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北京中学夏青峰校长:把握平衡点,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在学校营造一个氛围,提供一片土壤,孩子想学什么,想成长为什么,就让他过怎样的生活。北京中学于2013年9月成立,是一所涵盖小学、初中、高中12年一贯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在学校营造一个氛围,提供一片土壤,孩子想学什么,想成长为什么,就让他过怎样的生活。”

北京中学于2013年9月成立,是一所涵盖小学、初中、高中12年一贯的公办学校。办学10年,学校积极探索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机制,努力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形成了“以教师引领创新、以生态滋养创新、以课程促进创新”的创新人才培养格局,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成效。

作为首任校长,夏青峰已在这里耕耘近10年。10年弹指一挥间,一所学校从无到有,声名鹊起。

“做校长,意味着要肩负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做个好校长,应是每位校长心中应有的良知与使命。”夏青峰说。在他的引领下,北京中学正在不断前行,迈向理想中的样貌。

教育,就是要提供这种外在的良好的成长环境,让生命的内在成长力量与外在良好环境进行有效互动,通过外部环境去唤醒、激发、滋养、支持、引导内在的生命力量。

遵循“三条原则”,建设良好的教育生态。第一,办成什么样的学校,不是目的;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是根本。办学是为了育人,办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学校高质量发展是载体,是平台,学生高质量成长才是根本,才是目标。“不能将手段和目的颠倒,不能将教师、学生变成工具和手段,而把学校发展当成目的。把握好这个关系,学校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为何而出发,如何才能永葆初心。把握好这个关系,学校在办学中才能更加聚焦于人的发展,聚焦于培养能担负起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要解决学习的动力问题。学校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内驱力一定是关键。而提升学生学习内驱力有多种路径,一种路径是强制,第二种路径是功利性的竞争,第三种路径则是激发学生对美好的向往。显然,让孩子们始终保持对美好的向往,才是最强大和最持久的力量。“学校着力建设学校的核心价值,形成了“世界因我更美好”的校训,倡导“和而不同,乐在其中”的校风,鼓励学生成长为一个“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乐者不疲”的人,拥有这样的核心品格。”

在校园中,积极践行三句话,那就是“让人成为人,让自己成为自己,让世界因我更美好”。通过这样一种文化的建设与价值的引领,在孩子们的心智力上下功夫,让孩子们的格局变大,让他们在内心中始终涌动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产生强烈的、持久的创造的愿望。

第二,用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最近爆火的ChatGPT对人们的思维冲击较大。面对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一方面需要积极去拥抱和应对,不断调整教育观念、内容与方式,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在思考“变化”的同时更需要思考“不变”。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人从学校走上社会,成为时代发展的主力军,其实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时代对人的素质要求的变化是逐渐的,而非突飞猛进的,稳定是大于变化的。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学校需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抓牢一些稳定的、规律性的东西,以确定性来应对不确定性。

未来已来,在探讨未来教育时,各种概念层出不穷,很多都是靠推理和想象出来的,其中不乏积极合理的成分。必须要改革现在来应对未来的变化,但是推理和想象也有风险。在思考变化的时候,可能更多的需要思考到底什么是不变的,只有抓住了不变,抓住了那些确定性的事物,才能应对那些不确定性的事物。当孩子即将要出发去那没有去过的远方,作为师长、父母,到底要在孩子的行囊中装些什么?无法预测未来的路上,他们究竟会遇到什么,所以只能装一些“关键性工具”,提升他们“以一当十”、“以不变应万变”、不断迁移和转化的能力,要用确定性应对那些不确定性。

同样,面对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思考“互联网+教育”该如何推进。但是,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谁是目的,谁是手段,不能将目的与手段颠倒。要更多地思考教育如何去运用技术,而不是总让教育跟着技术跑。教育最终要解决人的问题,而技术是帮助教育更好的去服务人。要抓住“道”,而不能仅仅是在“器”上做文章。

学校以育人为核心,首先要让人成为人。数字技术越是发展,智能时代越是到来,教育就越需要加强人性的培养,把人最本质的属性培育好,凸显出来,这些是机器无法替代的。

“办成什么样的学校,不是目的;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是根本。”一定要防止为了办一所名校,而把教师、学生当成了工具、手段。

北京中学在努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积极思考究竟培养孩子们哪些确定性的素质?学校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培养目标,“一体”就是健康人格,就是孩子们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两翼”分别是指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在健康人格的基础上,让他具有爱国的情怀,让他具有创新的精神,具备了这三点,可能会让他拥有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转换成学生的语言,就是成为一个有根的人、自主发展的人和能创造的人。

第三,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教育与生活必须相一致,必须相融,不能两张皮,不能相互矛盾,要让孩子们体验到真实的教育、真实的生活。学校要促进孩子们成长为创新型人才,那就要想方设法地让他们过上创新型的生活。学校要让孩子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仅仅让他们熟背那些词语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孩子们过上那样的生活。校长们要经常反思,学校给孩子们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生活了吗?

