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过云楼秘藏翁同龢《星台帖》考-帖子 论坛 英朗 介意
张之望++张嵋珥
在过云楼遗存的诸多名人尺牍中,有二通(共四开)是翁同龢写给星台大公祖年世大人的帖子,非常引人注目。从这二通翁帖暴露出来的一些信息来看,常人确实颇难理解。其一,这位两朝帝师翁同龢不但和这位星台下属以兄弟相称,而且从翁帖中“屡谒又未获晤”可窥见,他们的“杯茗之叙”好像很频繁。其二,是翁同龢为何对这位星台大人如此尊敬,甚至恭维呢?二帖中翁用了诸多,“早当拱候”“未敢具柬”“台旆惠临”“未获奉迓”“弛仰实深”等恭维之词又该如何理解?
要解开上述疑问,必须将二通《星台帖》、翁同龢的职场经历和这位神秘的星台大人显赫的家族背景逐一展开,全面梳理,综合分析,才能找到答案。
一、翁同龢《星台帖》原文及译文
1.星台帖一原文及译文(见图1、图2)
帖一原文:昨蒙覆示,杯茗之叙,谨改于廿日午初,是日退值,早当拱候也。
麋鹿之资,诸务疏陋,未敢具柬,幸鉴之。敬上
星台大公祖年世大人阁下。
弟同龢顿首
十八日
帖一译文:昨天蒙承您回复答应,我们之间一起喝茶碰头一叙之事,改定于二十日午时初刻(中午十一点过后)。到这天退朝完毕后,我会提前回家等候,拱手相迎您的到来。
杂乱不堪的资金(资源)筹措问题、繁琐而浅陋的一般事务,我是不敢随便给您下达文书指令的,希望您明察我对你的敬重。
尊敬的地方最高长官星台年世大人。
弟翁同龢叩首
十八日
2.星台帖二原文及译文(见图3、图4)
帖二原文:台旆惠临,未获奉迓,屡谒又未获晤。弛仰实深,十九日准申初刻,欲求过舍一谈,未审可否?乞垂谕为幸。
星台大公祖年世大人。
弟翁同龢谨上
帖二译文:前些日子你星台大人光临我寒舍,我有事外出,没有能够在家恭敬地把您相迎;我几次上门拜见,不巧您又不在家,未能够相互见面一叙。
我对您是十分向往仰慕已久啊,想在本月十九日下午三点钟来您府上来和您碰头一叙,不知道你是否能够答应我这一请求?希望及时得到您的答复,幸甚。
尊敬的地方最高长官星台年世大人。
弟翁同龢敬上
二、翁同龢的传奇经历与书法艺术
1.翁同龢的政治生涯
自隋朝开科考试至晚清的一千二百年间,状元难计其数。然而,中国的历史却不是在科举考试中获取头名的状元们书写的。在状元们纷纷被历史的烟尘掩埋的时候,其中有限的几位状元,却为后代留下了显赫的历史功绩。一位是作出千古传颂“正气歌”的文天祥,而另一位彪炳史册的状元则要数翁同龢了。
翁同龢之崛起,自然得益于其父翁心存。翁心存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后为同治帝师。咸丰六年(1856年)翁同龢以27岁中一甲一名进士后,便擢任翰林院修撰。同治四年(1865年),又接替父业,入值弘德殿,为同治师,前后教读九年,至同治病逝。自此,翁氏家族进入鼎盛时期,称“父子大学士、父子尚书、父子帝师”。
光绪继位,慈禧又命翁同龢入值毓庆宫,为光绪师。从教授光绪启蒙识字到被撤职回乡,翁同龢与皇帝之间以师生关系相处长达24年。仅凭这层关系,翁同龢定能在晚清内政外交中发挥重大作用。
翁同龢一生担任过的主要官职为入值弘德殿、刑部尚书、入值毓庆宫、军机大臣、户部尚书、总理衙门大臣。六十年所做大事有:平反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假错案;卷入甲午战争洪流;支持盛宣怀等创办中国第一家自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由户部拨100万两“生息官款”存于中国通商银行,实际上也成为开办伊始的中国通商银行的最初营运资金;举荐康、梁等维新人才,亲自草拟《明定国是诏》。
2.翁同龢的书法艺术
翁同龢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清史稿·翁同龢传》称赞翁同龢书法“自成一家,尤为世所宗”。清徐珂《清稗类钞》谓:“叔平相国书法,不拘一格,为乾、嘉以后一人……晚年造诣实远出覃溪(翁方纲)、南园(钱沣)之上。论国朝书家,刘石庵(刘墉)外,当无其匹,非过论也。光绪戊戌以后,静居禅悦,无意求工,而超逸更甚。”
清杨守敬《学书迩言》对这位雄视晚清书坛的巨擘称许:“松禅学颜平原(颜真卿),老苍之至,无一雅笔。同治、光绪间推为第一,洵不诬也。”谭钟麟对翁字推崇备至,称本朝诸名家,直突平原(颜真卿)之上,与宋四家驰骋者,南园(钱沣)、道州(何绍基)、常熟(翁同龢)而已。谭延闿、泽闿兄弟曾刻成《春及草庐藏翁氏墨迹》行世。
