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从“官哥不分”谈起

转从官哥不分谈起丘小君 常斌一、引言对于南宋官窑(以下简称“官窑”)、传世哥窑(以下简称“哥窑”)的区分,通常的做法是:将带有“金丝铁线”特征或细密片纹的一类称之为“哥”,其余的称之为“官”。而“官哥不分”则是指官窑与哥窑中一部分器物特征相近,难以区分(见图1)。那么,“官哥不分”的表象背后,又隐藏

转 从官哥不分谈起

丘小君 常斌

一、引言

对于南宋官窑(以下简称“官窑”)、传世哥窑(以下简称“哥窑”)的区分,通常的做法是:将带有“金丝铁线”特征或细密片纹的一类称之为“哥”,其余的称之为“官”。而“官哥不分”则是指官窑与哥窑中一部分器物特征相近,难以区分(见图1)。

那么,“官哥不分”的表象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本质原因?是官在仿哥,抑或哥在仿官,还是官哥原本一家?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对一些较为典型的官窑和哥窑器物,进行对比分析,尝试找出其中根结。

本文图例,按照传统方法,将具有典型“金丝铁线”或细密片纹特征的称为哥窑;将不具有此特征的称为官窑,且将老虎洞窑址出土的南宋遗存均视作官窑。

二、官哥对比分析

1.关于成型工艺

从图2可以发现,哥窑立件琢器大多数为接胎工艺,亦见有直接拉胚成型和不接胎模制成型。圆腹瓶类多手工拉胚、接胎成型,可见旋痕和接胎痕。壶类多分段印胚,而后接胎,内壁可见手指抹痕和接胎痕。

从图3可以发现,哥窑炉类数可见手工拉胚痕,亦有模制。

综上,哥窑成型有拉胚、印胚、模制及接胎工艺。官窑,众所周知,皆为模制。另外,据实际观察对比,同类大件器物,官窑尺寸普遍比哥窑略大。

根据上述对比,可以初步归纳,官窑成型工艺较哥窑更为先进。

2.关于修足

从图4、图5可以发现,哥窑器物足部旋削工艺一流,且大部分垂釉控制极好。品质优良者,垂釉末端至足跟线不到1毫米,这一点与官窑极为相似。

3.关于支烧工艺

从图6、图7可以发现,哥窑常见的几种烧造方式,与官窑完全一致。

4.关于墨渍残留

从图8、图9可以发现,在部分官窑器物足底残留的黑色物质,与哥窑器物足底黑色物质十分相似。《从哥窑“金丝铁线”谈起》一文中已论述,哥窑器物足底黑色残留物应为沁墨工艺残留的墨渍。

5.关于釉色、胎色和护胎汁

从图10、图11可以发现,哥窑、官窑主色调均为青、灰、黄。

从图12、图13可以发现,官窑、哥窑胎色均有黑、灰、棕黄三种色调。其中,釉色发青、发白的,胎色为深浅不同的灰色;釉色偏黄的,胎色为深浅不同的棕黄色。这应是胎釉中含铁,窑内氧化、还原气氛不同所致。还原气氛中,铁被还原,故釉色青、白,胎色黑、灰;氧化气氛中,铁元素以氧化铁形式存在,故釉色泛棕、泛黄,胎色棕黄。

从图14、图15可以发现,官窑、哥窑都存在黑、紫、赭三种颜色护胎汁。

6.关于开片呈色

从图16~图18可以发现,官窑有色开片的形态,及其周边的同色弥散状物质,与哥窑“金丝”高度相似。各种釉色和护胎汁的官窑,其有色开片,大都为与哥窑“金丝”相类浓淡不一的黄色。

