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木雕造像和合二仙的风俗信仰

清木雕和合二仙造像摆件李明 刘佳一、馆藏和合二仙木雕造像在中国漫长历史的朝代更迭中,“和为贵”“相融相合”“百年好合”的愿望已成为婚姻、家族、种族延续及生产生活等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和合二仙”作为民间婚嫁的喜庆之神,象征着幸福美满、和谐喜庆,是广大民间公认的“喜神”“吉神”。逢家中有婚娶喜庆之

清 木雕和合二仙造像摆件

李明 刘佳

一、馆藏和合二仙木雕造像

在中国漫长历史的朝代更迭中,“和为贵”“相融相合”“百年好合”的愿望已成为婚姻、家族、种族延续及生产生活等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和合二仙”作为民间婚嫁的喜庆之神,象征着幸福美满、和谐喜庆,是广大民间公认的“喜神”“吉神”。逢家中有婚娶喜庆之事,皆要悬“和合二仙”的画像,以祝福新人百年好合,生活美满。

馆藏明末清初木雕和合二仙(图一),两人是两个胖胖的仙童,均穿红缎子衣物,一人直立,双手于胸前举一朵绽开的荷花;另一人单膝跪地,双手于胸前捧一个篾盒,篾盒上雕一朵绽放的荷花。二人都扎着丫角髻,面露神彩。造像为两层,下层不规则形体形似山体局部,雕迎客松枝干紧裹,其枝干冲至上层二仙雕像背部,手持篾盒仙童倚靠,其篾盒上的荷花与迎客松的树叶交叉与一体。

和合二仙的服饰为明代流行的襦裙,上襦交领为字母“y”形、琵琶袖短衣,裙内加穿膝裤(套裤)。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10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

和合二仙的发型为双丫髻,一直流行至清代,稚女盘双丫髻,寓意为快快长大,女子十五及笄,被视为寄托了家长对其成长的期望。

和合二仙的雕刻纹饰反映了清代木雕繁复而细腻的特点,从发型、衣饰及木雕的特点上综合判断,应为明末清初作品。

馆藏明末清初木雕和合二仙(图二),两人身体相向、微微前倾。各自的左脚和右脚各踩一物,已呈残损状,前腿呈弓形,另一只后脚撑地;各自的左手和右手共同托起一锦盒于胸前,另一只手共同举起绣球过头顶,形态和神态疑似力士托举。雕像与须弥座底座连为一体,须弥座雕上枋、束腰和方形六足基座,内部雕空,外轮廓呈回纹状,并阳刻回纹线。

发型为清代的阴阳头;服饰为明代外衣特征的直裰、护领、系扎腰带丝绦等,服饰彩绘已漫灭不清;雕刻线条具有明代木雕较粗旷的特点,从发型、衣饰及雕刻线条特点初步判断,为明末清初作品。

馆藏明末清初木雕和合二仙(图三),两人身体相向、微微前倾。各自的左脚和右脚各踩金砖,前腿呈弓形,后脚撑地,两人一双手捧金元宝于胸前、另一双手举金元宝过头顶,形态疑似力士托举。雕像与下方的小香案连为一体,香案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方形案面,下层为椭圆形基座,内部雕空,外轮廓呈蝙蝠状。该木雕与图二的木雕风格及特点极为非常相似,应为同一时期作品。

以上三件木雕题材均选用民间传说“和合二仙”,采用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雕刻形式,其中两件还有彩绘。充分运用象征、寓意、祈望等手法,将民俗文化中的哲理、伦理思想和审美意识结合起来,以达到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和情感寄托。

