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虢国墓地出土的铸铭铜

虢国墓地出土的刻铭玉器杨海青 阎军 赵昂铜匜是盥手的注水器物,也是两周时期的重要青铜礼器之一。《说文》载:“匜,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酒。”容庚云:“匜,形似瓢,大概也是由半瓠演化而來的,只是加鋬或加足、加盖而成。其型制有三足、四足、无足、圈足之別,其时代皆在西周后期以后。”《礼记·內则》云:“

虢国墓地出土的刻铭玉器

杨海青 阎军 赵昂

铜匜是盥手的注水器物,也是两周时期的重要青铜礼器之一。《说文》载:“匜,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酒。”容庚云:“匜,形似瓢,大概也是由半瓠演化而來的,只是加鋬或加足、加盖而成。其型制有三足、四足、无足、圈足之別,其时代皆在西周后期以后。”《礼记·內则》云:“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这是古人奉水沃盥的方法。匜的用途是盛水的器皿,沃盥时,匜水从上向下浇手,由盘在下承接弃水,故书多以盘、匜连用。《左传·僖公二十三》有“奉匜沃盥”的记载,可以说“奉匜沃盥”是西周时期在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之一。

上世纪90年代在三门峡虢国墓地发掘的西周时期墓葬中,就出土了不少制作精美的铜匜。在此,笔者试就虢国墓地出土的四件铸铭铜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铸铭铜匜的出土及形制

1.虢宫父匜

出土于M2008虢宫父墓的椁室东部。通高14.8厘米,通长26.8厘米,口宽17厘米,腹深8.3厘米(见图1、图2)。口微敛,方唇,前有窄槽状流,流口上扬,后有半环状龙形鋬手,龙首作衔沿状。腹略鼓,底近平,下附四扁足。口外饰平目窃曲纹,腹部饰瓦垅纹,流端下及鋬手上饰有珠重环纹,扁足饰兽面纹,足下端作卷曲象鼻状。器内底部铸有铭文三行9字,自右至左竖款排列为:

虢宫父

乍(作)匜,用

从永征。

2.□白(伯)匜

出土于M2011太子墓的椁室西南部。通高14.8厘米,通长29.8厘米,口宽13.2厘米,腹深7.6厘米(见图3、图4)。直口,方唇,前有窄槽状流,流口上扬,后有曲体龙形鋬手,龙首作衔沿状,龙角耸立,呈螺旋状,龙尾向外翻卷。直腹,底近平,下附四扁足。口外饰变形蝉纹,流端下饰C形窃曲纹,腹部饰瓦垅纹,鋬手上饰无珠重环纹,扁足饰兽面纹。器内底部铸有铭文三行16字(含重文2字),自右至左竖款排列为:

□白(伯)乍(作)□宝

匜,其万□□

□□宝□ (享)。

3.季父匜

出土于M2013丑姜墓的椁室北部略偏东。通高17.4厘米,通长36.6厘米,口宽16.6厘米,腹深8.2厘米(见图5、图6)。近直口,前有槽状流,流口上扬,后有曲体龙形鋬手,龙首作衔沿状,龙角耸立,呈螺旋状。鼓腹,下附四扁足。口外与流下部饰一周C形无目窃曲纹,腹部饰瓦纹,鋬手上饰简易窃曲纹,足部饰龙纹。器内底部铸有铭文二行12字(含重文2字),自右至左竖款排列为:

季父乍(作)匜,

子=孙=永宝用。

4.虢王□父匜

为2001年公安部门打私追缴的虢国墓地被盗遗物之一。通高17厘米,通长32厘米,口宽15厘米,腹深8.3厘米(见图7、图8)。直口,方唇,直腹,龙形鋬,窄槽流,底近平,下有四扁足。口下饰C形无目窃曲纹,腹饰瓦垅纹,鋬上饰窃曲纹,扁足饰兽形纹。底部铸铭三行13字,自右至左竖款排列为:

虢王□父

乍旅匜,其万年

永宝用。

二、铜匜铭文简释

1.虢宫父匜铭文简释

虢宫父匜的铭文共三行9字,即:虢宫父乍(作)匜,用从永征。

“虢宫父”为器主,即M2008的墓主人。在M2008中出土有骨棺钉,而《礼记·丧大记》云:“君里棺用朱绿,用杂金鐕,大夫里棺用玄绿,用牛骨鐕。”可见在棺上固定棺衣时用骨钉是大夫一级所应享用的礼制。这也表明虢宫父为虢国高级贵族,身份为大夫。

