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追寻华夏正声

霍锟中原自古为礼乐之邦,关于中原地区的音乐历史文化,历代文献多有载述。《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葛天氏部落所生活的区域就是今天地处黄河中游平原的河南中部地区;《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

霍锟

中原自古为礼乐之邦,关于中原地区的音乐历史文化,历代文献多有载述。《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葛天氏部落所生活的区域就是今天地处黄河中游平原的河南中部地区;《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大夏》是歌颂禹王治水功绩的乐歌;《书·伊训》:“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是关于商人音乐活动的记载;《史记·乐书》:“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卫之声,作为一代新音乐的代表,使听者乐此不倦,足见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繁盛状况。更有两汉时期的本土音乐,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音乐与中原音乐的汇流、古琴音乐的兴盛,隋唐洛阳的歌舞大曲,北宋汴京勾栏瓦舍上演的散乐杂剧种种。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古代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连续无间。

悠久的历史含带着丰富的音乐文物遗存。河南省出土的音乐文物,以其丰富性、连续性、悠久性、典型性而为世人瞩目。这其中,舞阳贾湖出土的距今约9000年的贾湖骨笛,被公认为中国音乐史的开端,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吹管乐器;5000年前的陶鼓与陶埙等新石器时期的乐器更是数量繁多;4000年前有龙山文化时期的特磬、3000年前有夏王宫的铜铃;安阳殷墟的编铙、石磬、陶埙等是构成殷商王室音乐的重器;两周时期各类钟磬鼓瑟、管箫琴笙等,带来的是广袤的中原大地上生动鲜活的音乐交响。它们精美的制作与和谐的音律,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高超水平,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些考古出土的音乐文物是古代乐音的真实载体,凝结着中国古代旋律和音容的全部秘密。

丰富多彩的音乐文物,向我们展示着、传播着来自远古的音乐信息。对这些沉寂数千年的音乐文物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听到它们的声响,从而了解悠久的音乐文化历史,一直是我们所汲汲追求的目的。为了还原这些珍贵的音乐文物的本来面目,追寻那些曾经鲜活生动的乐音,河南博物院于2000年组建了华夏古乐团。乐团以音乐考古的研究、复原、展演为主要工作,以立体的展演方式,诠释音乐考古的成果,藉此达到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华夏古乐团已成为国内领先的致力于中国音乐考古成果的音响实验、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传播弘扬的专业古乐团。

华夏古乐团展演突出河南省历史悠久、文物丰富的特点,强调音乐文物的复原研究,所使用的每一件乐器的复原与演奏,都会在考古资料中找到坚实的学术依据。而作为陈展的延伸的演出风格,将音乐文物的展示与解说、曲目的演出与文化背景的解说相结合,有别于一般的艺术演出,以音乐文化传播为己任。在日常演出的同时,还会走入学校,举办传统节日的专题音乐会、公益讲座等。华夏古乐展演以历史阶段为纵向脉络,以人文风格为横向意象,将音乐与历史文化、音乐与古典文学、音乐与传统审美汇融一体,从而建立起华夏古乐的意境,给每一位面对它的观众以全方位的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

音乐考古成果的复原与展演

贾湖骨笛与原始社会时期音乐复原展演

距今8700年的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用鹤类的尺骨制成,上钻七孔,是目前在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吹管乐器,经测定,已经具备七声音阶结构,至今仍可吹奏旋律。它也是世界上同时期遗存中最完整、音乐性能最好的音乐实物。贾湖骨笛重现于世,对于改写和丰富中国音乐发展史,具有特殊意义。

我们对贾湖骨笛进行了仿制,依复制件所见,其音色明亮、古朴,高低音区均衡,具有典型原始音乐的风格。由于骨管很小规则,加上中空结构,骨笛的吹奏很难掌握。我们的演奏员经过刻苦训练,完全掌握了该复制件的吹奏方法和音阶结构,证实其具有两个八度的音域,其音域内半音阶齐全。这意味着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音阶和丰富的现代乐曲及外国乐曲。

这种实践,使我们对骨笛本身在音乐文化中所具有的意义感触颇深。经测定,这种8700年前的乐器,本身已经具备七声音阶和变化音,与之同期的其他旋律乐器却仍处于三声以内的音域范围。而七声音阶的产生,应该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尚不得而知。这个不争的事实,使我们曾经认定传统音乐以五声为主干的看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使我们折服于史前先民不可思议的创造力!

鼓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乐器之一,其应用十分广泛,形制多样,从目前所掌握的出土文物来看,其种类也是极为丰富的。仅据中国先秦文献记载的鼓的名称,就多达好几十种,如《尚书·舜典》:“下管鼗鼓,合止柷敌……”;《礼记·明堂位》载:“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文献曾载尧命质用麇鹿皮蒙在瓦缶的口上,用来敲击,就是这样的土鼓。古代的陶鼓是以陶土烧制鼓框,再蒙以动物的皮膜做成,这种陶鼓在河南各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有出土,是今天所见鼓类文物的早期标本。

2005年以来,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针对河南出土史前陶制乐器及史前音乐进行了研究、复原。我们对大河村陶鼓、临汝大张陶鼓,郑州大河村、南召老坟坡等文化遗址的陶埙,禹州谷水河陶号角,大河村陶缶及多种陶响器等史前陶制乐器进行了学术性复制,总数达到30佘件套。在此基础上,复原、创作了乐曲《远古的回响》,主要使用了河南出土的陶制乐器,舞阳贾湖骨笛也运用其中。源于“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的文献,乐曲主要以一个远古部落祈雨、敬天、欢娱为主线,以陶制乐器独特的音色和艺术感染力,再现黄河莽原之上史前先民鲜活的生活、娱乐场景。

