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花朝节与元代文学

[摘要]在元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涉及到花朝节的内容,花朝节与元代文学的关联:首先花朝节作为固定日期被用于记时间。其次花朝节的游赏雅集、劝农等活动往往伴随着文学创作。而这些创作背后隐藏着文人不同的心绪,有游赏之乐,有伤春之悲,还有其他种种,赋予节日不一样的内涵。[关键词]花朝节元代文学创作文人心绪节日由于其

[摘 要]在元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涉及到花朝节的内容,花朝节与元代文学的关联:首先花朝节作为固定日期被用于记时间。其次花朝节的游赏雅集、劝农等活动往往伴随着文学创作。而这些创作背后隐藏着文人不同的心绪,有游赏之乐,有伤春之悲,还有其他种种,赋予节日不一样的内涵。

[关键词]花朝节 元代 文学创作 文人心绪

节日由于其特殊时间与内涵,历来是文人创作中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花朝节是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之一,元熊梦祥《析津志》“岁纪”章载:“皇城游,二月十五日。累朝故典,事见岁时风纪内。”二月十五日即花朝节,文下二月岁时风纪部分有文字如下:

是月也,北城官员、士庶妇人女子,多游南城,爱其风日清美而往之,名曰踏青斗草。……上自内苑,中至宰执,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游为乐,红女之事殆庶几焉。然醉卧隔廉,香风并架,花靴与绣鞋同蹴,锦带与珠襦共飘;纵河朔之娉婷,散闺闱之拖妮,此游赏之胜事也。

这正是对花朝节游赏的描写。元代汉族节日风俗大多是传承前代,元代留下来的诗、文、词、杂剧等文学样式都有涉及花朝节的内容,本文欲尝试探讨花朝节与元代文学的关系。但很多作品中出现“花朝月夕”等用法,这是指美好的时光、良辰美景,并非本文所说“花朝节”,故不再讨论范围内。

一、用于记时间

宋以后很多文人会用“花朝节”记写作时间,其中大部分作品内容与节日无关,仅仅是时间标志。例如赵孟頫《摹张僧繇翠嶂瑶林图跋》书“延佑二年花朝日,子昂记。”杨维桢《题张外史书杂诗》记“至正二十有一年花朝日,抱遗叟杨维桢在清真之竹洲馆书”;吕师顺《武当福地总真集跋》后记“德至辛丑花朝节,奉训大夫、前佥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事古寿吕师顺谨跋”。

还常有诗句将花朝节与其他节日、时间词并连,形成对应。如杂剧《赵氏孤儿记》第十一出“闺帏叙乐”出现过“富贵日日如元夕,奢华夜夜似花朝”这样的对白,元夕、花朝对应。王逢《宫中行乐词六首》其一云“谷雨亲蚕近,花朝拾翠莲”,谷雨、花朝同时作为节令时间连用,且形成对仗。宋褧《点绛唇·沔阳道中》中“阴遇元宵,晴望花朝转。”是元宵与花朝连用。谢应芳《田家谣》首句“花朝一雨连寒食”又是花朝与寒食并称。张翥《摸鱼儿·临川春逰连日病酒赋此止之》:“过花朝,淡烟疏雨。东风还,又春社。”花朝与春社对应。樊思道《重修龙王庙记》文中有“……增广一新,经营于花朝之前,落成于蕤宾之后……”,意为重修工作在花朝二月开始,五月结束,表示一个时间过程。以花朝日作为记载时间,意味着花朝节是普遍接受的一个节日。

二、节日期间的文人活动与创作

(一)游赏集会

元代花朝节最常见的风俗活动就是踏春游赏宴饮,文人的游赏活动往往伴随着文学创作。上文提到的“花朝拾翠莲”一句,正是反映踏春游赏的风俗。拾翠,意为拾取翠鸟羽毛以为首饰。后多指妇女游春。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或採明珠,或拾翠羽。”舒頔《花朝雨》诗:“细细花朝雨,问花何日开。寻芳幽径去,拾翠曲堤回。”方回《二月十五晚吴江二亲携酒》也是描写花朝日人们出外游玩宴饮的情形。对文人而言,花朝节更是雅集的好时机,《全元文》中录有《花朝请人启》及《答复启》各一则:

亲朋落落,慨今雨之不来.节序匆匆,抚良辰而孤往。辄修小酌,敬屈大贤。因知治具之荒凉,所愿专车之焜燿。春光九十,又看二月之平分;人生几何,莫惜千金之一笑。引领以俟,原心是祈。《请》