推进“三项措施”,让每个学生都实现更好的生长。第一,激发对美好的向往。让孩子们好好学习,提升其内驱力是关键。提升学生学习内驱力的路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强制,第二种是功利性竞争,第三种是激发学生对美好的向往。显然,让孩子们始终保持对美好的向往,是最强大和持久的力量。在北京中学,学校着力建设学校的核心价值,形成了“世界因我更美好”的校训,倡导“和而不同,乐在其中”的校风,鼓励学生形成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和乐者不疲的核心品格。学校在校园里积极践行这样三句话:让人成为人,让自己成为自己,让世界因我更美好。学校希望通过文化建设与价值引领,在孩子们的“心之力”上下功夫,让孩子们的格局变大,让他们在内心始终涌动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产生强烈的、持久的创造意愿。

第二,营造“致中和”的校园生态。孩子们的成长,是其内在生命动力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过程。校长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学校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在土壤培育上下功夫,在生态营造上下功夫。以北京中学为例,学校特别倡导“致中和”的校园生态。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每人每事都是各就其位,都能得到很好的生长,这是多好的状态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学校能否抓住“本”,学校能否遵循“道”,学校要努力在学校达到持中、致和、达美的状态。

学校提出三句话:整体的思维,平衡的智慧,包容的品格。如果校长和教师都能建立起整体的思维,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同时又能把握好现在和将来的平衡、教育的平衡,并且有包容的品格,知道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学校的校园就可以慢慢达到这种中和状态。

首先,整体的观念。我一直和老师们探讨,做任何事情都要从这四个角度去思考。第一,是否考虑了个体的全面性,学校一学期的计划、一学年的计划、一周的活动是否考虑了让每个个体都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二,是否考虑了群体的多样性,孩子是不一样的,学校不能为了追求特色而把学生都变成一样的,尤其是义务教育,入学方式是划片的,进来的孩子每一个都是不一样的。第三,是否考虑了生态的共生性,学校是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还是有明显差别的,与家庭教育也是有差别的,学校要在校园中通过集体的效应,激发相应的共生效应。第四,是否考虑了系统的开放性。

在学科教学的领域,学校到底是应该聚焦于课程教材的改革,还是应该聚焦于学生主体的改革?二者还是需要把握平衡。学校要处理好课程、教师、学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往是专家编订好课程教材,再培训教师,然后再由教师传递给学生,学生作为一个消费者对课程这个消费品之间的联结是很弱的。因此,学校要改革的是什么?就想把这个联结加粗,把它变的更加直接。

教师不能仅仅只是一个中介的作用,教师指向的方向发生了变化,首先要作用于课程,学校称为改革供给侧,其次要作用于学生,学校称之为激活需求侧,两个方面都要发生作用。也就是说,学校需要改革供给侧,在这课程方面下功夫,教师需要增强课程意识,将国家编订的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学校需要激活需求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与活力。就像吃饭一样,第一是想着如何把饭菜做的更加有营养、更加好吃,第二是想着怎么激发学生的饥饿感,让他特别想去吃。

在北京中学,学校是通过重构学科课程,来改革供给侧;通过变革学习方式,来激活需求侧。

在改革供给侧方面,学校的教师要建立系统的思维,对整体的学科课程进行分解分类,形成不同的要素,建立不同的结构,知道横向上如何拓展,纵向上如何贯通,让学生在学这门学科时能够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整体的学科结构。

在激活需求侧方面,学校要解决被动等待和低阶思维这两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主人”的感觉。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不能按照自己擅长的方式去学习,不能按照自己适合的节奏去学习,不能学习自己喜欢的内容或者想学的内容,而总是按照教师的统一要求,总是在被动的等待中,那么学习的主体地位就无从谈起,学习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教师需要充分相信生命的力量,要对生命的力量怀有深深的敬畏感。

北京中学的教风是信任、发现、支持、引导。首先必须要信任每个老师,信任的力量比惩罚的力量要大得多。人在得到信任以后,就会努力去做,而且会想方设法成为一个被别人信任的人。

学校做管理的不能总是盯住教师的缺点,而要去发现教师的优点,然后想方设法地让他们把优点发挥出来,并且支持他们。信任、发现、支持、引导,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实际上是校长及管理团队向后退,让老师们按照自己想法,奔着共同的目标向前走。

信任孩子,是教育的前提。如果教师在内心深处根本不信任孩子,那教育就无从谈起。学校要深深地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爱、尊重与鼓励,每个孩子都希望发展得更好,每个孩子都有创新的潜能。

在信任孩子的基础上,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急于教给孩子什么,而是要认真做一个观察者,发现孩子的优点、特点,包括缺点。教育孩子,必须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就要认真细心地去发现孩子。教师需要不断地追问自己:学校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学校无法设计孩子的成长,更无法替代孩子成长,学校能做的就是给他们的成长提供帮助与支持。他们的成长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不同的种子所需要的是不一样的,学校该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才能让他们寻求到适合他们的阳光、水分与营养?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支持,可能才是孩子们在成长中最需要的帮助。

