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遗风
刘春
2006年,国家重点工程合(肥)—武(汉)高速铁路动工,为配合该工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六安市文物局联合组队对铁路沿线进行考古钻探,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就是在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双墩村发现的。同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双墩一号墓进行了考古发掘,确定了墓主人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任国王刘庆,出土了保存完整的“黄肠题凑”葬具和500多件(套)精美文物,这次重大的考古发现入选“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下面就出土的部分精美器物做一个略述,以飨读者。
“黄肠题凑”与石质椁室
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的墓葬形制为“黄肠题凑”,“黄肠题凑”名称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黄肠题凑”是西汉王陵特有的一种体现墓葬主人生前显赫社会地位的特定葬制,“黄肠”指墓葬中椁的材料和颜色,采用柏木的姜黄色心材;“题凑”是指墓葬中椁的形式和结构,将黄色柏木心材端头朝向内方,层层平铺、叠垒,一般不用榫卯。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安双墩一号汉墓“黄肠题凑”的特点:
1.发掘的“题凑”情况:“题凑”上面有4层盖板,盖板的每根木柱都长9米,重量在1吨以上。墓室东面为门,与三面“题凑”相连接,正对长22米、宽7米的前墓道。“题凑”之外有一圈外藏室,各种立柱、横梁、穿榫和半榫等精巧的墓结构将外藏室分隔成小的区间,各类随葬品即按分区有序放置(见图1、图2)。“题凑”所用的木材均使用大别山区的栎木,就近取材。
2.“黄肠题凑”墓室结构十分完整,为研究“黄肠题凑”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目前全国发现的“黄肠题凑”墓约10座左右,但保存较好的仅有北京的大葆台、老山,扬州的广陵王,长沙的象鼻嘴等少数墓葬,与之相比,六安双墩“黄肠题凑”墓规模虽小,但是保存完整。题凑内有回廊分格室结构遗迹,重椁重棺,外有外藏椁,属于典型的诸侯王制。
3.墓内的石质椁室为长方形,长3.9米、宽2.34米、高1.9米,保存完整,造型独特(见图3)。内椁保存完整,装饰精致奢华,工艺精准秀丽,布局对称别致,气势上厚重磅礴,这在目前已发现的同类“黄肠题凑”墓中罕见,是研究“黄肠题凑”墓室规制、特点和建造方法的重要实物资料。
这里规模较小的“黄肠题凑”墓室以及使用栎木作为原本应该使用柏木的棺椁有以下问题值得探讨:一是汉诸侯王墓,规格甚高,在等级森严的汉代社会,诸侯王不会降低墓葬规格;二是诸侯王室的衰微,柏木成材较慢,价值相对贵,只能采用就近的栎木,没有足够的财力去购买、运输柏木,棺椁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当时六安国的财力和地位。
错银铜壶
这件铜壶口径18.8厘米、腹径35厘米、高45.8厘米、底径20.4厘米。侈口,长颈,圆肩,鼓腹,圈足外侈,肩部有一对衔环铺首,全身布满三角形和云纹错银图案,纹饰线条均匀流畅,造型古朴优雅,工艺精湛。整体的格局气势磅礴,威武宏大,颇有皇家风范(见图4)。铜壶的肩部刻有隶书铭文,虽只有四字,但隶书书法遒劲,波、磔之美尽现;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俱备,笔势飞动,姿态优美。在结构上,有小篆的纵势长方,初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阔严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既有金石之美,又有毛笔书法悠远韵味(见图5)。经过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繁荣发展之后,汉代时期大型的青铜器开始衰落,逐渐由礼器开始向实用器过渡。因为墓葬的封闭性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影响,在“共府第八”铜壶内发现有发酵酒味的带壳稻谷,很有可能是汉代的酒类产品。