二、和合二仙的风俗信仰探讨

和合二仙是我国民间广受尊崇的神祗,旧时的喜庆与节日场合中往往可见和合二仙的身影,故亦作和合二圣。相传唐人有万回者,因为兄长远赴战场,父母挂念而哭泣,逐往战场探亲。万里之遥,朝发夕返,故名“万回”,民间俗称“万回哥哥”,以其象征家人之和合,自宋代开始祭祀作“和合”神。清雍正十一年(1733)敕封寒山为妙觉普度“和圣”寒山大士,拾得为圆觉慈度“合圣”拾得大士。相传两人亲如兄弟,共爱一女。临婚寒山得悉,即离家为僧,拾得亦合女去寻觅寒山,相会后,两人俱为僧,立庙“寒山寺”。自是,世传之和合神像亦一化为二,然而僧状,犹为蓬头之笑面神,一持荷花,一捧圆盒,意为“和(荷)谐合(盒)好”。婚礼之日必挂悬与花烛洞房之中,或常挂与厅堂,以图吉利。不过和合神的起源与演化经历了一个错综复杂、枝蔓横生的过程,远非皇帝敕封那样简单明了,而民间对和合神的信仰也比较复杂,一者包含了多种层面的祈求与向往,二者所信仰的和合神也并未定丁一尊。

(一)和合二仙的喜神称谓

从后世对和合二仙的祭拜来看,首要的是男女情事,这里的“和合”乃《周礼·媒氏》孔颖达疏所谓“三十之男,二十之女,和合使成婚姻”之义,专指阴阳和合、男女和合。在唐代对万回信仰中,万回已有保佑“男女相逢心相爱”的职能,认为万回是“专司男女关系的利合神”。另有唐代吕丘胤《寒山子诗集序》中描绘的“状如贫子,形貌枯悴……桦皮为冠,布裘破弊,木屐履地”等的写实形象,寒山绘画已走向民俗化,充满喜庆、吉祥之意。无论“和合神”所指的是“万回”,还是“寒山、合得”,在这里不予多论。

自进入明清之后,禅宗的鲜活的生命力已逐渐走向衰竭,其对寒山绘画形象的影响也不再明显。随着社会思潮的变化及寒山传说的流变,寒山造型受到道教仙人形象及民间传说的影响,出现了袒胸散发、蓬头欢笑的样子,且极为亲切,而不像一般僧人那样不苟言笑。这对之后完全具象征意义的“和合二仙”的形象,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明代以后,专司男女关系的和合神并非万回,而多为“和合二仙”。旧时婚嫁,一般要悬挂“和合二仙”(有时写作“合平二仙”)于中堂,如苏州人家拜堂成亲时,太师壁上要挂“和合轴子”,即“和合二仙”画像装裱成轴,洞房桌上要放瓷质“和合二仙”塑像,拜堂则叫拜“天地和合”。丹徒还有“新郎新娘拜和合”歌,谓:“红烛开花喜连连,我叫新郎新娘拜天地。牵牛织女来相会,一对利合似神仙”。清代杨柳青年画《双拜花堂》中,表现新郎新娘对拜之景,大堂上方即悬挂“合和二仙”中堂。

此外,从求聘到成婚,很多环节都可见“和合二仙”的身影。清代陈端生《再生缘》74回写皇甫家准备迎娶孟丽君,以韵语铺叙其繁忙热闹,谓“尹太妃,行盘报聘多忙乱,终朝料理闹盈盈。开盘笑,与花樽,彩绢鸳鸯做得精。绣球结成双并蒂,新鲜水果两边盛”。所谓“开盘笑”,即“聘时装潢和合二仙人盘,主人启盒,瞥见欢天喜地,谚称开盘笑”,乃取其一见生喜、吉祥欢乐之意。再如浙江诸暨风俗,男家确定定亲日期后,要写出红帖,然后套以泥金“和合二仙”封套,请媒人提前数月携两只糖果桂元礼包去女家奉帖。

嘉兴则是在确定婚期前,男方准备首饰、果盒及聘礼等请媒人送至女家,女家则准备糕盒及一尊用绸或纸制成的“和合二仙”像放于玻璃盒中,用红绸包女方庚贴压于像座下,回赠男家。

吴越还有一种风俗,新女婿至女方家中,如果夫妇同拜“和合二仙”像,则表示当夜将留宿,否则不拜。

安徽贵池还保留着青年男女新婚时“跳和合”的表演,表演者有时手持荷花与圆盒,均受到寒山拾得“和合二仙”传说的影响。现代婚礼中的聘书、剪纸窗花、手绢等,还保留了“和合二仙”印花的风俗传统。