翁同龢早年从习欧、禇、柳、赵,书法崇尚瘦劲;中年转学颜体,取其浑厚,又兼学苏轼、米芾,书出新意;晚年得力于北魏碑版,平淡中见精神。他博采众长,对唐代颜真卿和北魏碑版潜心揣摩,参以己意,并吸收刘墉、钱沣、何绍基等人之长,将赵子昂、董其昌的柔和流畅融入其中。他深得颜真卿书法之精髓,写出具有自己个性的书法艺术作品,从而形成了翁字的独特书风,成为晚清颇具影响的书法家。
三、星台大人的政治业绩与家族背景
1.星台大人的非凡政治业绩
翁同龢的此二通帖子的上款人星台大人,据考证,此人就是许应鑅(1820—1891年),原名应麟,字昌言,号星台,许祚光之子。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举人;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历任广饶九南兵备道兼九江关监督、河南按察使、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浙江巡抚等职
许应鑅33岁时,以会试第十二名赐进士出身,不久即被提拔为郎中,出任江西临江府知府。当时的临江府社会治安混乱,许应鑅把不务正业的游民集中起来,耐心教育,鼓励他们以正业为本,参加生产劳动,并传授种植技术知识,自此地方平安无事。他所传授的种植技术亦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教民种植的柑子,当地至今还称“许公柑”。
许应鑅任江苏按察使后,认真处理地方案件,为百姓平反冤案。不到半年时间,他就为民平反冤案一百多件,老百姓十分感佩,称他为“许青天”。当时江苏又正是兵乱之后,民穷财尽。为发展生产,许应鑅特设“沙洲局”,行“垦荒政策”,使经济很快恢复。
他又被调任浙江。浙江当时也是一片混乱,满目疮痍。海盐、湖州、萧山、会稽、江阳一带河涌纵横,经常水灾为患,百姓苦不堪言。许应鑅到任后即筹集巨金,全力修筑水利,使此处大大减轻了水患。许应鑅的廉明强干得到了光绪皇帝的赏谕:“应鑅办事认真,才长心细,平生清介自持,服官三十余年,俸馀周济贫乏,不置产业,戚里称美”。
2.星台大人的显赫家族背景
许应鑅不仅有骄人的政治业绩,而且拥有显赫的家族背景。在广州市北京路高第街,有一条小巷叫许地。这里是“广州第一家族”—许应鑅家族的故园。二百年来,这个家族名人辈出,传奇迭现,他们或功名赫赫,官居显位;或金戈铁马,笑傲疆场;或仗剑携酒,快意恩仇;或推窗画眉,情深意长,都是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
第一代:许拜庭(1772—1846年),广州许地许氏家族尊崇的第一代祖先。嘉庆十五年(1810年),已经成为广州府盐业巨贾的38岁的许拜庭自建剿盗队伍,积极参与剿捕海盗,并获得议叙“府同知”加一级,继而又获得朝廷“晋封中议大夫”的奖赏。
第二代:许祥光(1799—1854年),许拜庭的儿子,道光十二年进士,后许祥光因抗夷有功,后被嘉奖赐三品顶戴。1851年,清廷又授许祥光为广西桂平梧州郁林盐法道。随后又被擢升为按察使,三年后又加布政使衔。许氏子孙从此聚居广州,成为第一望族。
第三代:许氏家族第三代以许应鑅、许应锵、许应骙为代表人物。尤其是许应骙(1832—1905年),进士出身,更是官至一品,是许家官位最高、地位最显赫的一位。他还深得慈禧太后的宠爱,光绪十八年,曾被赏“紫禁城骑马”,以示优宠。然而,这位权倾一时的重臣在戊戌变法时,却扮演了守旧派反对变法的“急先锋”,被后人称为“戊戌黑旋风”。
第五代:许广平(1898—1968年),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现代作家,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夫人。曾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
许广平的父亲许炳橒因系庶出,在这个大家族中处于受歧视被排挤的地位。他是个半开化的绅士,从小就具有叛逆精神的许广平经过斗争,后被允许像男孩子一样读书、学官话、上学堂。
许广平在天津北洋女师时,就投入五四运动,是天津学生运动的中坚分子。1922年,许广平考入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与时任国文系讲师的鲁迅相识,在此后的学习生活和共同战斗中相爱。
