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石涛“一画论”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

石涛画论的内容贾哲彬摘要:石涛是清代杰出的中国画大师,擅长山水画,同时也擅长诗文和中国画的其他绘画种类,人们将他誉为扬州画派的鼻祖。他创作的绘画理论专著《苦瓜和尚画语录》得到了后人很高的评价,这也就证明他是一位杰出的画论家,该书道出了许多画家不传之法。近代的著名画家傅抱石、张大千、郑拙庐、吴冠中、黄

石涛画论的内容

贾哲彬

摘 要:石涛是清代杰出的中国画大师,擅长山水画,同时也擅长诗文和中国画的其他绘画种类,人们将他誉为扬州画派的鼻祖。他创作的绘画理论专著《苦瓜和尚画语录》得到了后人很高的评价,这也就证明他是一位杰出的画论家,该书道出了许多画家不传之法。近代的著名画家傅抱石、张大千、郑拙庐、吴冠中、黄宾虹等大师都对石涛的这本书产生了异常浓厚的兴趣,韩林德在《石涛与画语录研究》中指出,“《画语录》发前人所未发提出一画论……开创了中国绘画美学的新局面”。这些专家学者也就系统地总结了石涛的绘画理论。

关键词 :石涛;画语录;一画论;美学思想

儒家、释家、道家的主要思想就是石涛一画论的思想根源,将这几种思想通过一定的方法相互结合,从哲学的高度参悟美学。“太古无法,太朴不散……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石涛的这个思想与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也曾说过,“仁”是渗透在万物之中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其所说的“仁”的体现。儒家哲学思想便一直影响着石涛,从而得出来其“以有法贯众发”的思想。而在道家看来,“一”就是事物的本原特性,也就是说道家思想便是把宇宙万物统一起开看,认为所有的万物都是在矛盾之中衍生出来的,从而不可能看到,所以道家的思想并不是可以看到的,也同样是不可明言的,所以便有了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中心思想。还有就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所大力赞扬天道的“致虚极,守静笃,与万物并作”“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吾不知其名”。他不单单认为道家思想认为道家的思想就是一,一就是道。这样看来,“一”的本质就是道,而道只是“一”的外化而已。所以老子把“虚”“静”“无”看成天道。“道生一”便是“有生于无”同样是老子提出的基本哲学理论,而石涛的言论中“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便是对绘画创作的基本解读。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是石涛在他的“一画论”中提出的主要观点中,“一画论”的出发点和哲学核心也只在这里提出的,可以说是“一画论”表现出世间万物,而且这世间万物以可以通过“一画论”来表现出来。这就是其所说的“宇宙因一画而立,万物以一画而著”,当画者着眼于这个世界想要作画时,世界的规律就因为这个而变得相当清晰。这改变了许多,就比如画者在艺术创作之中对大自然中山川、鸟兽、虫鱼、生活社会、人生际遇的理解及感悟,甚至画者的修养、艺术技法、美学思想……也就是说,石涛的这个理论并不是华丽的词藻,而是一种画者艺术本性的自然流露而已。在“一画”之中不自觉地也出现了各种的隐喻和明示。也就不自觉的都表现在“一画”之中,在此之前还没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一些画者内心是清晰模糊不明的“太朴”,提出后却截然不同,“太朴散矣”。人们打破了那些最初的意思形态,“太朴”也就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这种自然的状态正是道家强调的“人的情感”“人的心灵感觉”,也就是说,“画语录”中的这些一画的思想与道家思想并不是两个思想,他们的思想重要性是一样的。

石涛想通过“一画”为绘画创作找到源头,将“无法之法”作为“一画”最高要求,就是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的。“以无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中“法”便是石涛在其思想中提出的观点,这些思想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看得到的。“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法”中的“至法”就是这个意思。许多的绘画问题在石涛的一画论中表现出来。“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信手一挥,山川、人物、鸟兽、草木、池榭楼台,取形用势……画违其心之用”,在这中间的诉说中使得“一画”脱下了神秘的外衣,变得通俗易懂起来,摇身一变,成为了画者的造型手段。一画就像最基本的法则,实则运用起来却有千万种变幻。石涛论述了运腕技法的重要性,认为创作的出发点应该实际,从大局出发,不能把严管局限在细节上,一草一木固然重要,但是更应当放眼全局,完善细节。书中“一画者,字画下手之浅近工夫也……形势者,廓皴之浅近纲领也”石涛就是在阐述这一点。石涛在论述了运笔运腕时说过:“五指、四指、三指,随其腕运……虚而灵,空而妙”。此言道出了运腕运笔的技巧及其重要性。道家思想中還有重要的一点就是逍遥自由,在之后的《变化章》中“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就详细表明了石涛对古法绘画的态度,认为现在的画者应当摆脱所谓画法的牢笼,摆脱老旧画法的束缚,因为一切万物都应当在变化中,有法之变化。这就是道家思想中的自由逍遥,道法自然有着不可言说的关联,用自然的方式来表现自然,尽力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后来,石涛又提出“至人无法”,纯粹的感受,是感受在先而认识在后的。因此,“受”是画家对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主观感受以及对艺术思想要素的感受能力。如吴道子对线条的运用, 米芾对点的运用、梵·高对明亮黄色的钟爱、列宾对热烈红色的感受等,这些都是“受”的体现。“受”又不单单是一种感受能力,它也是担当与创造,这是对画者的一个较高的要求,就像儒学思想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一种“受”。这就是儒家所说的学习。感受就是观察万物的基础,石涛的推崇就是自然还有大自然的创造力,“一画论”所表述的就是自然,创造精神也是自然,两者都是石涛所表述的。石涛将创作的感受性作为创作的基本起点,强调它的重要性。不难看出,这与张璪所论述的道家思想中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他看来,创作的始源应当是心灵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并且注重大局,应当直面写生,而不是凭空想象,过分纠结沉迷于细节。

石涛透彻讲述了绘画美学,以道家和儒家两家思想展开对绘画创作的讨论和看法,并用一画论打破了传统绘画创作的思想束缚,将传统绘画美学融贯于一画论之中,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对后世绘画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成寅.石涛画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赵金芝.石涛山水画皴法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资讯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资讯 » 石涛“一画论”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

石涛画论的内容贾哲彬摘要:石涛是清代杰出的中国画大师,擅长山水画,同时也擅长诗文和中国画的其他绘画种类,人们将他誉为扬州画派的鼻祖。他创作的绘画理论专著《苦瓜和尚画语录》得到了后人很高的评价,这也就证明他是一位杰出的画论家,该书道出了许多画家不传之法。近代的著名画家傅抱石、张大千、郑拙庐、吴冠中、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