燕语春光,半老东风之景;蚁浮腊味,特开北海之尊。纪乐事于花前,置陈人于席上。相从痛饮,但惭口腹之累人;不醉无归,幸勿形骸而索我。《答》

可见花朝节是文人相邀约探春的好时节,春光如许,赏花乐事,自当及时行乐。著名的玉山雅集的第一次活动原本也定于花朝节,顾瑛于二月十二日买船,欲邀杨维祯、张漫、于立诸人游虎丘,但因天气骤变,未果此行。顾瑛《游虎丘未果和杨铁崖韵》附录杨维祯诗题对此有记载曰:“至正八年二月十二日,玉山人买百花船 ,泊山塘桥下。呼琼花、翠屏二姬招余与张退叔厚、于立彦成游虎丘。俄而雪截交作,未果此行。先以此诗写寄,就要诸公各和。”《云林席间怀铁笛简草堂》《次友人花朝韵》等也是反映花朝节前后文人雅集宴饮的内容。

(二)劝课农桑

花朝节与农业关系密切,农家以花朝日的天气卜收成。吴谚“有利无利,但看三个十二”。三个十二是:“正月十二晴,官运亨通;二月十二晴,花果丰登;三月十二晴,生意兴隆。”或许对于文人骚客而言,花朝遇雨只是扫了他们的兴致,而对农家而言则是整个年成不好的预兆,因此农家关注花朝节,官家重农,官吏也就在此日下乡劝农。舒頔己亥岁(元顺帝至正十九年)作《绩溪县劝农文》:

夫农者衣食之本,王政系焉。……方今青阳布令,万物发生,雨旸以时,花朝之日,令出郭,载酒肉为尔农劝者,重农事也。邑父老为我呼诸农而告之:“近年以来,南北变乱,兵革不息,田畴荒芜,民多饥馁,非政不行,时势然也。今将祸息乱定,竢于清宁,或逃窜山林者率皆归来,或荒废田畴者悉皆开垦,煞无以乏牛而堕耕作,无以充军而起妄想,勿作祸恶,勿欺善良,勿酗酒作盗,勿纵欲不孝,有一于此,官有常刑!暇日教子弟习诗书,俾知礼义,艺桑麻供衣服,以遂生理,岁时鸡豚共乐田野。此皆尔农之美事,亦县令之所乐闻也。”言未既,诸父老进酒而谢曰:“咸愿听教劝,无敢怠!”

舒頔现存4篇劝农文,另三篇分别为丁酉年(至正十七年)、癸卯岁(至正二十三年)、癸丑年(洪武六年)作,其中丁酉、癸卯两篇只有残文,丁酉年《劝农文》前半首云:“四民之中,农居其一。夫农者衣食之本,……故每岁仲春之月,邑长率父老僚吏出郭,具酒撰,为尔农劝者,重农事也。”癸卯年《劝农文》起手云:“仲春之月,花朝之辰,邑令率父老僚吏……”从这几篇劝农文可以看出,花朝节劝农已经形成惯例,官吏要向乡民宣读劝农之文,鼓励农民勤勉于农事,还准备酒食,与民同乐。这几篇文章是舒頔代绩溪县令作的,表明的是下层官员及乡绅父老的态度,而同时期诗人谢应芳在《田家谣》中反映的则是另一番景象:

花朝一雨连寒食,水没吴田深三尺。田家壁立杼轴宜,逃亾半作潖中瘠。

农官令下星火飞,劝农臈车农苦饥。产灶之鼍断烟续,藜苋煮来青叶肥。

商羊舞如独脚鬼,天瓢倒倾恐未已。水车恨不化渴龙,一口吸尽西畴水。

我谓尔农毋怨天,尭田水溢亦九年。但有人能极饥溺,即令四海无颠连。

请君试听臈车鼓,冬冬声中含疾苦。天门九重路修阻,此声何由彻明主。

花朝雨下了半个多月,淹没农田,无法春耕,农官劝农却不解决农民饥饿的现状,此诗反映了劝农只不过是一种例行公事,并不是真的关心农事及百姓疾苦。

三、节日反映的文人心绪

花朝节的文学作品中有喜悦迎春之作,如方回《二月十五晚吴江二亲携酒》:“今日山城好事新,客来夸说齿生津。喜晴郊外多游女,归暮溪边尽醉人。鲜笋紫泥开玉版,嘉鱼碧柳贯金鳞。一壶就请衰翁饮,亦与花朝报答春。”尽写节日的喜乐,诗人更是郊外游玩至晚方归,还要与亲友饮酒,如此才不辜负了花朝春色。吕彦贞《即事》:“莫怕春风似剪刀,花朝独自步平皋。明霞彩散红千叠,细雨溪添绿半篙。绕砌芳枝空烂漫,投林好鸟任喧嚣。东京扑蝶成佳话,想见名流兴趣豪。”中间两联的描写,也只有“二月春风似剪刀”,才能裁出这样的美景。最后一联“东京扑蝶”,语出《诚斋诗话》:“东京以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作者独自一人探春,想起历史上的东京扑蝶会,羡慕不已。

也有伤春之作,舒頔《花朝雨》:“细细花朝雨,问花何日开。寻芳幽径去,拾翠曲堤回。屐齿沾香草,篱根卧落梅。因思去年事,愁苦遁山隈。”花朝节本是游玩赏花的节日,却下起了细细小雨,引起作者的丝丝春愁。可纵使遇雨,作者还是要探春寻花,一番探寻,只有木屐上留有青草的香气,还有墙根已经凋落的梅花。至此诗人不禁想到去年今日的欢乐事,那探春不得的愁闷也消失在山山水水中了。还有抒发花朝节遇雨雪天气的怅然。如上文的《花朝雨》,方回《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

侵寻半月是花朝,大雪漫天五日飘。腊月如春众芳吐,繁华时节却萧条。

燕山雪花大如席,岂料江南亦见之。腊前六出知焉往,却在春风二月时。

牛马毛寒缩如猬,古今此句绝竒竒。今春大雪亦将尔,莺死无声社燕迟。

三首诗从不同角度抒发了诗人对春天迟迟不来的怅然无奈。花朝无花,正如顾瑛《云林席间怀铁笛简草堂》所说“花朝无花也可怜”,本应众芳吐艳,莺歌燕舞,无奈只有大雪纷飞,无春可赏,“繁华时节却萧条”不仅是当时天气的直观描写,更是作者心理的写照。张之翰《花朝雨中漫书》:“料峭余寒尚未收,客中怀抱又杭州。人生百岁五十过,春事三分一半休。落笔云烟生迭嶂,满帘风雨卷层楼。儿童问得湖船价,拟待新晴作醉游。”《花朝》:“花朝恰了一分春,雨雪阴霾占两旬。物态未妍寒瑟缩,人生易老事因循。”花朝日的雨雪总能引起诗人的感慨,此时仲春二月半,春色三分已经过了一半,节日无法寻春,等到天晴,怕是春事不再。不能探春之憾,时光流逝、人生易老之无奈,充斥着阴霾的节日。

若花朝日还有特殊事情发生,诗文中又增添了其他情怀。如患病在身,刘诜《次友人花朝韵》:“此日晴暄自不多,窗明递隠有云过。山深聴雨人犹卧,病里逢春意若何。四海交口无古道,百年风雨得狂歌。东林草木多生意,飞杏青青过薜萝。”花朝节,有雨,卧病,整个春天似乎都没了光彩。幸好诗人豁达乐观,尚能从草木的盎然生机中得到安慰。或朋友别离,范梈《赠郑元泽别》:“燕城闭门百花节,郑郎骑驴索我别。”本是良辰美景却遇别离,哀愁更增一倍。

花朝节,与其他很多民间节日一样,如今已不再被提及,但在文学史上已留下了深刻的回忆。无论是游赏宴饮,还是劝课农桑,都寄予了文人对美好的向往,正因此才会在雨雪天发出悲情的慨叹。花朝节与古代文学文化的关系远远不止这么简单,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李修生.全元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2].王季思.全元戏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3].马俊芬.节序映照的文人心绪.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5);

[4].张丑平.古代花朝节俗的农耕文化透视.艺术百家,2012(6);

[5].王政.论元明戏曲中的劝农母题.农业考古,2011(1)。

作者简介:凌帆(1991-),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资讯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资讯 » 花朝节与元代文学

[摘要]在元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涉及到花朝节的内容,花朝节与元代文学的关联:首先花朝节作为固定日期被用于记时间。其次花朝节的游赏雅集、劝农等活动往往伴随着文学创作。而这些创作背后隐藏着文人不同的心绪,有游赏之乐,有伤春之悲,还有其他种种,赋予节日不一样的内涵。[关键词]花朝节元代文学创作文人心绪节日由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