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5月15日讯(YMG记者徐峰)昨日是母亲节,您的母亲节是怎么度过的呢?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关母亲的话题讨论从未在大众视野中消失,对于女性来说,这个神圣的“身份”将伴随她们大半生,尝尽痛苦和幸福。这个周末,又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节日化氛围愈发浓厚的今天,我们也想听听不同年代、背景的母亲们讲一讲当年或现在养育孩子、成就家庭的“琐事”和艰辛,记者采访了老、中、青三个年代的母亲,听听她们作为母亲的生活。
看现在
“80后”母亲:“一觉到天明”是奢求
“每天早上像打仗一样。”说这话的姜双玉刚忙完家务,由于有工作在身,早上6点就要起床一边为孩子做早饭一边抽时间“收拾自己”,像她这样的“80后”妈妈为了能让孩子不迟到、自己也不迟到,每天早上都在抢时间。到了周末,孩子的各类兴趣班接踵而来,不是在等待孩子上课,就是在送孩子上课的路上,几乎没了自己的时间。
现在已是晚上8点,9岁的儿子看完半小时的动画片就要进入梦乡了。为了不影响孩子休息,姜双玉也要关上电视电灯假装与孩子同时入睡。“你开着电视开着灯,孩子就有心思,现在的孩子思维很清楚,你要求他睡觉,如果你没睡,他就会问上各种问题。”招架不住的姜双玉自从孩子上学后就有了这个习惯,这样算下来,已经好几年没有“认真”看过电视,当母亲前还有追剧习惯的她,现在只能分得清动画片的片名了。
“有孩子后,睡觉都警醒了许多,一觉到天明的次数都数得过来。”姜双玉说,她不知道别的妈妈是如何入睡的,她从孩子出生后,每天晚上睡觉都带着“心思”,时间一长成了习惯,一点细微的声音就能让她从梦中醒来,再也做不到安心入睡。即使如此,她仍觉得作为母亲的幸福是无可比拟的。
回望上世纪90年代初
“60后”母亲:自行车再也不会慢慢骑
“60后”母亲王利军不久前退休了,孩子成家立业后让她松了一口气。回想当年,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会儿,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夫妻二人却又都处于奋斗的黄金年龄,一周加完班就是值班,孩子总是幼儿园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单位要求严,不能提前接孩子,冬天,幼儿园锁门了,老师就领着孩子在门外等着。当妈的担心,怕孩子冻着,一下班骑上自行车那速度跟疯了一样。”王利军笑道,直到现在她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也正是这样的几年,让她再也不会“好好骑车”,“一上车就冲出去”变成了习惯。
“工作忙”似乎也是那个年代的特征。王利军说,由于丈夫工作脱不开身,晚上孩子生病了她就背着孩子一路跑到医院。“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没有出租车,电话也不普及,大多数时候都是孩子安顿好了,老伴才知道。”王利军回忆,记忆最深刻的是一次孩子发烧,她自己一个人背着孩子在医院楼上楼下跑了5个来回,“当妈的好像那时候才知道自己力气有多大。”
王利军说,孩子上学后由于成绩不错,很少让她担心,加之社会上也没有现在那么多的补习班,孩子和她都相对轻松。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一个接一个的人生规划又让她忍不住操起心来,她坦言,也许这就是母亲的天性吧。
追溯上世纪60年代初
“30后”母亲:最操心孩子的品质教育
“30后”母亲傅清芬是一名老教师,今年已经84岁高龄,育有3个子女。回想当年养儿种种,那些担心、操心和兼顾工作的日子很多次都被她一句“年纪大了记不清了”一语带过。
“那时候最大的辛苦,就是兼顾教学和家庭。”与那个年代其他的家庭妇女不同,大学毕业的傅清芬是一名老师,她的老伴也同样在教师的岗位上。在那个奋斗和责任的年代里,她和老伴在各地教过书,儿女们也因此拥有了不同的出生地,兼顾家庭和教书育人事业让她一度很辛苦。“跟现在不同,那会儿我们是早上要办公,晚上还要办公到深夜,要为别人家的孩子负责,当然也得照顾好自己家里的3个孩子。那时对自己的孩子最担心的不是学习,是他们能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傅清芬说,由于家务繁忙,后来,她的母亲搬去与她同住,帮忙照顾孩子解决吃饭问题。“那个年代在生活上,孩子们都很自立,作为母亲就是要时刻对他们进行品质教育。”傅清芬说,这种品质教育一直持续到孩子成年,“大儿子在外地工作,离得远了,就只能通过书信的方式告诉他,要认真工作奉献社会,不在他身边后每个月都要给他寄过去一本《论青年修养》让他学习学习。”从傅清芬的话中记者发现,至今这位老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和教导仍未停步,在每周异地的电话里,她最常说的就是“好好工作,奉献社会”,乃至延续到了孙女一辈,仍放不下对下一代的教诲。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资讯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资讯 » 烟台三代母亲谈“生活和育儿”时代变迁不改当娘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