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对“南海Ⅰ号”出水“鎏金”环的再认识

南海一号出水文物鎏金腰带张玄微【摘要】2007年,在“南海Ⅰ号”整体打捞作业期间,自海底泥沙中打捞出了一对金环,由于金环表面部分区域被金属锈渍沾染并有泥沙等凝结物附着,经过简单辨认被定名为“铜鎏金虬龙环”。2014年,文物修复人员对金环表面的凝结物进行清理,在清洗处理时发现表面的“鎏金”层与基底的铜底结合十

南海一号出水文物 鎏金腰带

张玄微

【摘要】2007年,在“南海Ⅰ号”整体打捞作业期间,自海底泥沙中打捞出了一对金环,由于金环表面部分区域被金属锈渍沾染并有泥沙等凝结物附着,经过简单辨认被定名为“铜鎏金虬龙环”。2014年,文物修复人员对金环表面的凝结物进行清理,在清洗处理时发现表面的“鎏金”层与基底的铜底结合十分紧密,“鎏金”层也十分致密完整,没有任何剥离锈蚀的迹象,且金层表面较粗糙。结合鎏金工艺特点和宋代远洋贸易的发展水平,可以判定该对金环应为实金打造而成。

【关键词】鎏金环 鎏金工艺 凝结物清洗

一、“鎏金”环基本状态

在宋代沉船“南海Ⅰ号”历次发掘打捞作业出水的文物中,已经出水了—定数量的金器,其中以金腰带最为著名,另外还有四棱金环、金戒指、金丝、“鎏金铜”环等。

其中,“鎏金铜”环是在2007年“南海Ⅰ号”整体发掘作业中打捞出水的,同时出水了2只,金环外观、规格、纹饰等特征均一致,应该是一对器物。出水时表面附有凝结物,但金环上的纹饰仍可清晰辨认。金环呈椭圆形,不是闭合的完整椭圆状态,在一侧的腰部有开口,金环开口的两端各有一高度约0.5厘米的圆柱轴状凸起。金环外径10.9厘米,内径8.6厘米,包括环体上附带的少量凝结物,金环的重量约206克(湿重)。金环截面并不是规则的圆形而同样呈椭圆形,金环截面最宽处2.2厘米,最厚处1.2厘米。由于金环的规格厚重,似乎并不适合用于佩戴,由金环两端口的圆轴状凸起物分析,该金环很有可能做门窗等家具之上的“拉手”。

环体均刻划有纹饰,纹饰的主体是两条虬龙,在中国古代,把龙分成有鳞的“蛟龙”、有翼的“应龙”、有角的“虬龙”、无角的“螭龙”。虬龙呈盘曲状,位于金环的两个端口处,龙的眼、须、角清晰可见,两龙头正好对接于金环两个端口的空隙处,龙身被三条阴刻的线纹分成五段,而这五段龙身被两条平行的阴刻线纹连接起来,龙身装饰有珍珠地纹样,金环的其它区域刻划有山形和水形的纹样。

二、中国古代鎏金工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鎏金技术的国家,这一技术始于战国。将金与水银混合熔化后,涂在铜、银器表面,并经烘烤使水银蒸发,而金牢固地附着在铜、银器物的表面,是一种用于金属工艺品表面装饰的技术。鎏金装饰工艺在东周和汉代以后十分流行,先后称为黄金涂、金黄涂、金涂、涂金、镀金,宋代才开始称作鎏金。鎏金的基本工艺如下:

1.鎏金器预处理。将要鎏金的铜或银器表面打磨光滑,表面处理得越光滑鎏金的效果越好,一般要将器物表面抛光呈镜面的效果。

2.杀金。先将金块锻打成极薄的金箔,剪成细小的金丝,越细越好,并揉成一团,放入坩埚中加热至金丝烧红后倒入水银,水银与金的比例为7:1。不断搅动使其成为银白色的泥状“金汞齐”,然后倒入冷水中冷却,制成银白色呈膏状的“金泥”。

3.抹金。用铜制的“涂金棍”沾金泥均匀地涂抹在器物表面,边抹边推动碾压,使金泥致密地与器物粘牢,最后用开水冲洗干净器物表面。

4.开金。把抹好金泥的器物放置在炭火上烘烤加热,让水银受热蒸发,器物表面的颜色也由起初的白色逐渐变为黄色。以上的“抹金”和“开金”工序可以反复进行多次,以达到所需的鎏金层厚度。一般的器物通常需要经过2~3次的鎏金处理,经过4次鎏金处理后,金层的厚度大约可以达到3 6微米。

5.压光。用毛刷沾酸梅水等弱酸性药液洗刷器物,清洗干净后再用玛瑙或玉石材质的“压子”在器物表面进行有规律地磨压,直到器物表面光滑发亮。

三、金环表面凝结物的清洗处理

由于这两只金环是2007年“南海Ⅰ号”整体打捞期间出水,当时的工作重点全部集中在“南海Ⅰ号”安全整体打捞上,加之金环出水后表面附有凝结物和铁锈的沾染,在对其“简单”辨识并命名为“铜鎏金虬龙环”后,便移交入库馆藏,在库房中一直采用蒸馏水浸泡脱盐,对其表面的凝结物没有进一步清除处理。到2009年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馆,该对金环才得以再现在观众眼前,而此时金环表面凝结物依然没有做清除处理。鉴于金环表面凝结物影响展示参观的效果,2014年该对金环被重新移交回保管部,要求对其表面的凝结物进行清除处理。