“虢”,姬姓,周同姓诸侯。文献载,西周初始封东、西二虢,后又有南虢、北虢及小虢之说,而南虢与北虢则实为一虢。此处之“虢”指三门峡的北虢。

“征”,《说文》:“征,行也”。后引申为征讨、征伐之义。

虢宫父铜匜铭文的大意是:虢宫父自己铸造这个铜匜,用以携带而从军征讨。

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M1705中出土有“宫氏伯子元相”铜戈2件,“宫氏”或与“虢宫父”有关,或是同一人。

2.□白(伯)匜铭文简释

□白(伯)匜的铭文共三行17字,即:

□白(伯)乍(作)□宝匜,

其万□□□□宝□(享)。

铭文中的许多字被有意锉毁,仅有“白(伯)、乍(作)、宝、匜、其、万、宝、(享)”等字,无法释读。而M2011墓主为虢国太子[1],说明此器显非墓主自作器。究竟与墓主关系如何,又为何入葬M2011,有待进一步研究。

3.季父匜铭文简释

季父铜匜的铭文共二行十二字,即:季父乍(作)匜,子=孙=永宝用。

“季父”为器主。“季”本为行字,金文及文献中常见。后来可能发展成氏称,如鲁之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等。“”字左从“阜”,右上从“”,右下从“又”,右中部应为“幺”之省,字形结构与伯鼎等铭文中的“”字相似。“季父”为男性称谓,“父”为其字。“季”前省略国族或氏称,此器出于虢国墓地,应为“虢季”之省称。这种省称在金文中常见,如宝鸡竹园沟四号墓墓主“ 季”,铭文既称“季”,又省称为“季”。值得注意的是,M2013为一女性墓,墓主为丑姜[2],而季父匜却出土于此墓,据此推测季父有可能为丑姜之夫。

季父匜的铭文大意是:季父自己铸造这个铜匜,希望其子子孙孙永久宝藏使用此器。

4.虢王□父匜铭文简释

虢王□父匜的铭文共三行13字,即:

虢王□父乍(作)旅匜,

其万年永宝用。

铭文中“王”字后面的一个字不清楚。

虢王□父匜为公安部门打私追缴的虢国墓地被盗遗物,是“虢王□父”自作用器。“虢王□父”其人未见有文献记载,也不知是否是虢国某任国君,但至少应为虢国的高级贵族。

“虢”,姬姓,周同姓诸侯,和前文“虢宫父”之虢相同。

虢王□父匜铭文大意即:虢王□父自己铸造这个铜匜,希望其后代永久宝藏使用此器。

三、铸铭铜匜的铸造年代

虢国墓地所出土的这四件铸有铭文的铜匜,造型大体相同,且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据考证,铜匜出现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战国早期以后开始衰落,秦汉时期虽然仍见铜匜,但数量已经很少。虢国墓地出土这四件铜匜的形制不仅均与传世的西周晚期鲁仲齐匜[3]、中友父匜[4]和晋侯墓地M102出土的铜匜[5]相同或相似,铜匜作流口上扬,龙首衔沿状,底近平,下附四扁足,铭文铸在器内底部,自右至左按竖款排列的方式,更是西周晚期常见的形制。此外,铜匜上所铸铭文字体是流行于西周晚期的“玉箸体”,所饰的纹样如窃曲纹、重环纹、瓦垅纹等,也是流行于西周晚期纹饰。以上表明这四件铜匜的铸造年代最晚也晚不过西周晚期晚段。

虢国墓地出土的这几件铸铭铜匜均为实用器,铸工精细,纹饰疏朗自然,造型大方得体、美观生动,堪称西周铜匜中之佳品,在考古学、历史学和冶金史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注释: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文物出版社,1999年。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地M2013的发掘清理》,《文物》2000年第12期。

[3][4]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全青铜卷》163页,0565器、0566器,商务印书馆(香港),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5]北京大学考古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文物》1995年第7期。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资讯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资讯 » 虢国墓地出土的铸铭铜

虢国墓地出土的刻铭玉器杨海青 阎军 赵昂铜匜是盥手的注水器物,也是两周时期的重要青铜礼器之一。《说文》载:“匜,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酒。”容庚云:“匜,形似瓢,大概也是由半瓠演化而來的,只是加鋬或加足、加盖而成。其型制有三足、四足、无足、圈足之別,其时代皆在西周后期以后。”《礼记·內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