二仙手中所持之物件件都有讲究,符合中国传统理念和文化。莲花取意并蒂莲,盒子象征好合的意思,而蝙蝠则寓意五福临门,可以说,和合二仙这个题材代表大吉大利,和和好好,以此来祝贺新婚夫妇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二)和合二仙的财神称谓

和合神除管男女情事之外,还有财神的功能。自古民间就有和气生财的观念,与民间做折本生意而仍然发财的故事有关。据说广泛流传于浙江嘉兴地区的“和合二仙”,其故事原型竟然是两位古代经商有术、财运亨通的民间“财神”。当时有两兄弟,哥哥名“和”,弟弟叫“合”,以经商为生,得心应手、财源广进,富甲一方。因树大招风,为躲避当地的白相人和地头蛇的敲诈、欺压,几次三番想方设法以做亏本生意著称,反而都因自然天象等因素的机缘巧合,亏本变赢利,偏偏发起了大财,传遍了一乡又一乡。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兄弟俩乃上界专司“招财进宝”的神仙下凡,笔笔生意稳赚不赔,于是日后都将和合兄弟当作财神来供奉,称他们为“和合二仙”。自此,当地每年农历初五,都要接和合二仙来家供奉以沾财气,和合二仙也成了当地的“财神”。

贵州安顺戏剧“扫开场”仪式中,表演者为两个小童,分别戴红、蓝“脸子”(面具),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然后念日:“和合二神仙,两手把住肩。有人侍奉我,财宝万万千”,等等,两个小童在这里扮演的正是财神的角色。

据《万法归宗》记载,“和合咒”中已有“和合来时利市来”之语,时至宋代,“和合利市”的概念已较普遍。《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中李小官就有买花来“供奉和合利市哥哥”之说,元末明初《三遂平妖传》卷二七亦有道人乞化时唱道“招财来,利市来,和合来,把钱来”,明代朱权《荆钗记》第45出则有“头头利市,和合仙官,召请必竞来临”之语,这里的和合仙官大概相当于利市仙官。旧时杭州的店铺开市之日,要贴“和合二仙”纸马于招牌上,称之为“青龙马”,又称“青龙吉庆”,天津杨柳青年画中也有“青龙和合”,象征财源不断。太湖地区的上梁歌中有“招财童子前引路,嘻笑利合送财米”“十七对仙桂桃花开,嬉笑和合送宝来”“手托金盘进屋来,和合刘海两分开”等句,显示出和合神也有招财送宝的功能。

有些地方还有专门的和合财神庙,如江苏泰县的和合财神庙内有锡箔糊成的纸元宝,每年正月初四,乡民到此进香,敬神后将此纸元宝带回家中,焚香祷祝,第二年正月初四再送还庙中,另加利钱元宝一个。这就是所谓的借阴债,据说可以很快致富,但如果不按时还愿的话,则会迅速贫穷下去。

三、结语

民间传说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和延展性,它可以在原始思维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甚而可根据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主观、刻意地编织情节,乃至附会、臆测,令人叹为观止,这也是民间传说千百年来具有十分旺盛的生命力和诱惑力的原因之一。因此,世世代代由口耳相传的中华民间传说,通过不同载体的传播进而衍化、嬗变,使得原本为“喜神”和“吉神”的和合二仙,进而演变成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用来寄托自己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就不足为奇了。

(责任编辑:阮富春)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资讯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资讯 » 木雕造像和合二仙的风俗信仰

清木雕和合二仙造像摆件李明 刘佳一、馆藏和合二仙木雕造像在中国漫长历史的朝代更迭中,“和为贵”“相融相合”“百年好合”的愿望已成为婚姻、家族、种族延续及生产生活等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和合二仙”作为民间婚嫁的喜庆之神,象征着幸福美满、和谐喜庆,是广大民间公认的“喜神”“吉神”。逢家中有婚娶喜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