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广东华人在欧洲(二)

麦基洗德左图,20世纪60年代末期,已经有香港人在初具规模的巴黎13区唐人街开办超市。图片摄于1969年12月30日。作者不详。右图,三十年前的巴黎13区街景。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起起伏伏后,60年代广东华侨在欧洲开始扎根,这段岁月可以用“孤独的艰辛”来形容。语言不通、遭人歧视、思乡想家的乡情都压在这一群出生在南中国

麦基洗德

左图,20世纪60年代末期,已经有香港人在初具规模的巴黎13区唐人街开办超市。图片摄于1969年12月30日。作者不详。

右图,三十年前的巴黎13区街景。

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起起伏伏后,60年代广东华侨在欧洲开始扎根,这段岁月可以用“孤独的艰辛”来形容。语言不通、遭人歧视、思乡想家的乡情都压在这一群出生在南中国的粤籍华侨,也激励着他们为了生活而努力奋斗拼搏。

华侨们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最开始是以家族或祖籍相同、语言相通的同乡,同村、同区为纽带相互“帮衬”的,并且从事着门槛低、收入稳定的行业作为创业的第一站。

互助精神:集资创业

根据法国华人廖遇常先生的撰述,1954年日内瓦协议的签订,越棉寮三邦脱离法国管制,法国全面撤军。此时,印支华人(即粤籍华侨)有人来法国谋生定居,大部分是入了国籍的移民子弟。这批粤侨华人都是以经商或受商业公司委派在法国任职,或求学或以家庭团聚方式来法国。在法国的广东华侨,多数来自高棉、寮国(老挝)的潮州人和越南的广州人,还有当时的广东琼籍人、广东客家人。中青年人绝大多数在法国雷诺和雪铁龙汽车制造厂车间工作。法国工人一般不愿当夜更、开夜工,而广东华侨却是出了名的吃苦耐劳,为了多得一些加班费愿意开夜工,挨更抵夜苦干几年,克勤克俭积累了一点资金,再经由“月兰会”的集资方式或亲朋间互助支持下开设店铺从商,大多经营餐馆和杂货店。

巴黎13区的三角地带,被看成巴黎华人城(CHINA TOWN)的唐人街区,在20世纪50年代中到60年代时是法国最大的华人区。该区的兴旺是同粤籍后裔分不开的。经考证,60年代的粤籍华侨获法国政府安置在此地的低租金住房内。不到三年,这些刚安顿下来的广东华侨或粤籍后裔就把十三区建设繁荣兴盛起来,形成一枝独秀的兴旺景象。60年代后期还扩展到巴黎北部的十一区、十八区、十九区、二十区,法语叫BELLE VILLE,华侨叫它美丽城。尤其是在十三区,遍布着由华人华侨开设的冻品店、杂货店、首饰店、理发店、美容店、照相馆、录像店、书店、饼店、金店、汽车修理行、电影院、蔬菜店、洗衣店等等。

意大利普拉托市:“新唐人街”的代表

20世纪60年代留在西班牙、意大利的广东华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将近百分之七十成为了当地殷实的富裕人家。靠近普拉托市中心区的彼斯托耶赛和法比奥·尔茨两条街被当地人称作“中国城”,60年代后期街道两旁开始出现挂着中意双语标志的店铺,鳞次栉比,餐馆、超市、小百货、美容店,林林总总。

当时,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地区的普拉托市是一座人口不到9万的小城(现人囗已突破20万)。几十年后,这座并不起眼的小城因为聚集了大量华人移民而频繁被国际媒体提及,按照官方统计数字,普拉托华人占意大利移民人口的40%。作为近30年来崛起的“新唐人街”的代表,今日普拉托已经成为继伦敦、巴黎之后,欧洲第三大广东华侨聚居城市。

普拉托距佛罗伦萨西北不到20公里,在欧洲历史上曾是著名的纺织业重镇。早在14、15世纪,毗邻比森齐奥河的普拉托凭借发达的水利设备,在羊毛纺织加工业以及普拉托的纺织生产设备和纺织品加工工艺处于领先水平,确立了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来自香港、澳门、台湾的粤籍华侨经营时装成衣名噪海外,慕名而来的服装经销商络绎不绝。现任普拉托粤港澳商会的翁会长说:“吃苦耐劳的广东华侨后裔起初只是给当地企业打工,后来自立门户、自产自销,很快赢得了市场。”普拉托也保持了在纺织品方面的领先优势,一直扮演着欧洲甚至更大范围内重要纺织品集散地的角色。

巴塞罗那“香港区”由来

很多人都知道西班牙巴塞罗那有个“香港区”,地点在市中心临近港口的旧城区内。但这个“香港区”不是西班牙的唐人街,也不是马德里的华人货行街。但奇怪的是,这里既没有多少中国人住,也没有多少中国人在此开店,似乎与中国、广东华侨没什么密切关系。为什么这里叫“香港区”,有些居民们也叫它“中国区”呢?

中国区就在巴塞罗那的旧城区内,该区所有的街道都保着一百年前原汁原味的街道风格,既狭小又阴暗。当地一位退休的华侨摄影者讲述了“香港区”的原委:约一百年前,巴塞罗那港口极其繁华和忙碌,从香港、澳门、广州来的商船基本都要停靠在巴塞罗那港卸货、装货,当时有许多香港商船将中国的瓷器、丝绸等产品运来,当时机械比较落后,装卸货要花一个多月时间。这些中国海员或广东商人于是选择在离港口最近的区域休息,补充食品和淡水后再去欧洲其他国家,有的商人趁机在港口附近设摊出售他们运来的货物。这里逐渐兴旺起来,各个阶层的人民成群地涌入,连妓女们也来此谋生。因为当地主要是中国商人聚居地,于是人们便用“香港区”、“中国区”来代指。后来由于时代的演变和战乱影响,香港商船和广东商人停靠此地做生意的越来越少,但当时的名称“香港区”、“中国区”仍停留在巴塞罗那的老人和年轻人的嘴边。

据官方统计数字,1961年西班牙仅有161名华人,其中印支粤藉侨民占了125人。到1995年,华人总数也不到1万人。而今天,西班牙的华人超过22万,广东华侨人数近2万。在马德里商场打工的粤籍人阿民说:“50年代粤裔侨民起初从事传统行业较多,比如开中餐馆杂货铺。1965年后广东华人开始在马德里南面郊区的富恩拉夫拉达从事贸易,主要从香港进口的衣服、鞋子和玩具。与西班牙人不同,广东华侨更善于把握商机,习惯于在几周内而不是几月或几年内开始一门新生意。”

广东人会做生意,吃苦耐劳且非常谨言慎行,避免在当地惹麻烦,也没有给当地医疗和就业环境造成大的问题。广东华人的低调作风很快就获得西班牙社会的认可,当地政府和警方往往为管理拉丁美洲和北非涌入的数百万求职者头疼,却很少干涉广东华侨。如今西班牙处处可见广东华侨的身影,西班牙的香港人甘炳兴补充说:“我们跟西班牙人一样交税。我们广东人在异国他乡工作,当然会更努力地做工,努力的人就赚得多。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资讯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资讯 » 广东华人在欧洲(二)

麦基洗德左图,20世纪60年代末期,已经有香港人在初具规模的巴黎13区唐人街开办超市。图片摄于1969年12月30日。作者不详。右图,三十年前的巴黎13区街景。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起起伏伏后,60年代广东华侨在欧洲开始扎根,这段岁月可以用“孤独的艰辛”来形容。语言不通、遭人歧视、思乡想家的乡情都压在这一群出生在南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