人俑
俑是殉葬奴隶的模拟品,春秋战国时期墓中出现渐多。秦汉至隋唐盛行。随着封建社会确立和发展,以木俑、陶俑等取代活人作为陪葬,表现了当时的社会观念和进步。六安双墩汉墓的墓葬人俑主要出土于外藏室和回廊,有男俑和女俑两类,形制有立俑、跪坐俑、骑俑等,有的衣着长袍或身穿短裙,有的头戴冠饰,发型装束各异。木俑均为一根整木雕刻成形,面部五官轮廓和服饰可见,采用阴线和浮雕技法,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通过不同的神态表现了不同地位不同人的心理特征。女站立人俑,高46.8厘米,面部轮廓若隐若现,双手并拢于胸前,宽袖短裙,双脚露出,一幅恭敬的姿态。男跪坐俑,高38.7厘米,鼻子高挺,宽袖长裙,发饰鲜明,低眉顺目,头略侧向一边,残留朱色彩绘脱落斑驳,古意盎然(见图6)。
“六安飤丞”封泥
封泥是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是一种官印的印迹,古时用于缄封简牍钤有印章以防私拆的信验物(类似于现代的封条),其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六安双墩汉墓出土的封泥置于长方形“凹”型木匣内,灰陶,表面印有篆书阳文“六安飤丞”四字(见图7)。此四字表明墓主与西汉六安国有关,六安为地名,飤丞为地方负责膳食的官员。因为历史久远,材质特殊,意义重大,能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弥足珍贵。
玉器
玉璜。长9.9厘米、体宽1.4厘米。质地为玛瑙,颜色白色透黄,扁条桥形,两端各有一穿孔,以便系绳佩戴,表面光亮,造型精致,美观,简洁,明快。玉璜在新时期时代晚期是一种礼仪性的挂饰,商代起玉璜在饰纹和式样上出现多样化,以满足各层次爱玉者需要,汉代王室贵族也以佩戴玉璜显示其身份(见图8)。
玉璏。长10.7厘米、宽2.6厘米、厚1.8厘米。乳白色,细腻光润,完美无瑕。局部有浅黄色沁斑,平面作长方形,两端向下卷曲,中间有一长方形的穿孔。面部采用镂孔雕琢技术,雕琢两兽追逐厮搏,前兽回首,后兽咬住前兽的臀部,造型生动活泼,形象逼真,质感十足(见图9)。
玉印坯。高1.7厘米、宽2.4厘米。乳白色,细腻光润,完美无瑕。正方形座,顶无穿孔,印面无字。这应是一件未完工的半成品,不知为何没有进一步的加工,这块玉质地精美,品相完整,是块上乘的玉坯(见图10)。
镶银扣贴金箔漆盒盖
此盖夹纻胎,出土于回廊盗洞的泥土中。夹纻胎:纻即麻布。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再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去掉内胎,最后在麻布壳上髹漆。这种轻巧的胎体初见于战国,秦代和汉代早期尚不多见,两汉中期以后逐渐流行,成为最普及的制胎方法。该盖扁圆盒形,髹漆外黑内红,黏贴有银箔和金箔。中间是一提环,环四周是四瓣柿蒂纹银箔,每瓣柿蒂纹银箔中间涂朱。按照盖的面积划分两个区间,内部区间黏贴金箔四只金色凤鸟,皆展翅,挺胸,昂首阔步,有欲振翅起飞之势。凤鸟构图精美,画工精湛,技法纯熟。整体来看其造型精致,舞动灵巧,栩栩如生;外部区间绘制互相交错联系的金色云纹,富于变化,而不失规律(见图11)。
西汉六安国王陵墓地的发现震惊了中国考古界,这是迄今国内发现保持完整的汉代诸侯国墓地之一,这一发现为研究西汉诸侯王埋葬制度和西汉六安国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这里只是对出土部分器物的略述,其他大部分文物尚在修复、研究之中。按照相关规划,在王陵墓地会建造一个展馆专门展示这些精美的文物,到时一定会再现六安国繁华的景象。