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英
《文物春秋》2013年第1期刊载《〈唐张仁宪神道碑考〉补》[1]一文,蒙二位作者对拙文《唐张仁宪神道碑考》进行了补正,对张氏家族的郡望进行了分析和推测,并对文中几处疏漏进行了指正。兹就此碑涉及的相关问题再作如下探讨。
一、 关于张仲武家族的郡望
张仁宪神道碑载“其先清河人”,自言张氏家族的郡望在清河。《〈唐张仁宪神道碑考〉补》推测张氏郡望为范阳而非清河,是张仲武为抬高自己家族的郡望而冒称的。《新唐书》《旧唐书》均载张仲武为范阳人,对其家族郡望并未提及。唐代以前张氏郡望已达十余处[2],其中就有清河、范阳、常山等。唐初列入官方承认的张氏郡望有6处:吴郡、清河、弘农、南阳、梁国、沛郡。唐代孔至《姓氏杂录》:“唐初,定清河张氏为乙门。”至开元时期,张氏郡望已达13处之多,此时范阳张氏位列其中,范阳张氏的社会地位升至张氏郡望的第三位,清河为第二位。唐代张氏仕宦者人数实际上以范阳为最多(含襄阳、河东、曲江等自言为范阳郡望者),达253人,清河张氏为192人。范阳一望的仕宦成功比例也是最高的,自言范阳郡望者有襄阳张柬之、曲江张九龄、洛阳张说、河东张延赏,这些人的名望在唐代都是举足轻重的。范阳张氏的始祖张华为西晋范阳方城人(今河北固安县),至南朝梁时始成为迁居南方并获得政治认可的侨姓郡望。唐末肃、代、宪宗朝,中央仅承认吴郡、清河、范阳三处张氏郡望。清河张氏在唐晚期已逐渐退出了中央政治社会,家族势力影响日趋衰弱,因此张仲武舍范阳而冒称清河郡望似无必要。
二、张仲武死亡及张直方逃奔长安的时间
张仲武世居范阳,其高祖张佐明为府兵高级军官,应该说在当地是有影响力的。但唐代晚期府兵制开始衰落,张仲武虽想入朝谋取政治出路,但碍于当时情势,也不得不承袭军职,50余岁仍做雄武军使。当幽州兵变频仍时,他抓住机会,在会昌元年(841)十月遣下属吴仲舒入朝见宰相李德裕,求镇幽州。李德裕认为张仲武和幽州起于行伍的叛将如朱克融、李载义、杨志诚、史元忠、陈行泰、张绛等有很大的不同,于是在会昌二年(842)正月,以张仲武为卢龙节度使。
《新唐书》《旧唐书》均未载张仲武卒于唐大中何年,《资治通鉴》则载:“大中三年(849)二月癸巳,卢龙奏节度使张仲武薨,军中立其子节度押牙直方。”这应是朝廷得到奏报的时间,而非张仲武死亡的时间。不管张仲武是暴病而亡还是因其他意外而亡,他的死都是很突然的。从吴仲舒向李德裕报告幽州情势时,说张仲武“五十余”[3]的时间推算,张仲武死时的年龄大约在60岁出头。河北藩镇历来有子袭父职的传统,张氏也不例外,张氏家族会在第一时间立其子张直方接掌幽州的统治权,而不会等待朝廷下诏,因此张仲武的死亡时间应该早于大中三年(849)二月癸巳。张仁宪神道碑立于大中二年八月十二日,这时应无变故,但很快张仲武就暴亡了。
据唐咸通十四年(873)《御史中丞阎好问墓志》[4],张仲武的侄子张德辅在张直方袭任卢龙留后(大中三年二月)不久,即发动家族内部火并,欲夺取幽州的控制权,但未能得逞。《阎好问墓志》载:“明年冬,谏户部(即张直方——引者注),吐以血诚,请觐龙阙。”据此推算,张仲武的死亡时间应该在大中二年冬天的八月至十二月之间,而不会到大中三年。《阎好问墓志》没有详述张氏家族这场内斗的范围、规模和程度,所以我们不清楚张氏家族中张仲斌、张仲至在这场内部夺权斗争中的立场,但可以明确的是,内斗最终以张直方的胜利而告终。大中三年(849)二月,张直方得到朝廷“卢龙留后”的任命,六月又被任为卢龙节度使。
张直方虽取得了幽州的统治权,但他起于纨绔,不知经营,执掌幽州节钺不到半年,便因“举动多不法,畏下变起,乃托出畋奔京师”,举家逃离幽州,奔赴长安[5]。这与史料所载基本吻合,《资治通鉴》载:“卢龙节度使张直方暴忍,喜游猎,军中将作乱,直方知之。托言出猎,遂举族逃归京师,军中推牙将周
三、张直方其人
张直方举家奔长安后,唐宣宗遣使者郊劳,授以金吾大将军,以其族大,给检校工部尚书俸。张直方到长安后的一些事迹载于《新唐书》张仲武传后,基本都是劣行和被贬的记载,而对于他酷爱游猎的描写最多,如:“好驰猎,往往设置罘于道。”[7]“后居东都,弋猎愈甚,洛阳飞鸟皆识之,见必群噪。”[8]
