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王梓奕在西安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中,古籍藏品是很重要的一個门类,院藏古籍总计近万部,共十几万册之多。从早期唐代雕版印刷的佛经、唐人写经,到宋元时期经折装的佛经,再到明清时期的善本古籍,以及清末民国的普通古籍、日记、手稿、抄本等,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在这些众多的古籍藏品中,明版古籍占了一定比例,其

雪泥鸿爪

王梓奕

在西安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中,古籍藏品是很重要的一個门类,院藏古籍总计近万部,共十几万册之多。从早期唐代雕版印刷的佛经、唐人写经,到宋元时期经折装的佛经,再到明清时期的善本古籍,以及清末民国的普通古籍、日记、手稿、抄本等,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在这些众多的古籍藏品中,明版古籍占了一定比例,其中,明代文人的个人文集就是很特色的一个种类,本文列举以下六部重要明代善本文集,作以简要介绍,供研究者参考。

1、《空同集》六十四卷(图一)

明李梦阳撰,明万历二十九年李思孝刻本。木夹板装,1函16册全。半页10行,行20字。白口,单黑鱼尾,四周双边。卷首钤有“孙恕之印”“绯江亭生”印章。此书为明代李梦阳的个人诗文集,内容为李梦阳撰写的乐府、古诗、赋以及墓志、碑文、传记、杂文等文章。李梦阳(1473-1530),字献吉,号空同子,明代中期著名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强调复古,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书前有万历二十九年巡按陕西监察御史李思孝《空同集序》、嘉靖十年南京兵部尚书王廷相《空同集序》、嘉靖九年黄省曾《空同先生文集序》等三篇序言。李思孝序中对李梦阳集在当时的刊刻情况有所叙述:“海内刻献吉集者甚夥,以余所见盖有姑苏、汴梁、晋阳数种,关西实献吉故里,何独兹集无刻也”。于是李思孝:“出笥中藏本,付督学臧君订其豕亥,捐赎锾刻于京兆”。在万历二十九年刻成此书,写序记之。

《四库总目提要》有“平心而论,其诗才力富健,实足以笼罩一时。而古体必汉魏,近体必盛唐,句拟字摹,食古不化,亦往往有之。所谓武库之兵,利钝杂陈者也。其文则故作聱牙,以艰深文其浅易。明人与其诗并重,未免怵於盛名。今并录而存之,俾瑕瑜不掩。且以著风会转变之由,与门户纷竞之始焉。”对李梦阳评价算得上客观。

2、《薛考功集》十卷、附集一卷(图二)

明薛蕙撰,明嘉靖刻本。1函4册。半页9行,行18字。白口,单黑鱼尾,左右双边。卷首钤有“冯云聊印”“聊飞父”“云翀”印。此书为明代大臣薛蕙的诗文集。薛蕙(1489-1539),字君采,号西原。明正德九年(1514)甲戌进士,授刑部主事。因谏武宗皇帝南巡,受廷杖夺俸,引疾归里。后复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薛蕙性情耿直,明嘉靖初,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病死家中。薛蕙一生著有《西原集》、《五经杂录》、《大宁斋日录》、《老子集解》、《庄子注》、《考功集》、《约言》、《西原遗书》等著作。《薛考功集》收录了薛蕙一生所作诗文,其中薛蕙所作有名的《皇帝幸行南京歌》十首、《官词》十二首、《泛舟》等古诗均收录其中。书前有嘉靖十四年河南按察司佥事李宗枢序一篇。书后附集一卷,附有王廷撰《吏部考功郎中西原薛先生形状》、唐顺之撰《吏部考功郎中西原薛先生墓志铭》、文征明撰《吏部郎中西原先生薛君墓碑铭》,共三篇。

《四库总目提要》有:“蕙与湛若水俱为严嵩同年。嵩权极盛之时,若水年已垂耄,不免为嵩作《钤山堂集序》,反覆推颇,颂为盛德之累。蕙初亦爱嵩文采,颇相酬答。迨其柄国以后,即薄其为人,不相闻问,凡旧时倡和,亦悉削其稿。故全集十卷,无一字与嵩相关。人品之高,迥出流辈。其诗格蔚然孤秀,实有自来。是其所树立,又不在区区文字间也。”薛蕙不耻严嵩的为人,刊刻诗文集时,将之前与严嵩酬答的诗句全部删掉,可见其不畏强权的耿直品行。

3、《东里文集续编》六十二卷、《附录》四卷、《别集》三种(图三)

明杨士奇撰,明嘉靖刻本。4函30册。半页ll行,行20字。白口,四周单边。此书为明代杨士奇的文集。杨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江西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明代大臣、学者,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