商代音乐文物及殷商祭祀乐复原

埙,是一种很有特点的乐器,以陶土烧制而成,中空,顶端开一吹孔,胸腹部开一个或数个指孔。西晋王嘉《拾遗记》:“伏羲氏丝桑为瑟,灼土为埙,礼乐于是兴矣!”原始时期的埙有1-3个音孔,只能吹出2-4个音。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音阶发展的进程,尤其能揭示出在中国音阶的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音程。商代出土陶埙数量较多,尤以殷墟所见为典型,且多为成组出现,其中妇好墓出土为3件一组,并多与石磬、鼓同出。鹿邑太清官长子口墓出土的组合,包括编铙2组共6件、排箫4组、特磬1枚,其中排箫更是中国最早的排箫实物。商末周初,祭祀乐队不断得到发展和扩充,为后世青铜乐钟作为雅乐旋律重器及多种类乐器组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种种组合,也传递着殷商时期贵族祭祀乐队的组合状态和规律。我们根据已知的文献和出土实物,复原了殷商祭祀乐,通过实验表明其有着仪式感强、音色互补性强的特点。

编钟及先秦雅乐的复原探索

中国上古音乐中,以编钟为主奏乐器的庙堂雅乐,构成了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主体。由北向南,从西周到春秋,甬钟走出了一条完美的渐变轨迹,发展成为性能最完备的乐钟。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的26件王孙诰甬钟,以其数量之多、音域之宽、铸工之精、钟体之大成为目前发现的春秋时期最完美的一套甬钟。通过对原件的实际测音,证实这套编钟从大字组的G到小字四组C,跨越四个半八度,下层大钟作为击节和声的低音区,上层中下型钟七声俱全,多变化音,用以演奏中高音区的旋律,可以旋宫转调,其律制与十二平均律相近,具有完美的音列和音质,为晚于此一百多年的曾侯乙编钟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通过对王孙诰编钟复制件的演奏实践,证实这套编钟音域宽广,音区完备,对各种风格的曲目都有很强的表现性。

石磬是起源极早的原始乐器,属板振动打击乐器,多以天然石灰岩磨制而成。在许多夏商时期的遗址中都出土有石磬。我们先期复制了王孙诰编磬一套,以C为黄钟,按律吕分为上下两层排列,构成完整的一套半音阶序列。石磬音色清亮婉转,具有极强的穿透力。

河南出土的两周时期的音乐文物数量繁多,横向来看俨然构成完备的先秦雅乐队。除编钟、编磬这类雅乐重器以外,瑟、排箫、鼓等乐器也是重要的组成。我们选取了王孙诰钟、磬,新郑歌钟,信阳长台关虎座木鼓、瑟等进行复原,构建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先秦宫廷雅乐队。通过所演奏的众多乐曲可见,其音色典雅恢宏,上古庙堂音乐的皇皇穆穆,得以再现当今。

汉唐乐俑及歌舞乐的复原探索

从汉代到唐代,是华夏传统音乐与西域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历史时期。西域音乐的传入,使唐代音乐出现了新的音阶、新的旋律、新的节奏,进而体现出新的历史风格。《瑞鹧鸪》见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碎金词谱》卷十存谱,宋初南吕宫译谱。据音乐学家黄祥鹏先生考证,曲牌《瑞鹧鸪》的来源为唐代大曲《舞春风》,其曲调抑扬顿挫,明丽流畅,属于古龟兹乐的一种。编配后的《瑞鹧鸪》,以复原的唐代乐器和唐墓出土乐俑群的组合,表现中原唐代受西域音乐影响的独特风格。

对河南音乐考古复原展演工作的思考

古代音乐是中华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璀璨华章,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情感、生活有着重要的的影响。河南博物院是中原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展示、教育的中心,2000年组建的华夏古乐团致力于中华古代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展演,带给中国和世界一种古老文明的文化记忆。华夏古乐团的成立与发展,是河南博物院对文物陈列延伸、考古成果复原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一种创新与尝试。华夏古乐的演出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表现,每一项都连带着考古学的背景和带有专利性质的研究历程。华夏古乐的乐器、乐曲和服饰、演出的复原是考古研究成果的实验与再现,以尊重历史、复原历史的严肃态度为原则,对中原地区古代乐器、古代乐曲和历代服饰进行了多角度、学术性的研发和探索,同时得到了国内音乐考古界与各大音乐学院和音乐研究机构的支持。

近十年来,乐团陆续研发、复原的音乐文物总共有50佘件套,计200多件。在复原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科研数据,对一些重要文物的测音与制作数据、复制过程的技术参数、不同环境中器物的变量等都有了深度的把握,对华夏古老音乐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每件文物的复原过程不仅是一个研究过程,也是一个创造过程。将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转化为有声的音乐实体,每一步探索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每一种复原都连带着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让远古的乐器重新奏出美妙的音乐,让画像上的场景、舞蹈活起来,让失去色彩的华服鲜亮起来,让无声的文物转化为鲜活的艺术实体,以此营造出动态的历史文化氛围,使观众在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的双重刺激下更好地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仅仅是河南博物院在拯救和复兴中原优秀音乐文化遗产事业上的起步,今后的路还更长。

(责任编辑:李珍萍)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健康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健康 » 追寻华夏正声

霍锟中原自古为礼乐之邦,关于中原地区的音乐历史文化,历代文献多有载述。《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葛天氏部落所生活的区域就是今天地处黄河中游平原的河南中部地区;《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