第五代:许崇智(1886—1965年),辛亥革命元勋,粤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国民政府军事部长,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北伐与讨伐陈炯明等战役,是孙中山最倚重的军事助手,后因廖仲恺遇刺案而淡出政治舞台。
许崇智还是蒋介石的盟兄。1920年,许崇智将蒋介石安排在他任军长的粤军第一师任参谋长。正是自此之后,蒋介石才得以与孙中山接触。许崇智任建国粤军总司令时,蒋介石任参谋长,两人过从甚密。蒋介石每次见许崇智,必立正敬礼,口称“总司令”,并曾对许崇智表白:“我是你最忠实的下属,海枯石烂,此心不变。”
第五代:许崇清(1888—1969年),曾参加辛亥革命,后任广州教育局局长、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等职,参与创办中山大学并三次出任中山大学校长,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
1951年,中山大学要任命一位新校长,中央当时本来另外有人选,但毛泽东认为不合适,没有同意。但是,当有人提议许崇清做校长人选之后,毛泽东马上就批准了。于是,许崇清第三次出任中山大学校长,直到他1969年去世。
许崇清的夫人廖六薇是廖仲恺的侄女。当年,廖仲恺赴日本与苏俄代表秘密接触,许崇清同行,便是利用许廖结婚作为掩护的。所以,何香凝当年对廖六薇说:“你们这段姻缘,做了一件对国家有益的事。”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从翁同龢的书法早年瘦劲、中年学颜体取浑厚、晚年得力北碑显苍劲的书风变化特点来看,此二通《星台帖》应断为翁中晚年所书真迹。
从帖中的内容来看,翁写的“麋鹿之资,诸务疏陋”当时的工作事务来推断,此时翁当在任户部尚书。因前面任职刑部、毓庆宫、军机处,和后任总理大臣均不可能有此工作内容。同时也只有在1886年翁任户部尚书,而此时许应鑅任浙江巡抚时,他们工作业务上才有交集。据前面交代,此时许在浙江遇到水患,欲筹资金求助于户部,而此时的翁同龢任户部尚书后,又自认非其所长,而怨言不断,他后来还说自己“俗事碌碌如旧,职事钩稽非习所长,惟画诺而已”。
看来,二人在交往的时间、职务、工作内容上都相合了,连翁同龢那个职位上发的牢骚都能对得上号!据查,此时翁是五十八岁,这也和我们前面推断帖是其中晚年书法风格特征的判断年限相吻合。
再看,翁帖的用笺是用的扬州创办于同治年间的著名“云蓝阁纸坊”的朱丝栏笺,在光绪年间达到鼎盛,翁先生用了它,无意间为此帖打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当然现在就只能在博物馆里找到它了。
我们正常情况下认为不可思议的是,一个浙江巡抚,地方上有困难,为筹措资金上京求户部尚书翁同龢,而翁帖中为何会对这位下属许应鑅如此恭维呢?看了前面许的政治业绩及家族背景,我想应该得到如此解释:其一,翁同龢确实从心底里钦佩这个下属“许青天”;其二,翁虽贵为帝师,能左右光绪皇帝,但不要忘记那是个“垂帘听政”的特殊年代,下属有个慈禧太后“干儿子”的哥哥许应骙,翁在这特殊年代是必须和他们许家搞好关系的。
当然翁和这个许应骙后因“戊戌变法”而决裂,从这翁、许两家关系的变化来看,也印证了我们前面时间推断的正确。所有直接、间接的信息,形成的证据链有了明确指向,也告诉了我们满意的答案。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意外的惊喜,据进一步考证发现这位翁同龢尊敬礼遇的下属星台大公祖,许应鑅,他竟然是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女士的爷爷!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资讯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资讯 » 新发现过云楼秘藏翁同龢《星台帖》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