三、对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

1.关于“官哥不分”问题

既然元至正以前未见有关哥窑的记述,那么便存在一种极大的可能,宋代时哥窑原本就是官窑的一个分支品种。

官窑尚青,青代表天;哥窑尚黄,黄代表地。从颜色搭配来看,官哥同根亦有合理之处。

根据前面对比分析,首先,无论工艺水平还是审美要求,哥窑都不应是民间产物,官哥同根的可能性十分大;其次哥窑工艺更加繁复,更加朴拙,其生产应不晚于官窑。由分析可知,官哥之间差异主要在“铁线”。相近的原材料,在不同的烧造温度和氧化还原气氛下,就可以制出官窑和哥窑的各种釉色。哥窑之所以采用不同于官窑的釉色,很可能是为了凸现“铁线”。鉴于《从哥窑“金丝铁线”谈起》已论述,生成“铁线”可能是哥窑出窑后最后一道工序,以及对比得知官窑、哥窑的诸多相似性,尤其二、4中官窑器物足底也发现有类似哥窑足底残留的墨渍。因此,会不会存在一种可能性:哥窑就是早期南宋官窑的阶段性品种,甚至某段时期,有“铁线”与无“铁线”的两类产品,可能同时烧造。由于不同窑位温度以及氧化、還原气氛的差异,出窑时的产品本身就包括青色系、灰色系和黄色系。其中,黄色系由于能更好地表现“铁线”的美感,故多经浸墨处理,生成“铁线”,成为通常所讲的哥窑,其余的便是通常所讲的官窑。当然,也应该有部分灰色系,和少量不宜表现“铁线”的青色系产品,经沁墨生成“铁线”。另有可能,官、哥两个品种分炉烧制。不再赘述。

《从哥窑“金丝铁线”谈起》已述,“铁线”疏密和颜色深浅,与沁墨先后和时间长短有关。因此,一些“铁线”不明显,或纹路较稀疏的,加之有的还是青、灰釉色,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官哥不分”。

至于二、4所述部分器物底足附着的墨渍,尤其没有“铁线”特征的官窑,应是集中摆放时,沾染到“沁墨”工艺溅洒的墨汁所致。

假如上述分析合理,那么所谓“传世哥窑”,原本便是南宋官窑的一个分支品种,而元明清文献中记载的“哥窑”之名应另有其主。

2.关于“哥窑”一词所指的问题

关于“哥窑”一词的记载,主要有以下几处:

元代至正二十三年孔齐《至正直记》:“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

明代宣德年间《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马祖之神供奉狮首马蹄炉,仿宋哥窑款式,炉高五寸六分……”

明代嘉靖年《浙江通志》:“相传旧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至琉田窑造青器,粹美冠绝当世,是曰哥窑,弟曰生二窑……”

嘉靖四十五年《七修类稿续稿》:“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

明代陆深《春风堂随笔》:“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

明代万历十九年高濂《遵生八笺》:“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二窑烧造种种未易,悉举例可见,所谓官者,烧于宋修内司中,为官家造也,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哥窑质之隐纹如鱼子,但汁料不如官料佳耳……”

明代曹昭《格古要论》:“旧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董窑出淡青色细纹多有紫口铁足比官窑无红色质粗而不细润逮官窑多矣今亦少见。”

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卷六:“哥窑,宋代所烧,本龙泉琉田窑,处州人章姓兄弟分造,兄各生一,当时别其所陶,曰哥窑。土脉细紫,质颇薄,色青浓淡不一。有紫铁足,多断纹隐裂如鱼子。釉惟米色、粉青两种,汁纯粹者贵。”“古哥器色好者类官,亦号百极碎,今但辨隐纹耳,又云汁釉究不如官窑。”

清代《南窑笔记》:“哥窑即名章窑,出杭州大观之后,章姓兄弟,处州人也,业陶,窃做于修内寺,故釉色仿佛官窑。”

纵观上述元明清文献关于“哥窑”的记载,尤其是《景德镇陶录》和《南窑笔记》中所述,结合三、1的分析,有理由认为:“传世哥窑”实为南宋官窑的一个分支品种,而历代文献所记载的“哥窑”,实为龙泉地区章生一所主之“哥哥窑”。进一步推论,最为合理的解释是:处州章生一、章生二两兄弟的“哥窑”“弟窑”均模仿南宋官窑。章生一技高一筹,仿制难度更大、工艺更为复杂的,带有铁线特征的品种;章生二则仿无铁线特征的南宋官窑青瓷。

如此,历代文献所记述,并无谬误。只是,后人将铁线特征与“哥窑”划上等号,以讹传讹误将南宋官窑中的铁线品种称为“哥窑”。这也就解释了,以下几个长期以来困扰古陶瓷界的疑惑:

一是,为何龙泉窑在南宋时风格突然转变,釉质由石灰釉变为石灰碱釉,其中许多器物与南宋官窑在釉面质感、器物造型上颇为相似。

二是,为何古文献记载的龙泉哥窑,所出残片均与“传世哥窑”存在明显差别。

三是,为何哥窑这种明显带有官造特征的名贵瓷器,不见于宋代官方记载。

3.哥窑与老虎洞窑址元代遗存关系问题

有学者指出,经检测“传世哥窑”化学成分与老虎洞窑址元代遗存更加接近。此结论一出,“传世哥窑”为元代产品的论调甚嚣尘上。

耿宝昌先生曾就“传世哥窑”问题指出:近代海外学者多将孔齐《静斋至正直记》所述“哥哥洞窑”与之联系在一起,进而对原宫廷藏品、传世品与窖藏及其他墓葬出土等哥窑器的断代,由原定的“宋代”,改为“元代”或“明代”,对此尚难苟同嘲。笔者赞同耿宝昌先生观点。

与此同时,关于“传世哥窑化学成分与老虎洞窑址元代遗存更加接近”的说法,的确值得商榷。

其一,故宫所提供的哥窑残片,很有可能本身就是元代的仿制品,这个可能性客观存在。耿宝昌先生也曾于2002年的“南宋官窑老虎洞窑址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故宫传世哥窑标本的来源可能有问题,其测试结果难以令人信服,应该再取其他标本来研究。

其二,该检测在样本极为有限的情况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我们都知道,统计是一种基于大量样本数据的数学方法,前提条件是大量样本。既然样本数量稀少,那么,其“与元代遗存更加接近”的结论便不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4.窑址可能的线索

过去,人们对官哥同源的认同度一直较高。至少,认为官、哥存在密切联系。然而,老虎洞窑址发掘报告出炉后,由于未直接发现具有典型“金丝铁线”特征的哥窑样本,导致许多人将哥窑视为与官窑完全不同的品类。那么,我们把焦点回归到老虎洞窑址为什么没有发现“金丝铁线”残片上来。

如《從哥窑“金丝铁线”谈起》所述,既然“铁线”是哥窑出炉后的最后一道工序,且浸墨之后需要及时清洗擦拭墨迹,费工费时。那么我们有理由推定:拣选残次品的工序应在出窑后、浸墨前。也即,存在严重缺陷不符合要求的器物,应在出窑后直接拣选毁弃,没有必要进行浸墨。换言之,窑炉附近或堆积坑内的废弃残片,很可能不存在“铁线”特征,而只有自然开片受到土侵,形成类于官窑的棕黄色开片。这些“铁线”残片,更可能出现的位置,应在离开窑址的转运途中,如山道旁、古河道附近。

1995年4月10日《光明日报》刊登的《修内司窑今何在》一文,作者金志伟、王玉,曾在杭州市内的古中河南段通江桥西侧,拣得两块瓷片,与故宫博物院“传世哥窑”双鱼耳炉完全一致。据悉,其后两位作者又陪同他人前往现场调查,再次获得类似“传世哥窑”的残足一片。

耿宝昌先生亦曾指出:“万松岭老虎洞窑址旁,临山而下的沟壑中淤积的泥土,已历时年久,经遇大水冲刷,出现许多古老的残器与破片。它们与老虎洞窑址主体发掘品不完全相同,其中一部分小品与残器,就是以往陶瓷界称谓的‘官哥不分一类。”这些残片,可能就是具有铁线特征的官窑成品,当年于山道问运输,不慎破碎后遗弃,经长时间雨水冲刷而存积于沟壑中。

综上,本文认为“传世哥窑”窑址,有可能就是老虎洞窑。只是由于前述原因,未在窑址发现具有铁线特征的标本,以及故宫提供的比对样本不足,故未能得到确认。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老虎洞邻近区域还有某个尚未发现的窑址。前述发现于河道附近和沟壑中的残片,抑或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

四、结语

本文基于实物对比分析,从“官哥不分”入手,尝试厘清官、哥之间异同,并据此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本文仅属研究探讨,无意否定现有研究成果以及考古发掘结论。水平有限,不当、不全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资讯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资讯 » 从“官哥不分”谈起

转从官哥不分谈起丘小君 常斌一、引言对于南宋官窑(以下简称“官窑”)、传世哥窑(以下简称“哥窑”)的区分,通常的做法是:将带有“金丝铁线”特征或细密片纹的一类称之为“哥”,其余的称之为“官”。而“官哥不分”则是指官窑与哥窑中一部分器物特征相近,难以区分(见图1)。那么,“官哥不分”的表象背后,又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