此书书前有正统九年李时勉《东里杨公续编文集序》、嘉靖二十九年严嵩《重刻东里杨公续集序》、嘉靖二十八黄如桂《类刻东里杨公全集纪语》等三篇序言。严嵩序中有:“其日续集者,板刻在岭南,世鲜得之,比岁予购得一帙,多脱落不全,讬公五世孙、吏部员外郎载鸣为校补之,始克完编,适黄侍御如桂按广重刻之”。黄如桂序中对刊刻过程之艰难,记叙的更为详细:“如桂尝在都下,见一写本,载公康济十余事,甚喜,及阅之,乃惟其节目仅数行,注云语在文集中,于时不知文集何所在……戊申(嘉靖二十七年)春,如桂承乏按粤东,闻藩司及督学道有遗刻,亟讯之,则散逸久矣。廼方伯蔡君云程督学,蔡君克廉,咸相与检括,校款识,芟复补亡,得五十九卷为元本……复移书于公之嫡孙载鸣……君闻而蹶然日:此吾之蚕夜不忘者也,出其所手录者二十册,驰寄且属之成,如桂得之,喜具以告督府欧阳约巷公,请梓以传”。其得书过程非常艰辛,刊刻实为不易。

《四库总目提要》有:“集分正、续二编。正集所载较少,续集几至倍之。其《别集》四种,一即《代言录》,一为《圣谕录》,一为《奏对录》,一为士奇传志诸文,缀於末为《附录》。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曰:‘杨文贞《东里集》,手自选择,刻之广东,为人窜人数首。后其子孙又刻为续集,非公意也。然则《续集》乃士奇所自芟弃,非尽得意之作。以其搜罗较富,往往有足备考核者,故仍其旧并录之焉。”

4、《渼陂集》十六卷(图四)

王九思撰,明刻本。3册。半页10行,行21字。白口,四周单边。此书为残本,存乙、丙、戊三册,《渼陂集》二册,存卷五至卷十二;《渼陂续集》一册,存“卷上”一卷,主要内容为漠陂先生诗文著述之辑录。王九思(1468-1551),字敬夫,号渼陂,陕西郡县(今户县)人,明代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进士。选为庶吉士,后授检讨。其间,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等人陆续来北京,相聚讲论,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史称“前七子”。王九思曾任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与刘瑾为陕西同乡,被迫革职归乡。王九思回到家乡郡县后,彻底放弃了做官的念头,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文学创作和倡导戏曲方面,历40年,84岁辞世。所著有诗文集《渼陂集》、杂剧《沽酒游春》、《中山狼》(一折),及散曲集《碧山乐府》等。

在我院藏书中,除了这套三册的残本外,还有两套完整的《渼陂集》,1函8册16卷全;一套完整的《渼陂续集》,1函3册3卷全。但是,完整的《渼陂集》及《渼陂续集》均为明刻清补配本,书中有很多页,都是王九思的八世族孙王枬补配的,只有这套三册残本为明代原刻,对比来看,王枬补配过的一些页码,在这套残本中都是原刻,虽为残本,但在版本上却非常珍贵。《渼陂集》有嘉靖十一年康海序及嘉靖十年王九思自序。《渼陂续集》有嘉靖二十四年张治道序和嘉靖二十五年万达序。

《四库总目提要》有:“是集前有《自序》,称始为翰林时,诗学靡丽,文体萎弱。其后德涵、献吉导予易其习。献吉改正予诗稿,今尚在;而文由德涵改正者,尤多云云。是其平生相砥砺者,在李梦阳、康海二人,故其诗体文格与二人相似。而诗之富健不及梦阳,文之粗率尤甚於海。盖乐府是其长技,他皆未称其名也。正集十六卷,为嘉靖癸巳九思门人监察御史王献所刊。《续集》三卷,乃九思晚年之作,嘉靖丙午,巡抚翁万达,续刊行之。”

5、《升巷先生文集》八十一卷(图五)

明杨慎著,明万历二十九年刻本。2函8册。半页10行,行20字。白口,单黑鱼尾,四周单边。此书为明代杨慎的诗文集。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明代文学家,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众臣因“议大礼”,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杨慎一生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经学、小学、史地学、文学等诸多领域。著名的《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就是杨慎的诗作《临江仙》。

