纹饰,边缘磨薄,整体均饰瓦沟纹。上部中间钻一圆孔,中部镂空雕对称的两个勾云形孔以示眉眼,下部磨制七对兽齿,四角各琢一朵不规则勾云,雕琢工艺技法具红山文化玉器典型特征。整体造型独特,与同时期的勾云形佩差别较大,推测其表现的应是猪龙的头部形象,或许是原始宗教图腾崇拜和祭祀的神器。器型极为珍罕,所见牛梁河遗址出土过一件与其相似度极高的兽面形佩。
明 透雕花鸟纹玉佩
河北博物院藏
玉色青白,玉质温润。佩为椭圆形,镂雕花朵、枝叶、花蕾,布局整齐,叶脉清晰,一只凤鸟落于花枝之上,回头而望,圆眼尖喙,双股长尾内卷,单阴线雕饰丰满的羽毛。该佩造型新颖,雕琢精致,器物表面呈现一种玻璃光泽。
金 白玉双鹤衔灵芝纹佩
北京房山长沟峪金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青白玉质,细润无瑕。体扁,略作椭圆形,以镂雕加阴刻线纹制成一对飞鹤。鹤口衔灵芝草,嘴尖相对,两腿合并交叉,比翼齐飞,作对称状。饰件正中顶部有镂空的穿孔,背面光素留有琢磨痕。鹤为吉祥飞禽,以鹤为题材的玉器在金代较为少见。这件玉佩造型简洁明快,雕琢生动有力,是金代出土玉器中的珍品。
清 “和合二仙”纹锁形玉佩
河北博物院藏
造型为锁形,采用减地及阴刻工艺碾制而成,正面四角以蝙蝠作边饰,中间花形开光内为“和合二仙”纹,该造型取和美吉利之意,并象征夫妻恩愛美满。背面在长方形开光内篆书“金玉满堂”四字,琢磨精细,寓意吉祥。此器锁栓便于系挂,应为佩带在胸前的饰品。
清 白玉镂雕福桃蟠螭笔洗
天津博物馆藏
福桃寓意福寿,再配以传统装饰纹样蟠螭纹,整体灵动优雅,小小笔洗亦成为案头一景。
清末 鑲玉万寿纹椭圆形银香盒
河北博物院藏
香盒由盒身与盖子两部分组成,手掌可握。盒身通体刻万寿纹,盖面镶玉,亦为福寿图案,精美别致,充满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