金环清洗前称重(干燥状态)为205克,由于此前鉴定该金环为鎏金器物,为防止在清除处理金环表面凝结物时破坏鎏金层,采用酒精和络合剂交替浸泡金环,促使凝结物软化。经过几次浸泡处理后,根据凝结物的软硬状态和面积大小,逐步试探着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清洗处理。首先,使用毛刷清洗已经呈松动状态的凝结物。对于毛刷无法刷洗掉的凝结物,直接使用竹签、手术刀剔除。而那些质地坚硬的凝结物,则采用超声波洁牙机击碎。在上述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尽量做到不直接接触金环本体表面,清洗工具的用力作用点只停留在凝结物这个层面上。最后,将金环浸泡在柠檬酸溶液中,将金环表面凝结物附着后遗留下来的污渍溶解掉。清洗工作完成后,将金环浸泡在去离子水中经超声波清洗,反复数次清洗,测定清洗液电导率恒定后停止浸泡清洗,烘干。

四、对金环的再认识

金环清洗后重为198.414克,在处理过程中发现,该金环为空心结构,摇动金环可清晰听见环内有水流动的声音,将金环一端圆柱状凸起部分附着的凝结物清除后,可见该处有一个细小的孔隙有水润出。金环的烘干在真空干燥箱内完成,烘干温度为110摄氏度,待金环完全烘干(金环内不再有水分润出)后再进行称重,结果是187.915克,说明一共脱除了10.5克的水分。经测定,金环的体积约46立方厘米,根据金的密度19.32克/立方厘米计算,如果该环为实心足金质,其体积约10立方厘米,如果是实心铜质,根据铜的密度8,96克/立方厘米计算,体积大约为23立方厘米。不论是根据金或铜的密度计算,都可以得出该金环为空心结构的结论。根据金环清洗处理中所见及上述分析,基本可以推断该环并非为鎏金工艺所制成,而是由实金打制而成。依据如下:

1.根据前面对鎏金工艺简要介绍可知,鎏金器物的表面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抛光打磨处理,才能使其表面与“金泥”紧密结合。正因如此,我们通常所见的鎏金器物,表面均洁净光滑,装饰性的刻划纹饰简洁舒展,以便于“抹金”和“压光”工艺处理。

而“南海Ⅰ号”出水的金环表面比较粗糙,加工刻划的痕迹比较明显,器物表面密布繁琐复杂的装饰性刻划纹饰。金环的“镀金”层整体性极好,呈颜色均匀的金黄色,“鎏金”层的质感丰厚(经过4次抹金处理的鎏金层厚度仅仅为几十微米的水平),“镀金”层与下面的“铜底”结合得也十分紧密,虽经过800年高盐度海水的侵蚀和泥沙的打磨冲刷,镀金层没有发生丝毫剥离的现象,底层的“铜质底子”也没有出现任何锈蚀的痕迹。

2.古代的远洋航海是风险很大的“职业”,在海上一旦出现意外,由于缺少有效的求救和救援手段,其后果往往都是悲剧性的。高风险也意味着高的利益回报。据史料记载,宋代的远洋贸易十分繁荣,从事远洋贸易的从业者,自然也从这些贸易活动中获得了十分可观的利益。而金作为一种贵重金属,历来都被赋予了富贵华美和吉祥平安的象征意义,用于装饰器物或随身佩带以驱邪避灾,保佑平安。古代远洋贸易从业者不乏财力,而从保佑平安的吉祥寓意出发,该金环也都不会采用比较“廉价”的鎏金工艺制作,而应该使用实金打制。

3.“南海Ⅰ号”出水的金环为空心结构,其目的是减轻重量,便于佩戴或使用。金作为贵重的金属,将环制成空心,在减少用金量降低金环造价的同时,又可以使器物的体量“不减”,以显示器物的高昂价值和丰满华贵的外观。体量粗大的金饰品“空心”制作工艺,仍然是目前金饰品加工的主流工艺。

另—方面,如果该环为铜质鎏金,铜作为一种常见的廉价金属,就没有必要在制作工艺上采用较复杂的空心结构,而是应该采用工艺更为简单的实心铜工艺制作了。

五、结语

海洋环境出水的文物大多被各种类型不同的凝结物所覆盖,海水的高盐状态对金属文物的侵蚀也十分剧烈,特别是铁质文物被海水腐蚀的情况更加严重。海洋出水的文物表面经常可以看到被铁锈沁色污染造成的病害,对于这类附着有凝结物或被沁蚀污染的文物,在文物出水的第一时间,就应该及时处理清除,一是可以有效保护文物,防止由此引起的次生病害,二是有利于对文物的分类鉴别及研究。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资讯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资讯 » 对“南海Ⅰ号”出水“鎏金”环的再认识

南海一号出水文物鎏金腰带张玄微【摘要】2007年,在“南海Ⅰ号”整体打捞作业期间,自海底泥沙中打捞出了一对金环,由于金环表面部分区域被金属锈渍沾染并有泥沙等凝结物附着,经过简单辨认被定名为“铜鎏金虬龙环”。2014年,文物修复人员对金环表面的凝结物进行清理,在清洗处理时发现表面的“鎏金”层与基底的铜底结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