此书有万历二十九年王藩臣《重刻杨升庵先生文集叙》、陈邦瞻《杨用修太史集叙》、万历十年宋仕《订刻太史升庵文集序》、万历十年陈文烛《杨升庵先生文集序》、万历十年张士佩《订刻太史升庵文集序》等五篇序言。书后有万历十年郑曼《订刻太史升庵文集跋》、万历十年蔡汝贤跋、万历二十九年萧如松《重刻杨太史升菴先生文集后序》三篇跋语。该书版本为万历二十九年王藩臣、萧如松秣陵刻本,王藩臣序中有“其集初刻,遗文逸翰家多有之”,陈邦瞻序中说“用修集初刻于蜀,今侍御王公复刻之秣陵”。王序中提到的江阳位于四川泸州,陈序中也说“初刻于蜀”,他们二人提到的初刻,应指在杨慎生前,嘉靖三十五年宋少宇在泸州刊刻的《升庵集》25卷本。该书后三篇序及前两篇跋均为万历十年所作,即王藩臣在万历二十九年重刻时,也刻上前一个版本万历十年蔡汝贤刻本的所有序跋。王藩臣、萧如松秣陵刻本为此书在明代的第三个刻本。

《四库总目提要》有:“慎以博洽冠一时,其诗含吐六朝,於明代独立门户。文虽不及其诗,然犹存古法,贤於何、李诸家窒塞艰涩,不可句读者。盖多见古书,薰蒸沉浸,吐属自无鄙语,譬诸世禄之家,天然无寒俭之气矣。至於论说考证,往往恃其强识,不及检核原书,致多疏舛,又恃气求胜,每说有窒碍,辄造古书以实之,遂为陈耀文等所诟病,致纠纷而不可解。”

6、《牧斋初学集》一百一十卷(图六)

明钱谦益著,明崇祯末年刻本。8函32册。半页10行,行18字。白口,单黑鱼尾,四周单边。此书为明末清初文坛领袖钱谦益诗文集。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崇祯年间(1628-1644),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钱谦益学问极深,是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有东林党魁、文坛祭酒的桂冠,被黄宗羲称为“四海宗盟五十年”。文学外,经、史,释、道都有深入研究,硕果累累,可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家并列,但受政治污点所累,鲜有人提及和重视。

此书为残本,缺卷四十八至五十二、一0一至一0五,共十卷。前有程嘉燧《牧斋先生初学集序》、崇祯十七年曹学俭《钱受之先生集序》、萧士玮书《读牧翁七则》三篇序言。程嘉燧序云“岁癸未冬,海虞瞿稼轩刻其师牧斋先生《初学集》一百卷。”扉叶中心刻:钱牧斋先生初学集,右上刻:崇祯癸未岁刊行,左下刻:燕誉堂藏板。该刻本就是版本学上说的明崇祯十六年瞿式耜刻本。书前曹学俭崇祯十七年序,应为该书刻板历时一年之久,书板刻成之后,付梓之前,请曹氏补作的序。此书刊刻于钱谦益生前,明亡之际,为钱谦益文集的最早刻本。

以上六部明版文集,分别是明代李梦阳、薛蕙、杨士奇、王九思、杨慎、钱谦益的个人文集。版本基本都集中在嘉靖、万历、崇祯三朝。“嘉靖本”在版本学上是一大特色,黄永年先生在《古籍版本学》一书中说到:“明刻本到这个时期起了一次大变化。变化的最显著之点,即字体由此前的赵体突然改换为整齐的欧体,而版式也由此前的大黑口变成了白口。”六部文集中的《薛考功集》和《东里文集续编》均是嘉靖刻本,符合标准嘉靖本这一版刻特点。到了万历以后,明刻本又出现不同于标准嘉靖本的新风格。字体风格变为“更加方板整齐、横平竖直,而且横细竖粗、完全脱离欧体字的新字体。这种新字体世称‘方体字,但也有人称之为‘宋体字”。《升菴先生文集》为万历刻本,其版式特点也完全符合这种标准万历本的特征。《渼陂集》是地方刻本,在版式上尚未受到当时流行的标准版式的影响。《牧斋初学集》为手书写刻上版,字体隽秀,为明末写刻精品。这六部文集,在版本上均有其独有的特点,为我院藏明版古籍中的精品,代表了我院古籍藏本的质量之精和水平之高,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版本价值和文献价值。

(责任编辑:耿坤)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资讯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资讯 »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王梓奕在西安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中,古籍藏品是很重要的一個门类,院藏古籍总计近万部,共十几万册之多。从早期唐代雕版印刷的佛经、唐人写经,到宋元时期经折装的佛经,再到明清时期的善本古籍,以及清末民国的普通古籍、日记、手稿、抄本等,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在这些众多的古籍藏品中,明版古籍占了一定比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