生长的过程,是从一个不成熟的状态向成熟状态迈进的过程,处于不成熟状态的孩子们,尽管有内在成长的动力,有向上向善的愿望,但一定会在这个过程中面临方向与方法上的困惑或偏离,需要学校的引导。支持与引导,很多时候是互为一体的。

在个性化学习中,学校探索走班制,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在实施分层走班、分类走班。在这个基础上,学校摸索了一个以学生学习方式的偏好不同进行走班。其实孩子真的不一样,有些人就喜欢听老师讲,有些人就不想听老师讲,有些人一讨论就是兴高采烈、思维火花迸发,有些人一讨论就六神无主。每个人思维的风格、学习的偏好,真的是不一样的。学校是否可以让孩子按照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呢?这些年来,学校在这个方面进行了一点探索。

在联系性学习中,更多的是指向“联结”二字。例如,学一个知识点,不能就这个知识点论这个知识点,而是要把这个知识点放入一个整体中,如果这个知识点是一棵树木,那这个整体就是一片森林。学校要告诉孩子,咱们学习的是这片森林里的这棵树木。先见森林再见树木。

体验性学习,就是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包括在教中学、在做中学、在研中学、在行中学、在创中学等等,时间关系,不展开了。

其次,平衡的智慧。在学校,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平衡。教与学的关系,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第一,教是为了学。要明白什么是手段,什么是目的。第二,学是需要教的。不能把教的作用舍弃掉。第三,教在学的需要时。在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时出现。学校需要处理好很多细微的平衡,比如有与无的平衡,作业是多还是少,尤其在“双减”的背景下,这个平衡一定要把握好;要把握好长与短的平衡,学校到底是扬长还是避短;要把握好进与出的平衡,很多知识进入大脑,目的是为了出,因此学校在思考进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让它将来如何更好的出来,同时进入大脑也需要进行系统的整理,就像排兵布阵一样分层分类。要把握好分与合的平衡,学校现在倡导综合性改革,但也要注意不能丢失了“分”价值。

孩子的时间更多的是在校内,学校把握平衡的方法就是要把孩子带出校外,想方设法增强社会实践的内容。建立蓝天下的学校,建立大地上的课堂。例如,学校组织开展“中华文化寻根之旅”“自然大课堂” “博物馆课程” “戈壁行走100公里”等一系列实践课程,让孩子们在体验、探索的过程中,将志、趣、毅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希望学校的教育能够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达到和的状态、美的状态。要使学校有一种家的温馨感,这里不仅是一个小家,是一个大家,不仅是大家,学校要建立“大家天下”的观念,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成长,真正成长为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方面,学校总结了以下三个关键点:其一,教是为了学,强调不能将手段和目的混淆和颠倒;其二,学是需要教的,强调教与学的相互依存关系,不能轻视教的作用;其三,教在学生需要时,强调教的时机,即教应发生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时,如此才能事半功倍。在此基础上,学校引导教师注重把握好以下三个平衡。

第一,知识“进”与“出”的平衡。“进”是为了“出”,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让知识“进”入学生大脑时,就要考虑到如何通过优化方式让知识将来更好地“出”。

第二,知识“分”与“合”的平衡。一方面,要做好“分”的知识学习,引导教师高度重视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充分认识各学科的学习对人全面发展的作用,发挥好各学科的育人价值。“分”的知识学得不扎实,即使做再多的“合”,也难以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形成知识“合”的效能。学校经常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通过项目学习、主题探究、产品设计、活动组织、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去解决问题、创造产品,充分发挥“合”的效能,从而实现知识“分”与“合”的平衡。

第三,知识体系与活动经验的平衡。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让知识体系与活动经验交替出现。从活动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时,要纳入知识体系,让学生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从知识体系入手指导学生学习时,要以活动经验为支撑,不能就抽象论抽象。无论是哪节课,都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把经验上升到知识,将知识归纳进体系。同时,学校在课外与校外组织安排大量的学习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活动经验。

坚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营造致中和的校园生态,不断地改革供给侧、激活需求侧,致广大而尽精微。建设一片宽广辽阔的“渔场”。学校通常说,既要给孩子以“鱼”,还要给孩子以“渔”。其实,仅仅给孩子以“鱼”或者“渔”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们一个有风有浪、宽广辽阔的“渔场”,让孩子们亲自下水去捕鱼。只有当孩子们面对真实的问题情境,并努力去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时,他们的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价值观等才能真正得以提升。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资讯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资讯 » 北京中学夏青峰校长:把握平衡点,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在学校营造一个氛围,提供一片土壤,孩子想学什么,想成长为什么,就让他过怎样的生活。北京中学于2013年9月成立,是一所涵盖小学、初中、高中12年一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