张直方的这个特点还被当时的文人作为素材写成神怪小说。如唐安定三水(今陕西旬邑)人皇甫枚,唐懿宗咸通末年(873)曾为汝州鲁山令,于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著传奇小说集《三水小牍》,记载晚唐(主要是咸通年间)的奇闻轶事,其中有一篇名为《王知古为狐招婿》,被收入北宋《太平广记》“张直方”条[9]。再有,唐刘恂撰《岭表录异》卷上载张直方被贬龚州(今广西平南县)刺史修城时得一铜鼓事,被收入《太平广记》卷205。皇甫枚所述事迹、时间与正史所载略有出入,但刻画出了张直方浪荡无行、骄横残暴的性格特点,这些性格弱点也是他最终招致祸端的根本原因。“广明元年十二月甲申,脯时,黄巢前锋将柴存入长安,金吾大将军张直方帅文武数十人迎巢于灞上。己亥,左金吾大将军张直方虽臣于巢,多纳亡命,匿公卿于复壁,巢杀之。”[10]而《新唐书》载:“黄巢犯京师,直方迎灞上,既而纳亡命,谋劫巢报天子,公卿多依之。贼觉,屠其族。”[11]虽然两书的记述略有不同,但张直方的被杀标志着曾显赫一时的张仲武家族就此覆灭。
四、关于张仁宪归葬文安的分析
张仁宪神道碑文载,75岁的张仁宪于唐贞元四年(788)卒于昌平(今北京昌平)官舍,“旋窆于文安县”。昌平,唐属幽州,文安属瀛州(后改莫州),两地相距约200公里,步行至少需要5天。对张仁宪卒后归葬文安的原因,试做以下分析:
(一)张氏祖先张为,北魏时为瀛州刺史、清河伯。据《魏书·地形志》,瀛州领高阳、河间、章武三郡,文安为章武郡辖县。文安县隋代属河间郡,唐代先属瀛州,景云二年(711)以后属莫州。碑文载“降及元魏,清河连偶,为郡临燕”,可以推测张为就任瀛州刺史后定居在瀛州,具体地点无从考证,但有可能是居于文安。张仁宪祖父张佐明从军入幽州府兵,后升任“幽州政和府右果毅都尉”,其家移居幽州的昌平县,昌平县属幽州范阳郡——这也是史载张仲武为范阳人的依据。而张仁宪死后归葬文安,说明文安是张仁宪认定的故土,这也符合中国人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
(二)唐末藩镇权力更迭,多伴随血腥的生杀予夺,有些军阀悍将还为了泄私愤而发人祖坟。如《新唐书》载:“初,(李)载义母葬范阳,为杨志诚掘发。”张仲武久居边陲兵乱之所,对争权的种种乱行历历在目,心有所惮,应在情理之中。昌平地处幽州北面要塞,是唐与奚、契丹征战多年的边陲重镇,社会难免动荡。而文安靠近中原,社会相对稳定,张仁宪卒葬文安故里,希冀阴安,有可能是他生前的愿望。
(三)张仁宪归葬文安的时间为唐贞元四年(788),当时应该是张仁宪之子张光朝主持其归葬,礼仪不会很隆重。张仁宪妻鲁氏卒于22年之后,即元和五年(810),直到大中二年(848)才由昌平移至文安与夫合葬,此时张仲武已为幽州藩镇,割据一方,父、祖均获朝廷赠官,礼仪自然与前大不相同,如神道碑文即大书张仲武的个人功绩,不无炫耀显贵、告慰祖先之意。
五、结 论
张直方的骄纵无道,被唐人当作小说中的素材,其恶名远播可见一斑,最终自取其祸,被黄巢屠族。张仁宪卒葬文安,说明他的祖籍是瀛州文安(唐后期改莫州),其冒望清河的可能性很小。对于张仁宪之子张光朝、孙张仲武并未与其葬在一处的原因,还有待今后的考古发现和史料研究去揭开谜底。
[1]宋燕鹏,董劭伟:《〈唐张仁宪神道碑考〉补》,《文物春秋》2013年1期。
[2]郭锋:《唐代士族个案研究——以吴郡、清河、范阳、敦煌张氏为中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
[3]《旧唐书·张仲武传》。
[4][6]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
[5][7][8][11]《新唐书·张仲武传附》。
[9]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卷上《王知古为狐招婿》,载宋《太平广记》卷455《张直方》。
[10]《资治通鉴》卷254。
〔责任编辑:许潞梅〕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资讯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资讯 » 《唐张仁宪神道碑考》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